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时间不够用现在就行动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曹国记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4.做好统筹规划,把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亲自泡过茶,也都了解沏茶的流程,按照一般情况来说,泡茶水主要分为清洗茶壶茶杯、烧开水、准备茶叶等几个主要部分。而多数人可能会这样开始自己的泡茶流程:清洗煮水壶,将水装到水壶里烧开,找到茶叶、茶壶和茶杯,将茶杯和茶壶清洗干净,之后用开水冲茶叶。或者也可以变换顺序:找到茶叶、茶壶和茶杯,将茶杯和茶壶清洗干净,然后准备清洗煮水壶,将水烧开,最后泡茶。

这样的流程似乎每个人都会,而且每个人都懂,一切只要按照常规顺序去做就行了,可是对于这样一件很普通的生活小事,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却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写了一篇分析泡茶方法的文章,并对泡茶的顺序和方法提出了新的看法。

按照华罗庚的说法,泡茶的合理顺序应该是这样的:找出开水壶,灌水烧水,在烧水的过程中清洗茶壶、茶杯,取来茶叶,等到水烧开之后,直接泡茶。这个顺序和一般人的泡茶顺序有一点很不同,那就是他并没有等到茶水烧开之后才准备茶叶、茶壶和茶杯,而是利用烧开水的这一段时间来准备茶叶、茶壶和茶杯。这样做的一个原因就是烧开水的时间比较长,而这一段时间里,人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茶叶、茶壶和茶杯。

想要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一流程所具备的时间优势,可以假定每一部分的时间:洗开水壶、灌水需要1分钟,把水烧开需要15分钟,洗茶壶、茶杯需要2分钟,拿茶叶需要1分钟,而泡茶需要1分钟。那么平常人泡茶所花的时间,就是将所有的工作时间直接累加起来,时间计为20分钟。而按照华罗庚的泡茶方式,洗茶壶、茶杯需要的2分钟,以及拿茶叶所花的1分钟都可以节省下来,因为在烧开水的过程中,这些工作可以轻易完成,因此整个流程中只需要消耗17分钟。

利用烧开水的这一段时间来准备茶叶、茶壶和茶杯,这就是一种很实用的时间管理方法,而华罗庚将这种方法定义为统筹法。所谓统筹法实际上指的就是用网络图反映、表达计划安排的一种方式,它在网络图中选择一种最优工作方案,以此来组织协调和控制生产进度、费用,最终达到预定目标,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统筹法在生活中非常实用,因为绝大多数工作都有多个不同的步骤,或者可以分解成多个不同的部分,因此在执行工作时,执行者可以先将比较复杂的工作分解成多个部分。其中,每一个部分从开始到完成都有一个过程,都需要耗费一段时间,执行者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短线条将其标注起来;不同部分之间往往有一个衔接点,这个点可以用圆圈标注出来。(P44-46)

后记

后记 不要让时间管理失去控制

随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对于时间的利用和管理越来越重视;随着时间管理方式越来越丰富,人们对于时间管理的运用也越来越频繁。形形色色的时间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模式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让人们感受到了时间的魅力与价值,相比那些对时间缺乏管理的人,擅长时间管理的人的确更加高效,更容易对生活做出合理的安排。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时间管理理念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贯彻,并不是所有的时间管理模式都可以产生效果,在某些时候,一些不当的行为会导致时间管理脱离控制。在本书中,虽然讲述了各种时间管理的模式和方法,虽然谈到了规划和管理时间的一些技巧,谈到了一些重要的法门,不过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时间管理仍旧会遭遇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过于乐观

人们在估算工作时间的时候,往往会低估自己所花的时间。比如一件事至少需要花费10天时间,而工作者可能认为自己8天就可以搞定,结果少算的2天时间会导致工作的延迟。事实上,人们在工作中通常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这种过分乐观的态度源于人们倾向于美化自己的能力,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的能力足以应对这件事,足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第四章“告别拖延症,强化执行力”中提到的“期望式思维”也是一种盲目的乐观和自信,这些人对于时间的感知,对于自身能力的评估并不准确,而且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这样就使得他们在管理实践方面经常会产生错觉,认为“这点儿工作难度不大,自己轻易就能完成”。

