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健康素养,主动预防慢病
为什么要“提高健康素养,主动预防慢病”?背景是近几年发生的几起“伤医事件”所折射出的医患关系共同存在的健康素养问题。我们发现患者的健康素养比较低,医者健康素养知识不足,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
举例来说,2012年3月的“哈医大伤医”事件的过程中,至少我们可以看出几个关键信息。个人认为,强直性脊柱炎从医学角度看是难以根治的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有漫长治疗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可以治好的。患者同时伴有肺结核,肺结核从现在的医学评价来看是可治愈的传染病。抗风湿药在肺结核病活动期要求不用或慎用。这些信息要告诉患者,让他们了解他得的是慢性病,而且有肺结核,不能随便用“类克”。医院有让患者了解信息的职责,医生应该跟患者做好沟通。
为什么要“主动预防慢病”,因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英年早逝”现象所折射出的是慢性病预防问题。我们认为慢性病是严重危害全世界人民健康的大敌,心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开始青睐“年轻一族”,主动预防慢病迫在眉睫。网上有一个调查,2010年1月到2011年7月,有19位知名企业高管离世。其原因,我给分类了一下:因病离世12位,占63%;精神压力过大造成自杀4人,占21%;意外伤害死亡2人和他杀1人,占16%。总体来看,健康原因占84%,这些人的平均年龄是50岁,最小年龄39岁。
慢病防控问题已经引起了联合国的重视。从联合国成立至今,关于健康、医疗问题开过两次大会——2000年的防艾滋病大会和20¨年9月的慢病防控大会。我们的秘书长主持的慢病防控会议引起了国际上的高度重视。联合国大会防控非传染病的政治宣言是:“慢性病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构成现实挑战,给公众健康、经济发展乃至社会政治稳定带来现实影响,并关系到千年发展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慢性病的负担和威胁是21世纪发展的挑战之一,有损世界各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慢性病威胁许多会员国的经济,导致国家和人口之间的不平等加剧。”“非传染病及其危险因素加剧贫穷,而贫穷又使非传染病发生率上升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对公共卫生和经济社会发展构成威胁。”大家不要认为慢病跟我们无关,其实慢病和每个家庭、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提高健康素养、主动预防慢病。我们不能成为慢病的观察员,而要成为战斗员,团结起来和慢病做斗争。
联合国确定,人类五大慢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精神类疾病在未来20年将给全球经济造成47万亿美元的损失。全球心血管病死亡从2002年的1670万升至2012年的1800万。预计2020年全球将有130亿人吸烟,6亿人患高血压,2亿2千万人患糖尿病,吸烟、高血压和糖尿病三者累计将导致大于20亿人处于心脏病、脑卒中及其他危险中。
2012年我国全年死亡人数估计为950万,过早死亡人数约550万,占57.8%,过早死亡患者中,慢性病占了75.1%,这个数据也支持我们要注重慢病。一些著名政要也没有躲过慢病。静静到来的脑卒中,突然剥夺了无数人的美好人生,铁娘子没躲过,列宁也没躲过,这些人最终都是死于由高血压造成的脑卒中死亡。2007年到现在,脑卒中发生率在直线上升。
我们讲一些背景是想让大家重视起来,为什么要讲健康素养问题,为什么讲主动预防慢病的问题。今天的讲座主要有四方面内容:
一、人的健康与主要影响因素
二、健康素养及其影响
三、如何提高自我健康素养
四、如何主动预防慢性病
一、人的健康与主要影响因素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升华进步,一开始认为活着就是健康,后来认为没有疾病才是健康,再后来认为具备日常活动能力才是健康,最近提出具有幸福感的生活生命状态就是健康。幸福感的体验能力纳入了健康内涵。世界卫生组织(wH0)1947年提出的关于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或者虚弱,而是指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健康状态。我们称之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三维指标。现代多维的健康观,一维是无病无弱,二维是无病无弱加上心身健全,三维是无病无弱、心身健全和社会适应,四维是无病无弱、心身健全、社会适应和环境和谐。P2-4
健康是尊严,健康是幸福,健康是成功人生的基础。健康要从“心”做起,这其中有三层含义。第一,要对自己的健康上心、关心,多用点儿心。每个人不但要对自己的事业、工作承担责任,努力奋斗,更重要的一定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第二,我们讲的健康是“心身的全面健康”。将心理因素融入到整个查房、门诊、病后康复全过程中,才能体现“社会一生物一心理”医学模式,用更节约的医疗成本,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第三,心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源头是共同的,都是不健康的社会环境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从“心”做起,能起到“一带五”的效果,即心血管促进可以带动癌症、糖尿病、慢阻肺、肾病、视力障碍的防控。
——胡大
应该相信什么样的专家?这样的专家首先是长期从事该领域工作的权威专家,是承担责任的。第二,他掌握人群流行病学数据,以及定量研究结果。如果这个专家不提量,往往是不科学的。第三,这个专家知道国际背景,知道中国和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做什么,了解国际最新的知识和进展。第四,没有个人偏见和商业利益,不是代表某个厂家说话。
——曾光
癌症预防包括免于患癌症和延迟癌症发生两部分内容构成。多数针对其他非癌症疾病的预防策略,对预防癌症也是有益的。绝大部分的癌症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吸烟、膳食和相关因素(如体重和体力活动),以及工作场所和其他地方的致癌因素。人们是否会患癌取决于暴露于这些环境因素的强度以及个体的敏感性(遗传和非遗传因素)。因此。癌症是可预防的。
——黄国伟
