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美国人》,是盛林赴美八年,写成的第六本书。包括盛林八年在美国“过日子”的故事精选,见闻精选。《奇怪的美国人》保持盛林一贯的纪实风格,内容真实、语言幽默,情节生动,故事可读。通过十九个故事,深层次地、多角度地展现美国文化,人文风情,让读者近距离了解美国社会。
| 书名 | 奇怪的美国人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盛林 |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奇怪的美国人》,是盛林赴美八年,写成的第六本书。包括盛林八年在美国“过日子”的故事精选,见闻精选。《奇怪的美国人》保持盛林一贯的纪实风格,内容真实、语言幽默,情节生动,故事可读。通过十九个故事,深层次地、多角度地展现美国文化,人文风情,让读者近距离了解美国社会。 内容推荐 “快乐三毛”盛林在美国——纪实散文精选。 我是这样想的,这本《奇怪的美国人》所有的故事,都用我和菲里普的生活串联。我们的生活很琐碎,很细小,但对我来说,点点滴滴都是新奇,它们组成了我的美国日子。它们和我以前的生活大不相同,它们的不同,在于它不是约定成俗的生活,不是人云亦云的生活,不是亦步亦趋的生活。是什么生活?是第一人称的生活——我的生活。 目录 作者的话 序 奇怪的美国人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捡呀捡呀捡核桃 德州男孩的骄傲 卖古董 开车英雄 鸡妈妈南希 三蛋元勋的烦恼 茉莉她爹 菲里普当官 中奖高手 想住河边 美式“妻管炎” 女人“坐月子” 小镇竞选 末日准备者 美国乌鸦 夫妻互伤 后记 【附】Annette Carter英文序言原文 试读章节 奇怪的美国人 美国人真的很奇怪。 我刚到美国时,每次看电视,几个蓝眼睛高鼻子一晃,我就晕了菜,不知道谁是谁了。比如有一次看某个凶杀电影,我缠着菲里普不停地问:“这是A的老婆?”他回答:“不,这是B的老婆。”过会儿我又问:“这是B的老婆?”他回答:“不,这是C的老婆。”菲老公总是很有耐性,我总是很困惑。我继续问:“C杀掉了B?”他回答:“不,A杀掉了B。”“然后A和B的老婆上床?”“不,C和B的老婆一起杀掉了A,C和B的老婆上床,C的老婆与C和B的老婆枪战。这不,电影结束了。”我一拍大腿:“我知道了,只有C的老婆活下来!”菲老公还是很有耐性:“不,亲爱的,活下来的是B的老婆!” 我觉得这样打扰菲里普很不仁慈,后来看电影我不问了,耐着性子往下看,看完电影后,我一拍大腿无比快乐地总结一句:“哈,我知道谁是A谁是B!”菲老公很无语,电影很悲惨,他都抹了三遍眼泪了,我忙着分辨A和B! 记不住谁是谁,不能怪我,因为美国人很奇怪,长得都一样。 其实美国人的奇怪,外表只是很小一部分。他们的奇怪,还表现在许许多多方面。 他们说话奇怪。我们说“今天过得很开心”,他们说“过得很开心今天”;我们说“今天晚上六点镇上有派对”,他们说“有派对镇上六点今天晚上”。 他们刷牙奇怪。我们刷牙咕噜咕噜清口,吐干净,然后当当当洗牙杯;他们刷牙不用牙杯,刷完了嘴一抹完事,牙膏和脏水呢?吞下去了。为什么这么恶心?因为他们进嘴的东西是不吐出来的,那叫呕吐。如果你在饭桌上吐骨头吐鱼刺,他们认为你在呕吐,于是他们看了也想呕吐。吃鱼肯定有刺,怎么办呢,总不能把刺吞下去吧?他们的做法,是用兰花指,把刺一点点拔出来。当然,美国人很少拔刺,因为他们的鱼根本没刺。 他们用钱奇怪。我们有九分钱,吃喝用三分,银行存三分,股市投三分。白天做梦是钱,晚上做梦是钱,要钱干什么?给子女买房子,或者供他们留学。美国人呢,他们有钱恨不得今天就花光,你不让他花,他跟你急。明天怎么过日子?借钱。你别看美国人风风光光,有房车有船有车甚至有飞机,都是欠了一屁股债的。