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雀之灵/少年与自然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韩开春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少年与自然》丛书包括:《虫虫》《雀之灵》《水精灵》《与兽为邻》四册。图书以生动的图文讲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虫、鸟、鱼、兽的故事,并将科普知识和民间传说等等融入其中,为读者做了一个文学、知识、文化的立体呈现,并通过这样的呈现综合培养读者的科学观、人文观和民俗认识,有较高的阅读价值。作品通过清新的编排和准确的配图,能够充分满足孩子对自然生物认知的好奇心理,符合读者口味,符合市场价值规律;同时,脱离自然生活是当代城市少年的普遍现况,图书的出版对环保和动物保护等普世主题,有相当的社会效应。

《雀之灵》是韩开春最新创作的散文集。这里有鸟的历史,也有鸟的传说;这里有皇宫里的鸟,也有乡间的鸟;这里有典籍里的鸟,也有大自然里的鸟;这里有鸟与现实的关系,也有鸟和人之间的关系,沧桑而感慨。这里的鸟富于知识性和人性,被书写得情趣盎然。

内容推荐

《雀之灵》是韩开春最新创作的散文集,全书写了27种鸟,都是作家童年时生活的时庄上经常与他为伴的小鸟,从普通的麻雀、燕子、喜鹊到艳丽的戴胜、黄鹂和翠鸟等等,每种鸟都独具特性,作家既描绘了鸟儿们生物上的属性,也将它们的文化渊源娓娓道来,还结合着作家童年生活的记忆,读来生动而富有知识性。这些鸟儿与人类生活在一起,和其他生物一起,装点着村庄,让我们的生活生气勃勃,充满活力。

目录

麻雀

燕子

伯劳

喜鹊

灰喜鹊

乌鸦

松鸦

乌鸫

鹊鸲

八哥

鹩哥

画眉

灰椋鸟

云雀

黄鹂

黄雀

绣眼

柴呱子

白头翁

布谷

鹁鸪

鸽子

戴胜

苦哇子

小翠

水老鸦

野鸭

试读章节

麻雀

刚搬进新居时间不久,我们就来了邻居——是麻雀,我们一家住在屋内,它们一家住在屋外,和我们仅有一纸之隔,当初建房时预留的空调洞,因为暂时没有用上,我们就用纸把它在房间里的一头糊了起来,麻雀一家从外面搬来些软草和羽毛之类,没经过我们同意就在洞里安了家。这样一来,它们和我们,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紧壁邻居,我们说什么话,它们能够听到,它们说什么话,我们也听得很清楚,只是因为语言不通,彼此之间并无戒备,该说什么就说什么,谁都不用害怕谁会泄露谁的隐私。实际上,它们一家是我的房客,只是我们免收了它们的房租——想收也收不到。好在它们也很自觉,每天都免费为我们叫早,作为我们免费为它们提供住所的补偿,自打它们一家住过来之后,我就再也不用担心因睡过了头而上班迟到,每天早晨,我总是在晨曦初露时被它们唧唧喳喳的吵闹声叫醒。我对爱人说,这样也好,省了买闹钟的钱。

认真想一想,麻雀还真是跟我们人类最亲近的鸟。我们这栋楼上,还是有一些模样很漂亮,叫声也很好听的鸟儿的,不过它们无一例外地都住在做工很讲究的笼子里,吃着主人从宠物商店买来的专用食物,接受着主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只是如果哪天主人一不小心把笼门打开,它们就会义无返顾地冲出鸟笼,一去不回头,根本不顾及主人对它们多日养护的情意。而这些麻雀,却是想赶都赶不走的,我小时候的经历,场上晒粮食的时候,它们就像一群小赖皮,刚刚挥着竹竿把它们赶走,过一阵子,又三五成群,厚着脸皮飞回来了,让你急不得恼不得。