过于乐观还体现在人们对规划完整性的估计上。许多人认为自己的时间规划万无一失,任何可能性都已经被自己估算到并纳入了规划之中,但是时间管理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也可能会受到生活中一些未知因素的干扰,这些通常是无法准确预知和判断的,如果人们自以为可以将时间管理做到天衣无缝,很有可能会导致一些失控状况的发生。

——平衡的误解

“生活与工作的平衡”是时间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常人们会觉得打破这个平衡的原因在于自己太忙,在于自己腾不出时间来放松自己。不过如果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人在工作中并不忙碌,反而显得比较放松,整体缺乏规划,而恰恰是因为他们太放松才会导致生活与工作失衡。为了确保重新达到一个平衡状态,人们需要改变这种放松的状态,提升自己规划时间的能力。

比如有的人每天只能完成3件事,而实际上他们原本可以完成5件事,只不过因为工作效率不高、拖延、被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所干扰,或者经常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工作切换,所以工作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从而造成了忙碌的假象。许多人自以为很忙碌,自以为工作与生活失衡是因为太忙,但原因可能在于他们对平衡产生了误解。

——排斥时间规划

当人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忙碌时,往往会怎样呢?“放弃休假的机会”“晚上继续加班”“选择立即行动”,这三种是最常见的应对忙碌的方式,因为在多数人看来,既然工作任务很多,那么就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时间去做事。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一旦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往往更加不愿意将时间花在规划或者管理上,或者他们会觉得埋头做事,不轻易浪费一分钟时间就是最好的时间管理。即便他们明知道时间管理也许会是一种更为高效的方法,但是仍旧会本能地提醒自己“我现在没有空胡思乱想,没有空去想其他事情,我得抓紧时间做事了”,在他们看来,任何一种抽出时间专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行动都是浪费时间以及增加负担的行为。

越是忙碌的人越是排斥对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他们会失去对时间管理的信任,并依据比较原始的方式去工作,而这样就导致自己做了许多低效率、重复、错误、无价值的工作,并陷入“越忙越乱,越乱越忙”的恶性循环之中,对工作的安排陷入困局。

——移动互联网的干扰

随着互联网的兴盛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慢慢发生了改变。一方面互联网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视野更加开阔,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开始花费更多的时间专注在互联网上,这样就压缩和干扰了原有的T作时间和生活时间。比如许多人喜欢网上聊天,喜欢玩网络游戏,也许每天都会投入4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这会对原来的工作时间分配造成很大的冲击。不仅如此,互联网会渗透到工作时间和工作过程之中,当人们工作时,可能会与朋友进行微信聊天,可能会时不时地玩一下网络游戏,或者关注一下网络上的新闻,这些举动不仅占据工作时间,而且破坏整个工作进程。

许多人其实具备时间管理的意识,但是却不具备时间管理的意志,在面对互联网的巨大诱惑时,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无法按照事先制订好的时间规划认真执行下去,由于缺乏执行力,时间规划与时间管理的模式会被打破,人们重新对时间失去了控制,对时间管理失去控制。

——迷信时间管理方法

随着人们对时间越来越重视,时间管理方法也成为大家了解和学习的一个重要知识,可是在学习和掌握时间管理方法的时候,许多人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在很多时候,他们会将时间管理当成解决一切时间问题的“灵丹妙药”,似乎只要掌握了时间管理的方法,就可以轻松调整好自己的时间,可以确保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和谐有序,可以让自己的工作效率变得更高。

