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自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海伦·凯勒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海伦·凯勒著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自传)》将作者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等作品进行编译,系统介绍了海伦·凯勒丰富、生动、真实而又伟大的人生历程,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这位不平凡的女性,汲取她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

读名人传记,就是在和一个优秀的心灵进行无声交流。今天,当我们重读海伦·凯勒自传时,定会为其展现出的顽强意志和可贵品质所强烈震撼,从而重获信心与希望,开创更为精彩亮丽的人生。

内容推荐

海伦·凯勒(1880-1968)是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作为一个出生仅19个月就因病丧失视力和听力的重度残障者,海伦·凯勒无论在学业、文学创作还是社会慈善活动等方面,都创造了一系列奇迹,被《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自传)》通过对海伦·凯勒的代表性作品《我的生活》《莎莉文老师》《走出黑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进行汇编,系统展现了海伦·凯勒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透过一行行生动的文字,海伦·凯勒拒绝向命运屈服的坚韧精神犹如一道亮光,将给世界各地的人们带去信心和希望。

目录

第一章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试金石

 阳光明媚的日子

 不一样的童年,一样的快乐

 寻找光明

 爱的摇篮

 新生

 觉醒

 怀念慈母

 走出黑暗与寂寞

第二章 希望就躲藏在绝望的背后

 哑巴哑巴,开口说话

 万里晴空的一朵乌云:《霜王》事件

 没有声音的语言

 不服输的人

 鼓起勇气上台演讲

 意外的惊喜

 我们神圣的责任

 战胜自己

第三章 鼓满信心风帆驶向成功彼岸

 喜悦和惊奇

 拍摄电影

 剧院生涯

 热烈的反战运动

 我的信仰

 在我沉寂的思想中

 演讲词

第四章 知识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读完的第一部书——《小贵族》

 学海无涯

 世界博览会

 剑桥女子学校

 再学两门外语

 备考大学

 入学

 大学生活

 文学,我理想的乐园

第五章 拥抱生活,亲近自然

 亲近大自然

 难忘的圣诞节

 波士顿之行

 拥抱大海

 秋天纪实

 这个冬天有点冷

 享受生活

 看戏

第六章 用爱及感恩的心态面对生活

 感谢那一双双托满阳光的手

 怀念贝尔博士

 约翰·赫慈

 遇见马克·吐温

 爱的福音

 友谊和生命

第七章 创造奇迹的人:影响海伦一生的莎莉文老师

 初次见面

 小暴君

 早餐会战

 单独训练

 神奇而美妙的水

 良好的开端

 学会道歉

 伯金斯盲人学校

 华年似水

第八章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附录 海伦·凯勒生平年表

试读章节

阳光明媚的日子

我的家族先辈起初来自瑞典,后来移民并定居在美国的马里兰州。说来有些不可思议,我的一位祖先竟然还是位聋哑教育专家呢!估计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有一个像我这样又盲又聋又哑的后人。每当我想到这里,心里都禁不住要感慨一番:人生无常,命运真是无法预知啊!

我的祖先在亚拉巴马州的塔斯喀姆比亚镇买了土地,算是安顿下来,整个家族开始在这里定居,繁衍生息。那时候由于地处偏远,祖父每年都要特地从塔斯喀姆比亚镇骑马到七百六十英里外的费城,购置家里和农场所需的日常用品、农具、肥料和种子等。每次祖父在去往费城的途中,总会写回家信报平安,信中对两部沿途的景观以及旅途巾所遭遇的一些人、事、物都有清楚且生动的描写。直到现在,大家依旧喜欢不停地翻看祖父留下的书信,就好像是在看一本历险小说,总也读不够。

在我生病失去视觉、听觉之前,我们住的屋子还很小,总共只有一间正方形的大屋和一问供仆人住的小屋子。依照南方人的习惯,一般会在自己的住址旁再加盖一问屋子,以备急需之时用。南北战争过后,父亲也盖了这么一间房子,他和我母亲结婚后,就住进这个小屋。小屋被葡萄秧、爬藤蔷薇和金银花遮盖着,从远处看去,很像一座用树枝搭成的凉亭。小阳台也就藏在黄蔷薇和南方茯苓花的花丛里,成了蜂鸟和蜜蜂的世界。

