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雄师铁军(宁都起义将士录)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1931年12月14日,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等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划领导下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全军1.7万多人宣布脱离国民党参加红军,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中革军委授予起义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番号。整编后的红五军团成为工农武装的一支雄师铁军。苏区流传:“一军团的冲锋,三军团的包抄,五军团的大刀。”红军战士中流传:“红一军团打先锋,攻无不克;红五军团殿后,守无不固!”

了解宁都起义的英雄实录,请看李学文编著的《雄狮铁军:宁都起义将士录》。

内容推荐

李学文编著的《雄师铁军:宁都起义将士录》共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宁都起义人物录”,收集参加宁都起义人物300人;第二部分为“关于宁都起义及宁都起义人物的评价”;第三部分为“宁都起义有关人物”。刘伯坚、朱瑞、王超等共产党员对宁都起义的影响、指导;第四部分为“宁都起义将士的逸事”。这部关于宁都起义的图书,是作者10多年的心血之作,对宁都起义这样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也是一个贡献。

《雄师铁军:宁都起义将士录》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写作,弘扬主旋律,尊重史实,选材可靠,写作规范,表达准确,故事感人,是一部客观反映宁都起义历史的好书。

目录

一、兵起宁都——宁都起义始末

二、人物实录——宁都起义将士名录

 (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增寿

 乜庭宾

 于朝俊

 卫明道

 马良骏

 马金福

 马德林

 王谦

 王瑶

 王震

 王广建

 王子久

 王子云

 王中其

 王东云

 王占元

 王占彪

 王幼平

 王有为

 王成良

 王全才

 王齐富

 王志清

 王克信

 王宏文

 王怀德

 王英清

 王范堂

 王秉璋

 王树亚

 王思和

 王洪章

 王振铎

 王振祥

 王铭五

 王维先

 王福堂

 王肇元

 王蕴瑞

 王德贵

 云宗连

 尤清选

 尤振铎

 牛光

 牛步云

 牛冠甫

 方正

 方锡龄

 尹向善

 邓友毅

 邓郑

 卢子美

 卢云九

 卢寿椿

 叶和春

 叶应麟

 田玉珊

 申蛾

 冯志湘

 边在孝

 边延赞

 边童五

 吕杰

 吕麟

 吕志进

 伍德

 任天贵

 刘丰

 刘放

 刘文魁

 刘公然

 刘光甫

 刘向三

 刘伟洲

 刘宝全

 刘定邦

 刘振亚

 刘培笃

 刘培基

 刘淮水

 刘静生

 刘德明

 刘毓琪

 刘耀曾

 关寿山

 闰侃斋

 阴雨苍

 孙毅

 孙锡

 孙士荣

 孙大安

 孙大坤

 孙芳贵

 孙步霞

 孙继先

 孙润华

 孙廉泉

 严图阁

 严风才

 苏进

 李达

 李华

 李肃

 李毅

 李十中

 李子惠

 李化民

 李玉璋

 李可言

 李可法

 李东潮

 李廷赞

 李华亭

 李连祥

 李学义

 李启明

 李沛霖

 李青云

 李春华

 李宙魁

 李剑平

 李屏仁

 李雪三

 李教泽

 李朝选

 李森荣

 李新民

 李彩云

 李廉士

 李聘卿

 李楚珩

 李锦亭

 杨刚

 杨井文

 杨艺林

 杨百让

 杨有亮

 杨青山

 杨杰华

 杨忠林

 杨金镗

 杨春芳

 杨春华

 杨统升

 杨笑士

 杨焕章

 杨清峰

 杨清秀

 杨履元

 吴子罕

 吴正卿

 吴生霭

 邱山宁

 余雅鲁

 谷广善

 谷占彪

 应德正

 冷玉璞

 汪名震

 汪洪清

 宋康

 宋奇峰

 宋廉如

 张杰

 张明

