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4)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高阳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胡雪岩传记的权威版本,所有版本都是这套书的删减版、重写版、简化版。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4)》出版40年来,一直是胡雪岩研究的至高经典,无可超越。作者高阳是当代唯一与金庸齐名的历史小说作家,有“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的美誉。

本书为高阳的奠基代表作,有读者称之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

内容推荐

作者为当代历史小说巨匠,出身钱塘望族,熟读清史,熟悉官场,真实还原出胡雪岩的辉煌一生与悲凉宿命。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4)》讲述了太平军兵围杭州,时任浙江巡抚的王有龄守土有责,誓死抵御。胡雪岩奉王有龄之托,从城内潜出,赴上海采办粮食救济杭州饥民。胡雪岩粮船抵达杭州城外,城内军民无力突围接应,王有龄自缢殉国,胡雪岩洒泪诀别。挚友和靠山已失,胡雪岩元气大伤,但机缘巧合,竟在此时结识了新任闽浙总督左宗棠。胡雪岩赢得左宗棠的信任,为其筹措粮饷,采购军火,操办洋务,举借外债,开办船厂。胡雪岩帮左宗棠成就勋业,左宗棠帮胡雪岩大发其财。投靠了一代名臣左宗棠,使得身为商人的胡雪岩一步一步地走入官场上层,此时一个巨大的政治漩涡正在酝酿生成,而胡雪岩正雄心万丈,对此全无防备。一代红顶商人命运到底如何?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禀大帅,”戈什哈向正在“饭后一局棋”的曾国藩请安说,“浙江的差官求见。请大帅的示,见是不见?”

曾国藩正在打一个劫,这个劫关乎“东南半壁”的存亡,非打不可,然而他终于投子而起。

“没有不见之理。叫他进来好了。”

那名差官穿着一身破破烂烂的行装。九月底的天气,早该换戴暖帽了,而他仍是一顶凉帽,顶戴是亮蓝顶子,可知是个三品武官。

“浙江抚标参将游天勇,给大帅请安。”那游天勇抢上两步,跪下去磕头,背上衣服破了个大洞,露出又黄又黑的一块皮肉。

“起来,起来!”曾国藩看他那张脸,仿佛从未洗过似的,内心老大不忍,便吩咐戈什哈说,“先带游参将去息一息,吃了饭再请过来说话。”

“回大帅的话,”游天勇抢着说道,“卑职奉敝省王抚台之命,限期赶到安庆,投递公文,请大帅先过目。”

“好,好!你给我。你起来说话!”

“谢大帅!”

游天勇站起身来,略略退后两步,微侧着身子,解开衣襟取出一个贴肉而藏的油纸包,厚甸甸的,似乎里面装的不止是几张纸的一封信。

那油纸已经破裂,但解开来看,里面的一个尺把长的大信封却完好如新。曾国藩接到手里,便发觉里面装的不是纸,是一幅布或绸。翻过来先看信面,写的是:专呈安庆大营曾制台亲钧启。下面署明:王有龄亲笔谨缄。

再拆开来,果不其然,是一方折叠着的雪白杭纺。信手一抖,便是一惊,字迹黑中带红,还有数处紫红斑点,一望而知是血迹。王有龄和血所书的,有四个海碗大的字“鹄候大援”,另有一行小字“浙江巡抚王有龄谨率全省数百万官民百拜泣求”。

曾国藩平生修养,以“不动心”三字为归趋,而此时不能不色变了。

大营中的幕友材官,见了这幅惊心动魄、别具一格的求援书,亦无不动容,注视着曾国藩,要看他如何处置。

曾国藩徐徐卷起那幅杭纺,向游天勇说道:“你一路奔波,风尘劳苦,且先休息。”

“是,多谢大帅。”游天勇肃然答说,“卑职得见大帅,比什么都安慰,种种苦楚,这会儿都记不起来了。只求大帅早早发兵。”

“我自有道理。”看他不愿休息,曾国藩便问他浙江的情形,“你是哪天动身的?”

