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歌剧演唱家列维克回忆录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作者 (苏)谢·尤·列维克
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谢·尤·列维克著袁瑞琛译的《歌剧演唱家列维克回忆录》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歌剧歌唱家谢·尤·列维克的回忆录,作为一名杰出的男中音歌唱家,除了活跃在歌剧舞台上,同时还是一位俄罗斯歌剧演出活动的卓越组织者和领导者,世界歌剧演出历史杰出的观察者和研究者。回忆录中,作者不仅描写自己演出歌剧的经历,还对俄罗斯和世界各国优秀的歌剧歌唱家的成长经历和演出活动,对他们的表演艺术特征用通俗朴实的语言,故事性地进行精彩有趣的职业性描述。同时,还对歌剧歌唱家门的演艺技巧和演出台前幕后的情况。这种对作曲家、歌唱家、导演和指挥家们难得一见的综合分析,是在国内已出版的图书中很难找,此书的出版,对于我国歌剧表演艺术、声乐教育和歌剧演出活动,乃至其他戏剧事业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也是相关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一本参考资料。

内容推荐

谢·尤·列维克著袁瑞琛译的《歌剧演唱家列维克回忆录》作者通过对歌剧舞台上众多经典歌剧,如:《茶花女》《图兰朵》《卡门》《阿伊达》《蝴蝶夫人》《伊戈尔大公》《叶甫盖尼·奥涅金》等演出的职业性总结分析,对歌剧演唱家们的演唱技巧和演出的台前幕后情况,诸如歌唱家们某些不为人知的发音、练唱方法、嗓音音色、嗓音保护、歌剧翻译、导演策划、演员挑选、指挥经验,以及演出后评论家的评论意见等进行了深刻描述和精辟剖析。

目录

第一章 童年和青年时代

第二章 基辅的歌剧独唱演员和声乐教育家

第三章 意大利人及其他外国人

第四章 彼得堡1909一1910

第五章 再谈人民宫歌剧院

第六章 有趣的相识

第七章 在外旅行重返彼得堡

第八章 马林斯基剧院的优秀歌唱家

第九章 一些共同的问题

第十章 费多尔·夏里亚宾

第十一章 音乐剧院

独唱演员和演出

剧照

试读章节

从梅德韦杰夫对当时的一些著名演员的评语中,我在这里援引部分如下。

“老天爷常常是不公正地和不平均地分配自己的福分”,梅德韦杰夫说:“要是斯特拉文斯基具有卡斯托尔斯基或甚至采谢维奇的嗓子的话,那么,全世界就不会只有一个夏里亚宾。”斯特拉文斯基的天赋并不亚于夏里亚宾,就某些方面而言,斯特拉文斯基比夏里亚宾要含蓄一些:他从不演得过火。例如,夏里亚宾扮演的法尔拉福,不像是个侠客一懦夫,倒像是个可笑的模仿品。然而,斯特拉文斯基却演得像个懦夫一侠客,虽然也有不少笑话,但要细腻得多。

再说叶尔绍夫,要是他没有那种挤压似的(喉咙的)音色的话,也许他会超过夏里亚宾,因为他的高亢音天分不少。我在不久前看过他在《隐城基捷日传奇》中扮演的角色,应该说,像那种非常困难的声部在所有歌剧中是没有的,但叶尔绍夫却演唱得简直令我倾倒。在他的演唱中没有任何大喊大叫的声音,这一点是其他任何一位演员都做不到的,而他却能以最高超的技能避免自己嗓音的某些缺点,尤其是不会出现他那种喉咙挤压似的音色,他能把某些自然的歇斯底里的疯狂转变成令人心醉神迷的激动。要知道,当人们没有责难胜利者的时候,这就是一种典型事件了。

表情过度——这是表演中的一种缺陷。但是叶尔绍夫对待这一点却是那样的卓越和天才,而且最主要的是他能以真正的灵感去应对,因此你用任何一般标准去评价他都是不适用的。

要是叶尔绍夫的发音是另一个样子,那么他也会凭借自己的天才去找到其他音调。当然,谁又能保证,他在《隐城基捷日传奇》中的角色不会因此而失败呢?总之,叶尔绍夫——非常强大的、了不起的力量。