 张涤

 张静

 张量

 张习斋

 张少宜

 张化一

 张文瀚

 张占标

 张永励

 张有年

 张汝光

 张步峰

 张松平

 张明远

 张国栋

 张虎成

 张振山

 张俊田

 张俊卿

 张卿云

 张惠民

 张博泉

 张燕南

 陈士吾

 陈义厚

 陈太和

 陈正峰

 陈佃园

 陈英琦

 陈清月

 陈德胜

 范文谦

 林忠澜

 欧阳武

 周凯东

 周骏鸣

 周继尧

 周聚荣

 罗亚平

 罗亚民

 罗忠毅

 罗福祥

 尚中谷

 季振同

 岳宗

 忽兆麟

 郑宗贤

 孟谦

 孟庆山

 赵世新

 赵宁都

 赵成立

 赵安恕

 赵安泰

 赵恒生

 赵洪志

 赵章成

 赵博生

 赵顺义

 赵富才

 郝培谋

 荆振昌

 胡梦祥

 胡景陶

 柯植

 侯世奎

 闻述尧

 姜国柱

 姚鸿春

 袁血卒

 袁良惠

 耿万福

 索占荣

 柴登榜

 徐江汉

 徐达月

 徐国珍

 徐承俊

 徐振三

 徐富家

 徐耀之

 殷金荣

 高子尚

 高占功

 高永祥

 高达夫

 高志忠

 高殿志

 姬鹏飞

 郭万才

 郭田成

 郭如岳

 郭卓辛

 郭爱琏

 郭福海

 郭醉北

 唐万成

 阎保禄

 海风阁

 梁恒昌

 黄镇

 黄中岳

 黄凤梧

 黄乐天

 黄先之

 黄彦斌

 黄思彦

 黄德魁

 黄振荣

 黄鸿瑞

 萧世俊

 曹光裕

 曹灿章

 曹金声

 曹树良

 曹振毓

 梅林

 崔建勋

 理琪

 常兰亭

 康世泰

 隋北善

 董邦

 董治州

 董俊彦

 董振堂

 彭修

 彭德轩

 蒋耀德

 葛忠仁

 韩振纪

 景印发

 曾全德

 鲁瑞林

 靳虎

 靳子云

 靳来川

 楚新亚

 鲍德新

 蔡佩玉

 谭凤鸣

 谭志刚

 翟建民

 熊伯涛

 潘同

 潘望峰

 薛毓仁

 霍万仲

 霍仰斋

 霍海元

 戴至清

 魏虎

 魏振华

三、誉满神州——关于宁都起义及相关人物的评价

四、同为豪杰——为宁都起义做出贡献的中共人物名录

五、事育后人——宁都起义将士逸事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一、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地下党组织机构

 二、与宁都起义相关的国民党人物名录

后记

试读章节

张惠民(1905—1943)

原名张志润。陕西平利人。1905年1月4日出生在平利县冲河乡张家湾。曾祖父做过资政大夫、山东临清知州,祖父做过山西盐运使,父亲清末做过山东盐运使,民国初年在本县当过区长。1924年春考入西安第二职业学校。1926年5月,到杨虎城部当兵,1927年4月考入西北军官学校,1929年10月,被分配在教导师任排长、连长。中原大战后任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第二十七师第一五八团少校团副。宁都起义后参加红军,被编人红五军团。曾任红五军团副师长。1932年春,因怕肃反扩大化,离队回家。7月,任安绥军干部教育班少校团副兼教育班大队长。曾悄悄对思想进步的教育班班长何振亚、司务长沈启贤等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对何、沈二人走上革命道路产生了一定影响。1934年6月,任陕西警备第二旅第四团少校团副。1935年秋任第四团中校副团长兼一营营长。1936年12月12日率领第四团占领了西郊机场,参加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1937年初任西安行营第一支队补充团团长。同年3月任第一六六师补充团团长。1938年5月率补充团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会战。1939年9月初任国民党第三师第九旅上校副旅长,参加了第一次长沙会战。1940年9月负责督办第二次长沙会战中的军粮。10月,兼任第十军第三师第九旅第九团团长。同年冬,率部参加了第三次长沙会战。1943年11月2日,日军6万人分三路向常德进攻,其率第九团随第十军增援常德守军。1943年12月4日在与日军作战的常德附近德山战斗中牺牲。1944年4月2日,被国民政府追授为陆军少将。1985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张博泉(生卒年不详)

