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说说十大日本侵华人物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蒋丰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河本大作:暴恐炸死张作霖事件的首谋者——《说说十大日本侵华人物》之一

往事如烟,青史成灰。每当人们回首已经跨越时空的桩桩件件的往事时,常常不禁发出如此感慨。

当然,也有这样的人,就是他的那副遗骸已经被烧成灰,他的后代、他的乡亲们也不愿意让这个人的历史“樯橹间灰飞烟灭”,或者是著书立传,或者是树碑铭志,总而言之,千方百计要把他的历史传播下去。走进日本兵库县佐用町三日月町,在明光寺内看见一座“显彰碑”的时候,我意识到了这一点。

这座立于1965年的“显彰碑”,纪念的是从这个村庄里走出的一个日本军人。稍微熟悉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人,对这个人物都不会生疏。他,名字叫“河本大作”。

我看到嶙峋的“显彰碑”上嵌刻着这样一行文字:“作为战犯在收容所病死。”立碑者的署名是“故乡有志者一同”。显然,这些立碑者,知道河本大作在中国曾经被认定为战犯,他们所说的“收容所”,在中国叫做“太原战犯管理所”。但是,他们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是要为这样一个出自家乡的“战犯”树立碑石,因为河本大作在他们心目中是家乡的“英雄”!这,就是不同的历史观,就是中日两国恐怕永远难以拆解和化解的历史怨结。

说到河本大作,我就会想到日本有关他的两本传记。一本是平野零儿写的《满洲的阴谋者——河本大作命运的足迹》(日本自由国民社出版,1959年),一本是相良俊辅写的《降落在满洲原野的红色夕阳——鬼才河本大作的生涯》(日本光人社出版,1985年)。尽管这两本传记对河本大作的描写各有侧重,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在传记中指出:河本大作是1928年在中国“炸死张作霖事件的首谋者”。今天看来,这起事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暴恐袭击事件,而是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九一八事变”的先声,是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七七事变”的铺垫。因此,我可以准确地说,河本大作是日本现代史上侵华战争的万恶的肇始者之一!

仇视中国的童年

简单说来,河本大作是1883年(明治16年)1月24日出生在兵库县佐用町(当年称为“佐用郡”)三日月町的,他的老爸是一个地主。木村武雄这样讲述:“1894年,正是大作初小毕业进入高小的时候。那一年,日清战争(中国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胜利的捷报不断传来。受此影响,大作和小伙伴越来越喜欢战争游戏。以前,他玩游戏的时候,常常出手伤害小伙伴。回家后总会被父母臭揍一顿。现在,父母好像也理解这个时代了,对大作把小伙伴打伤的事情不再处罚。当时,大作最喜欢读《少年世界》杂志,对刊载在上面的日清战争的豪杰松崎大尉、樋口大尉、山路独眼龙等极为钦佩,立志要做这样的英雄。”读到这里,我好像明白了一些。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河本大作成年后敢于在中国东北暗杀相当于当时中国国家元首的大帅张作霖,应该与他童年时被洗脑是有关的。他幼小的心灵中,早已经埋下一颗蔑视中国的种子!

河本大作后来没有在家乡拼爹!高小毕业以后,背上行装走出乡村,先后上了大阪陆军地方幼年学校以及位于东京的中央幼年学校。值得一提的是,河本大作从中央幼年学校毕业的时候,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那一届有235名毕业生,他的成绩位居第137。不过,明治天皇出席了这届学生的毕业典礼。这让河本大作兴奋不已。

那一届毕业生都侵华

1903年(明治36年)11月30日,河本大作又作为陆军士官学校的第15期毕业生走出校门。这一次,学校有414名毕业生,河本大作的(P1-5)

后记

蒋先生旅日近三十年,精通中日两国文化,学识渊博,风趣幽默,活跃于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凤凰卫视、广东卫视等电视台,是凤凰卫视、深圳卫视等电视台的特邀评论员,出席点评中日关系以及相关事件,往往有一针见血的见地。

《蒋丰看日本:说说十大日本侵华人物》是蒋丰先生为纪念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尽心尽力打磨的一部力作。为了使自己的书在十年以后还能在烟波浩渺的书海里占有一席之地,他以记者和史学家的双重身份,以自己做记者多年养成的敏锐洞察力、判断力和史学家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秉笔直书,殚精竭虑、亲力亲为,这部不厚的书,耗了蒋先生很大的精力:

