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全译本)/影响一生的世界文学经典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美)海伦·凯勒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故事中的主角往往是幸运的,即将死亡的他们,在生命的尽头总会峰回路转,他们生存了下来,从此对生命的意义和永恒的价值观有了别样的体悟。我们时常能够接触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曾经或正在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件琐事,他们都能感受到甘醇和幸福。

很多人都抱着生活不过如此的态度。人们都知道终有一天会离开人世,但没有人把这一天看作近在咫尺。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死亡似乎在遥远的未来,很少有人耗费精力思考它。时光似乎绵延不尽,却在悄悄流逝,我们在一件又一件无谓的事情上挥霍着自己的年华,几乎从没意识到自己对生活玩世不恭的态度。

我想,人类与生俱来的懒散基因会腐蚀其所有的天赋,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只有聋子才珍惜听觉,盲人才懂得看得见的幸福,那些成年阶段失明或失聪的人,最懂得这一点。至于那些耳聪目明的人是绝少能充分利用这些感官的。他们双目明亮,却对美丽的景色视若不见;他们双耳敏锐,却对动听的声音置若罔闻。如此行为,套用古往今来的一句俗语:失去了才懂得感官的美好,病重了才懂得健康的可贵啊!

我曾想,倘若每个人在成年之前都有一段致残的经历,比如突然耳聋或失明,这也许是一件幸事。黑暗会让他对视觉倍感珍惜,静寂会让他更懂得欣赏声音。

我常常与我那些视力健全的朋友交谈,询问他们能够看到什么。例如刚刚,我向一位从树林散步回来不久的友人询问情况,她告诉我:“没看到什么特别的!”如果我不是对这样的回答习以为常,早就对她的话产生了怀疑,可长久以来,我就相信了这样一个事实:视力健全的人是不会好好利用他们的眼睛的。

我思忖着,偌大的森林,一个人在其中散步那么久,难道真的找不到什么值得注意的事物吗?这些人难道真的不如我这个失明之人吗?我仅仅是凭借双手的触觉也能发现无数感动自己的事物呢!我用指尖感触树叶和谐的对称之美,用双手爱抚白桦树和松树的树干,我发现前者的树皮是潮润润的,而后者却是那样的粗粝干燥。

春天来了,我摸着树木低垂的枝条,满怀期待地探寻树木发芽的迹象,我知道,那是大自然历经严冬后苏醒的象征。我碰触着像天鹅绒毛般柔软的花朵,以及花瓣边缘奇妙的一缕卷缩。我兴味盎然地欣赏大自然中的一切。有时,如果我足够幸运,只要把手轻轻地放在一株小树上,还能体味到一阵愉悦的震颤,那是欢蹦的鸟儿在树梢歌唱。我是多么惬意清凉的溪水淌过指尖的美妙感觉啊!还有那绿草如茵的大地以及上面覆盖着的厚厚的一层松树针叶——简直比最奢华的波斯地毯还要松软!在我看来,季节的更替就像是一部永恒的动人戏剧,布景精美得让人落泪。它变化万千的剧情,缓缓地从我的指尖流泻,绵延不绝。  某些时候,由于渴望通过视觉来见证触摸到的景致,我的心会不自觉地涌出一股暖流。如果说凭借双手我就已经抚摸到了这么多的欢乐,更不要说有了双眼,我会获得多少美好的事物了。至于那些看得见东西的人,很明显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他们对世间绚丽的、千奇百怪的景色,弃之不理。

人类的品性是多么令人不可思议,他们对有目共睹的东西往往十分不屑,却热衷于猎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双眼可见的世界,视觉这种受恩赐的感官天赋被廉价地当作方便之用,根本没有发挥出促使生活美满的价值。这真是一件多么让人感到惋惜的事情啊!

P3-4

书评(媒体评论)

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凯勒试图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

——马克·吐温

海伦·凯勒的身体不是自由的,但她的心灵却是无比自由的。

——查理·卓别林

目录

译者的话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珍惜每一天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我的人生故事