籍贯不详。宁都起义时,与孙步霞、孙芳贵等同志担任在总指挥部(宁都的耶稣教堂两层楼的牧师住房)宴请团以上军官酒会时的警卫。宁都起义后参加红军,被编人红五军团。后资料不详。

张燕南(生卒年不详)

河北成安人。冯玉祥西北军官学校毕业。中原大战后被收编到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是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地下党组织确定发展的入党积极分子,袁血卒开始活动的对象③。宁都起义后参加红军,被编人红五军团。后资料不详。

陈士吾(1905—2005)

河南开封人。1905年出生。1922年在河南开封电信局学习无线电报务。不久入国民军第二军在北京的无线电班学习。毕业后又回开封电信局当报务员。1927年到冯玉祥部当无线电台报务员。中原大战后任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旅旅部电台报务员。宁都起义前,曾与闻述尧、杨笑士一起利用电台收听苏联伯力广播电台广播的东北人民抗日消息出海报,并到街上张贴。宁都起义后参加红军,被编入红五军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教员。1932年下半年,调任一分队队长。1933年3月又任通信学校教员。1934年10月任一分队报务主任。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长征途中,一直跟着军委行动,兼顾军委两个台的工作。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一、六分队到左路军随红军总司令部行动,军委总部又成立了一分队,其任队长。直到1936年一直在军委电台工作。1936年1月加人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至1939年4月任军委总参谋部第三局直属电台第一分队队长,后任中原局无线电第二大队队长,新四军军部电台大队长,新四军华中总指挥部电台大队长,军委三局第二总台台长。1944年秋任军委无线电总台台长。1936年春夏,带一部小电台随周恩来到真武洞做东北军的工作。参与了“西安事变”谈判期间的电台的联络工作。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月任北京军调处中共代表团机要组副组长、军调处中共代表团通信联络电台台长,后任中央前委三科副科长,二野电信专科学校副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南邮电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武汉电信局副局长,陕西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顾问,陕西省政协委员。1982年离休。2005年逝世。

P126-128

序言

记得初中的历史课本上,有一则关于“宁都起义”的内容。尽管这段历史有些久远,但因为宁都离自己很近,所以对这段内容格外好奇。那时老师讲得绘声绘色,我也听得很认真,课外还缠着老师问了些很“萌”的问题,让我对这个历史大事件记忆尤为深刻,不仅被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等起义领导人的爱国壮举深深折服,也对一山之隔的宁都产生了无比的向往,特别想越过横亘在两县之间的灵华山,追忆曾经在这片红土地上振臂一呼的英雄豪杰,吟唱他们用生命鲜血抒写的革命史诗。

天遂人愿,2011年6月,组织安排我到宁都工作,让我身心俱入,走进了这片被誉为苏区摇篮、文乡诗国的神奇土地。那一年,恰逢宁都起义爆发80周年,县里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我也对宁都这个地方、宁都起义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80多年前的宁都,翠微峰下,琴梅河边,风云激荡,红旗如画。作为中央苏区前期的政治、军事中心,革命队伍从井冈山出发,转战赣南闽西,在宁都立足并开辟中央苏区,用赤诚和热血书写了豪迈的革命壮歌。在这里,诞生过中共苏区中央局、中革军委等中央苏区领导机构,组建了少共国际师、红军第一支无线电通讯队;在这里,弥漫着中央苏区第一至三次反“围剿”的浓浓硝烟,到处都是响彻云霄的喊杀声。也是在这里,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第一次组织、策划、领导的国民党正规军大部队在战场上的起义行动,对于鼓舞全国人民革命士气、壮大红军力量、巩固和发展中央苏区,增强苏区军民革命胜利的信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我党我军开展统一战线和兵运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起义后改编的红五军团,参加了反“围剿”斗争和艰苦卓绝的长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革命功勋。毛主席曾题词:“以宁都起义的精神用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战无不胜的

