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我们和《楚辞》之间,只差一幅画的距离 回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之源,开启跨越2300年的诗意对话 94种植物跃然纸上,解开屈原留给世人的芳香密码 一书尽览《楚辞》草木真实面貌
1.94幅没骨画作+《楚辞》原文+白话注解+植物知识科普,多学科“神仙打架” 94幅没骨画作,每一幅都搭配《楚辞》原文及注释,生僻字直接注音,由楚辞专家审定,严谨、考究。 每一种植物,都配有植物学专家的科学注解,包括其在现代植物学中的分类、学名、别名、形态特征、分布范围、生长习性,甚至还有实用价值等。 2.历时五年,一群 “追香人” 的匠心力作,让“香草美人”活过来 全书94幅画作历时五年创作完成,全部采用没骨画法,不用勾勒,全靠晕染,造型写意;创造出“积色破墨”技法,每一处细节都经得起放大镜的考验。 3.打破常规,重新解读经典,实现跨越千年的“意象革新” 突破《楚辞》原有的“道德符号”,让草木回归到生命本身的美,“恶草”也可茎叶纤细、露珠晶莹。 全书一改《楚辞》原典顺序,以植物分类编排,《湘君》中的薜荔与《天问》中的枲相邻而居,《离骚》的木兰与《招魂》的枫树隔页相望。让视觉审美带动经典阅读,让传统文化“破圈”而行。 4.“书中书”设计框架,尽显古朴、雅致 书名字体从古碑中选取拼接,主书名做起凸工艺,提升古朴、雅致的气质;内页选用100g 纯质纸,大限度还原画作色彩;三面刷边、裸脊锁线精装,可180°平摊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94种《楚辞》中的草木植物,为每种植物创作了“没骨画”,同时搭配《楚辞》原文、释文注解及植物知识鉴赏。其中,《楚辞》注释部分由楚辞专家、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吴广平审定,植物鉴赏部分由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技学院博士、副教授彭晓英编写,绘画部分由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马溆阳等创作。该书以“书中书”的形式示人,装帧精美,是一本兼具文学性、艺术性和科普性的图书。 两千三百年前,屈原以草木为笔,在天地间写下最动人的诗行。五年光阴,94种植物在宣纸上获得新生,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在还原楚辞草木形貌的基础上,让屈原笔下的“香草美人”活过来,让经典重新焕发生机。 目录 三秀(灵芝) 003 女罗(破茎松萝) 005 (田字草) 007 松(马尾松) 009 柏(柏木) 011 杨(毛白杨) 013 榛(华榛) 015 榆(榆树) 017 桑 019 薜荔 021 枲() 023 杜衡 025 萹(萹蓄) 027 蓼(水蓼) 029 藜 031 荷(莲) 033 藻(金鱼藻) 035 留夷(芍药) 037 菫(石龙芮) 039 木兰(玉兰) 041 辛夷(紫玉兰) 043 菌桂(肉桂) 045 荠 047 枫(枫香树) 049 甘棠(杜梨) 051 苦桃(山桃) 053 橝(刺叶桂樱) 055 菽(刀豆) 057 葛 059 藿(赤豆) 061 薇(野豌豆) 063 薋(蒺藜) 065 榝(椿叶花椒) 067 椒(花椒) 069 枳 071 柚 073 橘(柑橘) 075 棘(酸枣) 077 葛藟(葛藟葡萄) 079 葵(冬葵) 081 扶桑(朱槿) 083 梧(梧桐) 085 露申(瑞香) 087 芰(菱) 089 茹(北柴胡) 091 绳(蛇床) 093 江离(川芎) 095 茝(白芷) 097 揭车(矮桃) 099 桂树(木樨) 101 桢(女贞) 103 藑茅(旋花) 105 紫(紫草) 107 荆(黄荆) 109 蕙(罗勒) 111 梓 113 楸 115 爮瓜(葫芦) 117 兰(泽兰) 119 马兰 121 蓬(飞蓬) 123 葹(苍耳) 125 菊(菊花) 127 艾 129 蒌(蒌蒿) 131 萧(牛尾蒿) 133 款冬 135 撚支(红花) 137 荼(苦荬菜) 139 蒲(香蒲) 141 泽泻 143 竹(毛竹) 145 稻 147 菰 149 苇(芦苇) 151 穱(小麦) 153 黍(稷) 155 黄粱(粟) 157 菅(芒) 159 雚(荻) 161 茅(白茅) 163 柘(甘蔗) 165 菉(荩草) 167 白(水毛花) 169 蒯(球穗藨草) 171 青莎(香附子) 173 荪(菖蒲) 175 浮萍 177 胡( 蒜) 179 射干 181 芭(芭蕉) 183 杜若(高良姜) 185 蘘荷 187 石兰(石斛) 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