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
分类
作者 (美)卡尔·纽波特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一味蛮干并不是学习的好方法。学习是有法可循的,适当的技巧能够帮助你用很短的时间获得优选的成效。

学习不是一次又一次无休止地复习再复习,写文章也并不是一场在电脑前进行的马拉松。不必如此的劳心费神——只要思维开阔,勇于尝试新方法,学习就会成为很能带给你成就感和满足感的一种全新的体验。

《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作者卡尔·纽波特用了3年的时间观察与挖掘这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并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反复试验,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学习方法。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的人,都比别人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成为了自己人生的掌控者。

内容推荐

如何管理时间?如何克服拖延?

如何有效记忆?如何高效写作?

如何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如何整理学习资源?

卡尔·纽波特著的《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不是一本普通的学习手册,在本书中你绝不会发现“康奈尔笔记法”,也不会有任何思维导图,或是其他从办公室或实验室出炉的“最佳学习方法”,这些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实在是太远了。

本书作者卡尔·纽波特对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等美国著名大学里的精英领袖们进行了深入采访,他发现学界精英们看似轻松,实则深谙学习之道,最重要的是,他发现所有这些学习方法都是相通的,任何人都可以掌握并使用它们。于是,卡尔·纽波特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反复试验,总结出了这套精进学习法,它们简单实用,立竿见影,能够一步一步指导你有效学习,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成效。

目录

前言:用更少的时间获得更高的学习成效

第一部分 学习的技巧

 第一步 管理你的时间:5分钟清单法

 第二步 向拖延宣战

 第三步 如何选择学习时间、地点和时长

第二部分 如何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第一步 超强笔记术

 第二步 避免思维疲劳

 第三步 整理学习资源

 第四步 如何有效记忆

 第五步 快速消灭问题

 第六步 考场技法攻略

 付诸行动的成功案例

第三部分 如何高效写作

 第一步 发掘让人兴奋的主题

 第二步 猎寻有价值的论点

 第三步 头脑风暴

 第四步 机器写作法

 第五步 构思强大的故事

 第六步 向高手请教

 第七步 让你脱颖而出的写作技巧

 第八步 修改,但不要过度

 付诸行动的成功案例

结语:学习是一种最能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的人生体验

试读章节

我经常听到学生抱怨,他们从来都是时间不够用,做不完作业。他们为花费了那么多时间来学习而愤愤不平。一连几个晚上在图书馆复习,但无论他们多努力,总会有别的事在等着。正像学习高手马休所说,学生很容易就会“陷入无休止的追赶状态”。可以理解,学生经常感觉自己已经忙到极限了,他们认为,只有放弃睡眠和所有社交,否则,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作业。

我们先搞清楚一件事:上面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这儿的问题并不在于可使用的时间总量,而是怎样使用每个小时。我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懂得这一点的。为写这本书,我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在此过程中,我和全国各地一部分最富成就的学生相处过一段时间,我可以让你确信,无论你认为自己有多努力,来自希腊罗德斯岛的一位学生都会让你逊色很多。在同样多的时间里,他塞进去的活动和工作量相当于你所能做的3倍,但他仍设法搞派对,这是你所无法想象,也不敢去做的。我不是让每个人都像这个学生一样强(虽然尝试一下也很有意思),我想说的是学习、休息、社交的量再大,也完全可以压缩到每天12个小时以内。缺少时间并不足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学生总是感到束手无策。

人类更善于完成短期任务,如“狮子来了,赶快逃啊”或者“吃东西吧”。因此,周日一大早去图书馆,目标是完成作业,这样,大脑肯定不高兴。连续8个小时困在阅览室确实让人乏味。而且,人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很快就会感到疲倦,开始分散注意力,周围的事物就愈发具有吸引力。等回过神来,一天已过去了,你才意识到根本就没做多少事。第二天,你会发现,周日的作业还没完成,新的作业又堆了上来。于是,漫长乏味的过程便如此循环往复起来了。

