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聊斋》后又一具有巨大成就和影响的文言笔记小说!
一部情节新奇,文字隽爽的作品!
长白浩歌子原著的《白话萤窗异草(上下)》承继了《聊斋》的传统,并在承先启后上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萤窗异草》记叙的多是明末清初的异闻奇事。
《萤窗异草》不同于其他志怪小说的特点是充满了市井气息,让读者能够对明清世代的风俗人情有一个立体的认识。
| 书名 | 白话萤窗异草(上下)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清)长白浩歌子 |
| 出版社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继《聊斋》后又一具有巨大成就和影响的文言笔记小说! 一部情节新奇,文字隽爽的作品! 长白浩歌子原著的《白话萤窗异草(上下)》承继了《聊斋》的传统,并在承先启后上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萤窗异草》记叙的多是明末清初的异闻奇事。 《萤窗异草》不同于其他志怪小说的特点是充满了市井气息,让读者能够对明清世代的风俗人情有一个立体的认识。 内容推荐 长白浩歌子原著的《白话萤窗异草(上下)》十二卷,今存申报馆本和《笔记小说大观》本。《萤窗异草》一书,在故事的社会内容及创作主旨的整体上承继了《聊斋》的传统,并在承先启后上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记叙的多是明末清初的异闻奇事,多涉及男女风情,表现了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愿望,在诸多仿《聊斋》的作品中成就较高。 目录 卷一 天宝遗迹 卜大功 金三娘子 玉镜夫人 贾女 桃花女子 红鞋 毒饼 翠衣国 痴婿 犬婿 田凤翘 刘天锡 卷二 桃叶仙 冯壎 昔昔措措 温玉 睡姬 张仙 守一女 柳青卿 珊珊 白衣庵 卷三 魂灵 妒祸 李念三 訾氏 假鬼 银针 赝殃 落花岛 货郎 化豕 缝裳女 火龙 青眉 卷四 胎异 夏姬 郎十八 三生梦 固安尼 无常鬼 苏绪 卫美人 苦节 狐妪 王秋泉 卷五 潇湘公主 紫玉 古冢狐 崔十三 白云叟 辽东客 弱翠 考勘司 杜一鸣 酒狂 卷六 祝天翁 畅生 镜中姬 程黑二 拾翠 小珍珠 尸变 黄灏 徐小三 花异 鬼书生 于成璧 卷七 绿绮 痴狐 灯下美人 梁少梅 定州狱 住住 仙涛 陆厨 艳梅 卷八 袅烟 镜儿 翠微娘子 徐之璧 女南柯 子都 大同妓 虢国夫人 姜千里 画廊 窃妻 卷九 唐城隍 智媪 挑绣 田一桂 沈阳女子 晋阳生 春云 折狱 隔江楼 谈易狐 田再春 卷十 宜织 遗钩 奇遇 绣舄 舆中人 庞眉叟 诗妖 变鬼 续念秧 生生袋 窥井 巨蝎 梅异 童之杰 卷十一 杨秋娥 笑案 戏言 销魂狱 讼疫 秦吉了 龙阳君 苑公 银筝 董文遇 马元芳 瓢下贼 卷十二 蛇媒 续五通 玉洞珠经 阿玉 斗蟋蟀 狐判官 钟鼐 鬼无颏 秋露纤云 萧翠楼 芦京 苏瑁 试读章节 卷一 天宝遗迹 在骊山的背面有一座石洞,洞口上面写着“天宝遗迹”四个大字。山洞用岩石作为大门,非常牢固,难以攻破,人们自然没有办法知道洞里有些什么。前代明朝正统年间,石门忽然自动裂开,露出宽仅约一尺的一道缝隙,有个上山砍柴的人恰巧看到了,回家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同村的刘瑞五,而他自己虽然满肚子的疑惑,但又十分害怕,不敢进洞打探。 瑞五和同村的人有些不同,他胆子大,性情豪放不羁,自小又读过一些书,很有古代侠士的风范。瑞五听说这件奇异的事情后,便高兴地决定去洞内打探一二。于是他约了些村民,共有五位,都是喜欢热闹刺激,富有好奇心,胆识过人之辈。他们带着酒和食物、猎具,向石洞走去。到了骊山,向上望去,看到山路崎岖,而且大多都被荆棘树木遮挡住,他们只能用手攀附着石头和树木,好容易才登上了山。远远望去,看到洞口白石发出莹莹的光泽,温润清透,好像很多人走过似的,暗自感到诧异。又往前走了大约一里地,才到达山洞。从裂开的缝隙朝里看,只看到洞里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清,隐隐觉得洞内深不可测。几个胆小的开始打退堂鼓,想要回去,胆子大点的也有些害怕,不敢再提进洞的话,唯独瑞五扬起手臂,高声喊道:“咱们既然来了,不调查清楚洞中秘密,回去了又有什么意思!”说完便把火把点亮,主动带头走在前面进入洞内。剩下的几个人只有三个人跟着瑞五进入洞内。刚人洞时,大约只能容纳二人肩并着肩走,再往里面走,山洞越来越宽,能容纳一辆四匹马拉的车。两旁都是石壁,洁白清亮。用火把照亮了看,只见石壁上似乎有一幅幅绘画。瑞五回头对大家说;“环境挺好,有什么可害怕的!”说完,就往洞的更深处走去,想要彻底打探清楚洞内的秘密。 小路曲折,又走了几步,便来到一道门前。门是青玉做的,上面写有字迹。