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党员干部必修的12堂国学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由张笑恒编著的《党员干部必修的12堂国学课》一书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将优秀的国学文化分为“治国、修身、廉政、用人”四个部分,从传统文化中吸收治国理政的智慧。

内容推荐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党员干部正心、修身、治国的理论资源和文化基础,是党员干部学习的重要内容。由张笑恒编著的《党员干部必修的12堂国学课》采用理论和事例相结合的方式,在“慎交、为善、包容、坦荡、廉政、良知、自省、厚德、谦虚、自控、定力、用人”十二个方面论述了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的优秀国学内容,为党员干部学习国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帮助。

目录

处世之道

第一堂课 慎交,君子之交淡如水

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

2.朋友在精不在多,来者不拒闯大祸

3.别奢求改变对方

4.拒绝,要说得出口

5.与人相交耍把握距离

6.以利交友,利穷则人散

7.“比而不周”的错误交友观

第二堂课 为善,善心善行得善报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君子当成人之美

3.不忘久德,不思久怨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第三堂课 包容,心宽天地自然广

1.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3.雅量是成熟的标尺

4.得饶人处且饶人

5.天下无全才,莫要求之太严

6.用宽恕化解怨恨和矛盾

第四堂课 坦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心底无私事业更宽

2.做最真实的自己

3.做事光明磊落

4.说到就要做到

5.敢说真话也是一种责任

廉政之道

第五堂课 廉政,其身正不令而行

1.做人德为本,做官法为上

2.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

3.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4.作风要朴实,工作要扎实,任务要落实

5.是非明于学习,腐败止于正气

6.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

7.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贪念毁名节

第六堂课 良知,立身之本做人之根

1.要有羞耻心,知耻才能庄严身心

2.要有慈悲心,慈悲就没有敌人

3.要有孝顺心,有了孝顺,世间才有纲常纪律

4.要有感恩心,心存感恩,处处美好

5.要有正直心,做人处事正直为本

6.要有忠义心,忠肝义胆是天地间的正气

7.要有谦虚心,傲慢的人永远敌不过谦虚的人

第七堂课 自省,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自知之明最难得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要有从善如流的胸襟

4.永远把别人的批评记在心里

5.把别人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

6.每天自我反省5分钟

修身之道

第八堂课 厚德,宽能容人厚能载物

1.心胸豁达,才能活得自如

2.丝毫必争,不如通达相让

3.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

4.铁肩担道义

5.以惠我之心惠人,以责人之心责己

第九堂课 谦虚,饱满的谷穗总是低着头

1.自满是才智的止境

2.没有自我批评,就没有进步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自豪不自满,昂扬不张扬

5.才不外露,智不张扬

6.别拿自己太当回事

7.不争为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8.静时收敛,战时现本事

第十堂课 自控,先能自控才能控他

1.知足常足,知止常止

2.遇事不惊,沉着冷静

3.三思而后行,避免鲁莽行事

4.君子慎独

5.宠辱不惊,更要“毁誉不惊”

第十一堂课 定力,万物面前心如磐石

1.不为财动:失足的最大原因是贪心

2.不为名动:别让名利操控人格道德

3.不为谤动:不因闲话动摇自己的意志

4.不为难动:要有向困难挑战的勇气

5.不为权动:不因权势而谄媚

用人之道

第十二堂课 用人,为政之要唯在用人

1.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2.进让须贤,妒贤反祸

3.唯贤者兴,唯亲者亡

4.不拘一格,广开才路

5.量材而用,各尽所能

6.用人如器,取长避短

7.胸襟开阔,以宽用人

试读章节

《庄子·山木》中写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之间的交情毫无猜疑,像水一样清淡,小人之间的交往,多数为过河拆桥,只是基于酒肉的交情。

自古以来,“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友”。坚持君子之交,必须要端正交往的目的和动机。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的人际交往滑人不正当社会关系,全因一个“利”字:与上级交,是为个人晋升打通关节;与下级和同级交,是为选票、为通融;与同乡、校友交,是为相互照应、办事便利;与商人交,则是为将权力变现。而君子之交,则不掺杂任何个人世俗利益。周恩来同志曾说:“情义只有建立在人民的利益之上,才是伟大的、崇高的。”

夏丐尊,上虞崧厦人。他曾留学日本,后因李叔同被聘请到浙江两级师范任教,两人因同事成为君子之交,情超手足。

就在李叔同出家之时,夏丐尊因家父病重,回家待了一些时日。当他回校后急忙去虎跑寺看望这位老友时,震惊地发现,出门来向他合掌施礼的,竟是一位剃着光头,穿着海青,名为弘一的佛门法师了。

夏丐尊问:“不是说暂时做居士,在这里修行,不出家的吗?”弘一法师答道:“这也是你的意思,你说索性做了和尚……”

三年以后,有一次僧人、居士在虎跑寺下院相聚,弘一法师指着夏丐尊对大家说:“诸位可能不知道,我的出家,大半由于这位夏居士的助缘,此恩永不能忘!”

