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半世猴缘(韩静霆散文精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韩静霆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粉墨人生

那些天,画戏曲人物,着了魔。白天,执笔如同使剑,左右开弓,风生水起,好不快意。有时候,咿咿呀呀地边画边唱,管他有调无调,吼得出汗便好。如能模仿一点儿戏曲人物的动作,更是骄傲,忘乎所以,自己把自己笑个前仰后合。到了夜里,蘸满色彩的笔放下了,人却并没从戏曲人物画中出来,虽然像僵尸一般在床上睡着,白天画的那些戏曲人物却全来了。咱不知从哪儿弄了个“令箭”,举着,喊叫着在戏曲人物队列中间穿行。最后的结果是“扑通”一声,我摔到了床下边,眼眶磕青了,牙床磕破了,流着血,原来是梦。哈哈,我赤裸裸在地上呆了半天,那些戏曲人物全做鸟兽散,一个也没有了。绘画就是这么让人痴魔,戏曲人物画就是这么让你美,美个死:伤你也伤得狠,让你流了血挂着彩。

我从小就和戏曲结缘了。东北老家后院的栅栏紧挨着地方戏院。小小的戏园子是摄魂夺魄的地方。我经常趴在那个后台的小窗户往里面瞧,看那些画完妆的和没画完妆的红脸、白脸、黑脸、花脸来来去去。戏曲的悲欢离合也都在集合,走动。最让我醉心的就是他们那个扑脸的香粉。演员们画好了眉眼.定妆时拿粉去扑。香粉在后台飘起来,让眼前一切真实的人和道具变得虚幻,都飘到了半空,所谓浮想联翩,大概就是这种场景麻醉的结果罢。现在很难再找到、再闻到那种粉的味道了。演员们在后台飞腾的粉雾里打闹和说笑。前面演着戏,后台什么事都可以干得出来。

在后台趴窗户看到了初中一年级同班一个姓郝的同学,他的父亲在地方戏院门口检票。我就想办法去巴结这个同学,力争去看蹭戏。有时候他父亲不在那儿检票,我就“关云长单刀赴会”,往里闯。我引以为幸运的是,有一次帽子被人家抓去了,但是人却留到戏院子那个最黑的角落里,足足看了半场戏,过了半场瘾。

那时候我绝对是那些“二人转”演员的铁杆粉丝。他们的唱功、他们的绝活和灵活多变的表演方式,包括和观众的密不可分地插科打荤,甚至打情骂俏,都让我倾倒。他们是真真正正的“角儿”,他们的名字,像姓李的三姐妹一梦霞、彩霞、晓霞,我永远不会忘记,也深深地记着他们在小戏园子小舞台上给我所讲的那些动人的故事。二人转,一般人以为它就是一个唱那么几个小曲儿,实际上不是这样,据说二人转有“九腔十八调”,有无数个“嗨嗨”,音乐是非常复杂的,后来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起拉场戏和吉剧。二人转本身具有现代戏剧的最前卫的观念和特色,不是有布莱希特的戏剧观么,要观众和舞台有一种间离感,让他们意识到是在演戏,可以做更深层次地戏剧、哲学和人生的思考。二人转就是这样,两个人在台上,说说笑笑,忽然那边一说“去拿弦子吧”,这就开始动音乐、动弦子了,开始唱了,唱一段又说上了,人物忽进忽出,顷刻之间,他就是角色,顷刻之间他又是观众的朋友。这番功夫是非常了不起的。因此让人着魔。再加上我们那个小城市,最漂亮的女子大概都在地方戏院,所以那个地方非常吸引人。也许到那儿去谈不上什么思考,即使是去“找乐儿”也绝不会失望,每天晚上小戏园子里面到处都是“乐儿”。演员在说书人和角色中间转换,那种观剧的亲切感是让人迷醉的。

我还记得在二人转舞台上看过“单出头”《洪月娥做梦》和《王二姐思夫》。那简直是西洋大歌剧里才有的大段的“咏叹调”啊!委婉迷人的曲调,淋漓尽致的表演,可以说是撼人心魄。只可惜,现而今这样的段子很少能听到了。P7-9

目录

猴狲之舞

粉墨人生

吃货

烟鬼

酒话

咏蚊

鸟语

论“呼噜”

黑土地

二泉作证

我是矮子

天堂有没有书店

拉骆驼

白梅无价

自残宣言

病榻观叶

幸福的家庭不相似

家庭记事

爱之岸

中年日记(1987年)

