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理性的非理性金融(精)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王健//余剑峰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为什么股票亏了比赚了更不舍得卖,一旦稍有盈利却早早出售?

市场情绪与投资策略有什么关系?

量化投资策略有什么潜在风险?

影子银行对实体经济有什么影响?

非金融机构的影子银行业务与民间借贷是什么关系?

王健、余剑峰著的《理性的非理性金融(精)》告诉你非理性金融现象的深层原因及政策干预背后的逻辑。

内容推荐

金融和人类很多发明一样,同时具有利弊。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在全球不断提升,通过提高金融市场效率来配合经济的持续发展刻不容缓。因此中国需要大批理解现代金融市场运作的专业人才,通过完善金融市场,尽量降低金融市场的负面效果。即使对非金融专业人士的个人和家庭而言,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了解和掌握基本金融知识必不可少。

王健、余剑峰著的《理性的非理性金融(精)》深入浅出地讲解金融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非理性行为在股票市场中的表现,如何利用市场中的非理性,以及影子银行和非理性市场中的理性设计。揭示金融表象背后的逻辑和规律,理性看待金融市场中看似不理性的现象和结果,帮助读者了解金融,适应金融市场。

目录

序言1 探寻金融市场非理性现象背后的理性 巴曙松

序言2 用金融理论理性解读和理解中国金融市场

前言

第一章 金融的基本概念:金融资产和资产定价

 第一节 金融的由来:储蓄创造金融

 第二节 储蓄的媒介:金融工具

案例分析:比特币

 第三节 简单的资产定价模型

 第四节 几种常见资产定价以及资产泡沫

 第五节 资产泡沫的产生原因和危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金融诈骗和危机的源头:信息不对称

 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核心功能:金融媒介

案例分析:P2P金融真的是高收益低风险吗?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之源:信息不对称

案例分析:麦道夫庞氏骗局

案例分析:高频交易中的闪电交易是否类似于抢先交易?

案例分析:金融欺诈呼唤吹哨人制度

案例分析:1907年美国银行挤兑危机

 第三节 金融机构如何降低信息成本:大数据和征信制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投资者心理与股票市场中的异象

 第一节 有效市场假说以及股票市场收益异象

 第二节 预期中的偏差

案例分析:中国名字的回报

案例分析:研发效率和回报率的关系

案例分析:季报盈利信息被忽视

案例分析:老王的职业

案例分析:子女出生顺序

案例分析:美国最大的市政倒闭案

 第三节 风险偏好中的偏差

案例分析:销售中诱饵效应

案例分析:彩票型股票

 第四节 投资者的情绪和股票收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如何利用市场的非理性

 第一节 基于有限注意力的策略及其改进

 第二节 基于依赖参考点和厌恶损失行为的策略及其改进

 第三节 基于套利不对称性的策略及其改进

 第四节 对现有策略的择时

 第五节 量化投资的风险和一些著名的交易案例

案例分析:2007年的量化交易危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影子银行和非理性市场中的理性设计

 第一节 美国的影子银行

 第二节 中国的影子银行

 第三节 金融市场制度设计

案例分析:改进跌停板制度来适应股市配资交易的新现象

 本章小结

试读章节

过去3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地飞速发展是全球最引人瞩目的事件,对世界经济及政治格局影响深远。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家庭财富的迅速累积,金融市场已经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金融是众多学生竞相追捧的专业;在职场,金融机构汇聚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即使在非金融类的公司和机构,基本的金融知识也往往是高层管理人员必要的知识储备。日常生活中,家庭的投资计划,包括房产、汽车和各种保险的购买,以及如何安排未来子女教育和自己的退休资金,无一不要求了解基本的金融知识和投资技巧。

但现实生活中关于金融市场的各种报道和讨论往往充斥着各种令人费解的术语,例如高频交易、对冲基金、量化投资、互联网、区块链和大数据等。因此很多报道让人听起来似懂非懂,感觉金融是一个高深莫测,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东西。尤其是今天的金融市场已经演变成一个包罗万象、相互高度依赖的立体网络:从传统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到股票、债券和保险市场,再到外汇交易和黄金等贵重金属的交易,以及建立在这些基础金融交易工具之上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资金通过这些金融市场在全球日夜不停地高速运转,而不断涌现的新型金融工具和经营模式在这些市场中更是盘根错节,令人眼花缭乱。这些现象往往让很多希望了解金融市场的人望而却步。

实际上,金融并非新生事物,它贯穿于人类大部分的经济发展历史。自从人类开始有了储蓄行为和商品交换,金融就应运而生,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尽管金融市场的形式千差万别,但最基本的功能依然是充当金融中介,在储蓄者和需要资金的人之间搭建资金融通的桥梁,这也正是金融这个名词的来源。一方面,金融市场帮助资金需求者寻找最低价格和最方便的融资渠道,满足他们对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帮助储蓄者寻找最优的投资机会,满足他们对投资回报和投资安全的要求。资金流通对于现代信用经济而言,正如血液循环对于人体一样重要。正是依靠金融市场这个强大的供血系统,经济才能正常高效运行,才能保证资金以及资金背后所掌控的资源被充分运用到经济中最有浯力、生产效率最高的地方。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和高效的金融体系支撑,足以证明金融市场对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突出贡献。

但金融市场也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害。相反,由于金融市场的特殊性,它也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时常充斥着欺诈、谎言和利益倾轧。自古以来,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充分暴露人类贪婪本性和尔虞我诈劣根性的最好舞台。从中国不时爆发的股市丑闻和融资诈骗,到华尔街麦道夫超过650亿美元的惊天大骗局,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到随后的欧洲债务危机,再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拉美和亚洲金融危机,金融市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也一样数不胜数。