夏丐尊在弘一法师出家后,有时间便来看他,两人虽然不常相聚,但是也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

一九四二年农历九月初四,弘一大师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此前他专门为他终生所系念的挚友——夏丐尊写了一封遗书:“丐尊居士文席:朽人已于九月初四迁化。曾赋二偈,附录于后,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四年以后,夏丐尊逝世。

所谓君子之交,是建立在“义”上的,这也是古人的交友观念。这个“义”就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朋友之间最好不要有什么利益关联,因为一旦利益起了纠纷很可能让朋友之间反目成仇,不仅失去了朋友,还会伤感情。所以,朋友之间应该有聊得来的话题或者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而不要掺杂重重利益,以免出现问题。

唐玄宗天宝三年,李白与杜甫初次相逢于洛阳,两个诗人一见如故.同饮同醉,携手同游。那一年李白四十四岁,杜甫三十三岁,二人同游粱、宋、齐、鲁等地,感情深厚融洽,到次年秋天即分手,由于种种原因,再也没见过面。李白存诗中有四首关于杜甫,而杜甫所作《梦李白》《天末怀李白》《不见》等,也让人读了为之潸然。  朋友之间的友谊是一种相互信任和平淡生活所带来的宁静与幸福,“淡”是生活的味道,也是时间验证的朋友味道。最主要的是“淡”如平静的水,而不是汹涌的波涛,真正的朋友之间不需要有大风大浪一样的日子,能够和气、平安、健康、快乐、珍惜、信任,像水一样的清澈透明的友谊足矣!这句话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极具现实针对性,应当深思和笃行。

“以义择友,乃君子之交;以利结朋,则小人之交。”党员干部交友当坚持“义”的原则,为国家、民族、人民大义而交友,共同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奋斗。

唐代名将薛仁贵青年时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与妻子住在破落的窑洞里,衣食都没有着落。幸亏有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他们,才得以安然度日。后来薛仁贵从军,他夫人自己在家,也是靠着王茂生夫妇二人的照顾,才得以存活下来。

薛仁贵在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的过程中,屡立战功,被李世民封为“平辽王”,衣锦还乡之后,立刻有很多人前来他的王府道贺。薛仁贵谢绝了所有文臣武将的贺礼,仅仅收下了王茂生夫妇二人所送来的“美酒两坛”。

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

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古人讲“观其人先观其友”,就是看一个人道德品质高低,先要看一看他平时结交一些什么样的朋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慎重交友,交良友,“近朱者赤”,受益终生。反之,“近墨者黑”,滥交恶友,将后患无穷。

真正朋友之间的交往,不被利欲所累,并且无需过密过稠,依然可相望相知。这友谊看似没有觥筹交错,也没有互相吹捧。然而,这种交情是心与心的沟通,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的,也唯有这种交情才可以长久地维持下去,这样的朋友才可以成为党员干部一生可以信赖的伙伴。

P3-5

序言

“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古代的治国理政者,都十分注重总结历史、以史为鉴。最著名的当属唐太宗所说的“以古为鉴,可知兴替”这句话。

习近平同志在任中央党校校长时,曾在2011年秋季开学典礼的讲话中强调指出:“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学习中国历史,了解和懂得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继承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思想精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而国学中大量的优秀文化传统,都值得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和领悟。

但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深入,西风东渐,一些党员干部受西方思想影响颇深,甚至出现了崇洋媚外的现象。《老子》中有这样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而我们要烹制的,毕竟是一道中餐,是中国人熟悉的口味、习惯的风味、适合的营养,因此,就绝不能数典忘祖或一味崇洋媚外,绝不能忘本悖德而需饮水思源。所以,2014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辉煌文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创造。我们自己不足、不好的东西,要努力改革。外国有益、好的东西,我们要虚心学习。但是,不能全盘照搬外国,更不能接受外国不好的东西;不能妄自菲薄,不能数典忘祖。”

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意思是君子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道义的基础上,而非建立在金钱或利益上的,很纯粹,不带任何目的性。纯净高雅,清淡如水。但如今,因为利,一些党员干部的人际交往滑人了不正当的社会关系中。同上级交,抱着晋升的目的;与同级交,为拉选票的目的;与同乡交,为相互照应、办事的目的……甚至更多的党员干部选择了与商人交往,官商勾结,达成一些肮脏龌龊的交易。

2013年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南京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局局长林志梅代表的发言时强调,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周恩来同志也曾经说过:“情义只有建立在人民的利益之上,才是伟大的、崇高的。”党员干部应时刻以此校准自己的人际交往目的。

刘备临终前在给儿子刘禅的遗诏中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劝戒他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能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这句话对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一些党员干部怀着雄心壮志,总想干出一番大事业,以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却忽略了百姓身边实实在在的小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作为党员干部,要真正地俯下身子,放下架子,眼睛向下看,心向基层想,从群众生产生活的琐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日积月累就会成为百姓敬仰的好干部。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常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管多不起眼的好事都认真去做,不论多小的坏事都坚决不去碰。

《荀子·劝学》中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就是说学习和掌握知识重在积累,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也可以理解为做事不能急功近利,事情不分难易,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会有其成。我们每个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积累知识,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现实生活中,党员干部更应该戒骄戒燥,踏踏实实工作,实实在在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

《汉书·东方朔传》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包容,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智慧,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国学传统中俯拾即是的为人之要、处世之道、治理之策,当是党员干部学习提升的优秀教材。

学习国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文化涵养,使其成为一个高尚纯粹、博雅通达、有道德操守和人格魅力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也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读书风尚,进而提升全民文化品位。

钱穆有言:“一国之国民,对本国以往历史应略有所知,并怀有温情与敬意。”国学中蕴含着中国人的一整套价值观和世界观,涵盖了一个独特而温润的精神世界,而我们时代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也应该由此生发。衡量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重要标准就是看其如何面对自己的传统,这应该由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学习国学,涵养底蕴文气、善养浩然之气。这样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理解传统中的智慧和我们的使命,返本开新,从文化复兴和文明再造的高度,开创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

编 者

2015年8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6: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