学习高手詹森使用“假用功”这个词来描述这种常见的学习方法。假用功者看上去好像学习很刻苦,他们会花大段时间泡在图书馆,而且不怕熬夜,但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并不会真正干成什么。这种坏习惯几乎是所有学生的通病。比如说,在学校,图书馆有一个区24小时开放,在那里,我常见到一些学生聚在一起,喝着咖啡,动隋地谈着他们的学习有多苦。这无疑是在假用功。舍友也在假用功,他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翻着化学笔记。而那种把一日三餐,铺盖卷,以及六罐红牛拿到学习室的家伙,是准备要在那儿打持久战了。这也是假用功。把自己置于充满了各种诱惑的环境中,一味地拉长时间持续作战,脑力严重受损,这样便无法清楚有效地进行思维,手头的作业自然也完不成。结果便是疲劳性头疼,而且成绩平平。

更严重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意识到他们是在假用功。对于他们来说,假用功也是用功,他们一直都在这么做,朋友们也是这么做的。他们脑子里从来就没想过还会有更好的办法。然而,那些学习高手对假用功却知之甚多。他们畏惧假用功,而且理由充分。假用功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让思维枯竭。如果总是这样长期痛苦地耗费课余时间做无用功,是绝对不可能做到学业成功的。我所采访的那些学生一遍遍地强调躲开这一陷阱的重要性。事实上,我问他们,要成为不死用功的学习高手,哪个技巧最重要?大多数人都认为是耗费最少精力迅速完成功课的能力。

那么这些学生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呢?大部分人认为,解决方案就是安排好时间。他们通过集中精力,把功课压缩在更短的时间内,从而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方法的效力,想一想下面这一简单的公式:

完成的功课=所费时间×注意力强度

假用功的特点就是注意力程度太低,因此,通过假用功完成一件事,得花很多时间。相比而言,学习高手的方法是加强注意力从而减少时间消耗。比如:我们把注意力强度分成1到10十个等级(其中10级注意力等级最强)。如果用假用功的方法注意力强度等级是3,完成备考的复习任务需10个小时,那么根据公式,等量的复习任务若用10级的注意力强度,只需3个小时。这样,花整个周日才能完成的作业,只需早餐、午餐和晚餐之后各1个小时就可以轻松搞定,其他时间就可以完全放松休息了。

P15-17

序言

用更少的时间获得更高的学习成效

朋友们总是奇怪为什么我从不呆在图书馆,而总是泡在学生中心搞社交,搞派对,或参加大型活动。他们说我“看起来好轻松”。

——安娜

这不是普通的学习指导手册,与同类图书不同,书中的任何建议皆非出自教师或自诩为学习技能专家的那些人之手。我敢保证在本书中你绝不会发现“康奈尔笔记法”(由康奈尔大学发展出来的一种笔记记录方法——编注),也不会有什么思维路线图,或是其他从办公室或实验室出炉的“最佳学习方法”,这些离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实在是太远了。

本书所用的建议都是从我对一大批成绩优异的学习高手的访谈中提炼而来。这些被采访者主要是从美国优秀生联谊会名录上抽选的,他们皆来自于美国知名大学和学院,其中包括哈佛、普林斯顿、耶鲁、达特茅斯、布朗、哥伦比亚、杜克、马萨诸塞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斯基德莫尔学院。他们从小学、中学一步步走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每次采访,他们总是和我谈到,在大学之前的学习经历虽然漫长,但是快乐。为了寻求这快乐的根源,我都会要求他们细致描述使他们能够快乐的学习习惯。问题从笼统到具体,如:你是如何克服拖沓的冲动的?你用什么技巧或方法来成功应对小测验和考试?如果问卷显示这一学生取得高分只是依赖于用功打磨,付出成倍时间,我就会扔掉问卷。唯一让我感兴趣的是那些能通过巧妙而有效的学习技巧提高分数的学生,而不是那些拉长时间,痛苦啃书本的学生。

