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第一人称(精)/史铁生全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史铁生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史铁生著的《第一人称》内容包括:兄弟、爱情的命运、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午餐半小时、没有太阳的角落、“傻人”的希望、绿色的梦、绵绵的秋雨、树林里的上帝、神童、黑黑、人间、巷口老树下、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白色的纸帆、夏天的玫瑰、老人、在一个冬天的晚上、白云、奶奶的星星、足球、来到人间、毒药、我之舞等。

内容推荐

《史铁生文集》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辑入已逝著名作家史铁生创作的全部作品,由其夫人陈希米主编,应为最全、最佳版本。拟分十二卷,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与小小说、散文与随笔等。按计划2015年年底全部出齐。其时,正是史铁生先生去世五周年之际,也是对这位令人尊敬的残疾人作家的最好纪念。本卷《第一人称》是《史铁生文集》其中之一。

目录

短篇小说

 兄弟

 爱情的命运

 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午餐半小时

 没有太阳的角落

 “傻人”的希望

 绿色的梦

 绵绵的秋雨

 树林里的上帝

 神童

 黑黑

 人间

 巷口老树下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白色的纸帆

 夏天的玫瑰

 老人

 在一个冬天的晚上

 白云

 奶奶的星星

 足球

 来到人间

 毒药

 我之舞

 车神

 草帽

 小说三篇

 钟声

 第一人称

 别人

 老屋小记

 死国幻记

 两个故事

 往事

小小说

 小小说四篇

 猎人

 算命

 为无名者传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何宅

 历史

 不治之症

 猴群逸事

 借你一次午睡

 恋人

编后记

试读章节

兄弟

空荡荡的审讯室中央,坐着一个五大三粗的年轻人。

表哥开始读宣判词:“于犯志强,男,二十三岁……”

这名字挺耳熟,当时我就觉得。

表哥继续说:“为盖私房,先后盗窃砖瓦灰沙等国家建筑材料。价值达二百五十余元。因其所盖房屋阻碍了邻居张××的进出道路,双方发生口角和冲突。后经街道居委会调停,勒令于犯缩小盖房面积。于犯声称,所盖房屋为其兄结婚所用,执意不肯缩小.并扬言报复居委会负责同志,恶语中伤邻居张××。张××忍无可忍,与于犯讲理,竞被于犯当场用铁锹砍死。查于犯一贯打架斗殴,逞凶逞霸于左右邻里,为强化无产阶级专政,保护人民利益,判处于犯志强死刑,立即执行。”

整个宣判中,于志强毫无惧色,不时看看表哥,看看窗外,似乎他早已料到,早已准备去死了。真是个十足的坏蛋,我想。可我总不能明白,二十三岁的人,何至于如此?

“带下去!”表哥最后说。

恰在这时,有人告诉表哥,说是犯人的家属求见。那语音很低.但于志强分明是听见了。他站住,脸色变了,瞪着眼睛直视表哥,低声道:“是我哥,他老实……你,你们别吓唬他。”

“带下去!”表哥厉声道。

“哥……”于志强叫了一声,晕了过去。

来人正是于志强的哥哥,与弟弟不同,他单薄瘦弱。

“我给于志强送几件衣服。”他说着拿出一套崭新的涤卡制服、一双白边懒鞋和一顶黄呢子军帽,又说,“这是他一直想买的,为了我结婚总没……噢,反正是要死的人了,也许可以……可以让他穿上?”他的眼泪在眼圈里转。

“当然,这可以。不过,”表哥严肃地看着他,“你应该想一想自己,想想对一个杀人犯……嗯?”

他忽然抬起头,眼睛里充满了恐怖。大概是“杀人犯”三个字给了他刺激。但很快,他的眼神就变得黯淡、呆滞,“是的,杀人犯。是我害了他,是我……”

“你是于志强的哥哥?”表哥问。

“是,我是他惟一的亲人,我叫于志刚。”

“于志刚?!”我一惊,大概是喊出了声。于志刚把脸转向我,看了好一会儿。我不知该怎么办,只是怔怔地站着看他。

他一定也认出了我,把衣服放在表哥面前,便匆匆地走了。

是上小学六年级之前的那个暑假,妈妈要去外地工作一段时间,我便搬到舅舅家去住。

一天,下暴雨,后院那面灰色的老墙塌了一块。雨一停,我便和表哥表姐跑去看。刚跑进后院,就见枣树上站着一个男孩子,正在摘枣,边吃边从领口上往背心里装,肚子上已经鼓鼓的了。

“哥,快来呀!可多啦!”男孩子朝老墙塌开的缺口处喊。

缺口处露出个大些的男孩子的脸:“快回来,我告妈去!”

这便是于志刚和于志强。

“谁摘枣?!”表哥喊。

于志强吓了一跳,但马上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一边继续摘枣一边说:“你管着吗?”

“当然管得着。”表哥说。

“是你们家的吗?”