《名医名家谈健康——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2》是依据受邀走上大讲堂讲台进行科普演讲的专家讲座资料整理而成的。本书文字部分是在经现场演讲者确认的速记文字稿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编辑加工,并经演讲者确认的最终稿。由于现场速记是根据讲者的演讲,而不是书面文字,读者会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口语化。我们认为,如果把讲者的口语全部书面化,可能会失去现场感和生动感,保留讲者的不同演讲风貌也是编辑的一个初衷和尝试。文中插图并非编者自创,几乎全部选自讲者提供的原始演讲幻灯片,当然如果讲者的幻灯片以文字提示为主,缺少图片,为了丰富版面,编者也会增加一些图片、补充一些旁白文字以活跃版面,但不会违背讲者讲座内容及所涉专业。大讲堂已经在社会上和听众中有了很高的地位,编者的职责就是将大讲堂的内容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但由于时间紧迫,未及与原讲者充分沟通,书中难免会存在错误,敬请读者谅解。
人类对健康的追求亘古久远,中国传统医学中“养生”“护生”的概念和方法,反映了中国人维护健康的理念和智慧。时至今日,全社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健康并非与生俱来,健康更需要终生的维护和管理。因此,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普及健康相关知识,让公众都能掌握最基本、最实用的科学维护健康的理念与方法,显得尤其重要。近十年来,许多有关健康的宣传活跃于各种媒体,良莠并存,同一问题的不同说法,更让许多人难辨真伪、无所适从。
中华医学会、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决定共同主办“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创办一个由权威医学专家传递健康真知、健康新知的主流医学科普教育平台。中华医学会是成立于1915年的现代医学科技社团,始终以推动现代医学科技进步、普及现代医学科学知识为己任;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是国家卫生部所属,以研究、组织、推动全国的健康教育为主要任务的权威机构: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是民间公募基金社团,成立伊始便以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推动健康促进事业发展,增强全民健康素质为宗旨。由这样三个机构开办的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系列活动,其公益性、科学性、权威性、实用性是不言自明的。
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于2008年4月13日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正式开讲,至今已有包括王陇德、钟南山、高润霖院士在内的多位专家从观念、营养、运动、养生、心理、主要慢病的诊疗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多场精彩演讲,所讲内容基本涵盖了当前公众最关心的相关健康问题。这些内容不仅使现场听众直接受益,而且还通过网络、报刊、光盘广泛传播。目前,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已经成为健康科普的高端权威讲座,成为搭建科学新知与百姓生活的直通桥梁,得到大众和媒体的高度认同,现场讲座经常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名医名家谈健康——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 2》是我们出版的系列丛书中的第二册。该书收录了20场讲座内容,力争以图文并茂的直观形式,使曾经走进大讲堂的听众得以收藏,以便随时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同时希望更多没有机会到现场聆听的公众,能够通过阅读得到自己期盼的健康知识。在原讲者和编者的共同努力下,该书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专家讲座的基本内容。我们希望当读者打开这本书时,不仅能够领略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的全貌,了解与健康相关的知识,更能从专家精彩的讲述中获得人生裨益,从而提高自己的健康素养,主动、积极、科学地维护和促进自己及全家人的健康。
健康不能缺失,健康教育更不能缺位。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在阿斯利康(中国)的特别支持下,走进了上海、天津、河南、湖北、宁夏、陕西、四川、广东的分会场,走进了大众的心中。我们将坚持大讲堂的科学使命,为丰富公众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提高人们的健康的智慧、能力和水平,继续努力。
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项目组编的《名医名家谈健康(2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收录了中华医学会大讲堂的20场精彩讲座内容,力争以图文并茂的直观形式,使曾经走进大讲堂的听众得以收藏,以便随时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同时希望更多没有机会到现场聆听的公众,能够通过阅读得到自己期盼的健康知识。在原讲者和编者的共同努力下,该书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专家讲座的基本内容。我们希望当读者打开这本书时,不仅能够领略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的全貌,了解与健康相关的知识,更能从专家精彩的讲述中获得人生裨益,从而提高自己的健康素养,主动、积极、科学地维护和促进自己及全家人的健康。
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项目组编的《名医名家谈健康(2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以图文并茂的直观形式收录了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20余场讲座的内容,使读者不仅能够了解与健康相关的知识,更能从专家精彩的讲述中获得人生裨益,从而提高自己的健康素养,主动、积极、科学地维护和促进自己及全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