“卑职是九月二十从杭州动身的。那时余杭已经沦陷。”游天勇答道,“看样子,现在杭州已经被围。”

“杭州的城池很坚固。我记得《一统志》上说,是十个城门。”曾国藩念道,“‘候潮’听得‘清波’响,‘涌金’‘钱塘’定‘太平’。宋仁宗的时候,处士徐仲晦,愿子孙世世不离钱塘,说是永无兵燹之灾。想来杭州可以守得住。”

他念的那句诗,游天勇倒是听过,是拿杭州的十个城门候潮门、清波门等缀成诗句。至于什么宋朝人的话,他就莫名其妙了。只是听语气,说杭州守得住便无发兵之意,游天勇大为着急,不能不说话。

“杭州的城坚固,倒是不错。不过守不长久的。”

“喔,”曾国藩揸开五指,抓梳着胡须问,“这是什么道理?你倒说来我听听。”

“杭州存粮不足。”

杭州虽称富足,但从无积米之家。浙西米市在杭州东北方一百里处的长安镇,杭州的地主,每年所收租谷,除了留下一家食米之外,都运到长安镇待价而沽,所以城里无十日之粮。这年春夏,青黄不接之际,米价大涨,而杭州经过上年二月间的一番沦陷,劫掠一空,留下来的百姓艰苦度日,哪里来的钱购粮存贮?本来是想等新谷登场,好好作一番储粮的打算,谁知兵败如山,累累满野,都便宜了太平军。

“唉!”曾国藩深深叹息,“在浙东的张玉良、李定太,如果肯拼命抵挡一阵就好了。”他接着又问,“守城最要紧的是粮食丰足。王抚台难道就不想办法?”

“王抚台也在极力想办法,去年就出告示,招商采买,答应所过地方,免抽厘税。不过路上不平靖,米商都不敢来。”游天勇说,“卑职动身的时候,听说王抚台预备请胡道台到上海去采办粮食军火,也不知运到了没有。”

“哪个胡道台?”曾国藩问,“是胡元博吗?”

“不是。是胡雪岩。”

“喔,喔,是他!听说他非常能干?”

“是!胡道台很能干的。杭州城里,大绅士逃的逃,躲的躲,全靠胡道台出面,借粮借捐维持官军。”

曾国藩点点头,默想了一下杭州的形势,随又问道:“钱塘江南岸呢?现在浙江的饷源在宁绍,这条路总是畅通的吧?”

“是。全靠这条路。不过——”

“你说!有什么碍口的?”

“回大帅的话,过钱塘江,萧山、绍兴、宁波一带,都归王大臣管,他跟王抚台不和。事情——”游天勇略微摇一摇头,说不下去了。

王大臣是指钦命团练大臣王履谦。曾国藩亦深知其人,并且曾接到他来信诉苦,说绍兴、宁波两府,每月筹饷十万两银子解送省城,而王有龄未发一卒渡江。现在听游天勇的话,似乎事实并非如此。但不论谁是谁非,将帅不和、兵民相仇,总不是好兆。浙江的局势,真是令人灰心。

“你下去休息。”以曾国藩的地位,若有所处置,自不须跟游天勇明说,更不必向他作解释,只这样吩咐,“你今晚上好好睡一觉,明来取了回信,即刻赶回杭州去复命。公文、马匹、盘缠,我会派人给你预备。”

“是!”游天勇站起身来请个安, “多谢大帅。”

***

跑上海、安庆的轮船,是英商太古公司的四明号,船上的买办叫萧家骥,原是上海的富家子,生就一副喜欢搜奇探秘的性格。最初是因为好奇,他拜了古应春作老师学英文,再由他的“师娘”七姑奶奶而认识了“舅舅”尤五——他跟着七姑奶奶的孩子这样叫,因而对漕帮也有了渊源。但是,他跟胡雪岩一样,是一个深懂“门槛”里的内幕,却是个在“门槛”外面的“空子”。

……

P1-4

书评(媒体评论)

——金庸

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

——华人小说界公认说法

高阳的成就独一无二,甚至难以找到继承人。

——当代华语小说家张大春

高阳尤其擅长的是清史,在他所有的历史小说中,写清代的几乎篇篇精彩绝伦,与历史的真实面目贴近。

——《新京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0: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