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丁武师封剑闭门
这一天,晨曦甫上,微风送爽,雀鸟尚在枝头喧噪。山东省胶东文登县城内,一条大街上,路东有所住宅,哗啦的将大门开了;出来仆役模样的两三个人,把木刻的朱红楹联装在门榜上,又在门楣上悬结彩绸纱灯。这一望而知,本宅是有甚么喜事。顶城门进来的菜贩,刚刚挑菜来到门前,就问道:“借光!二哥,这里是绸缎丁家么?”于是又出来一个厨子模样的人,把菜挑领进去,跟着送鸡鸭鱼肉的也来了。
这家宅主丁朝威,字伯严,在本城经营丝店,专营本省土产大丝绸,行销冀辽,和山东祥字号等有来往。但丁朝威却是一个武术名家,为了学武,几乎把家产丢去一半。现在,他居然成为北五省武林中的巨擘了,可是人也老了。
丁朝威幼习技击,幸遇名师,获得太极拳、奇门十三剑、十二金钱镖的三绝技;大河南北,名重武林。当他研习武术时,他的已经分了家的叔父,骂他是败家子,他毫不介意。只身游遍河北、江南,直到技成名立,方才归来,于是他不做丝店财东,反要给绸缎本行祥字号等保镖护运。他这保镖与镖店不同,可以说是玩票。
当他押着山东特产,行经冀北时,身旁只率领一个弟子袁振武,和一个趟子手、两名伙计。绿林人物折服他的武功,没有人敢动他的镖。可是镖行的一班名镖师们,因为山东地面现放着七八家闯出“万儿”的镖店,他竟敢挟技擅走“黑镖”,这分明是藐视山东省保镖的无能;曾经唆使出人来,向他小开玩笑。但是敌不住他的奇门十三剑、十二金钱镖;被他一战成功,到底打开了冀辽这条镖道。他的师父知道了,把丁朝威数说一顿;又把北方著名镖客,给他引见了。镖客们提出条件:丁大爷要是押运自己的镖货,我们不管;可是你不能外揽生意,破坏我们的行规。这样说好,才得相安无事。
丁朝威想保镖,不过是高兴,随后也就不干了。他又改了,在自己家拆了一片房,设下把式场子,招收徒弟。结果,陆续收了九个弟子;内中一人,姓袁,按师门排号,名为袁振武,后来以“飞豹子”三字的绰号,蜚声于辽东牧野。又有一人,名俞振纲,字建平,后来江南武林中称他为“十二金钱”俞剑平。
丁朝威出身豪富,交游颇广。光阴荏苒,壮士已到暮年。他的膝前唯一的爱女丁云秀,劝他闭门颐养。到了这一天,丁武师撒请贴,备筵席,宴请山东、直隶的武林至好和同门师友,要择吉日实行“封剑闭门”;同时呢,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要把本门心法传授给获得薪传的弟子。
丁武师把这事预备了好几天。凌晨时候,早早起来,步至厅房;门弟子也都衣冠楚楚的,来到丁宅伺候。二弟子袁振武,赤红脸,豹头虎目,英姿豪气,武功早得升堂入室。三弟子俞振纲,白面剑眉,外和内刚,精神内敛。四弟子石振英,早已出离师门,远游在外。五弟子胡振业,年纪虽少,武功也颇出名,太极拳打得很精熟。其余各弟子,也各人有各人的特长;就中以九弟子萧振杰年纪最小,功夫也差。
丁武师穿着肥大的袍子,袖长过指,襟长及踵,乍看很像个老儒。身材短小,朗目疏眉,精神壮旺;谈起话来,声若洪钟。虽然年及六旬,还是齿不豁,顶未秃,乍看也不过象四十五六岁。早晨起来,由内宅款步徐行,来到厅房太师椅上一坐;眼望群弟子一瞬,含笑拈须道:“你二位师祖呢?”群弟子答道:“还没起来呢。”丁朝威道:“不要惊动他,路太远,他老人家一定累了。”因又问:“老六、老七呢?”二弟子袁振武答道:“他们到柜上借纱灯去了。”丁武师眉峰微蹙道:“值得这么铺张!”随又笑了,说道:“我看看你们布置的。”丁武师站起身来,三弟子俞振纲抢行了一步,挑起门帘,丁武师率群徒来到院中。
院中抱柱上、角门上,全都挂上朱底黑字木刻的匾联;厅房门口还挂了彩绸,居然是办喜事的景象。丁武师道:“谁出的主意?怎么还挂起彩绸来?”三弟子俞振纲忙答道:“这是师妹教挂的。今天是师父封剑闭门的好日子,师妹说师父以武功成名,临到收场,一帆风顺,正是可喜可贺的事。”丁武师笑着,微把头点了点,道:“我丁朝威一生好武,临到今日,能够这样收场,我不能不知足。只不知你们将来怎样?振武,你们这些弟子,老大不用说,触犯门规,被我除名,逐出门墙了;现在就数你和振纲年长,你们将来,打算怎样去作,才对得起我老头子十几年来教导之劳?你们可以说一说你们的志向,给我听听。”
二弟子袁振武,眼望三弟子俞振纲,向师父面前凑了凑,控背鞠躬道:“师父,弟子仰承师恩,不敢说报答二字。弟子今后惟有刻苦精练,为本门放一异彩;使本门武功独霸武林,这才是弟子的私愿。至于作得到作不到,那却不敢说,总之,我们不能不勉力振奋一下,使师父大名永垂来世,这就是做弟子的一点孝心。”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