小孩结婚没房子怎么办?自己挣去,没老子一毛钱的事!我婆婆就是这样,每个月拿到的社会福利金、退休金,除掉吃饭、还房贷、还车贷、交房税、付保险及买衣服买化妆品,多下来的,她全用在旅游上。她每个月都要出去玩,玩得钱花过头了,出赤字了,她才会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坐等下个月的钱。 他们装饰房子奇怪,他们喜欢到处捡旧东西、破东西,然后煞有介事地摆在厅堂,并告诉你这是古董。比如一把旧火钳、一只旧皮箱、一块旧门板,都是宝贝。他们用过的玻璃瓶也不扔掉,当装饰品供起来。你走进他们的家,一眼能看到橱、柜的顶上,放着满满当当的瓶子。还有,他们墙壁有多宽,照片就贴多宽,家里老老少少、子子孙孙全上了墙。如果有一块地方没贴照片,那块地方说不定挂了菜盘,或者饭碗,甚至是锅子、铲子。是的,锅碗瓢盆,全是装饰品。杯子、蜡烛、钟这类,这些我们眼里的“用具”,他们也拿来当装饰品。收集钟表,似乎是全美人民的爱好,你去美国人民家里做客,如果送只钟当礼物,绝对讨好。当然,我很小心,我从来不送。如果谁送我钟,我马上回送,谁送我我再送他。 他们穿衣服奇怪,不是穿得太讲究,是穿得太不讲究,甚至有点邋遢。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怎么样,反正我们小镇上的人,除了上教堂、参加婚礼、参加派对,他们基本上是一条牛仔裤打天下。穿牛仔裤还算不错的,穿背心、短裤、拖鞋打天下、走江湖的大有人在。我每次出门前,都会问菲里普“我穿什么”,他根本不答题。因为他知道我不换五次甚至十次衣服是不会出门的,于是他总是站一边津津有味地看我的脱衣秀。我出门后在街头的回头率很高,不是因为我漂亮,是因为我奇怪。 P1-3 序言 林将要出版她的新书《奇怪的美国人》,她请我为这本书写序。她说她的丈夫为她的一本书写了序,她的妈妈也为她的一本书写了序,所以她希望她亲爱的婆婆也为她写一篇序。她告诉我时我很惊讶,我没想到我会成为这本书的作者之一,但是我很愿望尝试一下。 我的媳妇林是一个美丽的、聪明的、有才华的中国女孩,她来到美国才八年,就出版了六本书,我知道她依然在勤奋写作。如果你问我哪一本书是我最喜欢的,当然是《安妮在中国》,虽然我从没读过,但我知道林没有在书上说我坏话。 好吧,我很欢迎林成为我的媳妇,并把中国文化带进我们家庭,也给了我们一个向她展示我们风土人情的机会。当我的儿子菲里普告诉我他将要和林结婚,而林将要到德州生活时,我心里是担心的。她远离家庭、朋友,远离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搬到我们只有八千人的迷你小镇,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她要如何适应冷清清的乡下生活? 但是林的适应速度超过了我们的想象,现在,她不但在他们的林地上养鸡、鸭、鹅、火鸡,并因此吃到了新鲜的肉和蛋。当林和菲里普旅游时,我是那个帮他们照顾家禽的人。我很高兴帮助他们,当然还是害怕那只大鹅攻击我。不过这件事真的很有趣,我能够想象出林与她的小朋友们待在一起的感觉。 林还有一个美丽的菜园,里边种满了蔬菜。她像德州人那样培育食材,像中国人那样烹调,完美地结合了两种文化。林还把中国菜肴带到我们传统的节日派对,但我们很愿意互相融合。林已经适应了很多德州人喜爱的食物,如汉堡、辣酱玉米糊,她还接受了把生的蔬菜当零食吃的习惯。当然我们也尝试了鳝鱼、全鱼及有头有脚的动物,比如鸭子。我的孙子们被林告知鸭舌可以当零食吃,但他们依然无法认同这样一份零食。林依然认为美国人在烹调时浪费了很多动物的部件。 菲里普尝试着教林在美国开车,但我们公路的高速度吓坏了她。林很惊讶有那么多美国小孩子,在私人领地上玩着各种各样的机动车;她也很惊讶十六岁的孩子就可以拿到驾照,而且很多人必须开车,因为这里竟没有任何公交车。 