大家用火把照着,看到墨迹还很新,用隶书书写,有好几行。大致内容是:朕和妃子,每当盛夏炎热之时,来这里避暑,一起享受洞内的清凉,至今已有五年。风流潇洒,神仙也比不了.汉武帝白云乡仙境,也不再值得羡慕。只是担忧千秋万代之后,世上知道我俩相得之欢的人一定少之又少,于是命能工巧匠,雕刻石像放在洞内,以便流传后世。偶尔与妃于欣赏洞内石像,不禁相视而笑,几乎以为其是真身而非石头制成。最后署名是“天宝十年秋七月御笔”。众人读完之后,才知道是唐明皇写的。 等到转过门屏后面,只看到一片非常宽敞的地方,大约有数十间房屋大小。中央放置宝座,仅是一个空位,看不出有什么奇妙之处。左边是梳妆台,一个石美人用手挽着秀发,对着镜子仔细端详着,姿态慵懒,可爱极了。旁边立着两个宫女。一个侧着身子站着,手捧着盛水的匜器,好像要走向前的样子,另一人帮贵妃捧着秀发,表情非常恭谨,跪在地下将长发轻轻握在手中。贵妃微微回头,小嘴微张,好像在说什么似的,眉目美如画,美艳逼人。贵妃身后站着的是开元皇帝,他头上戴着唐巾,身着便服,一只手抚摩着胡须。皇帝的神情姿态,好像在同贵妃表示亲热。大家观赏之后,都很高兴。右边是浴池,用绿玉作为池水,碧波荡漾,清光粼粼,宛如真水一般。旁边站立的两个人,手捧浴巾佩带,眉眼之间微微显露出笑意。唐明皇与贵妃的身体,皆用白玉雕成,唐明皇赤身在池水中嬉戏,仅将脐下部分淹没在水中。歪着头坐在水池边,眼睛盯着贵妃,好像想要说什么,又偷偷笑起来。妃子坐在小石床上,也脱掉上衣,浑圆的双乳,小巧的肚脐,都清清楚楚。秀丽的眉毛低垂,墨玉般的头发轻挽着,面有腼腆之色,一双修长如玉般的手抚着腰问绣带,一副欲解不解,不胜娇羞的样子。而裙子以下,一双玉足已经完全裸露在众人眼前。 瑞五与众人睁大眼睛细细观看,正想着再深入洞内窥探奥秘,但抬头遥望,一道帷幕整齐地挡住了视线,不一会儿,忽然洞内发出犹如岩石崩裂的响声,而且冷气阵阵袭来,众人禁不住恐惧发抖,战栗不已,于是向洞外跑去。即使瑞五豪迈过人,也觉得心惊胆战,不敢独自留在洞内。刚走出洞门,三三人中已有二人栽倒在地,面色铁青,口流涎水,好像中毒的样子。瑞五大吃一惊,赶紧搀扶着二人走下山来,踉踉跄跄回到家中。到了晚上,两个人都一命呜呼。 死者家属不知原委,便到衙门告状。瑞五将事情经过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官府派人到实地查验,证明瑞五所说的句句属实,就给他小小的惩处后,将他释放了,又派人用泥巴封死洞口,把洞门上“天宝遗迹”四字毁去,把洞口的痕迹抹去。尽管如此,一些樵夫牧童,仍能认出石洞的遗址。到了明朝天启末年,雷霆轰坍了洞穴,遍地乱石高耸,这才分辨不清何处为昔日的石洞。 外史氏说:我很奇怪,唐明皇身为一代风流帝王,精心选择奇胜之境营造骊宫,难道就没有另外建造高大壮观的楼阁,而仅仅用石头和土木来向天下炫耀?而且杨贵妃一直体态丰腴,一定害怕炎热,难道没有清凉世界让她享受?我从瑞五的后代那里听说这桩奇事,虽然荒诞离奇,也可以补《开元遗事》的缺失,所以将它记录在此,以保留这些不同的说法,供世人寻找其踪迹。 P1-3 序言 《萤窗异草》十二卷,作者署名为长白浩歌子。今存申报馆本和《笔记小说大观》本。申报馆本是目前所见到最早的本子,原题“长白浩歌子著,武林随园老人续评,关中柳桥居士重订”,三编卷首题“光绪丁丑(1877)夏日申报馆印”。关于作者,大致上有两种说法,一说该书为乾隆时代作品,作者是尹庆兰;二说该书为光绪初年作品,是申报馆文人的假托之作。尹庆兰字似村,满洲镶黄旗人,大约生于乾隆元年(1736),至迟卒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他虽然生于贵胄之家,却性情恬淡,不慕功名,耽吟咏,好风雅。乾隆十九年(1754),在尹继善督理南河时,庆兰与袁枚相识于袁浦署中。在此后的数十年中,两人诗酒唱和,过从甚密。庆兰博学多才,曾经乾隆殿试,颇受称赏,然终身未仕,著有《绚春园诗钞》。从庆兰的经历、志趣和文学素养等情况看,他是有可能成为《萤窗异草》的作者的,然而没有佐证支持此说。 《萤窗异草》一书,是继《聊斋》后又一具有巨大成就和影响的文言笔记小说。它在故事的社会内容及创作主旨上承继了《聊斋》的传统,并在承先启后上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记叙的多是明末清初的异闻奇事,描写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特别是中下层市民的生活状况。其中的故事绝大多数都涉及狐仙鬼怪。这些神狐鬼怪虽是异类,思想感情却和常人接近,甚至比现实中的人更通情理。它们虽有超自然的力量,但却始终服从当时社会的法则,可以说是人间喜剧的幻觉延伸。此外,故事内容多涉及男女风情,其中大多数作品表现了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主的合理愿望。总览全书,文字隽爽,在诸多仿《聊斋》的作品中成就较高。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