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画/中国原创儿童生态文学精品书系》以小说、童话、散文、探险纪实等文学体裁形式打造原创生态文学大作,倡导绿色之思,追求绿色的生命状态,寄寓对中国生态社会发展的期望,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儿童的生态意识。书系最新推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徐玲的新作《如画》。本书收录了徐玲的中篇小说作品,其中包括《银树谷》《肥山羊》《童年》《画家》《大雪》《送别》《灯谜》《丝瓜梦》《如水》《银房子》《鸽子》等作品。
| 书名 | 如画/中国原创儿童生态文学精品书系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徐玲 |
| 出版社 | 晨光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如画/中国原创儿童生态文学精品书系》以小说、童话、散文、探险纪实等文学体裁形式打造原创生态文学大作,倡导绿色之思,追求绿色的生命状态,寄寓对中国生态社会发展的期望,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儿童的生态意识。书系最新推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徐玲的新作《如画》。本书收录了徐玲的中篇小说作品,其中包括《银树谷》《肥山羊》《童年》《画家》《大雪》《送别》《灯谜》《丝瓜梦》《如水》《银房子》《鸽子》等作品。 内容推荐 由徐玲著的《如画/中国原创儿童生态文学精品书系》故事的主人公如画跟随爸爸回到自己的故乡——银树谷,留下龙凤胎哥哥如水和妈妈在江海城。伴随着对母爱的怀疑和对归乡的沮丧,如画失落地回到自己的故乡。但在这个美丽的乡村,她有幸见证了爸爸创业的失败和成功,见证了银树谷经济上飞速的发展与蜕变,见证了乡村人们对精神食粮的渴望与追求,见证了务工人员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的艰辛…作为美丽乡村崛起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她的回归不仅是身体的回归,更是心灵的回归,渐渐地,她在银树谷变得快乐,变得坚信,她向乡村的孩子们分享自己在江海城的所见所闻,她变成一个小书法家参与乡村的文化建设……原来,这里也可以怀揣梦想。终于,随着银树谷日新月异的发展,龙凤胎哥哥和心爱的妈妈也选择回到故乡,如画终于在期待中迎来了一家团圆。 目录 一 银树谷 二 肥山羊 三 童年 四 戏台子 五 画家 六 羊司令 七 郝校长 八 大雪 九 重逢 十 送别 十一 灯谜 十二 笛声 十三 丝瓜梦 十四 旗帜 十五 如水 十六 银房子 十七 老树 十八 蓝图 十九 草戒指 二十 鸽子 二十一 新屋 二十二 如画 试读章节 银树谷的一天就要结束了,如此缓慢,又如此猝不及防。 我们坐在姑娘山高高的山头,俯瞰暮色中的银树谷,它多么像一口巨大的井,树木森严,单调又葱茏,贫乏又神秘。 笛音缭绕,往事在笛音里飞舞,思绪在往事里凌乱,笛音在凌乱中草草收场。 我把笛子从唇边移开。 周围的一切安静下来。 天使的长裙越拖越远,银树谷很快就会被黑暗吞噬。一千公里之外,江海小学的小白船也会沦陷在一片黑暗之中。 哦,小白船,我魂萦梦牵的小白船。 每天,夕阳落下前,小白船总是很热闹。小白船是教学楼顶上一个小小的露台,是用洁白的栏杆围出的一方活动场地,是整个学校最接近天空的地方。在我们眼里,它是被阳光和星光交替关照的舞台,它被托举在大地之上,被怀抱在天空之下,像开往天际的一艘小白船,载着欢笑载着童话载着梦想的小白船。 同学们围成一个圆圈,圆圈的中间站着漂亮的徐子妍,她的长裙有着月光一般柔美的颜色,有着花辦一般温软的质地。旋转,旋转,两道长长的马尾跟着裙摆飞了起来,所有的目光跟着飞了起来,笑声飞了起来,她像一位美丽的天使,让小白船上每一双被迫迎接黑暗的眼睛,记住了一天中最璀璨的光芒。 “姐姐,你长得真好看。” 如歌的话打断我的思绪。 我的目光从银树谷收回,侧过脸,撞见他仰着脖子望着我,圆圆的脸蛋被夕阳最后的光影镀成了深咖色,大眼睛闪闪烁烁,宛若山涧里两枚清亮的卵石。 “宽宽的额头,大大的眼睛,尖尖的下巴,高高的辫子……我们幼儿园都没有你这么好看的女生。” 我被他逗乐了。 “姐姐吹的曲子也好听。”如歌脑袋一歪,盯着我手上的竖笛,“我想……” “想不想试试?”我把竖笛送到如歌红殷殷的唇边。 他接过竖笛朝我咧嘴笑,露出一口残缺的乳牙:“呵呵,我只想摸一摸,摸一摸。” “为什么不想吹呢?” “因为……”他指了指眼前愈发幽深的银树谷,一本正经地说,“天就快黑了,鸟儿忙着铺床睡觉,咱们还是別发出声音,不然就吵到它们了。” “是啊,夕阳西下,倦鸟归林,咱们也该回去了。”