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圩集与其他地方不一样,除了货物交易功能外,不少圩集还具备办歌会、对山歌这种群众性娱乐功能。正是由于这样的歌圩,才为广西成为“歌海”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王光荣、张孝飞著的《圩集/广西风物图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负责统筹的“广西风物图志(第一辑)”中的一本,是广西地方志办组织编写的一套图文并茂、反映当地民俗文化特色的地情图书。
王光荣、张孝飞著的《圩集/广西风物图志》讲述了:圩集贸易,是我国城乡传统的商品交换方式,是农村商品流通的载体,是有人类文明以来一种必不可少的社会现象和商品交换行为。最初圩集并不是商品交易的场所,而是人们聚会的地方。其名称,一般沿用惯用名或根据群众意愿及方言取名,也有以地形地貌、人物姓氏称呼。无论何种渊源,都表达了人民群众企求平安、敬慕忠良的意愿。
圩集形成有诸多的原因,诸如名人结义成圩、产品交易成圩、情人聚会成圩、节庆活动成圩等。农村的圩集主要是农副产品的交易。圩集的发展与各个时代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交通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交通闭塞,一方面阻碍了商品的流通,使圩集的发展缺乏雄厚的社会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又直接束缚着圩集与外部世界的商品交流,从而使近代以来的广西圩集仍然保留了其传统的发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