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习仲勋的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崔晓民、温若谷、崔利民编著的《习仲勋的故事》收录的这些故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统一战线、群众工作及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等,多侧面、多角度,更全面、更准确、更客观地反映习仲勋传奇曲折的人生历程、忠贞不渝的党性品质、光明磊落的英雄情怀和大智大勇的伟人风采,是一本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通俗读物。

内容推荐

崔晓民、温若谷、崔利民编著的《习仲勋的故事》以习仲勋同志的生平为基本线索,选取一系列重要的、感人的事例写成故事,编撰成书。

本书由编著者从一手史料和亲历者中收集整理的习仲勋的故事组成,不同于传记,这些故事“短小、简练、感人,教育性强,易于阅读”。这些故事有来自习仲勋同志关系密切的老同志、老战友和亲友的回忆,也有来自流传于习仲勋生前工作生活过的地方人民的事迹。

目录

习仲勋生平

出身贫寒

三师投毒案

“两当兵变”

智歼民团

创建陕甘苏区

“娃娃主席”

“为党尽忠”

反对“左”倾

生产自救

不劳动的干部缺乏群众观点

“为理想而战”

革命夫妻

节台山自卫反击战

策划横山起义

西华池遭遇战

和彭总并肩战斗

土改纠偏

父女重逢

和警卫员挤在一个被窝里

烽火关怀

“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反对官僚主义

“炉火纯青”

不能让老百姓失望

两张观摩票

甘为人梯

以诚相待

“万万不能站在老百姓头上”

视察迤山中学

劳动者的本色

生活俭朴

一张碑文

“我不能开这个先例”

蒙冤受屈十六年

平易近人

忠心耿耿

调粮济荒

离开洛阳

平反“李一哲”案件

处理偷渡外逃事件

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

“要搞出个好风气来”

“杀出一条血路来”

质疑“兴无灭资”

几个农民朋友

情暖农家

关心秦腔

如数家珍

“我的孩子不能去”

“事先安排好的我不看”

统战大师

爱护作家

延安情深

心系家乡

附录一 赞习仲勋

附录二 不老的华山松

附录三 不朽的习仲勋

附录四 群众领袖习仲勋

附录五 缅怀习仲勋同志感赋二章

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试读章节

习仲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

习仲勋1913年10月15日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一个农民家庭,早年接受革命思想,参加进步学生团体。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春参加爱国学生运动,遭国民党当局关押,在狱中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初,受党组织委派到国民党西北军杨虎城部做兵运工作,任中共营委书记。1932年3月,组织发动了“两当兵变”,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队委书记。同年9月,进入渭北革命根据地,任渭北游击队第二支队政治指导员。1933年2月,任共青团三原中心县委书记,从事武装斗争、农民运动和青年工作。同年3月后,与刘志丹等创建照金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任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委员、军委书记和共青团特委书记,游击队总指挥部政治委员,革命委员会副主席、主席等职务。1934年11月,当选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他参与领导苏区的游击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军多次“围剿”,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在不断排除内部“左”的和右的思想干扰中,壮大了红军武装,巩固和发展了革命根据地。他以极大精力领导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为土地革命战争年代红色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发展,做了许多探索性、开创性的工作。1935年春,陕北、陕甘边两块革命根据地在反“围剿”战争中连成一片,合并成立西北革命根据地,习仲勋为中共西北工委领导成员,并继续担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1935年9月,他和刘志丹等一大批领导干部在错误肃反中被王明路线的执行者关押。党中央和毛泽东到陕北后,他们才得以释放平反,从而挽救了这块在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使之成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1936年1月,习仲勋任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党团书记。同年6月,随红军西征,先后任中共关中分委书记、分区专员、分区保安司令部政治委员、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执委、西北局党校校长。他组织领导分区军民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军事、政治和经济斗争,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赢得了党和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戴。1943年1月,毛泽东亲笔为他书写“党的利益在第一位”题词,予以表彰。同年2月,他调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兼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他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培养典型,总结经验,领导大生产运动,增强了当地的经济实力,为巩固和发展“三三制”政权作出了很大成绩。在整风审干和“抢救运动”中抵制和纠正“左”的偏向,保护了干部和群众。1945年6月,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年8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其间,曾担任爷台山自卫反击战临时指挥部政治委员,领导了著名的爷台山自卫反击战,取得了“反顽”斗争的重大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习仲勋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委员、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副政治委员。他受毛泽东指示,组织策动了国民党陕北保安团队起义,接应王震率三五九旅中原突围返回延安,参与指挥了西华池战斗。1947年3月中旬后,按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协同彭德怀指挥了保卫党中央、毛主席和陕甘宁边区的战役,相继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和陇东、三边战斗的胜利。他作为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和彭德怀、贺龙,或转战西北战场,或开展新式整军运动等军队政治工作,或组织后方支前,战胜了十倍于我的国民党军队,为解放大西北,解放全中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习仲勋在主持西北局工作期间,和林伯渠一起,为建设陕甘宁边区呕心沥血,付出了巨大努力。尤其是在陕甘宁边区土改中,他提出的区别老区、半老区、新区不同情况制定政策和纠正“左”的偏向的意见,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肯定,并转发全国各解放区。

