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上英雄海上英雄续/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顾明道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顾明道首创男女二侠双双闯荡江湖之模式。作者武侠创作颇多,多半以爱国或民族思想为寄托,因此很受到欢迎。其武侠小说作品可与向恺然、赵焕亭并论,并誉其为“武侠则有声有色,写社会则入情入理,记事则惟妙惟肖,言情则可歌可泣。”他一生创作武侠作品共计十八部,代表作《荒江女侠》曾被改编成戏剧又拍成电影。他在《海上英雄海上英雄续/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中所用的单一观点却是打破古典小说的写作方法,开创了武侠写作之先河。

内容推荐

顾明道著的《海上英雄海上英雄续》是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顾明道卷之一。收录了作者海上英雄和海上英雄续两部小说,包括《莽强寇喜擒紫衣孃 美少年怒斫碧云石》《寻宿仇头陀施毒手 访知友老叟救神童》《只手挽危舟奇能惊客 单身探虎穴剑气如虹》《月影剑光头陀授首 脂香粉腻少女卖淫》《易弁而钗县衙戏污吏 闻鸡起舞旅店识英雄》等。

目录

海上英雄

 第一回 莽强寇喜擒紫衣孃 美少年怒斫碧云石

 第二回 寻宿仇头陀施毒手 访知友老叟救神童

 第三回 只手挽危舟奇能惊客 单身探虎穴剑气如虹

 第四回 月影剑光头陀授首 脂香粉腻少女卖淫

 第五回 易弁而钗县衙戏污吏 闻鸡起舞旅店识英雄

 第六回 薛家墓孺子得鞭 九华山群英结义

 第七回 带发效忠孤城喋赤血 仆碑探异绝壑斗黄龙

 第八回 海上识英雄佳人慧眼 洞中驱强暴侠士热肠

 第九回 见义勇为渔翁得快婿 欲擒故纵傻女感征夫

 第十回 车辆战收服虎将 百跪香叩寻老衲

 第十一回 伙劫碧云村弱女受欺 独闯大盘岛英雄人彀

 第十二回 鼋送绿霞初识水杰 珠还合浦乃创霸基

海上英雄续

 第一回 夺魄惊心三箭驱剧盗 翻江搅海一叉奏奇功

 第二回 傻左婴洞房闹喜剧 小诸葛海岛布迷阵

 第三回 轻歌曼舞洞内困英雄 火树银花岛中逢蛮女

 第四回 羁异域巫山圆好梦 复前仇沧海鏖奇兵

 第五回 珠滚红玺塔飞燕投罗 火烧紫云洞神蟒伏法

 第六回 慷慨赴义海上起雄兵 倥偬离家山中射猛兽

 第七回 一身摧强敌虽败犹荣 三义赋同仇狂歌当哭

 第八回 杯酒言欢骁将中狡计 禁城行刺壮士困铁笼

 第九回 走荒郊苦斗神猿 人绣闼喜逢娇女

 第十回 蝶醉蜂酣花前订密约 剑光斧影桥下救知交

试读章节

第一回 莽强寇喜擒紫衣婊 美少年怒斫碧云石

莽莽尘世,芸芸众生,其间充满着的便是“不平”二字。物不得其平则呜,所以本来和美静善的社会,也就变成了黑暗的恐怖,种种罪恶因之而生。上无遵揆,斯下无法守,于是草野游侠之徒乘时崛起,越俎代庖,做种种锄强扶弱的事。其间自然也有桀骜之辈,野心难驯,不顾到国家的法律,有越轨的行动。所谓“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既不见容于官吏,其趋势遂致啸聚山林,干那月黑风高,杀人放火的勾当,而为害于良民了。但是古今来虬髯黄衫之徒,呜剑弄丸,行侠仗义,所谓“其言必信,其诺必果”,何尝不有忠肝义胆的好男儿,或隐遁山林,或浪迹湖海,眼见着许多不平的事,勃然投袂而起,一泄冤抑忧愤之气呢?而况亡国遗民,更深故宫禾黍之悲,渡江击楫,誓复中原。如齐田横有士五百人,赴义不顾,视死如归,使后人读之,也不禁肃然起敬了。