我生得晚,没能赶上那场声势浩大的“除四害”运动,听我母亲说,她上初中的时候,麻雀被宣布为“四害”之一,说是会偷吃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下的粮食,跟那贼头贼脑的老鼠一样,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她向我描述过当年集中消灭麻雀的盛况,听来真是惊心动魄,又让人热血沸腾。她说,大队喇叭里提前几天就通知某一日统一行动,要生产队的各位社员准备好各种能够发出响声的用具,连上学的孩子也在老师的督促下带了脸盆锅铲等工具。到了那天,大队喇叭里一声令下,鸟铳、鞭炮一起炸响,就像晴空里响起霹雳一样吓人,所有能发出响声的东西都被人们用了起来,大鼓、铜锣、铁片、瓷盆,甚至有的人把烧饭的锅都提了出来,所有的人都敲啊,打啊,尖叫啊,个个都像发了疯一样,尖锐的噪声一浪高过一浪,那些可怜的麻雀从窝里、草丛里、房顶上、树梢上被惊起,在空中东一头西一头地飞来撞去,好多麻雀就这样有的被撞死,有的被吓死的,更多的是因为被惊吓不能落下歇脚,飞到最后,实在不能坚持,就从空中一头栽到了地上,生生地被累死了,那天晚上,清点“胜利果实”,集中到一起的死麻雀堆得就像一座小山一样。  好在时间不长就有专家出来说,麻雀的食谱并不以谷物为主,它的口粮里的主要成分还是各种害虫,对农民来说,是利大于弊。人们一听这话,知道是冤枉麻雀了,才赶紧把它从“四害”的行列中开除,停止了对麻雀的剿杀行动,这样,麻雀才侥幸逃脱了被灭绝的命运。到我出生以后并开始记事时起,麻雀又成群结队地在庄子上到处蹦跳、唧唧喳喳了,好像压根儿就忘了十几年前人们对它们的所作所为了。从这一点来看,麻雀是一种不记仇的鸟类,或者说,是没记性的鸟类,像是大人说小孩子:属老鼠的,爪子一落地就忘记了。古人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好像对麻雀和燕子之类颇有微词,说它们没远大志向,整天就知道围着村子转,不知道天外有天,我却很喜欢它们,就像喜欢那些知足常乐的小人物,小人物自有小人物的快乐,麻雀亦是。

想来想去,小时候我最先认识的鸟类,就是这种头圆,尾短,嘴巴圆锥状,头顶和颈部栗褐色,背面褐色,杂有黑褐色斑点,尾羽暗褐色,翅膀短小,不能远飞,善于跳跃的麻雀了,也只有这种鸟,在村庄上才最多,经常会在我喂家里的那群鸡鸭时从屋顶上飞下来捡些蹦到远处的谷物吃。小时候,我听庄子上的老人说,要是能看到麻雀两脚一前一后走路而不是蹦跳的人就是贵人,我就多了个心眼,一有机会就看麻雀走路,可是看来看去,麻雀在我的眼前只会蹦跳,连一次都不走给我看,真是不给我面子。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我不是个贵人。

庄子上有些调皮猴子有掏鸟窝的嗜好,他们最爱掏的就是这麻雀的窝了,这也难怪,麻雀们把家安在人家的屋檐下面,不像喜鹊等鸟儿在高高的树顶搭窝,爬上去不小心摔下来会有生命危险。我看他们把那些有着褐色斑点的鸟蛋掏出来,然后掼坏,就觉得这些家伙很可恶;有时他们还能掏出一些刚出壳不久的小麻雀,眼还没有睁,浑身红彤彤的,还没长出毛来,嗷嗷地张着黄嘴丫的大嘴巴,看到这些,我浑身又会暴起一层鸡皮疙瘩,感觉冷;还有一回,我见他们从鸟窝里拖出一条赤练蛇来,吓得那帮坏小子一蹦老高,就很痛快,心里说:该!谁让你们没事就掏鸟窝。不过,这样的坏事女孩子一般是不会去干的,即使是那个爬高上低被人叫作“假小子”的二丫,也轻易不去碰这麻雀,因为大人说了,玩麻雀脸上是要起雀斑的,脸上长雀斑多难看啊,假小子毕竟不是真小子嘛,再怎么疯,骨子里还是有着女孩爱美的天性的。

