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裸绿/跨度长篇小说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世君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李世君著的《裸绿》是作者的长篇小说系列“我们正年轻”四部曲继《青衿》《紫殇》《橘红》之后的最后一部作品。

爱,是一回事。被爱是另外一回事,这就如同对应或背离的,呼唤与聆听。

谁最先露出了春天,是无畏的绿。它先是羞涩后是慷慨,是轰轰烈烈中的花朵的红光与杯盏的醉意。赤裸的绿,你是不是在感叹,我的盛装的叹息。

内容推荐

李世君著的《裸绿》讲述了各主人公在广阔的社会空间中,一面处理着复杂的人际关系、感情纠葛,一面见识着人性的黑和暗,同时也不遗余力地发挥着光和热。他们付出了成长的代价,但依然坚守赤子之心。故事终将落下帷幕,但是它带给读者的思考并不会就此终止。

目录

上卷 代价

 第一章 夜雨

 第二章 陆主任

 第三章 出院

 第四章 买婚房

 第五章 意识泛滥

 第六章 海归女

 第七章 我们扯平了

 第八章 乱套了

 第九章 医院纠纷

 第十章 蓝妮子

下卷 上路

 第十一章 决绝之痛

 第十二章 英国老板

 第十三章 酒宴诗词

 第十四章 烈火中的美女

 第十五章 亚当·斯密的书统治我

 第十六章 天谴

 第十七章 我把男友让给你

 第十八章 引咎辞职

后记 “后现代表现主义”文学 作者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夜雨

天黑得厉害,伸手不见五指的夜空,被密匝匝的乌云挤压着。

我心里憋闷得难受,我尽全力地张开手指,想抓挠胸脯。我的手哆哆嗦嗦,向胸脯伸去,这一时竟然软下来,没了力气,怎么抬都抬不起来。

我喘息了一会儿,又开始把手往胸脯上伸。好,摸到了,我摸到我憋闷的地方了。我一下两下地抓,不行,抓下去一点作用都没有,胸脯依然是那样憋闷,像有重物压着一样。我又在床上喘息了,我艰难地扭动脖子,眼睛模糊地望着墙壁,望着屋顶,隐隐约约听到窗外因为空气的挤压发出的叽叽声,声音不大但是持久,像一个怨妇呃呃呃地提着气呻吟,呜呜喽喽的像喉咙憋了一口痰怎么也吐不出来。我再次抓挠胸脯,再次费力地转动脖颈,我发觉这声音来自屋角的夹缝。我定了定神,目不转睛地注视那里,刚才的感觉找不到了,我耳朵像被什么东西堵塞着了,声音隔得很远。

我现在掌握了一种方法,伸出手使劲扭耳朵,扭了耳朵声音就会听得清晰。于是我努力地扭我的耳朵,没有力气了,我还是尽量地发了疯地扭,可是一点作用都没有,那个怨妇的低泣声,远远地依然在耳边响着,我听不清楚了,我累了。在那里躺一会儿,随后什么都不知道了。

当我再一次醒来,最先感知的是刮风的声音,在这漆黑的夜里,刮风的声音很凄厉,像一只被捆扎了嘴的猫,“呜——呜——”地挣扎着发出来的。气温随即迅速下降,我感觉很冷。树的枝条上挂了孝,枝条经风一吹,晃荡着,碰撞着,能听到噼噼啵啵地夹杂一些散乱的声音。

这一年是个暖冬,整个冬季,无雪无雨,开了春,也是异常干燥。进了五月,从西北地区袭来的冷空气,突然在这个地区开始肆虐,这一夜温度骤然变得异常寒冷。

是倒春寒。倒春寒侵袭这里了,人们猝不及防,紧缩着身子,重新翻出御寒的衣物裹在身上。

雨是从昨天上午下的,下了整整一天又一个夜晚,下得人心里烦烦的,躁躁的。从窗子的缝隙挤进来的风,带着冰冷的寒意,冻得人的心也开始颤抖起来。

看了一会儿电视的人们,我想,这会儿肯定有的捂着被子早早上床了,有的还在坚持着,裹着棉衣,在那里无滋无味地反复换着频道。

在这浓黑寒冷的暗夜里,世界像跌入无底的黑洞,外边所有的声音在这一时间全都消失了,只有那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风凄厉地吟着,发出疹人的响声。