在下谬厕小说家之列,一支秃笔,东涂西抹,觉得我国尚武之风,亟宜提倡,才不失强国强种的嚆矢,使我国民有强固精武之体魄,一洗东亚病夫之恶名。然而又忧于国内近来匪风日炽,焚烧劫掠,闾里为墟,一班老百姓苦得有家难住,有乡难安,所以不敢描写那些侠客其名、寇盗为实的人物,以致迹近诲盗,而加添吾的罪过;却愿写出一二忠贯日月、义薄云天的海上英雄,把他们可歌可泣可惊可喜的奇事逸闻,贡献于书者。不但为读者茶余酒后之谈助,也知天生异人,灵光侠气,自然与众不同了。

宗旨既明,书归正传……

在那浙江鄞县之东,有一个小村落,前濒大海,背倚高山。村中共有百十多家居民,大都捕鱼为生。因为村中有一碧云石,所以这村也唤作碧云村。那碧云石屹立在海滨,有两丈多高,其广可容两人。是一块陨石,大概是千百年前之物。据故老相传,说在三国吴大帝时,某日某夜,天上降下一团烈火,海边便矗立着那块大石。那时村中居民只有二三四家,也不成其为村呢。因那陨石颜色稍呈暗碧,上面又有如云身的皱纹,遂名为碧云石。村民对着那碧云石视为神异,都有敬拜的心思,以为有神明依附。在元世祖时,有一番僧走过,见了碧云石,很是惊异。他曾和村中一个父老说过四句偈语道:“美哉碧云,天地之英。碧云中断,奇人来临。”所以那碧云石之名声传遍遐迩。

至于碧云村很是富饶,自从以前曾被倭寇一度劫掠后,一向平安无赖,好似世外桃源一般。不料近来海盗猖獗异常,不但在海面上常闻劫掠船舶的消息,便是有几处沿海的村落,也被海盗纠众前来焚劫。风声传到碧云村,村民心里都很惊惶,一齐商议预防之策。

村中有一个姓段的壮士,名唤人龙,有三十多岁。以前曾从军在外,因得罪归乡。两臂很有膂力,精通武艺,能使双刀作旋风舞,十数人近身不得。平日在村里携着一班少年子弟,捕鱼之暇,常常教他们学习拳脚。众少年都拜他为师。为碧云村中的佼佼者。此时众人都要求他出来捍卫乡里,抵御盗匪。

段人龙自负其能,对众人狂笑道:“我看海盗如狗鼠罢了,有我在这里,不要害怕。他们若来侵犯,杀他一个落花流水,才快我心。”(P3-4)

序言

顾明道和他的小说(代序)

张赣生

在本世纪(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能与“南向北赵”并称的武侠小说作家只有顾明道。

顾明道(1897-1944),原名景程,江苏苏州人。他八岁丧父.自幼体弱,上学时膝部患骨结核(中医所谓骨痨)致残,行动依赖拄拐。他毕业于教会所办的振声中学,因学习成绩优秀,即留在该校任教,并受洗为基督教徒。1922年,范烟桥移居苏州,范氏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就曾与友人组织“同南社”,诗酒唱和;这时又于七夕会同赵眠云、郑逸梅、顾明道等九人组织“星社”,以文会友。顾氏由此结识了一批文友,他一生的文学活动大体未超出这个小团体的范围。顾明道因一直希望医好腿疾,所以结婚较迟,抗战爆发后,他和母亲、妻子全家移居上海,苏州的家产毁于战火,从此落入贫病交加的处境中。他一生以教书为业,战前一直在苏州振声中学执教,迁居上海后一面写作,一面仍自办补习学校,招生授课,直至肺结核把他折磨得卧床不起才停办。病重时生活无着落,全靠朋友周济,终年只有四十八岁,身后凄凉。

