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的一生际遇牢牢地系于20世纪的中国文坛的所有兴奋与低落,坦荡天真与波诡云谲。应当承认,尽管丁玲的身和形被动地泯遁过、她的心与性却从来不曾黯淡。丁玲的倔强与好强使得她能够在任何一次人生转折点上,以后一个更强烈的自我取代前一个自我。这是丁玲的特出的个性使然,当然是深可嘉赏的。然而,这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同时也是一次又一次地自我消解与自我变异的过程。20世纪的中国作家几乎无人能幸免于时代悲喜剧的钳握,丁玲自然也不例外。
写在前面
第一辑
一 “三八节”有感
二 文艺界对王实味应有的态度及反省——六月十一日在中央研究院与王实味思想作斗争的座谈会上的发言
三 致萧也牧
四 关于左联的片断回忆
……
第二辑
一 从《梦珂》到《夜》——《丁玲文集》后记
二 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评丁玲的《水》
三 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节录)
……
第三辑
一 丁玲女士失踪
二 丁玲女士被捕
三 致徐迟
四 致周健强
五 记沈老给我信的前后
……
文艺作品一发表就有社会效果问题,但应从多数人的感受和评价来看社会效果。《祝福》可以说是经得起时代考验的作品吧,记得在乡下看这个电影时,一些老百姓到我那里聊天,说祥林嫂命就是苦哇,这是命定的,上辈子作孽造的,就是不往反封建方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