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眼中的美与丑/少年哲学智慧启蒙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低幼读物
作者 严春友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北师大教授专为少年儿童主编的人生指南,用哲学智慧化解成长中的问题,让孩子拥有更强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针对孩子的需求,严春友主编的《我眼中的美与丑》特别搜集了日常生活中孩子经常碰到、容易感到困惑的问题,通过案例和分析来引发孩子思考,帮助孩子解答内心的困惑,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当然,一些哲学问题未必有标准答案,但可贵的是孩子对于这些问题的发问、思考与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将会逐渐学会思考、聆听、表达,并通过辨别和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对孩子来说,这将是一种巨大的收获。

内容推荐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纷繁芜杂,其中既有好也有坏,既有美也有丑,既有公平也有不平,既有谎言也有真诚……那么,如何来判断对错?怎样来评价美丑?如何知道一件事是公平的还是不公平的?这些困惑,在严春友主编的《我眼中的美与丑》中都有相应的解答。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多加思考,相信你一定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理解与他人交往的意义与价值,并从中学会如何判断社会中的是非善恶,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丑陋,如何爱护自己、尊重他人……这些会让你眼中的世界变得更加清晰,让你的心灵变得更加充实。

这既是一套适合青少年独自阅读的哲学启蒙书,也是一套适合亲子共读的人生工具书。因为,无论是初涉人世还是饱经沧桑,你都能从中品味出思想的雨露和哲学的甘霖。

目录

第一章 公平是什么

 谁才是公平的评判者

 公正能和公平画等号吗

 怎样才能建立起公平与公正

 法律也需不断完善

 能不能用暴力来解决不公平

 当我们被欺负时该怎么办

 取代暴力的是什么

 你知道什么是权利吗

 我们也拥有和大人平等的权利吗

第二章 对与错是如何划分的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大家都那样做,就一定对吗

 你自己认为对的,未必真的对

 “这是为你好”,这样的好意一定要接受吗

 对的,就要坚持到底吗

 不同的观点可能都是正确的

 结果是好的,过程就不会错吗

 大多数人都犯的错,就可以被原谅吗

 参照标准错了,你眼中的世界就都是错的

 明知故犯的事很常见

 羞辱别人,真的可以当成玩笑吗

 怎样才能意识到自己在犯错

 该怎样判断对与错

 结交有益的朋友,能让我们少做错事

第三章 我们该不该说谎

 说谎是完全错误的吗

 你也会成为“狼来了”故事中的小男孩

 撒谎是一件困难的事

 善意的谎言也是谎言吗

 我们干万不能撒谎

 承诺别人的事,就必须要做到吗

 做事一定要公私分明吗,

第四章 什么是“真善美”哪个叫“假恶丑”

 大家说是真的,就一定是真的吗

 世界上存在永恒的真理吗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

 你必须要善待别人吗

 太善良是不是容易吃亏

 你需要一直帮助别人吗

 能不能给“美”下个定义

 美的东西一定都有用吗

 外表美就是真的美吗

 世界上有完美的东西吗

 有缺陷的东西也可以称为“美”的吗

 爱,能让我们容忍任何不足

 美,让我们相信生活是美好的

 虚构的东西也能感动人吗

 要善于从艺术作品中获得提升

 玩笑可不能乱开

 嫉妒是一种恶行吗

 你不喜欢的事,别人也会不喜欢

 贪婪反被贪婪误

 任何时候都别与道德为敌

第五章 外表与内在哪个更重要

 外表能够决定一切吗

 不要被事物的表象迷惑

 与人交往时不要以貌取人

 外表会影响我们留给他人的印象吗

 得体的穿着可以为我们加分

 你能接受“整容”吗

 在生活中不要迷失自我

 一定要把自己装扮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吗

 时间最能检验一个人

 有学识的人就可以不修边幅吗

 我们随时都能直接表达出内心所想吗

第六章 我们该如何和他人相处

 我们应该时刻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吗

 必须无条件地听班干部的话吗

 干万别误读了别人的友好

 你待人的态度决定了别人待你的态度

 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吗

 该由谁决定你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

 面临冲突,你会说出真相吗

 你会对你的朋友说“不”吗

 为了获得友谊,就要委屈自己吗

 面对言语伤害,该怎么办

第七章 什么才是真正的尊重

 服从你就是尊重你吗

 坏人的生命就不值得尊重吗

 不认同对方的做法,也要尊重对方吗

 能以爱的名义要求别人必须尊重你的意见吗

 有时候,尊重是一种催人奋起的力量

 尊重别人,就要展现对方的重要性和价值

 我们必须要尊重所有年长的人吗

 尊重,是人与人之间一段“恰如其分”的距离

 尊重自己也很重要吗

 面对嘲讽,我们要怎样还击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试读章节

谁才是公平的评判者

有一天,丽丽家中来了两位小客人,丽丽和他们玩得很开心。后来丽丽想看电视,就打开了电视,这时矛盾出现了:两位小客人爱看的电视节目,丽丽不喜欢,而丽丽喜欢的节目,另外两个小伙伴又没兴趣。于是出现了争吵。

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件事的主宰者,希望大家能听从自己的安排,并往往会认为自己才是最公平的。但很多时候,别人可能并不这样认为。这时,就需要有其他“裁判”站在中立的角度来评判对与错。比如:

丽丽的爸爸走了过来,他对丽丽说:“丽丽,你的两个小伙伴都不喜欢你选的节目,如果你执意要看自己喜欢的节目就太自私了。”丽丽虽然有些不乐意,但还是把电视让给了两位小客人。可她却感觉很不公平,她问爸爸:“爸爸,难道两个人的自私相比于一个人的自私就正确吗?”

