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为什么说乌鸦父母是好父母
分类
作者 (德)安格莉卡·巴特拉姆//扬-乌韦·罗格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何为“乌鸦父母”?

这是一种为人父母教育子女的理念,即懂得对孩子适时放手和支持的父母。

从婴幼儿到青少年,贯穿孩子每个年龄段,

教您如何做个好父母,培养出健康、快乐、优秀的孩子!

安格莉卡·巴特拉姆,扬-乌韦·罗格著的《为什么说乌鸦父母是好父母》借用了乌鸦父母教育雏鸦的教育理念,紧贴当下的教育现实,以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让父母学会如何在放手与支持间教育好孩子,让孩子在不同时期健康发展。

内容推荐

安格莉卡·巴特拉姆,扬-乌韦·罗格著的《为什么说乌鸦父母是好父母》针对当今的父母都有一种对孩子过度保护的倾向,将乌鸦父母养育雏鸦的动物行为转移到人类的育儿方面,主要讨论了两个极端现象:放手和支持——给予孩子一个必需的自由空间来发展,避免了过度保护:同时也给予孩子适当的支持,避免了对孩子的过分要求。让孩子从被动成长变为主动成长,让父母在育儿方面找到一条独特的路径。

目录

当今的父母

 过去都比现在好吗?

为人父母是个好工作

保持运动的状态

测试:您将如何做出反应?

起步阶段的放手

 孩子的成长发育是一出大戏

读懂婴儿和幼儿

 第一次的分离之痛

小汉斯和他的妈妈

如果父母双方都要上班怎么办?

做孩子安全的港湾

 刀子、叉子、剪子、火……

相信孩子的能力

放手的同时也要给予保护

重要的是,你要在身边

 在放手和负责之间

吃一堑,长一智

培养自信(包括父母的自信)

支持孩子——中庸之道

我上幼儿园了

 如何应付在幼儿园和孩子告别时的场面

关键是内心的态度

毛绒玩具和其他办法

 在保持距离和信任之间

认生——一种重要的能力

各种依恋模式

小学生活就要开始了,新朋友就要到来啦

 现在我长大了

突然感觉自己被排除在外了

扮酷,但也要腻在怀里

 在儿童期和少年期之间

青春期前兆

开始建立朋友关系

青春期星球的陌生来客

 乱糟糟一团

身体和心理上的混乱

 “我本来是好意的!”

请保持一定的距离

避免越界

 祖父母适合扮演什么角色

 歧路与弯路

完全不一样

“不靠谱”的父母

父母也需要时间适应

年轻人离开自己的家

 无限的感伤

分开需要时间

孩子是如何承受搬家这件事情的

小汉斯变成了真正的汉斯

 在特殊的情况下“剪断脐带”

女斗士

牺牲者

 分别之痛和突破

幸运和祝福

一生的变化

为人父母——一生的角色?

 空巢

爸爸妈妈们在空巢期的反应

青春期第二季

 重新发现自己

从忙忙碌碌到重新发现生活的意义

 重新定义关系

放手和新的相处模式

体验第二春

一代新人

附录:测试评估

试读章节

家长的角色在今天一直处于方方面面的审视当中,家长被迅速地贴上各种标签,不得不忍辱负重。其实媒体在这件事情上起到了一个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媒体上经常有数落家长的文章,如哪些事情家长做错了,哪些事情他们没有能力做,哪些事情又被家长忽略了,从中推断出家长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而且这些文章的关注点都在孩子身上,家长几乎找不到发声的渠道。其实这些媒体忽略了一个事实:孩子不仅是教育的对象——孩子不会被动地接受一切,他们自己也会构建周边的环境,他们是独立的主体,在受教育的同时也在教育着他们的父母和周围的人。

过去都比现在好吗?

教育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不可能归结为一个简单的方程式,或者一个从a推出b的单纯的因果关系。可是,我们有时希望教育就是如此简单,这样一来一切就都一目了然、尽在掌握之中了。然而,教育恰恰不是一板一眼的数学,有时在教育的终端排列着非常多的标点符号。教育是一种关系,是一种陪伴,陪伴孩子走进人生,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许多问题,还有忐忑不安:“我一切都做对了吗?”“我有必要担心吗?”“我可以让我的孩子到外面去闯荡吗?”“他感觉自己受到侵犯了吗?”

