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君,2008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和浙江大学毕业的N君一同加入腾讯做了“码农”。两位年轻力壮的“小鲜肉”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三天只睡一个小时的拼劲,两年之后便成为部门里数一数二的骨干员工。恰逢当时他们的部门领导离职去了百度,于是,晋升的机会摆在了二人面前。
私底下,S和N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毕竟两年多的战友情谊,他们每天待在一起的时间超过12个小时,一起被骂,一起获奖,一起喝酒。从实际情况来讲,S的气场比N强,而N也很愿意辅助S的工作。似乎一切没有悬念:S将成为部门领导,大家一起继续奋斗。
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如人意,就在他们前领导离开的两周后,一位新领导从天而降,不明来路,素无名声,S和N一下子懵了。接下来的剧情可想而知,新领导和员工团体爆发了一系列的冲突。新领导挑明:要么留下来服从命令,要么辞职。早已想好了退路的S立马加入了一家当时蒸蒸日上的创业公司,传说薪水是原来的三倍,还获得了期权,而老实的N权衡再三,最后决定留下。
有一次,我约S喝酒,半开玩笑地问他,真的薪水是原来的三倍吗?S乐了,说:“你说呢?”要知道,他原来的薪水多高啊!自从离职之后,S已经辗转了4个创业项目,终于结束了A轮死的厄运,新的公司刚刚完成了B轮,作为CTO(首席技术官),S年薪到手快50万,手握5%的期权,但基本没有分过红。而N在S离开的半年后就被提拔了,现在已经是总监,年薪是S的近三倍……
聪明人都离开了,而留下的都成了富翁。
在所有大公司的发展史上,类似的事情实在太多。道理说起来大家都懂,那为什么还是有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呢?
在我看来,不外乎这么几个原因:
一、主要原因
1.内部斗争(同上级、平级、下级关系不睦);
2.对薪水不满意。
二、次要原因
1.内心的膨胀(过去的成功经验带来的自负或者被蛊惑);
2.突然出现的好机会。
内部斗争包括上升空间受限、激励不到位、人际关系紧张等,薪水问题就不说了,这是职场永恒的话题。而人们就是因为这些亘古不变的老问题才下定决心离开原来的公司。而次要原因是离职的催化剂,是诱饵,很多时候看起来是大多数人离职创业的主要动因。
那么,问题来了:当你动了创业的心,该不该去创业呢?我个人觉得,多数情况下不应该,尤其当你是大公司的员工。
一入职场深似海!内部斗争和薪水是职场永恒的话题,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工作,这两个问题都会伴随你始终。如果仅仅因为这两个理由而选择离职创业,我认为是草率的。理由很简单,大公司的薪水结构和晋升制度相对合理健全,入职起薪不高的人也会有不错的加薪路径。创业并不意味着高薪。“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我亲眼见过好多CEO抠得跟吝啬鬼葛朗台似的。千万别听信江湖的传言,说某人创业了,年薪翻了多少倍,创业创造的财富绝对不体现在年薪上!如果你抱着“薪水一步到位”的想法去创业,我奉劝你尽早作罢。
仅仅因为工作环境存在内斗的困境而离职创业,我只能说你太不成熟,并且错过了让自己成熟的最好机会。要知道,成人世界有成人世界的规则,我们一旦步入社会,就应该尽快走出少年时代的幻想。那些幼稚的思维、随意的行为、不负责还自认为是个性的言语,都将是制约你发展的桎梏。敞开心扉去接受成人世界,你会觉得它其实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每一个大公司里都有一大堆段位奇高的前辈,他们有着自己的职场心学。你若是能从中学得几招,便会获得属于你自己的处事之道,这些因素又恰恰是创业成功很重要的内因。因为无法忍受内斗而离职创业,最后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所以请君慎重。
当然,你一定不会喜欢内斗,但你要做的事情是尽量包容,尽力改善,在现有的环境中尽量做到游刃有余。如果你能做到这些的话,通常薪水和内斗一定就不会成为你离职创业的最大动因。
我们再说说那些次要原因。内心的膨胀欲很多时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幻觉,而且,大公司的员工最容易得这种病。站得高,望得远,这是大公司员工的优势,腾讯公司的一个普通技术人员的日常工作有可能都是处理亿万级的并发,这是小公司员工无法企及的经验。但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时候会让人产生“自己就是巨人”的想法,很多内心膨胀的人,他们膨胀的原因其实仅仅是借着大招牌做了点小事。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开始膨胀了,扪心问问自己,从这些成绩中,你学到了什么、积累了什么?离开这里的话,手里还能握住什么?
突然出现的好机会,关键在一个“好”字。“好”在于顺势而为、顺理成章,它首先要建立在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上。所谓“好”,本应该是结合自身优势,同时又能突破自我发展瓶颈,就像一个功夫了得的刀客,获得了一把屠龙刀,这可以称之为“好机会”。我认识一个小伙子,他在创了两次业、混了三家大互联网公司、炒了若干年股票、薅了很多信用卡羊毛、有了好几万粉丝后,有人给他钱做一个金融项目,这时创业就变得顺理成章。因为可用的资源很多,而融到资又是他下一步发展的关键,这就是所谓的“好机会”。
讲了这么半天,没有说一句关于梦想的话,会不会让人觉得太现实了?有人可能说创业就是要实现梦想,那么,请问你的梦想是什么?是财务独立么?是周游世界么?别不承认,好多人比我现实,只是他们觉得那是梦想。抗癌公社的张马丁是我见过的最接近用梦想来创业的创业者,大部分创业人最多是做事,尽量符合自己的价值观,而张马丁是在做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令人尊敬,但并非人人可为。
大公司里什么样的员工适合出来创业呢?在我看来,那些在自己岗位上颇有建树,混得游刃有余,同时手里有资源,不太在意短期回报的员工,找个合适的机会,就可以出来做弄潮儿。
最后,不得不承认,为了效果,我把前面的S写得有点凄惨了,其实他活得很快乐。以前他看大千世界,现在他融入大千世界,当年迈出创业的第一步,他就没想过很快就能变成富翁。他才32岁,着什么急呢?
所以,该不该出来创业,答案似乎并不在于为什么要创业,更多的在于你是否能享受自己选择的结果。
P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