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蒋介石与李宗仁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郭彬蔚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郭彬蔚著的《蒋介石与李宗仁》串联一个时代的风云博弈,从金兰结盟到分道扬镳,数次交锋到几度浮沉,述说了蒋介石与李宗仁两个人几十年家国恩怨纠葛。

李宗仁25岁时便当上了“广西王”,成为民国时期权力角逐中对蒋介石最具威胁的竞争者。但历史很会捉弄人,蒋介石李宗仁二人越是不合,就越是纠缠在一起。他们有时合作,在合作中对抗;有时对抗,在对抗中合作。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吊诡般反复翻转,及至决裂,随之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内容推荐

郭彬蔚著的《蒋介石与李宗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具体而详实的史料,丰富生动的文字表达,从蒋介石和李宗仁两位民国历史人物的早年经历出发,历经北伐时期、蒋桂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数年时间,客观记述了双方几十年恩怨纠葛以及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变化的深刻影响。

目录

一 北伐与结盟

 谱金兰一厢情愿

 难和蒋介石共患难

 蒋桂结盟伊始便斗法

二 阋墙谈祸国国

 两谈北伐,尔虞我诈

 祭中山,“信徒”谈编遣

 蒋桂争雄,李、白受挫

 施小计,白崇禧败走“华容道”

 倒桂系,众人齐推

 抓机遇,李、白再起

 中原逐鹿,鹿死蒋手

 养精蓄锐,蛰居待机

 遗笑柄,“六一”闹剧

三 抗日说蒋李

 刘仲容初到延安

 张云逸重游桂林

 白“战神”抵达南京

 李宗仁绸缪广西

 杂牌军鏖兵台儿庄

 蒋介石严防桂系

 周恩来借月留云

 王莹顶风波于山城

 黄绍竑同情中共

 桂系反共留余地

 蒋介石玩弄桂系

四 争鼎分高低

 惨胜与内战齐来

 中正不正削群雄

 李德邻韬晦北平

 魏德迈来华换马

五 夺鼎白热化

 桂系文武议竞选

 众“演员”登场演闹剧

 蒋李短兵相接

 李宗仁以退为进

 黄绍竑计高一筹

 话登极,末日总统

 蒋介石反扑桂系

六 和谈梦各各异

 风云变,蒋桂斗犹酣

 “小诸葛”谋划逼宫

 途穷日,蒋桂摊牌

 引退之前虑后事

 父子悲愤回溪口

 挣扎中遥控江南

 谈出国,与虎谋皮

七 残局察蒋桂

 守残南京筹难展

 假和谈美梦难成

 宴溪口,兵荒马乱

 修家谱,不堪当年

 雪窦山夕阳残照

 惊反戈,料峭春寒

八 蒋李两分道

 四散逃亡别金陵

 李宗仁再失良机

 恋栈回穗,再代总统

 战上海,蒋介石再败

 驻澎湖,飘忽不定

 留经国,五厂拒迁

九 天府蒋李别

 蒋介石赶往重庆

 代总统飞往异邦

 惶惶中,蒋别山城

 川滇义揭,蒋飞台

十 最后的争斗

 飞美、逃台,寻安身处

 “复职”闹剧,蒋李争

十一 泾渭寻余音

 李德邻归根大陆

 白崇禧魂落松山

 陈诚死于台北

 于右任望大陆

十二 蒋李有遗篇

 碣石说二蒋

 蒋介石之死

 蒋经国逝世

 四大家族及其后人

 李宗仁颐养天年

试读章节

谱金兰一厢情愿

蒋介石和李宗仁,在旧中国都不是无名之辈。而且他俩的名字还往往连在一起:北伐之初,蒋介石是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李宗仁是第七军军长;北伐军行至长沙,两人互换兰谱,成了异姓兄弟;十年内战期间,蒋、冯、阎、李四大派,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玩弄“还政于民”的把戏时,蒋介石任总统,李宗仁是副总统;其后中共权威人士评战犯名单时,蒋介石名列榜首,李宗仁紧随其后。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别看这两人总是一前一后、如影随形,实则貌合神离,有时甚而彼此翻脸、兵戈相见。他们从相识那天起,到彻底决裂前,始终存在着不大不小的缺口、又疼又痒的矛盾。1965年李宗仁回大陆后,两人终于泾渭分明。

如今,李宗仁安息在大陆,蒋介石处在海峡另一面,站在望乡台上,翘首看故园。两人隔海待统一。

蒋、李两人之事,还须从义结金兰说起。

人们还能记得《三国演义》开卷第一回便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说的是一千八百多年前刘备、关羽、张飞为匡扶汉室,在花开正盛的季节,在张飞庄上,用三牲祭告天地,发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共图大事。

蒋介石对桃园结义的故事,深感兴趣,几至成癖。因此,他的结义弟兄多到连他本人也数不清。翻开他的金兰谱,下肢瘫痪、腰缠万贯的张静江,亲日派政客黄郛,北伐进军中逃跑的王柏龄……都名列其中。蒋介石和他们结义,不是为了“匡扶”谁,而是要这些人扶保自己。

一些人和蒋介石结拜,是否出于自愿,无从查考,而且也没有必要专为此浪费时间。不过笔者确知蒋介石和李宗仁结义,纯属一厢情愿。说来令人捧腹。

1926年炎夏8月,北伐军雄赳赳地大步前进,北伐军总司令部也随即进驻长沙。这时,蒋介石和李宗仁还没有发生什么严重裂痕。李时常到总司令部来,谈公务,有时也聊天;有一天,蒋坐在办公桌上,李靠在椅子上。兴致正浓之时,蒋介石的话锋一转,亲切地问李宗仁:“你今年多大岁数了?”

