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彝战死沙场
时光流逝,朝代更迭。两晋覆灭之后,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而北朝则分裂为北齐、北周。北周国主野心勃勃,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一心想吞并北齐统一北方。
当时北周军中有一对兄弟,名叫杨忠、杨林。两人武艺出众,用兵如神。尤其是杨林,不但长得一表人才,而且力大无穷,武艺精湛,手中一对囚龙棍,足有一百五十斤。北周国主封杨林为帅,领兵六十万,攻打北齐。
杨林一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很快就打到了北齐重镇济州城。济州城守将名叫秦彝,也是一名勇将。他的父亲晋阳武卫大将军秦旭,在抵抗周兵进攻时,为国捐躯。秦彝得知后,伤心欲绝,立志手刃仇敌,为父报仇。北齐国主派来协助守城的丞相高阿那肱,见杨林势大,早已心生惧意,劝秦彝投降北周,秦彝断然拒绝,表示“秦彝父子,誓死卫国”!严令手下坚守城门。
秦彝心知此次杨林大兵压境,凶多吉少,便回房与夫人诀别,让她带着孩子快走。话还没说完,就有手下来报,说高阿那肱已经打开城门,放周兵进来了。秦彝一听,气得火冒三丈,提起浑铁枪就冲了出去。周兵人多势众,如决堤洪水般扑面而来。秦彝催动战马,冲入敌营,一支浑铁枪舞动如风,一时不知杀了多少齐兵。齐兵见他十分勇猛,吓得四散奔逃。
杨林见秦彝武艺精湛,心里十分欣赏,就想劝秦彝投降,秦彝却宁死不降。杨林驱马杀了过去,兵丁见到杨林冲锋陷阵,气势如虹,纷纷涌上前击杀秦彝。秦彝虽然勇猛,可是只带了几百人,怎么可能挡得住,直杀得浑身是血,筋疲力尽,部下全部战死。杨林又劝秦彝投降,秦彝坚决不从,大喊一声“无力回天”,手持短刀又杀了几个敌人,之后自刎身亡。
济州城失守,秦彝战死,秦夫人强忍悲伤,简单收拾东西,带着儿子逃了出来。到了一处荒僻的小巷,秦夫人见四周寂静无声,家家大门紧闭,正不知如何是好,就听到一户人家有小孩的哭声传出来,秦夫人忙过去敲门。开门的是一位妇人,在她身后还有个两三岁的孩子。那妇人见秦夫人虽然十分狼狈,但相貌不凡,便知不是等闲之辈,忙招呼秦夫人进去。秦夫人见这个妇人爽朗大方,心想应该不是坏人,就告之以实情。妇人听了她的遭遇十分同情,就让秦夫人母子在自己家中暂避。这妇人姓莫,丈夫早年死在了战场上,她一个人辛辛苦苦地带着儿子程咬金生活。
杨林得胜而回,北周国主十分高兴。杨忠有个儿子,名叫杨坚。他出生的时候,母亲吕氏恍惚看见一条龙从肚子里飞出,直上云霄。杨坚生下来后,目如朗星,熠熠生辉,手上纹路奇异,隐隐是个“王”字。杨忠夫妇十分高兴,心知这个孩子将来一定大有作为。
P1-2
……叙述多有来历,殆不亚于《三国志演义》。(《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隋唐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同时也是一部英雄传奇。它以隋朝灭亡与大唐建立的历史为背景,塑造了数十个鲜活生动的英雄形象,讲述了一段激荡人心的传奇故事。
隋朝末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在此期间,涌现出一大批乱世英雄,他们反抗暴政,以文韬武略,逐鹿中原,共同开创了中国的大唐盛世。自宋以来,这些英雄传奇就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以此为素材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其中影响最大的,有明代的《隋唐两朝志传》《隋炀帝艳史》《隋史遗文》《大唐秦王词话》《混唐后传》等等。到了清代,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的文学家褚人获对这类作品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参考唐宋传奇的材料,广采博收,精心编撰,将风起云涌的隋唐故事提炼成一部《隋唐演义》。这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它几乎将古籍和传说中的相关史实、轶闻、杂说一网打尽,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枝节清晰,杂而不乱,形成有机的艺术整体。这使得《隋唐演义》超越了所有同类题材的小说,被誉为清代“历史演义小说最优秀的一部”。
褚人获(1625-1682),字稼轩,又字学轩,号石农,在清初文人圈中声望甚高。褚人获一生没有走入仕途,而是醉心于涉猎野史轶闻,专事写作。著作颇多,传世的有《坚瓠集》《读史随笔》《退佳琐录》《宋贤群辅录》等,《隋唐演义》是其代表作。
《隋唐演义》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以隋炀帝和朱贵儿为中心的隋末宫廷轶事,二是以秦琼、单雄信、程咬金为代表的草莽英雄反抗暴政的斗争传奇,三是以唐明皇和杨贵妃为中心的唐代宫廷爱情故事。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被作者处理成“两世姻缘”,成为全书情节的副线。不过,这两部分的艺术成就都无法和第二部分相比。第二部分以描绘乱世英雄为主线,情节紧凑曲折,振奋人心,引人入胜。这些英雄人物,每个人都面目清晰,个性分明,并且身怀绝技,颇具传奇色彩,本书对其的着力描写,使他们成为民间世代传颂的经典英雄形象。这也是《隋唐演义》能够流传至今并且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在思想观念上,《隋唐演义》存在着一些不足。书中有较大篇幅的道德说教,对愚忠行为大加渲染等等。在情节处理上,有些地方繁简不当,读之无味,或连接生硬,不够自然。此次新版的精缩白话本,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精简和加工,提炼出全书最精华的部分,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更为轻松地领略这部经典小说的精彩和价值。
褚人获原著,富强等改写的《隋唐演义(青少版)》是清代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既是英雄传奇又是历史演义。以隋朝末年农民起义为故事背景,讲述隋朝覆灭与大唐建立的一段精彩历史故事。小说中塑造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脍炙人口,诸如秦琼、程咬金等角色经久不衰。本书是《隋唐演义》的白话版,更加适合青少年阅读。
褚人获原著,富强等改写的《隋唐演义(青少版)》概括反映了隋唐一百七十余年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刻画并歌颂了英雄、义士、明君、忠臣、勇将、淑女等众多人物,特别着重歌颂了草莽英雄反暴政的侠义行为,着重描述了精场帝的宫闹秽闻与唐玄宗的帝妃恋情,暴露并讽刺了封建帝王穷奢极欲、荒淫腐朽的生活。全书叙述生动,语言流畅,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如秦琼的穷途落魄,窦线娘的“马上姻缘”,特别是瓦岗寨英雄群像中的“混世魔王”程咬金,任侠仗义的秦叔宝,誓死复仇的单雄信,足智多谋的徐懋功,粗豪爽直的尉迟恭,都刻画得性格鲜明,生动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