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纳森·斯威夫特著汤素兰总主编白马译的《格列佛游记(精批版)/部编教材配套名著》是英国杰出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他以一个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口吻叙述了在航海时遇难、漂流到几个奇异国度的经历。在“小人国”中格列佛俨然就是一个巨人,他一只手就能托起几十个小人,撒泡尿就可以将皇后寝宫的大火扑灭,为了运送他,“小人国”竟动用了几千匹马!而在“大人国”中,格列佛却变成了一个小人,他被人们装在口袋里当做宠物一样饲养,到处卖艺;在生活中则遇到了各种想象不到的麻烦,与老鼠搏斗、从猴子手中逃生……幻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是这部作品的大特点。
乔纳森·斯威夫特著汤素兰总主编白马译的《格列佛游记(精批版)/部编教材配套名著》是一部长篇游记体小说,以其尖锐深邃的讽刺艺术而名垂世界文学史。它是英国杰出的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他以一个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口吻叙述了在航海时遇难、漂流到几个奇异国度的经历,描绘了自己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特经历,充满了异想天开的情节和引人发笑的妙趣,幻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是这部作品的大特点。书中通过格列佛船长自叙,作者以夸张渲染时代的生气,借荒唐痛斥时代的弊端,不留情面地对18世纪前半期的英国社会进行全面的批判。本书不但思想内容深刻,而且艺术形式完美,是对中国有很大影响力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
还有一种游戏,在特别重大的节日里专门表演给国王、王后还有首相看。国王把三根六英寸长的精美丝线放在桌子上,颜色分别是蓝、红、绿。这三根丝线是国王预备的奖品,以表示国王的特别恩宠。表演仪式在大殿里举行,候选人要经受与前面完全不同的考验。在新旧火陆任何一个国家,我从来没有见过类似的表演。国王手拿一根棍子,和地面平行,候选人一个一个跑上前去,或跳过横杆,或从横杆下爬行,这要视横杆的高度而定。有时国王和首相各执木棍的一头,有时由首相一个人拿着。谁表现得最机敏,跳来爬去的时间最长,蓝线就奖励给谁。获得第二的人奖励红线,第三奖励绿线,得奖的人把线系在腰间。朝廷里很少见不用这种腰带的大臣。
军马和御马由于天天带到我面前,也不再胆怯了,即使走到我脚边,也不会惊跳起来。我把手放在地上,骑手们就纵马跳过去。国王的一名猎手曾跳过我穿着鞋子的脚面,这实在是不同寻常的一跳。一天,我有幸用一种特别的游戏让国王大大地开心了一回。我请求他吩咐人给我弄几根两英尺长的木杆,普通手杖粗细。国王命令负责管理木材的官员送来。第二天,六个伐木工驾着六辆马车赶到了,每辆车用八匹马拉着。我选了九根木棍,牢牢地插在地上,围成一个两英尺半的四方形,又另外用几根木棍将四角连起来,离地两英尺高,然后把我的手帕系在直立的九根木杆上,四面绷紧像鼓面一样。四道横杆高出手帕五英寸,当作护栏。完成后,我请求国王派一队二十四名精骑兵到这块平台上操练。国王恩准了。我用手一个一个把他们拿起来放到手帕上去。骑兵们全副武装,准备演练。一声令下,他们就兵分两队,开始进行小规模的军事演习。一时戟。剑齐发,刀枪出鞘,败的败,追的追,一会儿攻,一会儿守。总之,表现出了我从没见过的严明纪律。护栏使他们不至于从台上跌下来。国王大悦,命令连续演习几天。一次,国王竟让我举起他,发号施令。费了好多口舌,才说服了王后让我举起她的轿子,送到离台子两码远的地方,让她可以看到演习的全景。我的运气真好,游戏的过程中没发生什么意外。只是有一次,一位上校骑着一匹性情刚烈的战马,它用蹄子刨地,把手帕刨了个窟窿。脚下一滑,连人带马都摔倒了。我迅速把他们救起来,用一只手遮住破洞,用另一只手把这队人马放到地上,就像当初我把他们送上台那样。那匹马摔伤了左前腿的肩胛,骑手没有伤。我把手帕尽量补好,不过再不敢相信手帕足够结实,可以玩这种危险的游戏了。
在我获得自由的前两三天,我正在表演这种战法给朝廷上下娱乐的时候,一个信使报告国王说,在我第一次被俘的地方发现一个黑色的大东西,形状怪极了,圆圆的边伸展开去有国王的寝宫那么宽,中部突起有一人高。起先以为这东西有生命,但几个人绕着它走了几圈,发现它躺在草里一动未动,就不这样认为了。他们一个踩着另一个的肩膀爬到了顶上,顶扁扁平平的,用脚踏上去,发现里面是空的。依他们的陋见,这东西可能是巨人山的。如果国王准许,他们用五匹马就可以将它拉来。我立刻就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了,知道这一消息,真让我满心欢喜。看来大船失事初上岸的时候,我一定非常狼狈。划船时帽子用带子系在头上,泅水。时也戴着。上岸以后,走到我睡觉的地方前,可能发生了什么意外,带子断了,我却一无所知,还以为丢在海里了。我向国王描述了帽子的用处和特点,请求他下令尽快将帽子给我送来。第二天,国王的车夫将帽子送来了。不过,已经不那么完好,他们在帽檐上,距离边缘一英寸半的地方穿了两个洞,洞上绑了两个钩子,钩子用绳索系到马具上,就这样拖着我的帽子走了半英里的路。不过好在这里的地面又光又平,损坏程度比我想象的要轻。