由于盲目夸大时间管理法的效用,人们会主动将时间控制大权交到时间管理方法手上,会不知变通地将各种时间管理方法生搬硬套,并且刻意抹杀和克制自己对于时间的感知,对于生活与工作状况的评判。事实上,时间利用效率不仅仅和方法有关,还和个人的能力、个人的工作态度息息相关。一个人如果能力不济,那么无论什么时间管理方法都不能保障他采取高效的行动;如果一个人态度有问题,做事不够专注和认真,那么时间管理方法同样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对于任何人来说,时间管理只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本身不具备任何创造价值的能力,不同的理解和运用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只有使用者采取了正确的方式和方法,采取了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它,才能够有效发挥它的作用,才能真正将时间掌控在自己手中。

目录

第一章 为什么人们常常会觉得时间不够用?

 1.我们是如何看待时间的?

 2.你的时间都浪费到哪儿了?

 3.管理时间,才能产生价值

 4.时间管理的发展脉络

 内容延伸:时间管理的误区

第二章 做好时间管理,就是让时间变得更有规划

 1.明确工作目标,把握行动方向

 2.先想好怎么做,然后再动手

 3.分类管理,集中处理那些小事

 4.做好统筹规划,把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

 5.合理利用好“暗时间”

 内容延伸:好的规划从了解时间的轨迹开始

第三章 简化工作,防止时间被过度消费

 1.麦肯锡30秒电梯法则:简化自己的表达

 2.找准规律,简化工作流程

 3.不要在无意义无价值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4.适可而止,拒绝完美主义

 5.熟练运用80/20法则,凡事把握重点

 内容延伸:信息时代更要化繁为简

第四章 告别拖延症,强化执行力

 1.一旦制订出方案,就要立即行动

 2.一次只做一件事

 3.选择先做好更难的那些事

 4.GTD工作法:收集、整理、组织、回顾、行动

 5.蔡氏效应与拖延症

 内容延伸:人们为什么会产生拖延症?

第五章 团队带来分工,分工则带来效率

 1.相互协作,相互促进与提升

 2.适当分权,把工作交给最合适的人去做

 3.建立优秀的团队文化,提升团队的积极性

 4.协调步调与节奏

 5.团队思维能够带来更低的风险

 内容延伸:人们需要获得更多优质的社会资源

第六章 适当做出改变,寻求更为高效的工作方式

 1.适当保持新鲜感:神奇的莫法特休息法

 2.逆向操作产生效率

 3.把时间单位调得更小更细一些

 4.选择“不做什么”有时候比选择“做什么”更重要

 5.每天只对90%的时间做出规划

 内容延伸:“穷忙族”的思维特质

第七章 工作态度决定了时间的效用

 1.记得要比预期的时间早一点儿完成任务

 2.保持专注和热情,确保工作劲头

 3.保持自信,别被消极情绪左右

 4.保持良好的心态,拒绝外在的干扰

 5.培养危机意识,提升工作的紧迫感

 内容延伸:从收拾桌子来看待个人的工作态度

第八章 提升自我,让工作变得更加高效轻松

 1.及时充电,平衡时间投资和时间产出的比例

 2.借助时间管理工具,减轻工作负担

 3.调节生物钟,保持最佳状态

 4.善于总结经验,尽量少走弯路

 5.激发并提升体内的元认知能力

 内容延伸:休息是自我改进的一种有效方法

后记 不要让时间管理失去控制

序言

通常人们会将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当作管理的四个基本资源,可是这些资源往往都可能受到另外一个重要因素的掣肘,那就是“时间”。无论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还是从个人的发展角度来看,“时间”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生产资料,这个生产资料往往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那么人力、财力、物力、信息都难以发挥作用。