为了得到真切、直观的第一手资料,他往往不辞舟车劳顿,亲自考察书中人物在日本的故居、碑石等历史遗物,并且采访了其中一些人物的后代,和当地民众深入交流,继而参透了当代日本国内一般民众对书中相关人物的态度、立场;

为了充分发掘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日本国内第一手史料,他每每流连于日本各地的书肆,像“书虫”一样沉浸其中尽情“淘宝”,比方格外稀有的《1亿人的昭和史·不许可写真史》等等书籍、影集,这些书籍、影集是70年前侵华日军随军记者记录当时日军肆虐中华“挂一漏万”的真实影像,之所以说“挂一漏万”,是因为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对战时媒体的严格管控,其“不许可”之严苛超出所有人的想象(日本电影《军阀》对日本东条英机法西斯内阁、军部之间勾心斗角有所暴露,尤其是军部对一个报道战争真相的日本记者的迫害,日本战时媒体管制之严酷可见一斑),使得在相关影集中能够“管窥”的侵华日军的暴虐,只是冰山一角。

其间,因过于操劳,蒋先生几次入院做手术,术后很快又继续投入鲁迅先生般的创作——“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

在本书中,蒋先生多角度地细致考证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年)中日本的十个人物——河本大作、近卫文磨、广田弘毅、松井石根、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田中久一、根本博、北一辉、德富苏峰。对于上述日本国内政界、军界、思想界等界别内的重要人物,蒋先生从他们儿时写起,点点滴滴,剥去历史的面纱,将这些侵华人物的真实面孔揭示于读者面前,深刻剖析了这些侵华人物的思想和行为的根源及其流变,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对日本国民的毒害。那可真是连幼苗都不放过的。

在1931~1945年期间,作为明治维新以降、一步一步走上穷兵黩武的侵略扩张道路的日本,在其既定的“大陆政策”具体步骤的侵华战争中,上述十人站在日本帝国主义者的立场上,为了日本军国主义一己之私,在不同的领域扮演了形态各异的丑角,在日本恶蛇吞大象般的丑剧中,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而这样的十人,其实最多只能算是日本侵华国策的制定者、实施者中的“九牛一毛”;这些日本人,当年或者在日本籍籍无名(如河本大作),或者在日本军界、政界不可一世(如东条英机),或者在日本思想界引起过“头脑风暴”(如骨灰被自己的粉丝吞吃掉的北一辉),或者在文艺界“呼风唤雨”(如德富苏峰),他们曾经在历史上耀武扬威、穷凶极恶,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们中的不少人最终被押上国际审判法庭,均如过眼烟云,纷纷坠落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他们的罪过,被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他们的恶名,不应该被我们轻易忘却。

透过本书所述日本侵华人物的成长历程、作恶经历、祸华历史,读者不难看到,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自上而下,以其《军人敕谕》训示军人“忠君”、“爱国”,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广泛而坚实的思想基础;以其《教育敕语》所宣扬的“一旦缓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的愚民政策给广大日本人民洗脑,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奠定了规模庞大的人员基础,在日本国上下集体的癫狂中给日本国民套上了沉重的战争枷锁,最终被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残酷的侵略战争所戕害。于此可见,日本军国主义的毒害之深、毒害之烈!

时至今日,日本右翼在阴魂不散的日本军国主义的招魂幡之下,借尸还魂,借“鬼”挑事,不仅引起日本国内有良知的人士的愤慨,而且激起中国、韩国等曾经深受日本军国主义荼毒的国家和人民的愤慨和强烈反对。

本书对于这十大侵华人物的深入研究,使我们更直观和深入地知道了日本军国主义是怎样毒害包括日本民众在内的日本国民,从这十人的生命的轨迹来看格外显明——他们无论家徒四壁、一穷二白,还是含金衔玉、出身显赫,之所以最后殊途同归地成为日本对外侵略战车上的卒子,为了不义之战穷凶极恶,和他们自小深受军国主义的毒害直接关联,军国主义是这些人为非作歹的思想根源,他们的“恶”是军国主义毒害的必然结果,是“恶之花”。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把这些感想记载下来,蒋先生的心血终于结晶,这两年多的辛勤工作终于有了着落,广大读者终于可以阅读本书,实在是我们的快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弘毅

