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寻光而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占龙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总有一种力量,让情感得以滋润,心灵得以抚慰,生命得以超越。

《寻光而去》是高级教师、《语文周报·校园写作版》特约主编刘占龙精选作品集。

清新质朴的文字,飘逸隽永的气韵,恬淡幽雅的意境,恰似酿就的一杯甘醇的老酒,回味无穷。又似一股汩汩的清泉,让你的情感得以滋润,心灵得以抚慰,生命得以超越。

冰心文学奖获得者伍剑、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谭旭东,联袂推荐。

内容推荐

刘占龙著的《寻光而去》是知名作家刘占龙的散文精选集,以“点亮你的心灯”“拥抱世间的美好”“隐形的翅膀”“放飞梦的羽翼”“做一颗流星”“人生需要留点空白”6辑,书写人生的酸甜苦辣与大千世界的美好多姿,既有感性体验,又充满着理性思辨,从他的笔端,你可以看到那些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

目录

点亮你的心灯

 美丽的背后

 情倾雨后

 小溪,定将点亮我的遐思

 绿色庄园,地球上的一块活化石

 孩子,就是妈妈的影子

 棉之断想

 是主人,就该行使权利

 要把目标定得近些再近些

拥抱世间的美好

 拥抱阳光,拥抱美丽

 向往冰晶花的美

 美在瞬间

 花,总是向阳开放

 杏花真的开了

 竹子在拔节了

 最美茉莉花

 夕阳红

 春雨,还我们一个通透和美好

 拐弯处的精彩

隐形的翅膀

 恋秋

 苦菜花开

 一座耀眼的灯塔

 一台紫檀色的老钟

 书写灿烂辉煌的人生

 送人鲜花,手留余香

 一颗文坛“小星”绮丽的辉煌

 我的脸,像被人重重地打了一巴掌

放飞梦的羽翼

 追寻长寿花的梦

 向“善”进发

 吊瓜送暖

 鸟妈妈的情怀

 石头,别样的一生

 月影挪移

 不懈地追寻

 风,多才多艺的你

 放飞白天鹅的梦

做一颗流星

 余晖,浸润大自然的美丽

 料峭的春寒

 一个小脚女人脚下的路

 那样糟糕的天气,只属于母亲

 珍藏金手杖

 穿行于历史的长廊

人生需要留点空白

 那棵老榆树

 血染的白玫瑰

 枯黄里的一抹新绿

 黑土情怀

 雪蕴情思

 相见时难别亦难

试读章节

那棵老榆树

离开故乡已有30多个年头了,由于年深日久,故乡的人事林林总总大都忘记了。但有一抹让我挥之不去的剪影就是古宅门前的那棵老榆树。

由于工作原因,不足20岁,我就离开了故乡,离开了那棵与我朝夕相伴的老榆树。在那“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的年代里,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教育,到几十里地之外的一个小镇上教书。在此后的岁月里,古宅虽经几次修缮,几易其主,但那棵古朴的老榆树却如同一位被人遗弃的浪人依旧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历尽了故乡小屯的沧桑。

这种树,并非什么名贵的树种,它耐寒耐热,耐风沙耐干旱,能适应各种环境生长,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东北地区,村落旁,各家房前屋后,沟边壕沿,多有种植,可谓随遇而安。

据当地老人们讲,古宅门前的这棵老榆树并非谁有意种植,而是在母亲生我的那天早晨,父亲在门前用树枝夹围栏时无意存活下来的一棵。此后,家人谁也没有注意它的存在,它是无声无息地将自己保留了下来,如此枝繁叶茂,树影斑驳。这正应了那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俗语来。

这棵树,小时候无人浇水施肥,无人剪枝,冬天也无人给它包上一块棉布暖暖身子,仅仅靠着老天爷的恩赐,任其自然生长。几年后,居然碗口粗细,与此同时,它就富有了生机,富有了活力,自身的价值也就逐渐地凸显了出来。

春天,万物复苏。一群群北归的燕子蹲在这枝头上摇头摆尾,“喳喳”地叫着。家里养的一只抓耗子的大狸猫闻听早就冲出家门,“噌噌噌”爬上这棵树,探头探脑地窥伺着这枝头的燕子。妈妈生怕这燕子被猫捕捉住吃掉,推门将燕子轰走,让猫空喜一场。然后,再将自家的被子或放在柜子里的衣物掏出来,挂在树杈上拍打、晾晒。屯中胡栓、常保、锁住等和我一般大的小伙伴也时常跑过来,扑扑屁股下的杂物,围坐在树下,玩着那“扒尿炕”“走五道”“憋死牛”等老掉牙的游戏。凡此种种,都得益于这棵树,为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家小院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增添了几分生气。