我怎么会知道有这种学生呢?因为我就是其中之一。我以前根本不懂如何应付考试,同大多数学生一样,我也认为,学习就是多看课堂笔记和作业。但是,这种简单粗劣的学习方法最终只会延长学习时间,这经常会让人痛苦不堪。尽管如此,大多数学生仍然倚仗着这种方法。最终,他们发现自己已成为通宵熬夜的常客,并因此对这些课程产生了抵触情绪。苦下功夫而收效甚微,于是大家普遍认为,得高分,要么是天才,要么就得拼命用功。

我开始时,也抱有这种想法,但很快我发现这种死用功的方法靠不住。没用多久我便相信,会有更好的学习方法让结果大相径庭,如:我熬一整夜打造出来的文章只得了B-,而慌慌张张,最后一刻临阵磨枪,测验结果竟会是A。经常感觉被阅读任务拖着走,并且总是有新的阅读任务、新的最后期限在前面等着我,无奈,只得加快速度,跌跌撞撞,赶在最后期限前完成。简直是一团糟。可我环顾四周,所有的朋友都有相同的经历,而且似乎没人再想去质疑这种状态。我可坐不住。对于不得不延长学习时间,痛苦用功,最后只得平均稍上的成绩,我不满意。我想出类拔萃,而且希望不必牺牲睡觉和社交时间就能达到我的目标。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这样的目标简直是遥不可及,毫无希望。我天性乐观,也看到了目前的学习技巧令人遗憾的状况,我坚信我能做得更好。

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反复试验,力图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习惯。我认为,一旦这些学习习惯完善起来,便会影响深远。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的功课只有1门得了A-,其他35门都完完全全得了A,而且最令人惊讶的是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大大减少了,这是因为学习策略改善了,所需要的学习时间就相应减少了。这样到最后,在准备期末考试的那些日子,我有时都得假装要去图书馆,这是因为我的同学又要准备熬夜复习了,我不想打击他们。

我的秘诀是什么?效率。事实很简单,大多数学生不动脑筋,用蛮劲,学习方法毫无效率。考试来临时,便被动复习。没有适当的准备就去接受学习任务,只能费力劳神,毫无结果。不用多久,你会发现就连组织一些通顺的句子都变得耗费时间,困难重重。相比而言,我想出的办法简单高效,可以比我的同学花更少的时间读更多的材料。改掉了傻习惯,不再白花力气,备考便从烦心杂事变成了目标明确的行动。

有一段时间,我甚至确信,发现巧妙学习方法的不会有第二个人。但是,哎,这种假设很快破灭了。事情发生在一年冬天,当时,我和其他30位同学去参加为我们加入全美优秀生联谊会而举行的庆祝仪式。可以说,这些同学在我们班平均成绩最好。因此,我想,我整晚都要和一群书呆子呆在一起了。然而,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那天晚上,一踏进会议大厅的大门,我便怔住了,好多都是我社交时认识的同学。这些人在校园里频繁露面,我都从来没想到他们会是分数顶尖的学习高手。他们中间有杂志编辑,互助会成员,坚定的环境保护者。我是通过派对、校园俱乐部,以及我们各自的朋友互相认识的。他们大部分人身心健康,兴趣广泛,幽默动人,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成绩斐然,占据精英阶层的都是超级书呆子。那晚给我的震撼太大了:事实上,也许我根本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与众不同,也许其他人也发现了同样的秘诀,取得了学业成功。

好奇心驱使着我要去探个究竟,为什么这些表面普通的学生会如此优秀,我给联谊会的所有伙伴发了调查表,要研究一下他们的学习习惯。大多数人很愿意分享他们的学习方法。很快,我就证实了我的推测。很多人不仅使用自我独创的学习策略,而且和我前几年不断完善的方法惊人的相似。

看过最初的调查反馈之后,我知道我被一个大工程吸引住了。在大多数学生辛苦啃书本的时候,却不知身边还存在着一个精英群,他们可以用更少的时间获得更高的成效。我想和这些啃书本的学生分享这些秘诀,于是这本书就应运而生了。很快我又把更多的问卷寄给全国各地更多的学习高手,他们来自不同背景,不同专业,这样我收集到了足够的反馈,我把这些意见进行了仔细的整理,使它们更好地呈现在本书中。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你会看到那些令人吃惊的学习策略,本书提供了一些例子,以帮助你了解如何在不同情况下应用这些建议。你会学到:

·如何管理时间?