祖父和祖母所住的房子离我们这儿不过几步远。由于我们家被茂密的树木、绿藤所包围,所以邻居都称我们家为“绿色家园”。这里,便是我童年时代的天堂。

在我的家庭老师——莎莉文小姐尚未到来之前,我经常独自一人,依着方形的黄杨木树篱,慢慢地走到庭园里,凭着自己的嗅觉,寻找初开的紫罗兰和百合花,深深地吸着那清新的芳香。

在我心情不好时,便会独自到这里来寻求慰藉,我喜欢把滚烫的脸庞躲进凉气沁人的树叶和草丛之中,让烦躁不安的心情略微冷静下来。

每次置身于这个绿色花同里,心情便会格外地舒畅。这里有爬满花园凉亭的卷须藤和低垂的茉莉,还有一种叫作蝴蝶荷的十分罕见的花。因为它那容易掉落的花瓣很像蝴蝶的翅膀,所以名叫蝴蝶荷,这种花发出一阵阵甜丝丝的气味。但最美丽的还要数那些蔷薇花。在北方,即使是在花房里,也很少能够见到我南方家里的这种爬藤蔷薇。它到处攀爬,一长串一长串地倒挂在阳台上,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丝毫没有尘土之气。每当清晨,它身披朝露,摸上去非常柔软、舒服,令人陶醉不已。我不由得时常想,就是上帝的御花园,也不过如此吧!

我的父亲亚瑟·凯勒在南北战争时是南军的一名上尉,母亲凯特·亚当斯是他第二任妻子,母亲小父亲好几岁。

一八八〇年六月二十七日,我出生在美国南部亚拉巴马州的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

我生命的最初阶段是简单而普通的,就像每个家庭迎接第一个孩子时一样,父母和家人都满怀喜悦。为了给我命名大家都绞尽脑汁,你争我吵,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想出来的名字才是最有意义的。父亲希望以他最尊敬的祖先的名字“米德尔·坎培儿”做我的名字,母亲则想用她母亲的名字“海伦·艾弗雷特”来命名。大家再三讨论的结果,是依照母亲的希望,决定用外婆的名字。

为了给我起名字争吵了一顿过后,接着就是带我去教堂受洗,大家又是一阵手忙脚乱,以至于兴奋的父亲在前往教会途中,竞把刚起好的名字给忘了。当牧师问起“这个婴儿叫什么名字”时,紧张兴台的父亲一急之问说出了“海伦·亚当斯”这个名字。因此,我的名字就不是沿用外祖母的名字“海伦·艾弗雷特”,而变成了“海伦·亚当斯”。(P2-4)

序言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如果说拿破仑是战场上的胜利者,是叱咤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乱世枭雄,那么,海伦-凯勒则是生活中的勇士,是拒向命运低头、立志驱除人生黑暗的光明使者。

88年的人生岁月中,海伦·凯勒仅在生命的头19个月拥有光明和声音:一场突发的疾病夺去了孩提时的她的视力和听力,不久后她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从此海伦·凯勒跌入了黑暗和孤寂之中。然而,这样一位在视力、听力和说话能力方面都有严重障碍的重度残障者,却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的教育和帮助下,凭借坚强的意志和顽强不屈的毅力,克服了与外界沟通的障碍,学会了读书、写字和说话,通晓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和希腊语5种语言,并在24岁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在美国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4年的学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她终生致力于盲聋人的公共救助事业,为改善盲聋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莎莉文老师和助手的陪伴下奔赴世界各地,创立慈善机构,积极为残疾人造福。1959年,联合国在全球发起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海伦·凯勒”运动,以资助世界各地的盲聋儿童;1960年,描写她成长经历的剧本《奇迹创造者》获普利策奖,并被拍成电影搬上银幕。

除此之外,海伦·凯勒一生还勤于写作,共创作了14部文学作品,其中最为世人称道的应属《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我的生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最著名的一篇散文代表作,写成于1933年,最早发表在美国《大西洋月刊》上,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被很多国家收录在大、中、小学教材里。而在大学时代写下的自传性作品《我的生活》则是海伦·凯勒的处女作。在文中,海伦·凯勒以真实、自然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生命之初21年的生活,讲述了她如何战胜病残,如何冲破黑暗、获得光明的人生经历。《我的生活》自1902年出版后即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被译成50多种文字,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

本书译者将海伦·凯勒所作的《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莎莉文老师》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作品进行了汇编,系统地介绍了海伦·凯勒丰富、生动、真实而又伟大的人生历程,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这位不平凡的女性,汲取她的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6: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