我没有觉察到这夜是对着我来的。在这冰冷的暗夜里,我毫无目标地摸索着,等待着,我在等待那一声瞬间劈开我这成茧的霹雳快些到来,也许有了霹雳声,我会清醒过来。  时间一分一秒走得很慢,我只能耐着性子等待。过了午夜,零点一刻,一道闪电,像一把灼目的白色的刀,把厚重的云层劈裂。轰隆隆一阵闷雷,好像千万匹战马拖着木轮战车,从遥远的西北天际,滚压过来。雷声不大,很沉实,天塌地陷样的,震得人心里哆嗦,整个世界也跟着哆嗦。

这雷声长时间地在我头顶上滚动着,咕咕噜噜地响了好长时间,紧接着又是电光一闪,把整个房间都照得雪亮。一声霹雳从乌云的后边劈下来,咣,咔嚓嚓……所有的灯光瞬间熄灭,乌云被劈裂了一个口子。

这时候,在彭州市市医院心脏神经内科的病房里,意外地震醒一个人。

这个人不是别人,是我——范雯莉。这是我等待已久的霹雳,它劈开了紧裹在我身上的茧。

我突然完全清醒,有了感觉。看着房子四周雪白,看着一扇一米见方的透明玻璃隔断了窗外一明一暗的闪电。我慢慢睁大眼睛,望着窗外下着的雨,看着房子顶层的天花板,我的整个脑袋骤然一阵哆嗦,像小时候被吓着了一样,我紧紧地蜷曲着身子,缩在妈妈的怀里,不敢哭不敢叫,也敢不动。妈妈搂着我,轻轻地拍着:“不怕,是下雨打雷,是打雷的声音,莉莉不怕。”我觳觫地缩在妈妈怀抱里,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学会了一撞见害怕的事儿,就蜷曲着身子不动。

这是什么地方?我躺在床上想着。这地方好熟悉,又好陌生,我静静地听着窗外的雨声,想着。我的眼注视着房间左右,发现房间的天花板上有一抹亮光,雪亮雪亮的光,像手电筒的光柱那样。据说人之将死,就会有一抹亮光直直地射过来,引导你跟着它走。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抹亮光。亮光是从窗外斜射进来的。以前没看到过这种亮光,在我经历的那片黑暗、潮湿的地方,也没见过这样的亮光。现在黑暗没有了,潮湿也没有了,只有这空空洞洞的房子。我眼睛直视着亮光,辨认着亮光到底是什么东西。难道是我再一次重返死亡?是我再一次在亮光中寻找那个云烟氤氲的世界,寻找那片飘着腐朽气息的阴森湿地?寻找我曾经的落脚之处?不会的,全都不会的。我努力地辨认着这亮光,辨认着亮光的来源。我感觉这亮光是从背后那块阴暗的死亡的荒原射过来的。这死亡之地的阴暗气体托举着我,我开始往上爬,在爬升当中,我不由自主地四处寻找,寻找我曾经走过的路径。(P3-5)

后记

“后现代表现主义” 文学

成就一部小说有多种原因,采用的手法也可以是多样性的。这套系列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不按照传统的写作程序叙述故事,也不靠耸人听闻的事件把读者吸引过来。第一部《青矜》扉页上有一段话是以灵魂回顾对这套作品整体的一个概括,借着这个旨意,自始至终都是在“灵魂”回顾过往的故事里,让读者在似是而非的意识中俯察过往人生的经历及所处的人物生活原本。我把这种写作方式称为“后现代表现主义”。

“后现代表现主义”一词原指绘画,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表明自己绘画有别于印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词。后德国画家也在章法、技巧、线条、色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逐渐形成了派别。后来发展到音乐、电影、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

“后现代表现主义”文学我则认为:人生本来就是亦歌亦舞亦书的,反映生活的真实,是“表现”的核心,也是灵魂自我所经历的回顾。作家可以从主观自我的认识出发,达到一种奇妙而又真实的效果。我写我心可以演绎出万事万物,演绎出的万事万物不一定是现实中的时间概念,而是人生过往中时空参差错综的一种生活显像。其叙述的本质事件,恰好提供给作者任意发挥。就是在沉淀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取沉淀中需要表述的成分,厘清唯我非我的概念关系。