了解了顾明道一生的经历,有助于我们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他的小说。

从顾明道一生经历来看,腿残、留校执教、参加星社,这三件事深刻影响着他一生的文学事业。民国初年的上海,盛行哀情小说,即文学史上称之为“淫啼浪哭”的时期。1912年,徐枕亚的《玉梨魂》和吴双热的《孽冤镜》在《民权报》同时连载,随即又连载李定夷的《霄玉怨》,流风所被,一片哀音。顾明道就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开始试写小说,那时他只有十七岁,尚未成年。他的处女作是短篇言情小说,发表在高剑华主编的《眉语》月刊上,这是一份以知识妇女为读者对象的刊物,脂粉气很重,在该刊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阐明办刊宗旨的《宣言》,其中说:“花前扑蝶宜于春;槛畔招凉宜于夏;倚帷望月宜于秋;围炉品茗宜于冬。璇闺姐妹以职业之暇,聚钗光鬓影能及时行乐者,亦解人也。然而踏青纳凉赏月话雪,寂寂相对,是亦不可以无伴。本社乃集多数才媛,辑此杂志,而以许啸天君夫人高剑华女士主笔政。锦心绣口,句香意雅,虽日游戏文章、荒唐演述,然谲谏微讽,潜移转化于消闲之余,亦未始无感化之功也。每当月子弯时,是本杂志诞生之期,爰名之曰《眉语》,亦雅人韵士花前月下之良伴也。”看了这篇《宣言》,读者当能了解此刊物的性质。顾明道在1914年左右开始写小说时,选中这样一个刊物投稿,也就表明顾氏本人的性格难免有些多愁善感的脂粉气。

我指出顾氏性格中的脂粉气,因为这决定着他文学作品的基调,丝毫也没有嘲讽顾氏之意,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环境下养成他的性格,这没有什么可嘲讽的,我们要研究的只是事实。郑逸梅在《悼顾明道兄》一文中提到两件事,其一为:“明道最初的作品,刊登在许啸天所辑的《眉语》杂志上,该杂志多载女作家的文字,他就化名梅倩女史,撰着短篇小说。有一位读者,是登徒子之流,写信追求他,缱绻缠绵,大有甘伺眼波之意。明道接到了信,大笑之下,用梅倩具名答复他。那个登徒子欣喜欲狂,寄给他一帧照片,请他交换‘芳影’,并约他会晤某园。明道到这时,才用真姓名自行揭破。这一段趣史,明道时常讲给人听的。”其二为:“《江上流莺》稿成,我曾为他写一小序,有云:‘江山摇落,风雨鸡鸣,我侪丁斯乱世,应变无方,干禄乏术,臣朔饥欲死,乃不得不乞灵于不律,红茧缫愁,绿蕉写恨,借以博稿资而活妻孥。社友顾子明道固与予相怜同病者也。’明道读了,亦为之感喟百端,不能自已。”当时正值日寇侵华,人民生活困苦,对此局面“感喟百端”也是情理中的事,我们不必咬文嚼字,过分挑剔;但达到“不能自已”的程度,就难免少些丈夫气了。以上两件事都可证明顾氏确有些多愁善感的脂粉气。