李宗仁答:“三十七岁。”

“我大你四岁,我俩换帖吧!”蒋介石说。

“我是你的部下,我不敢当啊!再说我们革命也不应再讲旧的那一套啊!”李宗仁说。

“没关系,没关系,你不必客气。我们革命,和中国旧传统并不冲突。换帖之后,使我们更能亲如骨肉。”蒋介石边说边打开抽屉,取出兰谱,看来早有准备。这时李宗仁也站起来,边说:“我惭愧得很,实在不敢当。”边连连后退,似乎很不想收这兰谱。

“你不要客气,你人好,又很能干……”蒋介石边说话边抢前两步,把兰谱塞在李宗仁军服口袋里,还一再嘱咐李宗仁,也写一份给他。  李宗仁回到自己营中,看看兰谱,只见上面除写有蒋的生辰八字外,还有四句誓词:“谊属同志、情切同胞、同心一德、生死系之”。词后落款:“蒋中正”“妻陈洁如”。

蒋李结义,不仅没有青牛白马祭天,也没有欢宴小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如同放牛娃间的结拜。 令人纳闷的是李宗仁,因为身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当时是位炙手可热、想高攀唯恐不及的人物,如今他亲手将兰谱塞进李的衣袋,何以拒绝?

原来李也有自己的观点主张:他认为当时南北军政要人,相互拜把,甚而结成儿女亲家的不知多少。可是他们往往今日结拜,如兄如弟,海誓山盟。岂料明日成仇,兵戎相见,必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金兰之谊,亲戚之情,早都抛诸九霄云外。人们也许能记得,直奉战争时,曹锟给他的大将、前线指挥吴佩孚的密电说:“亲戚(曹锟、张作霖是儿女亲家)虽亲,不如你亲,你说咋办就咋办。”谁能从这电文中看到情与谊。

更重要的是李宗仁看穿了蒋介石此举是要别人为他个人效忠,而李宗仁又非等闲之辈,怎能轻易上当、踏入误区?稍后,李宗仁虽也勉强给蒋介石一份兰谱,算作换帖,但权作应付,所以未对外人讲过。

须知蒋介石要称霸神州,李宗仁又何尝不想问鼎中原。

看看李宗仁的简历,便知他是少年得志之人。他1908年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堂,1912年转入老桂系陆荣廷办的广西陆军速成学校,毕业后经人延揽进入滇军,之后再到桂军中任职,很快由排长升至营长。正在他官运亨通之际,1920年8月,粤桂之战爆发,李宗仁乘桂系战败之机,拉出一批军校出身的桂籍下级军官和十一个连的兵力,退往玉林。不久,李被粤方委任,当上了粤桂边防军第三路司令。于是,李以玉林为地盘,整军经武,为新桂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再稍后,又接受孙中山派往广西的省长马君武的委任,当了玉林警备司令。马君武及粤军退出广西后,李白行通电,就任“广西自治军第二路总司令”。

诚如李宗仁自己回顾的那样,他不是演义小说、名人传记中描绘的“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的超常脱俗的伟人,然也确有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他任“广西自治军第二路总司令”时,桂军黄绍竑率部来归,不料转年3、4月间,又自行开拔,投向广东方面。李的部下对黄的不辞而别气愤不已,要去追杀,李深知黄某非池中物,不会久居人下,遂力排众议,不去追击,从而使日后李黄再次合作,统一广西成为可能。

李宗仁驻军玉林前后,广西几乎是处在无政府状态,诸多小军阀遍布广西全境,各不相属。人枪较多者,自封什么“总司令”、师长、旅长;人枪较少的自称为“司令”“帮统”不等,总之都是各行其是的草头王、京剧《沙家浜》中胡传魁式的人物。大大小小,屈指算来十一二个。他们先后被李宗仁荡平。

到了1923年,李宗仁所部改称桂军。经李济深、陈铭枢介绍,李宗仁加入国民党。1924年,与黄绍竑所率讨贼军合兵一处,称为“定桂讨贼军”。李任总指挥,黄任副总指挥,在不到两年光景,先后击败了老桂系的陆荣廷和沈鸿英。陆、沈在广西,资历深势力大,谁也没想到会败在25岁的年轻人手下。人们自然也由此对李宗仁刮目相看。1926年1月,李宗仁在国民党“二大”上居然当选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

……

P2-4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4: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