“后现代表现主义”文学,我认为应是倡导现实生活中的细微的真实,在细微中拂去表面化、简约化,因为是回顾,在客观外的现象中经过思维,存在于是与不是之间,带点似是而非,带点魔幻色彩。它力图细致地表现所描写事件、人物的真实核心,达到生活细末的显像。分析这套小说,说明其结构、其节点、其再现人物内在的想法,均来自对事件更贴近人物内心本能的处理,这样有助于对人物内心真实部分的展示,以期达到“读者”参与到人物自身中去,在一定层面上读者就是书中的某个人,较好地积极再现人物的心态,以唯“我”为尊,让读者在自我中存在于小说当中,达到零距离触碰。

“后现代表现主义”文学不是故意选择这种亦幻亦魔、亦真亦虚的写法,而是生活本身决定了非要采取这种写法不可。纷繁的世界总有纷繁的故事发生,在你经意不经意之间都有存在的原始意义和价值。书中的主人公范雯莉是“死”过一回的,为情,为爱,更是为了道德在心底的坚守,在灵魂出格之后,后现代表现主义作品以再现人物思想的根源和社会现象为基础,倡导人物性格的深层次描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常常使用新奇的语言、奇特的倒装、灵魂的反水、词语的重复以及扭曲句子结构等方式,形成一种过于紧张又急促的节奏,在急促节奏中又故意放缓,借此表现人物内心激烈狂热、喧嚣不安,又理性地戛然而止,使得情绪得以舒缓。  “后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表现主义”文学的区别,我认为有两点:一、前者是以现代为基础为前提的写作,后者则是纯表现的写作,而且不受时空束缚,可以随意生发,求得现实社会中对时间对人物(尤其是人物内心)的一种自我真实感,让读者和作品中的人融为一体。

表现主义文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怪诞、诡异的特色。具有原创性、开拓性,而且是粗线条的,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而后现代表现主义文学则是一种反叛,它重视细节的叙述,追求强有力地表现主观精神和内心反应。其基本特征则要求表现事物存在的本质,突破人的行为和人处的环境的描写而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展现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思想、行为,甚至臆想。这种主张完全突破了传统的对于人物事件粗略的描写。这种写法恍看是散的,烦腻的,甚至是杂乱的,实际上对每一个人物的描写都有其具象的展现,在细微中达到每一个人物的完整性(从内心到外在的行为)。这样的描写,主要人物(主人公)就不是主要的了,甚至退居到次要人物。像这套书中的主人公范雯莉,次要人物冼杰、田斌、吴晓娟等人的描写,它不是素描,它是从根源上、基因上,突破那种粗线条式的对人物的刻画,揭示人物及物象的本质,这近乎像福克纳主张的那样。在艺术表现方面,在“掘进”人物的内心生活上力图达到新的深度,使作品万花筒般繁复、杂乱,同时引人入胜。第一部《青矜》及其以后的三部《紫殇》《橘红》《裸绿》中,都用这种类似的写法。

如此看来,主人公不一定是贯穿书中的主要人物,在第二部《紫殇》里尤其明显,主人公范雯莉退居次要人物,次要人物冼杰居主要地位,这种写法《三国演义》《水浒传》《醒世姻缘传》等古著多多少少都有类似展示,在形式上形成多主人公性。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多主人公性也提及过这一点。

另一个特色:后现代表现主义文学在语言风格上,常常凸显一种唯美的散文式描写和诗意的语言结构,它强调表现事物的诗意性,给读者提供一种美的氛围。它是热情的、温暖的,洋溢着一种粉色的画面感。它极力反对冷漠、旁观和平淡冷静的客观叙述,用诗意的语言表述环境、人物,以抒情的带有温热的、美的句子引领读者对美的感受。

前十几年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认为80后这代人自私、娇惯,不能吃苦,不负责任,完全是一群以自我为中心,没思想、没追求的小屁孩。很多人直指“80后一代人的脊梁长歪了”“80后一代集体得了软骨症”,甚至有人放言“80后一代将是垮掉的一代,中国将垮在他们手上”。接着中国青年报推出了“80后是不是垮掉的一代”的系列报道和讨论。其中,既有社会各界,包括有大学老师、学生对80后的批评与建议,也有80后大学生自己的申辩和反思;既有尖锐的言论,也有理性的分析。“垮掉的一代”是美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个文学流派,把它借用到中国80后的这代人身上,听后不免让人心慕。

