癌症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恶魔,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癌症仍肆无忌惮地横行于世,为“三大死神”之一。
许尤琪和谢英彪编写的《破解致癌食物与不良饮食习惯》由肿瘤防治专家和营养食疗专家共同撰写,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实例和最新的科研资料帮助您了解癌症的基本知识、常见癌症早期的蛛丝马迹。
| 书名 | 破解致癌食物与不良饮食习惯 |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癌症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恶魔,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癌症仍肆无忌惮地横行于世,为“三大死神”之一。 许尤琪和谢英彪编写的《破解致癌食物与不良饮食习惯》由肿瘤防治专家和营养食疗专家共同撰写,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实例和最新的科研资料帮助您了解癌症的基本知识、常见癌症早期的蛛丝马迹。 内容推荐 许尤琪和谢英彪编写的《破解致癌食物与不良饮食习惯》由肿瘤防治专家和营养食疗专家共同撰写,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实例和最新的科研资料帮助您了解癌症的基本知识、常见癌症早期的蛛丝马迹。着重深度剖析容易引起癌症的种种不良饮食习惯,以及纠正的方法。本书内容突出知识性,实用性,可以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饮食习惯,防止癌症的发生。 目录 第一章 癌症的基础知识 一、癌症的定义 二、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三、肿瘤发生的外部原因 四、肿瘤发生的内在因素 五、人类对肿瘤的认识 六、肿瘤的早期发现 七、肿瘤的诊断 八、常见肿瘤简介 九、最易致癌的前25个可预防的风险因素 十、远离癌症的十二条建议 第二章 深度剖析容易引起癌症的不良饮食习惯 一、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诱发癌症 二、维生素缺乏与癌症有密切关系 三、微量元素缺乏可诱发多种癌症 四、膳食纤维减少可能诱发大肠癌 五、脂肪摄入过多可诱发乳腺癌等多种癌症 六、蛋白质摄入过多可增加多种癌症发病率 七、微量元素摄入过多也可致癌 八、糖类摄入过多可能增加癌症的危险因子 九、黄曲霉毒素是致癌的元凶 十、亚硝胺是癌症的肇事者 十一、芳香胺可诱发癌症 十二、致癌作用的多环芳烃达500余种 十三、常吃腌菜可诱发消化道癌 十四、吃发霉变质的粮食可致癌 十五、多吃酱油可能致癌 十六、鱼露能致癌 十七、常吃烧烤食品潜伏着致癌危险 十八、烘烤食物不宜多吃 十九、吃煎炸食品,还须防着点 二十、“老油”炸出的油条不能吃 二十一、变质油及油变食品不可食用 二十二、杜绝食用“地沟油” 二十三、大油渣应丢弃 二十四、焦化的鱼、肉不能食用 二十五、如何对待食品添加剂 二十六、艳红的虾米会致癌 二十七、慎吃上色食品 二十八、“白胖胖”的馒头不能吃 二十九、香肠火腿不宜多吃 三十、高盐饮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三十一、高脂食物可诱发乳腺癌 三十二、嗜甜者易得癌症 三十三、勿饮受污染的水 三十四、饮咖啡的功过 三十五、喝热茶热粥易致癌 三十六、嗜酒也会致癌 三十七、烟草是癌症的推手 三十八、慎吃多味瓜子 三十九、不能吃“鸡屁股” 四十、忌吃用沥青、松香、石蜡褪毛的畜禽 四十一、警惕果蔬上残留的农药 四十二、野菜并不安全 四十三、忌食被卫生球污染的食品 四十四、勿用报纸包食物 四十五、从“二嗯英”看食品污染的危害 四十六、忌食含致癌物质的天然食物 四十七、“洋快餐”不宜经常吃 四十八、忽视吃水呆抗癌的重要性 四十九、不爱吃蔬菜 五十、忽视菌藻类食物的防癌抗癌价值 五十一、主食中忽视杂粮防癌作用 五十二、狼吞虎咽易患胃癌 试读章节 癌症又称肿瘤(主要指恶性肿瘤),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常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又称之为实体瘤。 正常人体的组织由细胞有秩序地、整齐地排列组合而成。正常的细胞为了补充以及适应生理需要,都有一定的增生能力,如失血可刺激骨髓导致血细胞增生,妊娠时雌激素分泌增多使子宫内膜和乳腺增生,即为生理性增生。 病理性增生又可分为非肿瘤性增生和肿瘤性增生。前者限于一定程度和一定时间,一旦此因素消除,即不再增生,如皮肤受伤以后的增生、慢性胃炎引起的胃黏膜上皮的增生等。如果增生超越一定限度发生质变,则变为肿瘤性增生。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有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异常,它具有超过正常增生的能力,这种增生和机体不相协调。癌细胞本身无休止和无秩序地分裂与繁殖,过度增生,形成肿块。肿瘤增生既不在机体的控制之下进行,又不按机体的需要进行,机体对它无能为力,它还消耗机体的营养,产生有害物质。 虽然人类发现肿瘤已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但其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增高却开始于20世纪初。很多发展中国家肿瘤的发病率实际上在近50年来才明显增高。但是,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目前肿瘤均是人类常见死亡原因之一。在人类所有疾病中,癌症患者的病死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这令人们不寒而栗。因为肿瘤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且当今的科学技术及医疗水平还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细胞从正常转变为恶性肿瘤,最根本的物质基础是细胞的遗传物质——基因的改变。细胞癌变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通常在接触致癌物质多年之后,逐步演变成癌。癌细胞由正常细胞突变而来,但两者往往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肿瘤通常表现为肿块,是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一种新生物。一般来说,人体除了头发和指甲外,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肿瘤。 现代医学认为,癌细胞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及功能。其细胞生长旺盛,呈现出相对无止境的生长方式,与整个机体不协凋.并在不同程度上失去发育成熟的能力,甚至接近幼稚的胚胎细胞的表现。肿瘤形成后,即使致瘤因素不存在,癌细胞的生长和代谢特点仍继续存在,并可不断地传递给子代细胞,繁衍增殖下去。肿瘤按其细胞分化程度、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及其危害性等可分成很多种,但基本可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宫两大类。两类肿瘤对机体均有害无益,其中恶性肿瘤对机体危害极其严重,如不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极有可能对生命构成威胁。 