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东、孙军正著的《互联网时代的银行营销》分七章介绍了互联网时代下的银行营销。主要从互联网时代下的营销突围、重塑银行营销思维、开启银行精准营销、抢占营销新阵地、创建营销新模式、引爆银行营销传播以及打造全网营销等多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地向读者阐述了互联网时代下银行经营新模式和营销新方式的技巧与应用。此外,在银行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如何深度挖掘客户实现精准营销方面都有相关的案例解读以及一些方法和策略上的指导,在具体的营销模式中,不仅会有各大银行案例的详细说明,也会有各种新的营销技巧为银行营销提供新思路,如视频营销、互动营销、整合营销等,这些新的营销模式都能够帮助银行快速抢占市场先机,从而推动银行更好、更快地发展。
互联网时代,银行发展面临新的冲击和挑战。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市场竞争环境如火如荼。这种形势下,银行想要破解这一困局,迎来新的发展前景,就必须要做出深刻的变革:思维上的转变、理念上的升级、技术上的革新以及策略方法上的改进等等。徐卫东、孙军正著的《互联网时代的银行营销》针对这些深刻的变革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主要从互联网时代营销破局、重塑思维、大数据精准营销、社群营销、视频营销、互动营销以及整合营销等方向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详细的案例分析。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银行业的精英们以及想要了解银行营销的同谋人士更加全方位、深层次地了解银行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带动更多人了解银行,助力银行迎接新时代!
互联网为银行带来了什么?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兴起,同时为银行业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正如长江商学院陈龙教授所说:“如果没有互联网金融,我们可能意识不到中国的金融业有多落后。如果我们不能理解金融的本质,我们也无法想象互联网金融会带来怎样的改变。”事实的确如此,在互联网浪潮的不断推动下,银行突破传统模式,并且以一种全新、便捷、虚拟化的金融面貌展现在我们大众的视野之中。
当然,互联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银行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和刺激了银行营销的新模式、新渠道的产生,同时也对银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那么互联网究竟为银行带来了什么呢?
互联网化覆盖金融领域
现代金融业最大的特征就是互联网化,随着新技术的创新推进,互联网已经渗透到金融行业的各个层面。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业更是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并被大范围地覆盖。当下社会,移动支付、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云金融、销售理财等金融创新业务在我国蓬勃发展,由此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模式——互联网金融。尤其是移动支付、手机银行兴起后,大量用户开始由线下转到线上,人们几乎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各种业务。这种方便、快捷的金融方式使得用户开始大量增多,并且渐渐覆盖了整个市场。
推动银行金融创新
经过多年的发展,银行在业务经营模式、经营范围方面已形成自身固有的模式,即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理财销售和一些定制服务。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商业银行传统的发展模式受到强大的冲击,并且无法再按照传统模式继续开展业务。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必须要与时俱进,跟紧当下发展趋势,不断突破创新,重塑银行的业务流程。
为了适应金融领域发展趋势,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也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有了一定的创新与突破性进展。
例如:招商银行推出了“小企业E家”,围绕着中小企业“存、贷、汇”等基本金融需求,开发了企业网上信用评级、在线授信、创新型结算、在线理财等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产品,集中了中小企业的如闲散资金理财、生产链条、内部管理等多方面所需的金融服务。光大银行的云缴费平台已上线近500项基础便民缴费服务,其中覆盖29个省、70多个核心城市,总服务人数达到3亿。并且光大银行的新业务推行呈现出的效果十分显著,其缴费项目数量、合作伙伴数量、客户规模等方面均取得了全国第一的好成绩。
可以说,互联网是传统银行业转型的关键。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各大银行之间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开始对原有的业务模式进行充分的改革与创新。招商银行和光大银行的新业务创新和新产品的推行都带来了实质性的效果。所以说,互联网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银行业的金融创新,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李礼辉认为,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将迫使商业银行做出转变。单从阿里巴巴来看,支付宝、余额宝、蚂蚁花呗推行的一系列产品都在促使银行不得不与互联网接轨,产生联系。在这种情境之下,银行为了生存不得不突破传统业务的经营模式,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与互联网合作、联盟,共同创新,共同发展。
抢占银行市场
从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到如今互联网金融业迅猛发展,互联网以其迅猛的进攻态势不断挑战着银行市场,最终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银行的市场份额逐渐缩减。互联网金融在其支付方式、平台及跨界金融方面对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不住互联网企业的强烈进攻,被抢去了市场份额。事实上,这也是事物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互联网作为新技术的产生,必然会导致旧事物市场份额的缩减。更何况互联网金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优势和先进之处。它不仅在信息处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在效率方面也比传统银行要高,再加上没有传统中介,还减少了中间成本。然而传统银行自身在这方面并不具备这些优势,所以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快速抢占了银行的市场份额,并且减弱了银行的中介功能。
总而言之,互联网对银行业带来的一切影响,既是机遇,同时又是挑战,更是一场激烈的较量。银行业只有懂得生存之道,牢牢地把握住互联网发展趋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在金融行业站稳脚跟,从而更好地发展。
P2-4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金融领域带来了猛烈的冲击和深刻的变革。与此同时,金融市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银行作为主要的金融机构,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激烈的竞争之中。在这种形势下,如果银行仍按照过去以单项业务竞争为中心的营销方式,已经很难再适应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很难满足广大客户对金融的需求。
为此,银行想要改变这一局势就需要积极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从根本上转变经营理念,重塑银行营销思维,创建营销新模式,为银行发展谋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从经营理念上来看,传统银行的经营理念、思维模式与如今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金融的思维方式大为不同。传统银行的经营主要是以产品为中心,通过稳定的金融产品和稳定的网点来推动银行发展。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趋势的演变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发展理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
面对时代的变革以及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传统银行应该改变经营理念,由“产品中心主义”向“客户中心主义”转变。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塑造新的经营理念,并且根据市场环境的需求来调整、改进自身的经营模式。此外,银行在互联网思维的塑造下,还会逐步挖掘出用户思维、大数据思维,利用这些全新的思维模式为银行带来更多的用户,迅速壮大银行的用户资源。
其次,从营销模式来看,传统银行的营销方式主要是以单项业务竞争为中心,通过固定的线下网点渠道进行推广和营销。其营销模式较为单一,营销力度也有限,尤其是在如今日益丰富化的营销渠道之中,很难取得竞争优势。这种形势下,银行就需要从经营方式上谋变,深度拓展服务渠道,实现物理营销渠道和互联网营销渠道的有机结合。
基于此,本书分七章介绍了互联网时代下的银行营销。主要从互联网时代下的营销突围、重塑银行营销思维、开启银行精准营销、抢占营销新阵地、创建营销新模式、引爆银行营销传播以及打造全网营销等多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地向读者阐述了互联网时代下银行经营新模式和营销新方式的技巧与应用。此外,在银行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如何深度挖掘客户实现精准营销方面都有相关的案例解读以及一些方法和策略上的指导,在具体的营销模式中,不仅会有各大银行案例的详细说明,也会有各种新的营销技巧为银行营销提供新思路,如视频营销、互动营销、整合营销等,这些新的营销模式都能够帮助银行快速抢占市场先机,从而推动银行更好、更快地发展。
总而言之,不管你是银行的高层领导、还是普通职员,不管你是金融业的营销者还是想要了解银行营销的相关人士,本书都能够将你带入互联网时代下的银行新的营销世界中,帮助你全面了解银行发展该何去何从,深入掌握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引领银行有效营销、更好发展的技巧与策略,从而发现互联网金融下的蓝海,为银行寻得更好的市场前景。
徐卫东 孙军正
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