我有一帮老朋友,多年来每周一次一起分享午餐。有一次我邀请了林,她很惊讶地看到这些美国“老”女人浓妆艳抹、珠光宝气的样子。我很愿意与林一起分享这样的老朋友,让她注意到“老”女人依然有很多乐趣,而不是让年龄阻碍我们想做的事。 林在我们小镇上很受欢迎,她在我们的教堂有很多朋友,她总是很享受我们小镇的一些活动,比如品酒会、车展、音乐派对。有时她会去养老院为老人们演奏中国乐器,逗乐了老人们。这就是为什么她获得了许多朋友,因为她有一颗善良的心。 上面我提到的很多事,林都写进了《奇怪的美国人》这本书中。我相信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如果能把这本书翻成英文,让更多的美国人读到它,那就太好了。当我想到中国人通过林的书了解更多的美国文化,我就非常兴奋。我也很愿意学一些中国文化,四年前我去过中国,林的家人、朋友及之前的同事们对我很友好,他们在考究的饭店请我吃了很多美食,我的舌尖因此得到了新的体验。 我对(中国的)交通状况非常惊讶,经常看到拥挤的人群挤在一起向前行走,这完全超出我的以往经验。但我很快学会了如何穿过这样的人群,并不再考虑这样推挤是不是粗鲁的事。 我的中国之行使我获得了很多收益和享受,我希望哪天再去一次。 林成为我们家的一分子,是我们一家的幸运,她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们也希望为她做同样的事。 安妮·卡特 (盛林译) 后记 《奇怪的美国人》,昨晚写完了。 也是昨天晚上,在我的小学同学群里,我的好朋友张英姿,发了一张方然珍老师去世的讣告。方然珍老师去世了。读着那沉重的黑字,我心里一阵失落,一阵疼痛。人生苦短,几十年一晃,我们己到了读讣告的年龄。 方老师是我学生时代第一位语文老师。那年我八岁,读杭州市学军小学二年级。有一次劳动课,我们去一个叫卖鱼桥的地方搬砖头,天很热,路很长,对于我们小小的身体来说,一块砖头很重。回校后,方老师请我们写作文,我在这篇作文中,用了“火辣辣的太阳…‘汗流浃背”“难忘的一天”几个词。这是我学生时代第一篇作文。方老师看了我的作文,在我的文字下面,划上很多美丽的波浪,然后批上“优秀”,她的评语是:盛林,写得很好,方老师很高兴!然后在第二天,她让我当众朗读。 这个叫盛林的小女孩,第一次感受到写作的快乐。 也就是从这天开始,她喜欢了写作。因为方老师说,方老师很高兴。她这个年纪,最在意的事是让老师高兴。老师很亮,是她头上的一盏亮晶晶的星星。 很多年后的今天,我一直是快乐的写作人,我写了很多书,写了很多快乐的故事。当我写书时,我的心情完全是八岁时,给方老师写作文的心态,我要把书写好看,写精彩,要让我的读者喜欢,让我的亲友高兴。 很多年后的今天,我时常想起我所有的语文老师。他们曾经一个个出现在我的时空,守在我左右,念书给我听,写字给我看,教我作文,也教我做人。至今,我还保留着很多学生时代的作文本,上面有语文老师们惊心动魄的红笔,字斟句酌的评语。 如今他们都在哪里? 也许他们不再记得,那个爱写作的小女生,总是不厌其烦地,拿着瞎编乱造的作文,请他们看,请他们改。也许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个小女生,每次打开老师批过的作文,总是心潮澎湃。因为她很在乎,在乎老师留在作文本上的每一条红线,每一个红字,每一个红符。所有的红,刻进了她最初的人生。她喜欢红色,就是从作文本开始的。 语文老师们,在我生命中,是另一个母亲。这个母亲,很深刻地走进我的心灵。 很多年后的今天,每每完成一本书,我都会想起他们。那么多年,我再没有见过他们,但我能感觉到他们。他们依然是我头上那一盏盏星星,一直照着我的路。只要我一抬头,就看到他们。 今天借此机会,我要把我头上的这一盏盏星星,缀入我的新书。 