良性肿瘤的一般组织生物学特性为:多为膨胀性生长,其生长速度缓慢或间断生长,有的多年不变或自行退化,肿瘤外周多有一层包膜,摸上去表面光滑,与正常组织之间的界限清楚,一般不粘连,且可活动,对周围组织仅产生挤压作用而不是侵入正常组织中,也不会发生转移。如果良性肿瘤的细胞分化得好,则近似正常细胞,无异形性。这种良性肿瘤通常不产生全身症状,只要不是长在心、脑等重要器官上,且不发生恶变,就不会直接危及人的生命,且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 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表现为:恶性癌细胞分化差,异形性大,或呈明显幼稚型细胞,生长速度快,短期内有明显增大,极少有自行缩小或退化者。而且,生长方式表现为浸润性,多无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楚,易发生粘连,触摸肿瘤活动性差,对人体的影响较大,除了引起阻塞和压迫组织外,还可浸润、破坏组织,导致出血感染或造成恶病质。对于恶性肿瘤,如不及早发现并采取果断、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措施,部分病变即使在手术治疗后,也难以避免发生转移,且常易复发。P2-4 序言 癌症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恶魔,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癌症仍肆无忌惮地横行于世,为“三大死神”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生的癌症患者达1000万人次。随着癌症患者增多,知名肿瘤医院“专家号一号难求” “一床难求”,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每周有700多名患者等待住院,排队等待手术。世界癌症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癌症发患者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发病人数的五分之一;癌症死亡人数为220.5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由于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当前我国癌症发病率、病死率呈持续性增长趋势。更为严峻的是,这种势头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国家癌症中心肿瘤流行病学有关专家介绍,根据国际癌症研究署预测,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我国癌症发病数和死亡数到202041将上升至400万人和1300万人;2030年将上升至500万人和1350万人。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负责人说,我国现在属于癌谱的转型期,发展中国家的“穷癌”依然高发,但逐渐往发达国家的“富癌”转变。所谓的“穷癌”是指一些贫穷地区的居民由于饮食、生活条件差等原因诱发的癌症,而由于高脂蛋白饮食、缺少运动等原因诱发的癌症被称为“富癌”。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死亡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平均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癌症。癌症在中国台湾等地区位居十大死因榜首多年。更令人担忧的是,癌症死亡者年龄集中在生产能力最旺盛的年龄段中,在城市35—60岁人群死亡原因中,有l/3左右死于癌症。癌症的发生不仅对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的威胁明显增加,也给家庭、单位和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报道,全国因癌症早亡、失能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达1400多亿元。 据科学家分析,人类癌症的800名~90%是由外界环境中的致癌因素造成的,其中,40%~50%的癌症是直接或间接地由食物中的致癌物质和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的。人在一生中(按60岁估计)要摄取6万千克水,1万千克糖类,1600%.:克蛋白质,1万千克脂类。如果换算成食物,那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尽管食物中某些有害物质含量很低,但日积月累,仍有可能使人致癌。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尤其是消化器官的癌症,与饮食不当有密切的关系。美国科学院饮食营养与癌症委员会指出:“大多数癌症是生活和饮食引起的,而不是由于遗传上的差异。”我国的调查资料也显示,消化道癌症占恶性肿瘤发病数的700,以上。可见,饮食习惯与癌症的发生关系十分密切,“癌从口入”并非危言耸听。大量的近代科研资料也表明,如果饮食营养合理,选用食物得当,注意科学的烹调方法,重视饮食保健,是完全可以预防、减少癌症的发生。美国饮食营养与癌症委员会估计,正确地预防可使癌症发病率降低35%,也有癌症专家认为可降低60%。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有些动、植物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在适宜条件下会产生致癌物,包括完全致癌物及肿瘤促进剂;高脂肪饮食可促进大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的发生。但是,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防癌、抗癌物质,古老的防癌抗癌食品,新崛起的防癌抗癌珍品比比皆是,涉及粮食类、禽畜类、水产类、蔬菜类、药用食物类各个方面。现代科学研究及大量的临床实践,令人欣慰地发现,许多食物均具有防癌灭癌奇效,他们对抑制癌症的发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生活环境中,一方是致癌和促癌因素,另一方是抑癌因素,两种力量在互相斗争,前者的作用大干后者,人体就容易患癌症,反之亦然。而致癌、促癌和抑癌因素大都来自饮食。因此,人们在饮食中,设法增加抑癌因素,减少致癌因素,从而可以达到预防癌症的目的。这种日常生活中的防微杜渐才是预防癌症的根本。 参加本书撰写的有关专家,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大量的现代最新科研资料,简介了癌症的基本知识及各种癌症早期的蛛丝马迹,营养与癌症的关系,着重深度剖析了容易导致癌症的种种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纠正的正确方法。 《破解致癌食物与不良饮食习惯》一书,突出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针对寻常百姓中众多的不良饮食习惯、不当烹调方法有针对性地普及饮食防癌抗癌知识。可以帮助健康的人减少癌症的发生,帮助癌症患者进行食物抗癌,控制病情,促进康复。 愿《破解致癌食物与不良饮食习惯》成为您与家人的良师益友。 编者 2015年3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