更多的时候,我们和麻雀们和平共处,小孩子们在场院上玩游戏的时候,麻雀们也在不远处蹦蹦跳跳,看起来,就像是相处和睦的一家人。很喜欢京郊一带人们对麻雀的称呼——家雀(巧)儿,听着这样的称呼,就好像在听邻居叫自家的孩子,很是亲切。所以现在它们把窝做在我家的空调洞里,我是觉得它们给了我面子,虽然有时它们的唧唧喳喳也是一种聒噪,但谁又能说经常听听这些聒噪不是一种幸福呢?  P9-13

序言

《少年与自然》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策划的一个书系,收录笔者近年来创作的有关自然、生态与童年、记忆的若干作品。

这一书系所收录的作品,大多在国家级及省级以上纯文学期刊上发表过,如《文艺报》《钟山》《散文》《天涯》《山花》《雨花》《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部分作品被《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经典美文》《读者》等刊物选载,连续多年入选多家出版社编选的散文年选,还有一些作品被选为高考、中考语文试卷的阅读文本。

这些作品,有的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出版物,有的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有的获得中国作协、江苏省作协、江苏省人才办、江苏省淮安市“双名工程”重点扶持,获得的文学奖项有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第五届紫金山文学奖荣誉奖、第六届紫金山文学奖儿童文学奖、第二十四届“东丽杯”全国孙犁散文奖、江苏省首届大众文学奖等。

然这些所谓的荣誉和好评都是表象,属于外在的东西,说多了颇有王婆卖瓜之嫌。对于一本书来说,它的内容能不能吸引读者,能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才是一个作家最应关注的问题。这个权力掌握在读者手中,好不好需要读者去评判,作家说了不算,要是读者不喜欢,作家自己就是牛皮吹上天也没有用。这让我想起一句坊间常见的商家广告语,“第一次不来是你的责任,第二次不来是我的责任”,用在这里似乎也很适合。

很多人对于儿童文学会有误解,认为儿童文学就是写给小孩子们看的,大人们读会觉得肤浅,甚至是幼稚可笑,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是老少成宜的,正如《儿童文学》杂志在它的封底写的那样——适合9至99岁公民阅读,而这,正是我所追求的目标。

这个书系就很适合爸爸妈妈们甚至是爷爷奶奶们带着孩子一起阅读,不同年龄段的人可以从中得到不同的感受。孩子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大自然的知识,对大自然产生兴趣,进而走进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也可以从中了解到长辈们的一些童年生活;大人们则能从中看到小时候的自己,从而引起美好回忆,产生共鸣。

说实话,我很同情现在的孩子,繁重的学业负担和更加吸引眼球的网络游戏使得他们与大自然严重疏离。其实,大自然才是孩子们释放天性的最佳场所。我一直认为,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孩子是最幸福的。

所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们,请你们务必在百忙之中抽出点时间,放下手头的事情,找个周末,陪着孩子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吧,你会发现,蓝天下、碧草中的孩子身影最活泼、笑容最灿烂。

如果这个书系能够把孩子们从繁重的作业堆里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游戏面前拉到大自然中,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韩开春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和宇宙万物间的心神交汇,又分明是孔老夫子“多识草木鸟兽之名“谆谆教导的千年间不绝如缕的回响,是自古代到“五四”从未间断的一种文人雅士与自然“相看两不厌”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的古老根脉上生发的繁茂新枝。

——李东华(文学评论家,《人民文学》副主编)

韩开春倾心于对鸟兽虫鱼的观察与描写,以一部《虫虫》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而享誉儿童文苑,受到小读者的喜爱和赞美。他的作品中,充满新鲜的想象力和亲切的诗意,妙含丰富有趣的知识,在相映成趣的美感中,向我们展现出大自然无限的生机与魅力。

——吴然(儿童文学作家)

这里有鸟的历史,也有鸟的传说;这里有皇宫里的鸟,也有乡间的鸟;这里有典籍里的鸟,也有大自然里的鸟;这里有鸟与现实的关系,也有鸟和人之间的关系,沧桑而感慨。这里的鸟富于知识性和人性,被书写得情趣盎然。

——肖复兴(作家)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9: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