男人和男人的巢

11月22日·暴雪

遗书和太阳

棋战大观

吃虫

太白遗风

跪着挣断脐带

水做的天堂九百岁

雨花石

听泉

听潮

谈禅说马

残荷

吞蛙

马星照命

冰灯

霸王别姬

序言

2016·猴缘

小时候,我的绰号是“韩猴”,大约这是我经常爬树和上房的“职称”。我那会儿难得有一刻老实,大人一眼没看住,我就在树上了。记得我最成功的爬高,是上山里掏喜鹊窝。我和小伙伴们把一根绳子扔到有喜鹊窝的高高的树枝上,一头拴在我的腰上,另一头由小伙伴抓住。这头绳子一拽,我在那头就拔地而起了。弄些个喜鹊蛋“开荤”,还不如探囊取物一般?我们到山里树上去“打食儿”,要过一条河。那年五一刚过,天寒地冻,残雪遍地,我们便要去大展猴狲之术。那白花花的东辽河上,黏黏渍渍地,飘满了冰凌呵。独木桥很滑,我一不小心跌入河里,身上的大棉袄二棉裤,全都湿透了,出水就结了冰,如同披了一身银光闪闪的铠甲。这副样子不敢回家见爹娘,只好到河边朝阳的山坡上脱个净光去晒……今天,晒了这些不堪的往事,大名鼎鼎的“韩猴”,真让诸位见笑了。

我敢说,敝人天生与猴有缘。咱命相属猴,是“老天爷”点将;生得顽强,多亏父母之劳;一身猴气,乃是日久之锤炼。老家东北一条小街上有个老戴家杂货铺,卖些个针头线脑大酱陈醋什么的。这小铺每逢年节,便拿出个花盆小鼓乱敲。我呢,不邀自来,弄根破棍子,舞弄得乱七八糟,自以为全系孙悟空亮相。那时候我已经记事了,大约六七岁,用乱蹦乱跳之术给人家招徕些顾客,实在一是“无心插柳”,二是本性难移。

我和猴狲真正结缘乃是1998年夏天。彼时,我从厦门出差回到北京,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兰之光一行四人,把我堵截在家,声称他们已经“蹲坑儿”“蹲”了四天,就等着俘获我。兰拿出两个题目要我做,一是《二泉映月》,二是《三万金猴》,我都很喜欢。犹豫片刻,我闭上眼睛摸了第二个。他们都说就这么定了,就请我吃重庆火锅,麻辣烫。我一边被麻着、辣着、烫着,一边就开始情不自禁地往他们设的套儿里钻,开始胡思乱想,于是肠痉挛,火锅里的涮肉没捞净,我就险些倒在肥牛猪血之间,被送回了家,吸开了氧气。

由此可见那精灵猴狲,完全是故伎重演。老孙曾化为苍蝇钻入铁扇公主肚子里大闹,如今在我这“鼠肚鸡肠”之中“大闹天宫”,弄得我九肠痉挛,可见缘分确实非浅。的确,当年我往返于上海北京之间,空手套白狼,费尽移山之力,凭靠杜撰,写了电影剧本《三万金猴》。经电影厂艺委会讨论通过,并付我以微薄稿酬,但总预算需七千万之巨。投资如此巨大,把上海的电影官员们统统吓了回去,这,完全合乎人性。每个人的工作要紧,饭碗要紧,切不可为我这部中国破天荒第一部人偶共生的电影,砸了吃饭的家什!电影没有投拍,我很理解。

时过境迁,弹指18年过去,适逢又一个猴年。猴年之中,当然有一个“马月”,“猴年马月”将至,我们还有什么缘分不可追求?于是,我又操起了《三万金猴》的剧本,后来这剧本曾由我改装为长篇小说出版,今日开卷,不免一阵又一阵唏嘘。其中,多少激情喷溅,灵感四射;多少遗珠之憾,笔力不追;又有多少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于是,我抖擞猴毛,提起猴神,在纸上再打一番猴拳,重续我的猴缘,决心将这部作品重新改过,以飨读者。

好一个猴年,看俺猴狲踏云来也!

内容推荐

韩静霆著的《半世猴缘(韩静霆散文精选)》是一部我国著名文学艺术家韩静霆老师的散文集,由作者30多篇最著名的散文构成,包含了各个时期多次获奖的代表作,多以自身经历、生活为主线,作品兼具美文、哲理性,在散文创作领域中独树一帜,也是一部当代文坛、社会变迁史。书中配图均为作者画作。本书形式相似,但题材和表现手法上又有很大不同,是作者集50年精华之作。

编辑推荐

韩静霆著的《半世猴缘(韩静霆散文精选)》内容包括:猴狲之舞、粉墨人生、吃货、烟鬼、酒话、咏蚊、鸟语、论“呼噜”、黑土地、二泉作证、我是矮子、天堂有没有书店、拉骆驼、白梅无价、自残宣言、病榻观叶、幸福的家庭不相似、家庭记事、爱之岸、中年日记(1987年)、男人和男人的巢、11月22日·暴雪、遗书和太阳、棋战大观等。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1: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