顾明道养成这样一种性格,固然与前述民初上海文坛的时尚有关,在当时一些人的心目中,唯其如此才配称为“才子”,少了贾宝玉味道就被视为粗俗;但是就顾氏本身的内因而言,腿残对他心理上的影响,恐也不容忽视。肢体的残疾不仅影响着顾明道的性格,也限制着他的行动。郑逸梅《悼顾明道兄》一文说:“这时他在吴门振声中学担任教务,因不良于行,往返不便,所以他住在校中。”顾氏是一位多半生未离他那中学小天地的人,缺少广泛的社会生活经历,在这方面,他既不能与同时的“南向北赵”相比,更不能与后来的“北派四大家”同日而语。对于这样一位学生出身,生活面狭窄,又多愁善感的作家来说,写言情小说自然是最方便的,他可以坐在家里凭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打动读者,只要情感诚挚,哪怕写的只是他个人的小天地,也总会有其可取之处。但自向恺然《江湖奇侠传》引起轰动之后,报刊编者和出版商均热心于武侠一途,顾明道为适应这一潮流,便也改弦易辙,于1923年至1924年在《侦探世界》杂志发表武侠小说。1929年,他由杭返苏,途经上海,与当时主编《新闻报》副刊《快活林》的星社文友严独鹤相会,恰逢《快活林》需要连载长篇武侠小说,严约顾撰写,这就促成了他一生的代表作《荒江女侠》的问世。

《荒江女侠》刊出后竞大受欢迎,同年冬,上海三星图书局向新闻报馆购买版权出版单行本,至1930年8月已翻印四版,1934年11月更达到十四版,这在当时是很可观的销行数。可见其轰动的程度。由于此书畅销,顾氏也就续写下去,共出版了六集,并被友联公司改编为十三集连续影片,上海大舞台、更新舞台也改编为京剧连台本戏,风靡一时,大有凌驾《江湖奇侠传》之上的势头。这部小说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出人意料的效果,今天的读者或许很难理解。当时最著名的武侠小说,是“南向北赵”的作品,向恺然连缀民间传说,自有其吸引人的一面,但却少了点爱情纠葛、哀感顽艳;赵焕亭的《奇侠精忠传》据说原有不少狎媒的描写,因而触犯禁例,出版时经过删削。顾明道于此际把武侠、恋爱、探险等成分捏在一起,就给读者一种新鲜感,满足了十里洋场那特定读者群追求新奇、热闹的要求,正如严独鹤在《荒江女侠序》中所说:“以武侠为经,以儿女情事为纬,铁马金戈之中,时有脂香粉腻之致,能使读者时时转换眼光,而不假非僻之途,不赘芜秽之词。是以爱读者驰函交誉。”

顾明道用以吸引读者的另一个办法是写“冒险”,他在谈及自己的作品时说:“余喜作武侠而兼冒险体,以壮国人之气。曾在《侦探世界》中作《秘密之国》《海盗之王》《海岛鏖兵记》诸篇,皆写我国同胞冒险海洋之事,与外人坚拒,为祖国争光者。余又著有《金龙山下》一篇,可万余言,则完全为理想之武侠小说也,刊入《联益之友》旬刊中。又曾写《黄袍国王》长篇说部,记叙郑昭王暹罗之事,曾刊《大上海报》,后该报停版,余亦中止,他日拟出单行本以飨读者矣。又新著《龙山争王记》,则方刊于《湖心》周刊中,该刊为西湖小说研究社出版者也。曩年余为《新闻报·快活林》撰《荒江女侠》初续集,尚得读者欢迎,今由三星书局出单行本,三集亦在付梓中矣;又为《小日报》撰《海上英雄》初续集,则以郑成功起义海上之事为经,以海岛英雄为纬,以上两种皆由友联公司摄制影片。又尝作《草莽奇人传》,则以台湾之割让,与庚子之乱为背景也。”(转引自郑逸梅《悼顾明道兄》)所谓“冒险体”或“理想小说”,显然是接受了西方的小说观念,是指类似斯蒂文生《宝岛》或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的体裁,譬如他所著的《怪侠》,写一个身负绝技的革命者,失败后率党徒逃亡海外,去非洲探险,与当地土著争斗,称雄异域,即是一例。

就顾氏的为人来说,他是一个正直、爱国的书生。“一·二八”日寇进犯上海,顾氏写了《国难家仇》《为谁牺牲》等小说,表示了他作为中国人的同仇敌忾之心。顾氏一生写过五十多部小说,以武侠和言情为主,也有社会、历史、侦探等作,他临终前,春明书店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江南花雨》,这本小说具有自述的性质。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9: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