·如何克服拖延?

·如何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如何整理学习资源?

·如何有效记忆?

·如何及时解决问题?

·如何高效写作?

记住,这些建议来自于真实的学生,而且是在现实课堂中通过反复试验之后,精雕细凿出来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区别于其他同类学习指导手册的重要标志。

例如,有学者建议学生们每天早晨7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许多天的日程设置中只有1个小时的娱乐时间,其他时间全部贡献给了上课、吃饭和学习。给人的感觉是这些所谓的“专家”就没有跟学生交流过。

另一位学习专家的建议同样不切实际。这些建议是用来帮你记忆阅读材料中的观点的,如:“把观点放入图片或招贴画中,用色彩强调”;“自己把材料表演出来,或在自己屋里玩段开心的角色扮演游戏”;“把材料创作成歌曲,来段说唱音乐”等等。

这些例子强调了一个简单的事实,那就是在大多数现有的学习指南中,那些建议虽由“专家”所写,但经常是不切实际的,是耗费时间的。《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本真正基于学生的经历和经验而写的学习指南用书。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你会发现独创的策略,所有策略完全与每日学生生活的需求相适应。这些策略也许不会像“专家”设计的复杂方法那么细致,但却很容易实施完成,也很有效。最棒的是,这些策略一经实施,便立显成效。

记住:如果你发现哪条建议不适合你,这很正常。事实上,你应该预料到这一点。在本书中,我所采访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门诀窍。你可以跟着这些建议来,卡住了,就重新试验,用更好的方法取代不适合你的方法。如果新的方法可行,坚持下去;如果还是行不通,就用其他方法代替。要想提高成绩而又不做书呆子,必须着眼于大局,首先培养起拒绝机械重复的复习习惯,然后开始灵活寻找最合适自己的一系列策略。

最重要的是,要记住,学校可以给我们多重经历,分数只是其中之一。我希望这本书会帮助你毫无痛苦地征服这一经历,这样,你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探索所有其他的经历——结交朋友,追求理想。所有这些会让你的学校生活变得充实丰富。

后记

学习是一种最能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的人生体验

令我羡慕和敬重的所有人都保持着非常平衡的生活状态:努力地学习,开心地聚会,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而且总是睡眠充足,精力旺盛。我认为,这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方式。

——克瑞斯

虽然你可能并不认同本书的每一条建议,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已经获得了这样的两点认识:首先,一味蛮干并不是学习的好方法;其次,学习的道路上还是有法可循的,适当的技巧能够帮助你有效地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只要记住这些,你一定会超越其他的同学,成效显著,而且丝毫不必牺牲自己的健康、快乐或社交活动。

在此,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在你将这些建议一条条地付诸实践并不断从中受益时,不要忘了自己以前是怎样做的,结果又如何。这样,下次看到那些正为作业的最后期限将要到来而眼圈红肿、精神倦怠的同学,你就可以去告诉他,其实完全不必这样。学习不是一次又一次无休止地复习再复习,写文章也并不是一场在电脑前进行的马拉松。不必如此的劳心费神——只要思维开阔,勇于尝试新方法,学习就会成为最能带给你成就感和满足感的一种全新的体验。

我们这一代似乎总是能感觉到来自于外界的巨大压力,也总是觉得梦想是那么容易破灭。那么,学习此书的意义就更加重大。相信我,掌握了书中的技巧,你就比别人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你就掌握了自己的人生。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