梅德韦杰夫经常回忆起俄罗斯女演员中的E.K.姆拉维娜和E.A.拉夫罗夫斯卡娅。

他经常评价姆拉维娜的整个演员风貌的魅力是绝无仅有的,是非同寻常的创作和高度文化素养的体现。

至于说到拉夫罗夫斯卡娅,他相信,她那“令人人迷的音色”是他从未听到过的。

“那是燃烧着的火焰。”有一次他谈到她时如是说。

男中音歌唱家中最让梅德韦杰夫关注的是P.A.霍赫洛夫和B.B.科尔索夫。前者很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扮演奥涅金的最佳人选。根据梅德韦杰夫的看法,他们两位不仅有出色的嗓音,而且还具有某种自己的独特表演特色。

“您应该感到惋惜,您没能听过他们的演唱:可以把他们的演唱作为最直观的教科书。”梅德韦杰夫说。

有一天,当谈到某些演员的文化素养时,他提到科尔索夫。

“论受教育程度,不知他是艺术家还是建筑师,正是这一点给了他很大帮助。他能巧妙地调整好要唱的音律,而且,做任何事情都像德国人一样的有条有理,这就是他与别人不同之处,也正是这一点对他非常有益。”

“怎么说是德国人的呢?”我问。

“其实,因为他就是一位德国人,他的原名叫戈特弗里德·格林格,只是转到舞台后他的名字就变成博戈米尔。”

说到男高音F.科米萨尔热夫斯基,梅德韦杰夫有点不是在评论歌唱家,而是在评论演员。

“这就是应该向谁学习,怎样在舞台上保持状态的问题。他非常善于表现出外冷内热,他好像是为戏剧表演而生,不是为歌剧演唱而生。”他说。

在俄罗斯歌坛上久负盛名的外国歌唱家中,梅德韦杰夫经常提到两位波兰人兄弟(一位是男高音,另一位是男低音),他多次称赞他们的高超表演技艺。至于男中音,他首推法国人莫雷尔。

“我不清楚,在他之前从扮演过雅古这一角色的人中可以琢磨出点什么”,梅德韦杰夫说,“但是,在他扮演这一角色以后,可以说,除他那样的水平外我对谁都不满意了。我愿意这样想,似乎威尔第创作的雅古正是指望着莫雷尔来演的。除他以外,谁都不会在第一幕里那样巧妙、轻松地挑唆胡闹一阵,然后既然又以那种无辜的嘴脸出现在奥赛罗面前。任何人都不会那样卑鄙地、满不在乎地唱着《祝酒歌》,我也没有见过任何人能像莫雷尔表现的那样审慎的恶棍行为。”

当我第一次看他演出时,曾想过,他是否有病还是忘却了声部。其实,在那之前他曾很自然地选择词句来回到奥赛罗的问题。同时,不管是谁,甚至在话剧里我都没有听到过,在舞台上表演时拿着手帕那样低声地祝福。再者,谁也不会那样简单地好像是顺便说说似的不会讲出这样的话:“那就是他——我们的狮子。”他没有像其他所有演雅古的演员那样,而是相反,厌恶地把头扭过去:你们,据说,你们大家都在想,奥赛罗是个神痴,而他——原来是这样:是患歇斯底里病的人,是个微不足道的人。此外,莫雷尔还出色地运用了男中音。应该说,在当时的法国演员中莫雷尔是没有竞争对手的。

声乐艺术问题越来越吸引我。

我已经不能不顾及这样的事实,那就是我已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音乐生活了。我已不再忙着去上班,经常在工作日中间去歌剧院排练,还随便走到后台去看看。同时,我也停止了看与音乐和戏剧无关的书籍。后台的气氛逐渐感染了我,而且很快就感到,有一种最好能尽快在专业舞台上考验一下自己力量的渴求。

序言

俄国歌剧艺术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苏联的歌剧演出活动已经达到很高水平,《歌剧演唱家列维克回忆录》一书的作者谢·尤·列维克正是那个时期的著名歌剧演唱家。

作为一名优秀的男中音歌唱家,列维克以其天生的、难得的悟性扮演过许多著名歌剧角色,获得了歌剧行家、学者和评论家的高度赞扬。

非常难能可贵的是,本书作者不仅是歌剧演出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还是一位歌剧演出活动的观察者、研究者和歌剧翻译家。