2016.6

目录

河本大作:暴恐炸死张作霖事件的首谋者

近卫文麿:拿不住枪杆子的“法西斯秀才”

广田弘毅:默认南京大屠杀的嗜血外相

松井石根:制造南京大屠杀的主犯

东条英机:头号战犯“步步惊心”的宰相之路

土肥原贤二:蒋介石最恨的日本侵华谋略者

田中久一:在中国被处决的军衔最高的日本人

根本博:大难不死阻碍中国统一的投降将领

北一辉:炮制侵华理论的“纳粹主义教父”

德富苏峰:日本煽动战争的媒体“大咖

编者的话

序言

在历史关节点无法忘记的罪恶人物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重要的年头值得纪念。“2015”,就属于这样的年头。这一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的年头;这一年,是中国人民艰难赢取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年头。

那还是在2014年,中日甲午战争恰逢两个“甲子”——120周年的时候,我一边在编写《甲午战争的千条细节》(中国东方出版社,2014年),一边在新浪微博同步刊发编辑的内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一位年轻的编辑与我在微博上展开了互动,他的每个跟帖评论都让我感到一种澎湃的激情、一种爱国的情怀。后来,我到上海出差,与他相约在酒店见面。通常人们说,粉丝见面都是“曝光死”。我们俩呢,或许是同性粉丝的缘故,或许是谈话投缘的原因,反正是两个人相见甚欢,谈锋甚健,最后在“脑力激荡”中撞击出来一本书的题目——《蒋丰看侵华战争中的日本人物》。当时,我们都意识到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年头。

接下来,多年来主张“图书是没有围墙的大学”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与我见面。他出生在河北省沧州,我曾在河北省定兴生活过。这样,谈及历史,我们很快就说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说到了拟定中的这本书。韩建民社长当场拍板,希望交大社出版此书。我又一次领略了拥有共同历史情怀的人,“一杯浊酒喜相逢”,不仅可以道尽古今天下事,还可以签约写就往事篇篇。

本来,我们拟定了20个人的名单。其实,在日本侵华战争中,值得书写的罪恶人物何止20人,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何止20人!后来,因为我实在是各种事务缠身,无法在一张平静的书桌前面坐下,最后赶在出版之前,只写出了10个人物——河本大作、近卫文磨、广田弘毅、松井石根、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田中久一、根本博、北一辉、德富苏峰。

在这里,我要向韩建民社长表示歉意,向因为在催稿过程中屡屡遭到我“恼火”的编辑表示歉意。在这里,我要说,我还会写下去,甚至会把这个题目作为我后半生研究的课题。如果此书能够在抗战胜利75周年或者80周年之际再版,就会有新的内容补充进去。

坦率地讲,写这本书并不容易。尽管国内这类书籍也有几本,但史实来源并没有注明。因此,这次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对日本史料、人物传记的引用。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理战犯期间,那位在1935年6月27日和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签订了《秦土协定》的察哈尔省代理主席秦德纯,曾经被叫到法庭上作证。尽管他是当事者,但因为他拿不出更多的文字的、数字的证据,讲的都是情绪化的语言,差点被从法庭上轰下来。相比之下,当时我们的中国代表团,同样没有从国内带去很多文字的、数字的证据,但他们不分昼夜地在日本防卫研究所资料库里面求证、索证,终于能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提供了法庭认可的证据,把土肥原贤二送上了绞首架。因此,这次在写作过程中,我也刻意在引用日方的资料上下功夫。