每逢夏日,树上墨绿的叶子犹如枝条上伸出的一个个小巴掌,展示它的生命力。中午,炙热的阳光下,硕大的树冠将一抹绿荫投放在小院上。左邻右舍,刚吃完午饭的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凑到这里来,有的叼着旱烟袋,一边有滋有味地吸着旱烟,一边打牌;有的一边用火柴梗剔着牙,一边唠着家常,讲那家长里短老掉牙的故事。这些人或坐或卧,或蹲或躺,无拘无束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屯子里的一些小伙伴们,中午没占着地方,晚上连作业也顾不上做,扒拉一口饭老早聚拢来,将竹竿粗细的麻绳两头拴在树杈上,绳子中间放上一块木板,一个个有说有笑,优哉游哉地荡起了秋千,尽情地享受着生活的快乐。  那时,冬季没有反季蔬菜。每年秋天,自家园子里的辣椒吃不了,母亲就将它们用针线穿成串;把大蒜从地里拔出来,编成辫子;一抬手,挂在树杈上。树杈承担着这沉甸甸的收获,默默无言,无怨无悔。绿绿的树冠下,挂着一串串红红的辣椒,一辫辫白白的大蒜,红与白相互掩映,远远望去,煞是一道亮丽的风景。(P209-211)

序言

推荐序点亮心灯

伍剑

人生的道路是一条曲曲折折的山路,你能回顾过去,却永远无法预测到未来。有时前方看似是一条平坦的大道,可等你走近却陡然会出现令人眩晕的万丈深渊,四周也顿时变得黑暗起来;这时你会惊恐,会彷徨,甚至会退却,好像一下失去了所有。如果突然在前面出现一丝,哪怕是萤火虫似的灯火,你的心一定会静下来。

刘占龙老师的这本散文集《寻光而去》就是那萤火虫似的灯火。

我和刘占龙老师认识很久,知道他是一名教师,而且是很有成就的教师,也参与一些报纸杂志的编辑工作。但读刘占龙的文章不多,而真正读到刘占龙的文章是在我主编《琴台》丛书的时候。刘占龙给我投来一篇《旅豫留痕》的小说,读完文章不仅感到文辞优美,情深义重,更主要的是文章中充满了盈盈的正能量,于是留用出版。

这次读刘占龙的散文集《寻光而去》,更让人如同走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五彩世界。文章浅浅道来,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则似乎感到这是作者用心在交谈的细语。我读到青藤爬满窗棂,绿叶穿起的风铃,在旷野中摇曳;我读到在辽阔的北方平原上,那狂风中的漫步;我更读到不管世事如何变换,默默地感知,默默地理解,默默地在心里的祝福。

《寻光而去》共分六辑,每一辑一个主题,其中每一篇文章都表现出一种“感性体验”,同时又包含着理性思辨。刘占龙的“感性体验”发自对身边世俗人情的领略和体悟,并娓娓道来,又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导入审美,形成了一种走出困扰的使命意识。刘占龙的散文把描写山川河流,一花一木,一人一物都和个人情感融为一体,你从他的笔端可以看到那些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我望着眼前这位聪慧、淳朴、善良的小姑娘,猛然想到了民间的那句老话:孩子,就是妈妈的影子!”(摘录自《孩子,就是妈妈的影子》)“它不给自己留下一丝一毫的遗产,整个身躯全部奉献给人类……”(摘录自《棉之断想》)

刘占龙的散文有着哲学般的思辨,更有着丰富的内涵,这都是导源于他的正直为人,他的情怀。去年,当我第一次见到刘占龙老师,我就被他的质朴正直所感染。正如著名散文家柯灵说的:“寸楮片纸,却足以熔冶感性的浓度,知性的密度,哲学的亮度,一卷在手,随兴浏览,如清风扑面,明月当头,良朋在座,灯火照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可谓是生于忧患,长于动乱,成熟于奋起。他们接触到社会的最底层,所以,他们肩上背负着太多的责任,于是,才有了这代作家的使命感和历史感。我喜欢孙犁和杨朔的散文,虽然文中留有较强的时代烙印,但也具有独特的意义。刘占龙的散文,颇有孙犁风格,他并不是对景物进行僵死的白描,而是把现实作为一条奔腾不息的涓涓小溪,用心去品评,去呵护。

辽阔的北方平原造就刘占龙,所以,刘占龙的散文又有别于孙犁散文的细腻,而且粗犷豪放,如他在《情倾雨后》中的描写,那“团团的黑云上升着,白亮起来。突然,从刚刚裂开的缝隙间,一道斜长的光柱从东南方向直射过来。顿时,房屋、树木、花草一切像是镀上了一层薄金,泛着耀眼的光……”这些描写自然,没有雕饰,呈给读者的是一段清爽而豪气的酒香,故而显得浓郁醇厚。

散文就在于情,读着刘占龙的散文,仿佛在和一位朋友走在路上,边走边聊。他的散文是用真情写意人生。其实,我更要说的是,那一篇篇墨香的文字,并不是灯火,而是微弱的萤火虫举着的一盏心灯,虽然并不光亮,但不管潮起潮落,人生冷暖,他都在那儿亮着,让你似乎能明白什么……

书评(媒体评论)

读刘占龙的散文,仿佛在和一位朋友走在路上,那是用真情写意人生。那一篇篇墨香的文字,并不是灯火,而是微弱的萤火虫举着的一盏心灯,虽然并不光亮,但不管潮起潮落,人生冷暖,他都在那儿亮着,让你似乎能明白什么……

——冰心文学奖获得者 伍剑

清新质朴的文字,飘逸隽永的气韵,恬淡幽雅的意境,恰似酿就的一杯甘醇的老酒,回味无穷。又似一股汩汩的清泉,让你的情感得以滋润,心灵得以抚慰,生命得以超越。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谭旭东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