“当然是。”

于志强不吭气了,但还是摘。

老墙缺口处的于志刚不见了,只听见他喊:“小强,快过来!要不我去厂子叫妈去。”

于志强从树上下来,朝缺口处走。P3-5

后记

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全集,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给自己的爱人做全集,这是人生难得的可能。我告诫自己,这样的机会,无论怎样都该珍惜。

然而终于着手开始的时候,又一次遭遇对什么事都懈怠迷惑的虚无感。发现对编全集这件事,无论目的还是方法,自己都不甚清晰。

为什么要编全集?我不能确定史铁生自己是否会极赞同此事,但是知道他至少不会很反对。做全集和不一定做全集的理由都很多。我相信,一个人写出的好东西,必定是少的;值得一版再版的,更少;而那些“全部”的边沿和角落,其价值和证据性,都很有限。此外,多年来我们俩对其作品资料的存档和整理多有疏忽,也构成了不小的障碍。

总之,我的热情和能力都远远不够。

但是,只要有可能,把史铁生的文字整理聚拢起来,终究该是合理的行为,是我应该做的事情,也无疑应尽全力。

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杨柳,感谢我的同学钟晶晶,感谢我的同事田娟华,感谢老朋友孙立哲、柏晓利……没有你们。这个全集将会有很多重要的遗憾。

感谢北京出版社的诸位编辑,没有你们的细心负责,没有你们加班加点,这个全集肯定无法按计划的时间出版。

最要感谢的是隋丽君老师。她的热忱、敏锐、严谨、坚韧在这个全集从启动到完成的每一个细节里都给了我深刻的教益。能够遇到这样的编辑,是我的幸运,更是史铁生的幸运。

现在这个全集,主要辑入的当然是曾经在各处发表过的作品,这些作品在不同时期都进入过不同选本。此次出版,按照隋丽君老师的要求,凡史铁生用电脑之后创作的作品,全部采用电脑里的原始文件,纠正了之前各类版本存留的错、漏、疑。对原始稿件的存疑,还参照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国当代作家系列.史铁生系列》(其责编杨柳曾就一些编辑中的问题跟史铁生有过交流)做了校订。

此次新编新收,需要说明的主要有几点:

1.收入了史铁生早期创作的剧本、小说等,这些作品此前从未进入过任何选本。

2.收入了新收集到的书信七十余封。

3.恢复了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第一次发表时因故删去或修改的部分文字,散见在该书三个章节里。这是史铁生明确的意愿。

4.史铁生看书时会把一些感想写在书页空白处,偶尔也会零散地记一点在电脑里。这次选了一部分还算连贯的“碎片”,冠以“读书卡片”和“页边笔记”收进杂记卷。也不知道有没有意义。

5.选了一点好玩的东西:偶尔的涂鸦,给朋友画的贺年卡,信手转的打油诗,透析时写的手机短信等。这些不登大雅的东西也凑在全集里了,不知是否合适。

6.在未竟稿卷,收录了一部分史铁生尚未最终完成、发表的作品。还有个别篇目,如小小说、诗歌等,因数量少,均按编辑体例辑入相应卷册,且都做了未刊说明。

7.关于访谈卷。这一部分应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作品。此次收进来的绝大多数是经史铁生本人校订过的谈话记录,也算反映了他的一些想法以及生活状态。

8.对个别明显不合理的错谬,在不违背原意的前提下,编者或编辑做了未加注明的修正。特别是对有些文字用法不一的地方,尽量做了局部统一。个别确实无法辨认、修正的可能错讹,则保持了原样,加注了说明。

9.遵照编辑要求,增加了必要的编者注:无法确定写作日期的,只能空缺;或为当事人,隐去了一些人名。

在这个全集里,有些文字,比如在70年代写的书信,现在读来显得幼稚、无知;还有一些文字,或许是偏见、浅见。有编辑提出删去,我想还是保留原样吧。因为史铁生自己曾在1994年为《史铁生作品集》写的《作者后记》中说:“很多篇章已不忍卒读,但放弃如同遮丑,反促幼稚长成诡诈,想想实在不好。况且,走向未来不该以贬损过去为快意、为轻装,就如同任何时候也不能对初恋的痴騃与悲喜轻描淡写。”我以为,这个态度,到今天,即使过去了二十一年,他也应该不会改变。我还想,这倒是能够看出来一个人的起点,那一代人的起点。

虽经各位参与者全力尽心,这个全集也不可能做到真正“全”,遗憾和错漏难免,但愿以后有机会不断弥补、完善。

最后想记一笔的是,在史铁生的电脑里,未竟稿《我在史铁生》的word文档最后修改时间是:2010年12月30日,9:35:58——这是他最后干活的时刻。

有最后,才会有全集。

他已经去世五年,五年没有再往前走。今后还会有更长的时间止步不前……

是为编后记。

陈希米

2015。12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