我的第一枚星星,学军小学的方然珍老师,是她教我写字,教我写第一篇作文,并对我说老师很高兴。这句表扬,我藏匿在心中。每次完成新的书稿,放下一身的疲惫,我也用这句话表扬自己,盛林,我很高兴! 我的第二枚星星,学军小学的朱秋芽老师,她总是永远微笑永远不生气。有一次她竟然对我说,盛林,你的作文写得很好,老师也要向你学习。老师向我学习学什么呢?我当时很困惑。很多年后我懂了,她是在教导我,做人要永远谦虚,要永远向人学习。向人学习,是一种德,一种境。 我的第三枚星星,学军小学的蔡杭珍老师。她是我这一生,最让我刻骨铭心的老师。她对我最大的好就是放任。我做她学生时很任性,我总是做一些出乎她意料的事。比如写作文,她布置记叙文,我偏写诗;她布置写诗,我偏写小说。她要求正叙,我偏倒叙;她要求写东,我偏写西。同时,我严重偏科,数学差得一塌糊涂。这样一个我,任何老师都无法容忍。但蔡老师坦然。她很耐心地读我的长篇谬论,还有各式各样歪文。她对我评语是:做事有个性、有目标,作文有创意,有想象,别出心裁,老师为你骄傲!当然她也会在评语后加上一句:为了应试成绩,数学要加加油!字要加加油! …… 写这篇后记,想到老师,也想到同学。 老师照亮我的青葱岁月,同学陪伴我的豆蔻年华。老师和同学,如同一个丝结,挂在我青春的记忆中,不会褪色,不会松散,不会变老。 去年秋天我回国时,正逢我的新书《骑越阿尔卑斯山》出版。同时,我接到很多同学会的通知,有小学体育班同学会,有初中同学会,有高中同学会,有大学同学会,有闺密同学会,有大中小学混合同学会,也有我的“死党”同学会。我的同学们都说,嗨,盛林,正好我们要开同学会,正好你的新书出版,正好你人在杭州,正好秋高气爽,正好把你的书拿来,我们正好给你开个签书会,你正好证明给我们看,你的字有没有长进! 哭啊,他们还记得我写一手烂字! 我心里清楚,同学们那么多“正好”,只有一件是真的:正好他们找到了理由,为我捧一把场,让我过一把签书瘾。 我马上上网买书,然后拎着一箱子去见同学。去时一满箱,回时一空箱。当然有时装回一箱礼物,有山核桃,有柿子,有烧饼,有豆腐干,有丝巾。有个叫葛代莺的同学,是我小学、初中、高中的“三朝”同学,每逢同学会,只要我到她一定到。代莺身体欠佳,鼻腔做过手术,听力、口语不太好,我说话她听不清;她说话我听不清。但这没什么,我们一直聊天,一直笑,到了分手时不想分手。 每次离开同学会,我会激动很久很久。 缘是同窗缘,情是同学情。世界上有两种关系你无法选择无法割舍,一种是父母兄弟,因为血缘;一种是老师同学,因为业缘。百年修得同船渡,老师是那个撑船的人,同学是那个一起坐船的人。老师和同学,是和你一起渡河的那个人。就是你无法选择更无法割舍的人。 这段话,是我在一个同学会上的发言。现在我想补充两句,老师和同学,也是那个不管你是谁,不管你作为大小,哪怕你无所作为,永远不嫌弃你的人,永远记住你的人,永远在乎你的人。 在此,叩谢老同学! 我也想借此机会,感谢为我组办《骑越阿尔卑斯山》签书会的杭州妇女活动中心、杭州纯真年代书吧、杭州市统计局工会。感谢所有参加新书签书会的朋友。感谢好朋友婴音的全程策划。也借此机会,感谢为我组织《骑越阿尔卑斯山》签书会的休斯顿幸福读书会、美南浙江同乡会,以及休斯顿杭州老乡群。同时感谢杭州日报、都市快报、钱江晚报、光明日报、世界日报、知音杂志海外版、稻米图书策划公司等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感谢所有我想感谢的人。 有恩必报,惟以写书。我的生活我的书,我们书里见! 书评(媒体评论) 生活给了盛林普世的吃穿住行,她却活出了生命的光怪陆离。世界仅靠眼睛是不够看的,得以心一再经历诗与远方,并在所有的文字上附丽好奇。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王旭烽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