新中国成立后,习仲勋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政治委员,长期主持西北党、政、军全面工作。他坚持党的正确路线,从实际出发,正确地、积极稳妥地领导了西北地区五省的城市接管、剿匪反霸、土地改革、镇反和“三反”“五反”及抗美援朝等重要工作。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大胆而妥当地解决了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团结争取了一批少数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为巩固新生政权,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恢复战争创伤,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P1-4

序言

《习仲勋的故事》一书于2004年11月与读者见面,并以其“故事短小、简练、感人,教育性强,易于阅读”而受到各方面的好评。为了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缅怀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激励广大干部和读者做好本职工作,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活动,陕西省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会和陕西人民出版社应广大读者的要求,现予以再版。

习仲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曾先后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他革命一生,战斗一生,历经坎坷,百折不挠,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顽强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该书以习仲勋同志的生平为基本线索,选取一系列重要的、感人的事例写成故事,编撰成书。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统一战线、群众工作及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等,多侧面、多角度地介绍了习仲勋同志的光辉业绩和崇高风范,是一本面向广大读者的通俗读物。收入该书的故事,主要取材于与习仲勋同志关系密切的老同志、老战友和亲友的回忆,同时参考了部分公开出版物和有关文章。第一次印刷时,书稿曾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按照规定正式报送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审阅并得到批准。

这次再版,我们按照向历史负责、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陕西人民出版社、有关专家学者和读者的意见建议,对书稿进行了适当修改、补充和完善,重新设计了封面和版式,力求更全面、更准确、更客观地反映习仲勋传奇曲折的人生历程、忠贞不渝的党性品质、光明磊落的英雄情怀和大智大勇的伟人风采。

由于资料有限,编写水平不高,书中一定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后记

从去年开始,陕西人民出版社和陕西省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会先后与我联系,想在今年再版《习仲勋的故事》,这勾起了我对编写该书的一些回忆。记得2004年8月,当陕西人民出版社通知我,《习仲勋的故事》书稿已经通过中央党史研究室审读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审批,正式列入出版计划时,我不由得感慨万千。是啊,当时该书已经经过了近十年的努力,数易其稿,终于要与读者见面了,实在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我和崔利民、温若谷同志编写《习仲勋的故事》开始于十四五年前。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央批准成立了习仲勋文选革命生涯传记编辑委员会,决定编辑出版《习仲勋文选》、《习仲勋革命生涯》和《习仲勋传》三本书。我作为富平县委机要督查室负责人兼党史研究室主任,有聿参与了搜集资料的工作,并因此对习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他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他人生的辉煌和坎坷,都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

从那时起,我便寻思着,作为习老家乡后辈,编写一本反映他生平事迹的通俗性的小册子,以弥补文选、革命生涯和传记这三本书资料性强、权威性强、馆藏价值高、部头大而普及不便的缺憾。我的想法得到了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西北大学历史学教授刘秉扬,西北政法大学历史学教授李凤权,原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熊美杰、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姚文琦等领导和专家学者的赞同,崔利民、温若谷、雷震民等同志积极响应并参加了具体工作。

最初,我把这本书定位为反映习老早期革命活动的小册子,考虑以《习仲勋的青少年时代》或《少年习仲勋》作为书名。为此,我和编著的同志,数次到习老战斗过的甘肃环县、华池和延安、旬邑马栏、耀县照金、三原等地调查访问。1996年冬,在深圳,我有幸见到了敬爱的习老,他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后来,由于我们能够接触到的反映这一时期的资料太少,加之编写中又偏离初衷,首次努力以失败告终。

……

陕西省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会,这次要求和积极组织再版《习仲勋的故事》一书,不仅是向建国60周年献礼,而且是把该书纳入研究习仲勋同志在陕甘宁边区革命历程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会这次再版《习仲勋的故事》一书时,除得到上述有关方面同志的重视和支持外,还得到陕西人民出版社、陕西省广东商会等有关单位的大力帮助。

习老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在整个编纂包括这次再版工作中,虽然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仍常常因无缘得到更多的资料而困惑,常常因自己能力有限、水平不够而惶恐。好在我们的心愿,是为习老生平事迹的宣传整理尽一点家乡后辈的绵薄之力,并以此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更好反映习老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的好作品问世。

真诚希望广大读者提出批评意见。

崔晓民谨记

2009年10月9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