这些问题都是合理的。因为对孩子放手不是放任不管,也没人想真正地苛求孩子,而且父母一当就是一辈子,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些反映了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方面在于孩子:他们一方面愿意依恋父母,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父母能放手。这种互动关系有时很和谐,有时却是一场大戏,戏的名称是:“扶住我,放开手;放开手,扶住我。”这台戏总是不断地重新编排,重新上演。这意味着,和某些亲子书籍所描述的情况相比,亲子的现实生活要复杂得多。人一般需要一个条条框框能将现实分门别类地套进去,这种将一切简化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却完全不符合家庭的日常生活。

为人父母是个好工作

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也不是在生活之外进行,在教育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把孩子交给现实生活。其实不是这样的。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教育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不进行教育,是完全不可能的。人们不可能在“今天我教育一下”和“明天我休息一下”之间进行选择。同样,人们也无法准确地预见教育的结果。教育的作用是不确定的:一个生龙活虎的孩子将来并不一定就能成为一个能干的企业家。换句话说,一个自信的、独立的孩子,如果遇到逆境,很可能会变成一个充满了怀疑和自我怀疑、不敢去外面闯荡的宅男或宅女。教育虽然随时都会发生,却什么也不能保证。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放弃对孩子进行教育——这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关系,即使无论如何都要进行的教育什么都保证不了,也要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样,反复尝试各种教育方法,这是当代父母的座右铭。

P2-3

序言

每当父母忽视孩子,没有给予孩子充分的照顾,或者给予孩子的爱和关注太少,甚至放任孩子不管的时候——无论实情确实如此,还是别人主观臆想的,就会有人用“乌鸦父母”这个词来形容他们。那么,为什么乌鸦现在变成了更好的父母呢?事实上乌鸦并不是恶劣的父母。乌鸦用温暖呵护它的幼雏,给它们送来吃喝,即使年幼的乌鸦已经离开鸟巢,但是在它们羽翼未丰时,老乌鸦仍然会继续照顾它们,供给它们食物,直到有一天小乌鸦学会了飞行,并且能够独立地去寻找食物为止。之后,小乌鸦才会离开父母的住处。

既然如此,人们自然会问:“乌鸦父母”这个贬义词是怎样产生的呢?也许这个词源自大家对乌鸦的印象:当一只乌鸦幼雏落在地上或者在树枝上啼叫的时候,人们感觉它像是被离弃了。而且很久以来人们并不知道当幼雏刚离开鸟巢时,乌鸦妈妈其实还是守护在它们身边的。当然,这个规律也适用于其他的鸟类。

恰巧是乌鸦充当了一个坏父母的形象,这大概和诸多迷信有关:在大多数国家的文化当中,黑色是恶毒与死亡的颜色。因为乌鸦是以吃腐烂的尸体为生的,所以喜欢在垃圾堆旁边四处盘旋,其实这一点并没有给乌鸦带来人类对它的同情。另外,乌鸦作为日耳曼民族的最高神祗奥丁的陪伴者,还被视为异教的东西。最后,《圣经·约伯记》中的一句话可能导致了乌鸦成为坏父母的代名词:“乌鸦之雏因无食物而飞来飞去,向神哀告时,谁会给乌鸦之雏食物呢?”因此,长久以来就存在着这种错误的说法:乌鸦是不照顾孩子的坏父母。

当然,我们不能把动物行为简单地转移到人类身上,无论从科学还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说这都是不正确的。但是,乌鸦父母也很有可能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即使在孩子还不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时候,乌鸦父母就已经开始对孩子放手了,但这些父母并不是简单地放任孩子、不管不顾。从这个双重的意义来说,乌鸦是好父母。

这本教育指南主要讨论两个极端现象:放手和支持。本书将帮助您做到两点:既给予孩子一个必需的自由空间来发展,同时也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您的孩子获得安全感,并且能愉快地利用这个自由空间,这是子女教育的核心,这个原则不仅避免了过度保护,同时也避免了对孩子的过分要求。

当今的家长都有一种对孩子过度保护的倾向。在第一章里您将看到,这种现象都有哪些表现,您也可以马上做一个“家长测验”。接下来,我们将根据从儿童到成人的不同发展阶段,进一步探讨放手和支持——从孩子的角度来讲是寻求支持——这对题目。在最后一章我们将讨论家长的最后一个人生阶段,即儿女离家之后的时光。因为我们的题目是贯穿每个年龄段的,所以无论您的孩子正处于哪个年纪,您在每个章节都能发现一些有趣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祝愿大家阅读愉快!放手愉快!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8: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