当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准确地说是进入“互联网+”的时代,人们不仅阅读习惯改变了,阅读标准也改变了,许多^信奉的是“无图无真相”。这样,我就要尽量外出探访书中罪恶人物的出生地、旧宅、墓地以及各种各样的“纪念地”、“纪念馆”等等。记得我到岩手县采访的时候,得知当地是日本甲级战犯之一板垣征四郎的故乡。我想探寻他的遗迹,出租车司机则告诉我:“板垣在家乡是有墓地的,但从来不对外人开放。我知道在哪里,但不能告诉你。”我知道了,有些日本^把侵华人物的历史遗迹当作荣光,不惜—切地得瑟;有些日本人感到耻辱,尽力遮掩不声张;还有些日本人希望过安静的日子,让历史的这一页翻过去永不再提。正因为这样,我这次没有写拟定中的板垣征四郎,因为我还是想寻找他的历史遗迹!我始终相信,踏访这些历史遗迹,不但可以追寻一些历史史实,还可以看出许多日本人延存至今的荒谬的历史观。

沉浸在书海里面,我看到当年日本陆军省里面不但有专门搜集中国情报的部门,还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中国通”。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决的7名甲级战犯中,就有3名“中国通”——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我在本书里面也写了三个“中国通”——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根本博。历史告诉我们,日本近现代史上的“中国通”,并未因为了解中国而放弃对中国的侵略,并未因为熟悉中国而放弃在中国的暴行,反之,他们因为洞悉中国而掌握中国的软肋,成为侵略中国的急先锋,在自鸣得意中最终把日本引向战败的惨地。其实,这对于我们当今认识日本的“中国通”也是有帮助的。

沉浸在书海里面,我看到日本一些侵华人物有丰厚的汉学功底。别的不说,参与1936年“二二六”未遂政变的理论指导者北一辉,其“一辉”的名字就是到中国以后才起的。7名甲级战犯之一广田弘毅,其“弘毅”之名更是直接取自于《论语》。而甲级战犯嫌疑人、横跨日本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朝代的媒体“大咖”德富苏峰,青年时代更是苦读过《史记》、《战国策》的。“日本人用中国文化打中国!”不知道有多少次,在写这些方面的内容时,我痛感于此,把盏自酌,泪水长流。

我不想展开多说了。如果读者从这本书中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侵华战争中日本人物的奸诈、凶残、丑恶,能够进一步感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能够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能够更加努力振兴祖国,让这一幕历史永远不再重演,我将倍感高兴。  这里,我要再次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以及他那些年轻的同事们。

我还要感谢《日本新华侨报》社长吴晓乐。感谢她对我的支持和宽容,让本书得以问世。同时,我要感谢《日本新华侨报》同事们,他们帮助我做了许多资料的基础工作。

蒋丰

《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

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

2015年6月

内容推荐

蒋丰著的《说说十大日本侵华人物》第一次全方位地掀开二战期间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及其他侵华人物的成长面纱,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自上而下、从思想、政治、军事、经济等各领域全方位地钳制日本及其人民以及由此对日本及其国民所造成的巨大危害及其历史遗毒,从而揭示这些日本侵华的重要人物何以对中国乃至中国人民穷凶极恶的根源。避开情绪化的语言和论断,以史实结合日本现实说话,拨去历史的迷雾,正本清源,是本书的特色。

蒋丰先生以其所掌握的大量的日本第一手资料及其实地走访日本甲级战犯等日本侵华人物的故居等遗址所观、所悟、所得,让中国读者参透当今日本国内右倾化的思想根源、历史根源。《说说十大日本侵华人物》非常适合从事历史,尤其是抗战史问题相关研究的人员及广大军迷阅读。

编辑推荐

蒋丰著的《说说十大日本侵华人物》掀开了十大日本侵华人物的神秘面纱,解密这些战争狂人的成长历程暨人格养成。首次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日本史料和日本作家的传记等文献资料揭秘历史深处不为人知的十大侵华人物罪证。通过对历史细节的考证和记录,纵横开合,以腾挪跌宕的手法深入解剖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源流及其流毒。

蒋丰的文字,风趣幽默,他的风格在中再一次淋漓尽致地得以挥洒,只不过,这次蒋丰在谈笑间,十大侵华人物坠落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蒋丰的文字是打开尘封历史的一把钥匙。是蒋丰教授关于中国抗日战争(1931-1945)打造的第一本书。全书收录了日本十个侵华人物——河本大作、近卫文麿、广田弘毅、松井石根、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田中久一、根本博、北一辉、德富苏峰。

十个侵华人物有大有小,但是无论其角色大小,他们在侵华战争里扮演了各色丑角,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他们的罪过,我们不能忘却。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9: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