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中心图画,真实而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活图景。全书以围绕着贾宝玉的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与反封建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衰败过程的生动描述,深刻地揭露并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从而揭露了封建社会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顶峰,是中国文化百科全书式的作品。《红楼梦》把世情小说的创作推向了巅峰,从此之后,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曹雪芹著的《红楼梦》讲述:姑苏乡宦甄士隐与穷书生贾雨村是好朋友,甄士隐资助贾雨村上京赶考。元宵之夜,甄士隐的女儿英莲被拐走,此后甄家家道渐渐衰败,甄士隐经道人指点顿悟出家。贾雨村当了知府之后不到一年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当其独生女儿林黛玉的家庭教师,后因林黛玉的母亲去世,贾雨村护送黛玉去贾府。
贾府人口众多,众钗齐聚,经常吟诗作乐,从咏白海棠开始成立诗社,写出很多优秀的作品。黛玉本是多愁多病身,加上寄人篱下,有一种漂泊无依之感,她的《葬花吟》就深刻地体现了她孤独的内心世界,成为她一生的经典绝唱。
后来,宝玉丢了自己的玉,开始变得痴傻,贾母等人为了给他冲喜,操办了娶宝钗为妻的婚事。这件事是对黛玉的一个致命打击,她把与宝玉爱情见证的所有物件都烧了——包括宝玉送给她的手帕和自己写的诗稿。林黛玉最终咳血不止,含恨而终。不久,贾府被抄家。最终,贾府中人或是死去,或是离散,宝玉尘缘事尽,出家去了。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
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问黛玉:“妹妹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得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得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遂将他的玉带了去。”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当晚,黛玉和宝玉一起跟着贾母一处住,贾母见黛玉带来的两个仆人中,王嬷嬷年纪太大,雪雁又太小,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给了黛玉。
次日起来,黛玉往王夫人处来,正值王夫人与凤姐儿在一处拆金陵来的书信看,原来是说金陵城中所居的薛家姨母之子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
薛蟠打死人的案子却正好是贾雨村审问,一问才知道,被打死的人叫冯渊,是本地一个小乡绅之子,遇见这拐子卖、r头,他便一眼看上了,说定三日后过门。这拐子又偷卖与薛家,想拿了两家的钱逃走。结果被两家人抓住打了个半死,都不肯收银,只要领人。薛家公子便喝着手下人将冯公子打死了,而被卖的丫头正是甄士隐的女儿英莲。
薛蟠寡母王氏乃现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与荣国府贾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姊妹。雨村补升此任,是靠贾府与王府的门路,便顺水行舟,作个整人情,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薛蟠还有一个妹子,乳名宝钗。薛家因事进了荣国府,王夫人带人将薛姨妈等接了进去,就住在了荣国府东北角上的梨香院。
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然不大,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宝钗有一个金锁,是一个和尚给的,说是将来有玉的才可以求配。金锁上还刻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和宝玉玉上的“莫失莫望,仙寿恒昌”正好是一对,众人都说这是金玉良姻。
P12-15
名师导航
认识作者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出生于江南,自幼在诗书礼易的熏陶中长大。曹家世受皇恩,曹雪芹的童年时期一直过着奢华的生活。到了雍正初年,曹家因宫廷斗争受到牵连,家产被抄,从此一蹶不振,后来一家人迁到北京居住。人生的大起大落,让曹雪芹对封建社会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于是他远离官场,不与权贵往来,过着朴素的生活。到了晚年,他的生活更是清贫,他搬到北京西郊,专心致力于《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后因病去世。
内容梗概
姑苏乡宦甄士隐与穷书生贾雨村是好朋友,甄士隐资助贾雨村上京赶考。元宵之夜,甄士隐的女儿英莲被拐走,此后甄家家道渐渐衰败,甄士隐经道人指点顿悟出家。贾雨村当了知府之后不到一年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当其独生女儿林黛玉的家庭教师,后因林黛玉的母亲去世,贾雨村护送黛玉去贾府。
贾府人口众多,众钗齐聚,经常吟诗作乐,从咏白海棠开始成立诗社,写出很多优秀的作品。黛玉本是多愁多病身,加上寄人篱下,有一种漂泊无依之感,她的《葬花吟》就深刻地体现了她孤独的内心世界,成为她一生的经典绝唱。
后来,宝玉丢了自己的玉,开始变得痴傻,贾母等人为了给他冲喜,操办了娶宝钗为妻的婚事。这件事是对黛玉的一个致命打击,她把与宝玉爱情见证的所有物件都烧了——包括宝玉送给她的手帕和自己写的诗稿。林黛玉最终咳血不止,含恨而终。不久,贾府被抄家。最终,贾府中人或是死去,或是离散,宝玉尘缘事尽,出家去了。
艺术特色
《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封建贵族生活的风景画,暴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封建道德的虚伪,预示了封建社会将会走向衰亡的必然趋势,通过宝玉、黛玉等叛逆者的形象与封建势力展开了全面的斗争,表现出了作者进步的社会思想。
《红楼梦》语言精简凝练,形象通俗,就当时来说,这已经是白话文了,很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作品有时候笔大如椽,有时候细致人微,看似庞杂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事无巨细,分明清晰地娓娓道来。
作品影响
《红楼梦》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顶峰,是中国文化百科全书式的作品。《红楼梦》把世情小说的创作推向了巅峰,从此之后,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红楼梦》的问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红楼梦》广为流传,版本很多,并形成了专门研究、评论它的学问——红学,两百多年间产生了众多著名的流派和学者,如评点派、索引派、考证派等。现当代红学研究者当中,有周汝昌、冯其庸等一批知名研究者,成就颇丰。
主要人物;
林黛玉:是《红楼梦》的女主角,她姿容绝代,才压群芳,同时多愁善感。她心地纯洁,待人坦率纯真,在丫头面前,并没有主子的骄矜。她与贾宝玉的爱情超越了世俗,二人的相爱是基于思想和精神上的高度认同。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男主角,他性格叛逆,行为乖张,不为封建社会所认同。他尊重别人,其性格核心是平等待人。他与黛玉的爱情是世间少有的纯洁的爱。最后因贾府衰败,顿悟人生,出家去了。
薛宝钗:是作者曹雪芹刻意塑造的一个重要人物。从性格上看,她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从封建的道德标准看,她是一个典型的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