几年来对这个问题常常引发我的思考,我非常注意观察这代人的言行。他们追求时尚,热衷于流行元素。他们会为周杰伦发行的一张新专辑疯狂;他们会为日本党首参拜靖国神社而愤慨,会为钓鱼岛的争端骂骂咧咧。光临80后一代的BBS,还会发现,“周杰伦”“韩剧”会是热点,“两岸统一”“抵制日货”“中国崛起”同样也是热门词汇。不能否认这代人是有知识的,思想是开阔的,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同情心。社会的变革,促使这代人为找一份工作到处奔波,但是在爱的问题上,他们从不保守,且大胆追求,由于家庭上辈人的影响和社会公德的留存,他们追求的方式、目的又是那么的不一样……

基于这些认识,我在2007年以《别说不爱我》,后改名《我们正年轻》为题断断续续写了五六万字发到网上,没想到有几万读者阅读。当时我是两部书一块写的,:另一部是《暗警》(《暗警》于2012年出版后,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我们正年轻》这部系列作品的写作中去)。我一边写,一边把前五万字样章,传给出版代理人,没想到出版是那么艰难,投了几家代理商均无一例外地退稿,且说法不一。出版代理商注重的是市场效益,我这种纯文学作品他们不能接受。当时我真有些灰心,后来想想,我没见到“真神”(出版社有明见的责任编辑)。后来联系到上海文艺出版社资深老编辑丁元昌老师,并给他五万字样章,他两天看完回函说:“已经收到,并且浏览了一下,只有七章。希望拜读全文。”当天晚上我把整部书给他传过去,没想到的是十三天后,丁老师回函:

李世君先生你好!

大作已经拜读。题材是好的,文字流畅,在人物刻画上比较用心。如果在几年前,我们会毫不犹豫地采用大作。但是,我社已经改为企业,完全靠图书市场吃饭,对作品的要求主要看是否有市场冲击力。大作的叙述节奏比较缓慢,难以吸引目前图书市场的主力军年轻读者的阅读口味。非常抱歉,大作只能退回给你。以上意见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请再投别家试试。

十分感谢你对我社工作的大力支持!

这封回函无疑又给我一次打击,“真神”都这样说了我还坚持什么?我把回函重新细读几遍,发现他说的一句话让我恢复了自信:“如果在几年前,我们会毫不犹豫地采用大作。但是,我社已经改为企业,完全靠图书市场吃饭,对作品的要求主要看是否有市场冲击力。”这就是说,这本书若排除市场问题,在故事编排上、语言上他已经认可。

借着他这句话,第一部写好后,我继续开始第二部的写作,并且把整个故事结构、人物称谓改了一遍。2015年1月初第二部完稿,就选出版社,没想到中国文史出版社的薛媛媛编辑看了我的样章后,第二天就给了我反馈。“会这么顺利吗?”我有些怀疑,我说这是三部曲,第三部刚写几万字,薛编问:“第三部什么时间完成?六月份能完成吗?六月份完不成先给你出前两部,第三部你慢慢写,什么时间写好什么时间给我。”

我喜出望外:“好,两个月吧。”

出版社三审通过后,与我签了合同,后来我提前一星期完成第三部《橘红》。稿子传过去,三审和编辑加工完成后,就发了校对。

应该说薛编辑编稿是很认真的,是非常有责任心的,也是有独到的见解的,她本身就是80后,知道这代人喜欢什么样的作品。校对员三校完成后,薛编辑不但重新对漏校的字词标点进行了校正,即使去国外探亲的二十多天,也是对这套书的校对遥控指挥,探亲回来又碰上青岛书展。我本来以为稿子校对结束了,可以付印,没想到她还是不放心,青岛书展回来后又重新看了一遍。薛编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每天工作到深夜十一点,不为名不为利的辛劳,作者是有目共睹的,也深深感动着我。

“我们正年轻”系列小说已出版《青矜》《紫殇》《橘红》三部,第四部《裸绿》也即将付梓,在这部书中,范雯莉失魂得到控制,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但是她不能忍受老一辈人做的那些肮脏事,她选择了离开。全套四部书内容上总共八卷,计一百二十五万字。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正年轻”系列小说的前三部自2016年1月出版后,10月份又重新修订,重新设计封面再版,并且参加了2017年1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办的书展。这也充分显示了薛编辑的慧眼。

至此,在我的计划中写企业改制下的社会生活以及当代年轻人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的小说就告一段落了。

在此,再次对薛嫒媛编辑及其部门主任,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为这套书付出辛勤劳作的领导和编辑老师。

作者

2017年3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7: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