 初降人世

 病后的生活

 我们去求学

 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

 赞美大自然

 请为我解释什么是爱

 培养阅读能力

 欢乐圣诞节

 善良之城

 我如此热爱海洋

 凤尾草山庄

 今夜有暴风雪

 失明失聪不失语

 《欧之霜》事件

 参观世界博览会

 接受正规的学业训练

 第一次走进课堂

 为哈佛而奋斗

 梦想成为现实

 大学时代,

 书籍是精神食粮

 热爱生活

 手掬一捧阳光

走出黑暗

 青春万岁

 和马克·吐温在一起的日子

 上帝赐予的使命

 演讲实录

 怀念贝尔先生

 盲人基督与时代败类

 海伦的救赎

 在杂技团谋生

 亲爱的母亲

 喜事连连

 一粒沙里藏着一个世界

我的老师

 离开家乡

 跋山涉水

 变故

 救济院的生活

 我要上学

 帕金斯盲人学校

 闲不住

 毕业典礼

 初到凯勒家

 “小暴君”

 第一次早餐会战

 花园小屋

 水……

 体会文字

 生活的感受

 重返帕金斯

书信选

 致她的表姐安娜,乔治·T·特纳夫人

 致凯特·亚当斯·凯勒夫人

 致南波士顿帕金斯学校的盲人姑娘们

 致阿纳格诺斯先生

 致莫里森·海迪先生

 致玛丽·莫尔小姐,

 致凯特·亚当斯·凯勒夫人

 致莫里森·海迪先生,

 致黛拉·比乃特小姐

 致阿纳格诺斯先生,

 致凡尼·玛丽特,

 致安妮·曼斯菲尔德·沙利文小姐

 致奥利弗·温德尔·霍密斯博士

 致菲利普·布鲁克斯牧师

 致布利德街的先生们

 致凯特·亚当斯·凯勒夫人

 致约翰·埃弗雷特·米莱爵士

 致菲利普斯·布鲁克斯牧师

 致《圣尼古拉》杂志社

序言

一个又聋又盲的人,居然能读能拼能写能说,并且还能熟练运用英、法、德、拉丁、希腊五国语言,她就是海伦·凯勒。她的作品影响了整个世界。凯勒被认为是20世纪最富感召力的作家之一,美国《时代周刊》把她列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而马克.吐温曾这样说:“整个19世纪,最值得关注的人有两个,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

1880年6月,海伦·凯勒(HelenKeller)出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北部的一个小镇上。在健康快乐地生活了十九个月之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彻底改变了她的一生。从此以后,她在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里度过了八十多个春秋。海伦·凯勒创造了奇迹。她凭着超强的毅力,在老师安妮·沙利文的帮助下,完成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的全部课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聋盲人。1955年,她又获得了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女性。1959年,联合国发起了“海伦·凯勒运动”,号召全世界人民学习她的精神。

海伦·凯勒先后有14部作品问世。第一部作品是《我的人生故事》,被认为是1902年英语文学领域最重要的两大贡献之一(另一部是吉卜林的《吉姆》)。它的版本达到百余种,文学成就可与卢梭的《忏悔录》相提并论。不过,海伦·凯勒最广为流传的作品并不是这一部,而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部作品1933年发表于美国《大西洋月刊》,文字优美,感情更为细腻,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出作者对光明的渴望,启迪人们应珍爱生命,珍惜每一天。

我们这本书,除将以上两部作品选入外,又精心挑选翻译了海伦-凯勒的《走出黑暗》《我的老师》以及部分书信,其内容既发人深省,又饶有情趣。用海伦自己的话说:“我只记述最有兴趣、最有价值的情节……”

其中《我的老师》写于海伦七十五岁时,是她最后一部作品,与第一部作品《我的人生故事》时隔五十四年。此书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与其他几部作品的第一人称相差很大。这种人称的转换还体现在书信选中。

在从年轻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凯勒的文风也有了很大的不同。《我的人生故事》所体现出的思想感情,就像一条大河的上游,水流湍急,激荡,跳动,处处都有新奇感;而在写《我的老师》时,凯勒的人生之河已经到了入海口,水流变得平缓、深沉、开阔。不同的文风,不同的思想感情,从不同侧面表达着生命的珍贵和神圣。

孙笑语

2010年10月

内容推荐

海伦·凯勒19个月时就因病成为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残疾人,后来她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多部著作,并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毕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毕业于高等院校的聋盲人。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所著的一部伟大的自传作品,它记录了海伦凭借惊人的努力改变自己苦难命运的故事。本书处处洋溢着海伦.凯勒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小朋友,现在就翻开这本书,去感受海伦.凯勒的世界吧!

编辑推荐

在海伦·凯勒的这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全译本)》中,主人公在又聋又盲的状态下,抱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不断地去超过自己,最终取得了成功。她的一生告诉我们,我们不能预知明天,却可以把握今天;我们不能拓展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拓展它的宽度。她教会我们如何在逆境中做一个永远向上的强者。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