发生这件事的两天以后,国王下令京城内外的一部分部队做好演习准备,让那些队伍以一种十分奇特的方式来取乐。他让我这个巨人站在那里,双腿尽可能分开。然后命令他的将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我的大恩人)集合队伍排成密集队形,从我的胯下行军。步兵二十四个人一排,骑兵十六个人一排,擂鼓扬旗,手持长矛前进。队伍由三千步兵、一千骑兵组成。国王命令,行军中每个士兵都要严守纪律,充分尊重我,违者处死。不过这样也不能阻止年轻军官从我胯下经过时抬头看我。事实上,我的马裤当时已经破得不成样子了,所以引起那些军官的哄笑和惊奇。
P19-20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人们对阅读越来越重视。但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知识过剩的时代,各种信息早已让人应接不暇,网络阅读更是成了年轻人追逐的潮流风向之一。经常有人忍不住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需要读书吗?还需要阅读经典名著吗?
在我看来,小到个体成长,大到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阅读,尤其是经典名著阅读的价值与意义都毋庸置疑,如何强调都不为过。特别是在这个对文本阅读产生强烈冲击的网络时代,静下心来阅读显得更为重要。关于阅读,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这样说道:“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所以说,文本阅读是不可或缺的;阅读经典,更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风尚。
人的一生是围绕童年展开的,孩子在童年阶段看到的东西、积累的经验是他进入成人世界最为重要的基石。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就曾写过这样的诗句:“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可见在童年阶段,孩子们看到的真善美的东西越多,以后他的心灵就越有可能充满真善美。而在童年阶段的阅读,最有价值的往往是名著阅读。
中外很多杰出的教育思想家都推崇阅读,他们一致认为:在年轻的时候多读一些经典名著,对建立健全的人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因为经典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积淀,它凝聚了世代智者对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无论是《西游记》《红楼梦》,还是《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文学经典,无一不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而弥香。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时期用心阅读经典作品.那么他的少年时代就会被经典作品中最为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影响。等成年以后,他就会发现人类共有的智慧会在自己的身上得到延续。
朱永新老师认为,阅读也是有“胃口”的,就像饮食一样,好的食物品尝多了,自然就对垃圾食品不感兴趣。好的作品读多了,自然就知道还是那些经受住时间和历史淘漉的书最值得品味和琢磨,自然能够辨别什么才是伟大的作品。阅读经典名著,不仅能使青少年的思想情操得到陶冶,给人以无尽的智慧生发和深沉的思想积淀,更重要的是还能对一个人终身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的养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不少青少年朋友在阅读经典名著时,或是浅尝辄止,或是囫囵吞枣,根本没能领会经典名著中所蕴藏的文学底蕴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样去阅读经典名著,不仅劳而无功,也辜负了经典的美好。其实,每位作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其时代背景、创作理念、写作手法、寄寓的情感都各有不同,这也就导致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是有着丰富的层次的。因此,我们在阅读名著时,也需要从多个层面对经典名著进行剖析、解读,即要形成一种立体化的阅读思维。 所谓立体化的阅读思维,就是从系统上的阅读指导、广度上的知识发散、深度上的阅读思考、个性上的鉴赏评析四个方面入手,在相应的注释和解析的引导下,通过精读、略读、通读、写读等方式,真正将名著读懂、读精、读好。本丛书正是致力于从这些方面去帮助学生成为优秀的阅读者,解决“经典名著该怎么读”的问题。当然,好书不厌百回读,有些重要的经典,只读一遍是不够的,需要反复去阅读和揣摩才能掌握通透,才能从中品味到世事的酸甜苦辣,感悟出生活的智慧。
我一直都认为,阅读虽然不一定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厚度和高度。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缕缕书香。愿你,与最好的书对话,就如与最好的人为伍。
汤素兰
201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