人人都可以列举出一大堆自己觉得不公平的事来,成年人也是如此。比如街道清洁工认为自己没有拿到更多的钱是不公平的;坐在轮椅上的人觉得到处都是台阶是不公平的。然而地球是圆的,不是平的,世上也有太阳照不到地方,怎么会事事公平?

公平原本就是相对的。也许在丽丽的两个小伙伴看来,丽丽的爸爸就是公平的评判者,而且做了非常公平的决定,但丽丽却觉得爸爸做得并不公平。

公正能和公平画等号吗

一天下午,楠楠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在回家的路上,楠楠对妈妈诡“妈妈,昨天老师给我们留了一道思考题,让我们想想‘公平’跟‘公正’之间有没有区别,可我今天想了一天也没想出答案,您能告诉我吗?”

楠楠的妈妈听了后笑笑说:“你想知道答案?很简单啊,但我有个要求。”

“什么要求?”

“你看,咱们今天在超市买了两袋5斤的大米和两袋洗衣粉,现在妈妈拿着大米,你拿着洗衣粉。这样,如果你答应咱们两个人各拿一袋大米和一袋洗衣粉,我就告诉你答案。”

听了妈妈的话,楠楠委屈地说:“妈妈,我才10岁,怎么能拿得动那么重的东西!”

“但现在这样对妈妈就不公平了。两袋大米重10斤,可你那两袋洗衣粉一共才1斤重,为什么你要让妈妈拿重的,而你拿轻的呢?”

通过这个小故事,你认为公平和公正可以画等号吗?显然不能。

为公平起见,楠楠和妈妈应该拿同样重的东西,但在现实中,这一要求对孩子来说是不公正的。

怎样才能建立起公平与公正

小芒的爸爸有一家贸易公司,主要从事进出口业务。不过,小芒经常听到爸爸在家抱怨:“公司现在税负太高了,各种税收层出不穷,公司每个月都要交几十万的税。说实话,真不想把这些辛苦赚来的钱交出去啊!”

小芒不解,就问爸爸:“爸爸,既然不想交,那您就不要交好啦!那是您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为什么要交给别人呢?”

爸爸笑笑说:“虽然爸爸很想把这些钱留下,但法律不允许啊!”

“法律?法律很厉害吗?”小芒皱着眉头问道。

法律要求小芒的爸爸不能将其公司的所有收入都留下,而是要求他将其中的一部分以税款的形式上交给国家。税收是国家按照法律的规定,对经济单位和个人无偿征收实物或钱财的一种特殊分配。不仅小芒的爸爸,任何一个企业和个人,都有缴税的义务。

那么,国家用这些税款做什么呢9这些钱被用于:修建医院,让每个人都可以求医治病;修建学校,让孩子们都能上学;修建道路,让人们能够安全快捷地出行…一此外,税款还会被用于修建养老院、图书馆,以及救济那些生活上有困难的人等。

小芒的爸爸拥有自己的公司,自然也有正常的收入,那就必须要纳税,这是法律所规定的。通常情况下,为了实现再次分配,为了使这种分配更加公平,人们制定了法律。而法律,就是旨在为我们建立公平与公正的。

P9-11

序言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虽然他们还不能答出什么是哲学,但当他们用惊异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时,当他们对生命中的各种现象充满疑问和关心时,当他们因为不能完全理解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不断追问时,哲学的大门也就为他们敞开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对哲学问题的关心和兴趣要远远超过大多数成年人,因为从幼儿期到青春期,正是孩子的理性开始萌发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最强。此外,对孩子来说,他们面前的世界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所面对的任何事物也都是全新的事物,这令他们感到好奇和兴奋,同时也会让他们迷茫和困惑。此时,他们的小脑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奇怪的想法,诸如。生命是什么?”“我从哪里来?”“我能做什么?”“我要怎样面对冲突?”“如何才能获得幸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等。这些问题能否得到解答,得到怎样的解答,都将直接影响孩子未来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整个世界的看法。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哲学有助于我们分辨日常所见所闻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并让我们明白其中的意义所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哲学可以成为启迪孩子智慧、帮助孩子成长的工具。

针对孩子的需求,本套丛书特别搜集了日常生活中孩子经常碰到、容易感到困惑的问题,通过案例和分析来引发孩子思考,帮助孩子解答内心的困惑,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当然,一些哲学问题未必有标准答案,但可贵的是孩子对于这些问题的发问、思考与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将会逐渐学会思考、聆听、表达,并通过辨别和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对孩子来说,这将是一种巨大的收获。

希望孩子们能从这套丛书中收获智慧和快乐。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0: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