正是由于金融市场中存在的这些丑恶现象和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破坏力,不少流行观点和大众书籍把金融市场描述成一个受少数富人控制,用来掠夺大众的工具和赌场。而那些真正揭示金融市场和金融危机本质的严谨研究,因其复杂性却往往无法被大众理解和接受。在这种背景下,把一切负面经济现象归咎于金融阴谋的观点深受追捧。不仅普通大众,甚至包括一些专业人员对阴谋论的故事也深信不疑,津津乐道。虽然金融市场存在很多问题,但认为金融本身不创造任何社会价值,妖魔化金融市场的观点显然非常片面和具有误导性,严重妨碍了大家认识和掌握金融知识,阻碍大家驾驭金融工具以使金融市场更好地为自己服务。

和人类许多发明一样,金融利弊并存。试想一下,汽车和飞机发明后也造成了很多车祸和空难,但多少人会因此弃用汽车和飞机,改为步行出门呢?同样道理,不能因为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和欺诈行为就拒绝了解和发展金融市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在全球不断提升,通过提高金融市场效率来保障经济的持续发展刻不容缓。因此中国需要大批理解现代金融市场运作的专业人才。有了这些知识和人才储备,才可能通过完善金融市场制度,尽量降低金融市场的负面效果。即使对非金融专业人士的个人和家庭而言,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了解和掌握基本金融知识必不可少。本书希望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补充读者的金融背景知识,把全球最前沿的金融市场研究成果分享给读者。

本章从大家最容易理解的概念出发,介绍什么是资产和货币,资产如何定价,什么是金融,金融市场的特殊性在哪里,这些特殊性又如何导致了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金融诈骗,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等现象以及避免这些负面金融现象的措施。这些内容将为后面几章具体介绍资产定价、行为金融学、中国和海外的影子银行以及金融监管打下基础。(P3-6)

序言

探寻金融市场非理性现象背后的理性

巴曙松

香港交易所中国经济学家

中国银行业协会经济学家

每天浮沉于金融市场的研究者,不难理解市场上经常流传这样的调侃:市场当然会恢复到理性状态的,关键的挑战是,你要在市场恢复到理性之前,还不会面临破产的窘境,因为市场处于非理性状态的时间可能会比你想象的长。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金融市场对一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同时金融市场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市场,即使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市场依然受到政府的监管和制约,并非是一个充分自由的市场。究其原因,金融市场中存在很多市场失灵的情况,包括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参与者的不理性等等。这些特殊情况容易造成金融市场中看似非理性的现象时有发生,即使在金融市场相对成熟和发达的美国也不例外,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不少人对西方金融体系的信心产生了严重动摇,社会上对西方金融市场的质疑与日俱增,也造成了大家对中国金融市场改革方向的反思。

如果我们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史,尤其是美国金融市场发展的轨迹,不难发现这些金融市场的演进并非一帆风顺,好的情况下也仅仅是按照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在推进,而且不少时候甚至是前进两步后退一步,走走停停,中间还经常出现大规模的金融动荡与危机。尽管如此,西方金融市场仍然存在很多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的地方,特别是其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许多经验与教训,更值得成长中的中国金融市场参考,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增长。在此过程中,需要金融从业者和市场监管者对金融市场中的失灵问题有一个理性的认知。《理性的非理性金融》一书顾名思义,重点分析金融市场中产生的看似非理性现象背后的原因,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这些现象存在的深层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该书对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介绍,其中涉及的内容都是王健和余剑峰两位研究人员过去几年的学术研究成果。其中引用的领域中其他学者的专业经济学和金融学著作,也有力地支持了这些内容的严谨性和时效性。难能可贵的是,两位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案例,把专业的学术研究成果表达出来,相信即使没有受过严谨学术训练的人,也可以理解其中的要点。这体现了王健和余剑峰两位作者分别在美联储和中美优秀的商学院长期从事研究和教学活动中所积累的专业功底。我相信,很多读者都会从书中受益匪浅。

是为序。

书评(媒体评论)

金融是现代社会的血液和生产要素配置的黏合剂。了解金融,理性地看待看似非理性的金融产生的原因,对于提升社会生产效率、优化社会配置都非常有益。兴利除弊运用金融会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吴晓灵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

金融市场中存在很多市场失灵的情况,包括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参与者的不理性等等。这些特殊情况容易造成金融市场中看似非理性的现象时有发生。《理性的非理性金融》一书顾名思义,重点分析金融市场中产生的看似非理性现象背后的原因,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这些现象存在的深层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巴曙松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理性的非理性金融》的两位作者以他们多年来在金融学领域有深度的、杰出的原创研究成果和极为丰富的海内外教学经验,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案例,把最近的金融市场发展和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分享给读者,让没有很强的经济学和金融学背景的人也能够直接理解金融学的原理、逻辑及其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让读者受益匪浅。我强烈推荐此书给所有对金融学有兴趣的读者。这是一部金融学入门佳作。

王能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金融学讲席教授、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中国市场的一些方面和国际市场既有相似的地方,也存在与众不同的特色。充分理解中国金融市场要求掌握基本的金融理论,同时需要结合中国当前市场中的实际情况。此书为金融学术理论和中国金融市场现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结合点。除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了有严谨学术研究支持的金融学理论,书中也提供了很多关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出色案例,帮助读者理性理解金融市场中看似非理性的金融怪象。

——熊伟 普林斯顿大学金融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院长(学术)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5: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