宁都起义虽然过去80多年了,但是,起义部队和红五军团的英雄业绩永载史册,宁都起义的精神永世长存。人们不会忘记:由刘振亚、袁汉澄、王名五等同志组成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中共特别支部,不会忘记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等起义领导人,不会忘记参与起义的每一位革命将士。他们追求光明和真理,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坚持党和人民的事业至上,对党忠贞不渝,为革命流血牺牲,在我们心中树立了永恒的丰碑。

为了让宁都起义的历史功绩光大传扬,近年来,宁都人民铭记历史,继往开来,修缮了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赵博生烈士陵园,兴建了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举办了纪念大会和学术研讨会,命名了博生路、博生广场,编辑出版了《红色宁都》。最近,县文广新局局长李学文同志,工作之余历时16年,收集整理了与宁都起义有关的人物、故事,准备出版《雄师铁军:宁都起义将士录》。这是一本介绍宁都起义的人物志,也是一本传承宁都起义革命精神的故事书,对于宣传宁都、宣传宁都起义、研究和弘扬革命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脱贫摘帽、同步小康的征程中,我们要始终铭记宁都起义的光辉历史,传承宁都起义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按照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推进创新试验,打造区域中心,把宁都各项事业发展不断推向前进,以优异成绩告慰革命先辈。

宁都起义彪炳史册!宁都起义将士永垂不朽!

是为序。

(作者系赣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宁都县委书记)

后记

近年来一些宁都起义参加者的史料、事迹散见报端、资料、文献,但统计不到数十人。当年一万七千多人参加宁都起义,虽然有的起义后回了家乡,有的下落不明,但大部分为国捐躯,没有留下任何信息,甚至很多人连名字都没留下,成了无名烈士。每每想到这,心里总无法释怀。正是基于对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等参加宁都起义壮举的崇敬和对革命先烈的怀念,为了激励后人,我用十六年之功,收集资料、名录,以补军史、革命史之白,为后人研究宁都起义尽点绵薄之力,也告慰参加宁都起义的先烈们。

为全面、系统地展示宁都起义将士的光辉人生和英雄事迹,我从2000年起,先后赴北京、河北、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走访参加宁都起义人物所在地党史部门和访问参加宁都起义人物本人及其子女、亲属、熟人,发出2000多封信函、电子邮件。宁都起义80周年纪念大会期间,又采访了前来参会的李达的女儿李彤妍、董振堂的侄子董光柄等烈士子女、亲属及李达将军的秘书王晓建,获得了很多资料,印证了很多史实。

本书在资料收集过程中还得到了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史爱国、一处处长左家法,中共赣州市委党史办主任龙小东,副主任胡日旺、科长陈安和《宁都起义》著作人曾庆圭、宁都县史志办主任邱新民、宁都起义纪念馆馆长郭跃峰等的帮助、指导,在写作时借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人物志》《西北军人物志》《宁都起义》《从红西路军走出的共和国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萧劲光回忆录》《罗忠毅传》等,参考了一些参加宁都起义人物的回忆录,得到了很多党史、史志部门和起义人员子女、亲属的帮助,在此一并致以感谢。

由于宁都起义发生已经86年了,很多参加者都已作古,资料收集很难,笔者的水平有限,本书的疏漏、不足、甚至错误在所难免,诚盼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李学文

2017年9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