作者在扮演歌剧角色参与演出的同时还以极大的精力跟踪观察俄国、苏联和世界各国著名歌剧演唱家,如:俄国的费·伊·夏里亚宾、米·叶·梅德韦杰夫、伊·瓦·叶尔绍夫等;意大利的贝尔连迪、鲁福、巴蒂斯蒂尼等的经历和演出活动。

本书作者通过对歌剧舞台上众多经典歌剧,如:《茶花女》《图兰朵》《卡门》《阿伊达》《蝴蝶夫人》《伊戈尔大公》《叶甫盖尼·奥涅金》等演出的职业性总结分析,对歌剧演唱家们的演唱技巧和演出的台前幕后情况,诸如歌唱家们某些不为人知的发音、练唱方法、嗓音音色、嗓音保护、歌剧翻译、导演策划、演员挑选、指挥经验,以及演出后评论家的评论意见等进行了深刻描述和精辟剖析。

此外,作者还对俄国、苏联音乐家、作曲家彼·伊·柴科夫斯基、亚·康·格拉祖诺夫、亚·帕·鲍罗丁、尼·安·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安·格·鲁宾斯坦、亚·谢·达尔戈梅斯基、亚·尼·谢罗夫等在歌剧音乐创作及演出活动的构思等作了详尽刻画和分析。

令人十分感动的是,本书作者除了鲜明地阐述歌剧事业的丰富内涵外,还从价值观的角度认真观察上述歌剧演唱家、作曲家、导演、指挥家和剧院的广大职工既曲折又绚丽的人生经历,并以鲜明的笔调描述了他们高尚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以及对歌剧事业的忘我追求和刻苦认真的勤奋精神。应该说,这是本书特别珍贵之处。

《歌剧演唱家列维克回忆录》一书中所描述的内容已是过去久远的历史故事,但其中的丰富经验和深刻道理却历历在目,仍然会对今天我国的广大读者,特别是从事音乐、歌剧事业的演职人员、戏剧工作者,甚至普通的业余音乐爱好者以极大的启迪。 

多年来,我国尚缺少描述关于音乐一戏剧艺术创作生活,尤其是对歌剧演出历史的综合分析和客观评价方面的书籍,因此,本书的出版无疑会对我国的歌剧表演艺术、声乐教育和歌剧演出活动,乃至其他戏剧事业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

本书译者袁瑞琛先生是一名科技工作者,但也是一名音乐、歌唱和歌剧爱好者。从年轻时代起他就积极参加歌唱活动,并曾担任过合唱团团长兼指挥。五六十年代在莫斯科攻读副博士学位期间,他得到苏联女歌唱家拉·索·洛西耶娃的多方面教育和指导,使其在音乐和声乐方面获得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具有相应的专业水平。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翻译本书过程中他得到我国著名歌剧专家、翻译家、原中央歌剧院副院长刘诗嵘先生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使本书的译文具有非常坚实的专业基础。

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必将给广大读者带来极大的裨益。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非常难得的、极具参考价值的珍贵书籍。该书朴实通俗、故事性地叙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苏联、意大利等世界各国著名歌剧演唱家的曲折人生经历和他们众多世界经典歌剧的传奇演艺生涯,以及歌剧作曲家、翻译家、导演、指挥家、演奏家、布景画家、歌剧合唱队员等为歌剧事业忘我追求和勤奋刻苦的工作精神。这一切对当今我们从事音乐、歌剧和声乐事业的工作者,以及从事戏剧行业的朋友们都具有极大的启迪和借鉴作用。多年来,在我国还没有这类的歌剧书籍出现,因此,此书的出版无疑必将有利于推动我国歌剧事业的发展。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郭淑珍

★这是一本巨著,一本对当今我国歌剧、音乐、戏剧工作者乃至一般业余音乐爱好者都很有参考价值的好书。我们的出版机构选择这样的书籍出版发行,必将满足我国广大音乐读者的需求。

——著名女指挥家郑小瑛

★我国近年来出版的关于音乐、戏剧艺术家的创作生活的书实在太少了,歌剧方面却从无类似的书出版。因此,我希望这部书可以对我国的歌剧表演艺术起到一些示范、推动的作用!更希望此书的出版能够让我国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歌剧工作者们以此作为他山之石,起到推动我国歌剧演出事业繁荣的作用!

——著名歌剧专家、翻译家刘诗嵘

★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值得当今的人们借鉴。

——著名音乐评论家刘雪枫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6: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