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管理要素,“时间”的存在感可能是最低的,因为人们总是会觉得时间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这种存在让人感到麻木,因此人们很少会这样计算——“我的手头有多少时间”。如果对生活进行观察,就会发现人们的许多行为模式都是不合理的,一顿饭吃上大半天,手机一玩就是一整天,三天两头逛街购物,没事就煲上几个小时的电话粥,要么就在工作期间玩网络游戏。这些时间消费方式的背后是个人时间观念的缺失和误读。那些声称“我有很多时间”“这件事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人,或许并不知道时间的危机已经在不远处等着他们了。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一旦“时间”被人忽略,它往往会成为工作的一个阻力。比如当人们想要寻找更多时间来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大小事务时,就会发现平时毫不在意的时间此时已经成为不可多得的奢侈品,甚至闹起了“时间荒”。

在这个社会文明高速发展的年代,人们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所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人们都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困扰。即便人们想方设法完成了眼前的工作,新的工作也会接踵而至,事情永远都是做不完的,只要人们愿意,他们几乎可以一直忙下去,甚至不眠不休。随着事情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了,为了避免自己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不至于掉队,人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时间观念和时间使用方式,必须培养时间管理意识,并掌握一些更为合理的、出色的时间管理方法。

现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也不能管理。”这句话既道出了时间的重要性,也指出了时间管理的重要作用。对于时间的管理决定了人们在时间利用上的效率,比如许多人常常会觉得时间不够用,而一些人却在繁忙的工作中游刃有余,这种区别源于个人管理时间的水平不同。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个个沙漏,里头装着的沙子是相当的,不同的是有些人的沙漏颈部较细,有些人的沙漏颈部较粗,那些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虽然沙子的总量一样,但相对却拥有更长的生命。”善于管理时间的人,能够有效控制时间,确保时间不会随意被浪费掉,而忽视时间的人往往无法把握好流程,在无意中就导致时间大量流失。

时间的长度对于每个人来说,大体相同,可是时间的深度却往往因为个人的管理方式而不同,时间的价值也会因为个人管理水平的高低而不同,而这种不同恰恰是本书的一个切人点,也是本书所要描述的一个重要观点。

为了更好地介绍时间以及时间管理之间的联系,作者对时间作了一个全面的分析,并且针对性地从各个方面重点讲述了时间管理的方式,其中包括规划、简化、执行、团队、调整、态度、自我改良等方面。由于在宽度和深度上都做了延展,“时间”以及“时间管理”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时间规律得到深刻的揭示,而时间管理方法的重要作用也被着重突出了。

书中内容充实,论证明晰,理论与现实案例巧妙结合,有效凸显了主题思想。整体来说,本书语言风格平实,文字流畅,一些过于深奥和复杂的理论也尽量做到了通俗化的描述,而且还尽量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参考价值比较高,非常适合大众阅读。

内容推荐

唯有高效率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人。而高效率的人,都有强烈的时间危机感并且高效地运用了时间。

曹国记著的《时间不够用现在就行动》深挖很多人效率低下、有拖延症的原因,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帮助人们走出时间管理混乱导致的困境,提升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效率,帮助人们实现高效行动的愿望。

编辑推荐

很多人特别有才干,他们有思路也有技术。然而他们却总是无法按时完成计划和任务。调查发现,很多人之所以无法按时完成计划和目标,有些是因为总是认为时间足够充裕,而不立即采取行动,最后又常常陷入时间不够用的困局;有些是因为不会高效地运用时间,从而导致效率低下;还有一些是因为被各种琐事耗尽了时间,重要的事情却无法完成……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缺乏时间管理观念,从而使自己常常处于“瞎忙”的状态。

曹国记著的《时间不够用现在就行动》针对人们时间不够用的难题,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让人们保持“时间危机感”,成为迅速行动的人;帮助人们合理规划时间、简化做事的流程、运用科学的工具,以快速完成计划和任务。

如何规划时间,让时间搭配更合理,实现时间价值的很大化?

如何运用流程工具,简化工作流程,有效地节约时间。如何改变总是拖延、任务无法按时完成的问题?

如何通过与他人协作减少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如何通过对自己心态的调整提升时间效用?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