我吁口气站起来,跺跺几乎麻木的双脚。 “可是姐姐,银树谷为什么叫银树谷呢?山谷里的树明明是绿色的,不是银色的!”如歌抓住我的手,屁股从大石头上挪下来。 “爷爷没有告诉你吗?因为山谷里住着一位银树姑娘,她掌管着这儿所有的大树小树,所以这儿就叫银树谷啦!” “银树姑娘?爷爷没有说过。” “那爷爷是怎么说的?” “爷爷说,谁说银树谷的树是绿色的?银树谷的树是银色的!” “唉,爷爷真是个倔老头。” “倔老头,倔老头。” “天快黑了,我们回家吧,倔老头今天做了面疙瘩。” “奶奶最喜欢吃面疙瘩。” “奶奶最喜欢如歌。” 弯曲的山路边,杂树的身影在越来越暗淡的天色中婆娑,像巨人的影子,神秘莫测。 P2-P4 序言 梦想可以叩开一切幸福之门 生活因梦想而精彩,世界因梦想而美丽。不知从何时起,因为梦想,无数的乡村孩子跟着父母汇入了城市。 繁华的城市给他们的不只是身临其境的幸福,更多的是滋生新的梦想的动力。因为从事教育工作,我有机会和他们相遇,我很珍惜和他们的相遇,正是和他们的相遇,让我感知了更多幸福的含义。 对早先一批进入城市的乡村孩子来说,有书读曾是他们最大的梦想、最大的幸福。如今作为新市民的子女,他们不用再为读书发愁,那他们现在的梦想又会是什么?他们告诉我,他们总想,要是家乡也有城市样的生活该多好啊!有这样的乡村吗?带着这些孩子的梦想,我开始寻觅有城市样生活的幸福乡村,我真的找到了那样的乡村,只是那样的乡村与城市还有点儿远,还不多见,就像散落的珍珠一样被撒在了茫茫山水间。 在城市快速长得又高又大时,那些山水间的乡村,始终如超凡脱俗的大家闺秀,年复一年,静静地听她的风读她的雨。如此千年不变的怡然,将一个个天生丽质的乡村铺陈为一幅幅秀美的画卷。只是这样的画卷里总缺点儿什么。缺点儿什么呢?直到有一次为一个读者见面会,我不得不去挤一趟春运的火车,汹涌如潮水的返乡大军里,许多身背书包的孩子们夹杂其中的情景,让我一下子就顿悟了。城市像金矿一样牢牢吸住了来自乡村追梦的脚步,乡村秀美的画卷里缺少的正是那浓烈的追梦的气息。乡村的未来——花朵样的孩子——只有在过年时,才会如候鸟一般在乡村的画卷上昙花一现。 虽然城市是社会进步的发动机,但乡村永远是无法替代的人类心灵的家园。城市和乡村是中华大地上两个永远并肩的兄弟,城市有梦,乡村同样有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仍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 守的农村和记忆中的故园。 如画是我认识的乡村的孩子中的一个,她和双胞胎哥哥如水已经在城市快乐地生活了五年。 因为种种原因,如画要被爸爸带回家乡,哥哥如水和妈妈则依然留在城市。懂事的如画虽然觉得委屈,但她还是跟着爸爸回到了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银树谷。伴着一点点幸福感的累积和爸爸创业梦想的一步步实现,如画刚回家时的隐痛和自卑渐渐变成了快乐与自信,她甚至感谢爸爸将她带回家乡。银树谷有山、有水、有故事,如画全身心的回归,预示着未来美好的乡村和城市一样,也能成为滋养人们身心的幸福源泉。 幸福是每一个人毕生都在追寻的宝藏,城市有城市的幸福,乡村有乡村的幸福,无论何种幸福,都只属于有梦想的人。在书中,我似乎要努力地将乡村的孩子拉回本就属于他们的美丽乡村。这样的情节安排,并非刻意地逼迫乡村的孩子远离城市、远离幸福,而是要让乡村的孩子在美丽乡村特有文明的沐浴中,体会到一种更脚踏实地、更根深蒂固、更温馨长久的幸福。选择以如画为主人公,不在于她有多么聪明和优秀,而在于她懂得艰辛和幸福,我期盼如画的成长经历,无论是对乡村的孩子还是对城市的孩子,都能有所帮助。 儿童文学是最富有梦想色彩的,但生活不是缥缈的童话,纷繁的现实特别需要有责任心的儿童文学作家用优秀的文字去引领孩子,用智慧与梦想开启人生幸福的大门。《如画》是我所有作品中构思和写作耗时最长的一部,因为在创作中,太多的思考汇成了大海,满载思绪的航船,我必须慎重前行。 书评(媒体评论) 一种出色教师可贵的职业担当,和一种优秀作家特有的创作境界的交融,成就了徐玲作品诱人深读的灵气、朝气与大气;“写对社会有价值的作品”,这一近乎天真的创作信仰,和十多年如一日的握笔坚守,千真万确地成就了徐玲作品耐人细品的罕见的厚度、宽度与高度。 ——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家曹文轩 综观《如画》,可以发现徐玲不只在不停地探究儿童文学的更大价值,更是在不停攀越和创设自己的创作高峰。通过一部作品,即将“流动的花朵”与“留守儿童”两个特别需要关爱的群体,和“城市幸福”与“乡村幸福”两种并行不悖的人类追求,艺术地呈现于读者视野,这无疑是一种创举。 ——图书策划、书评人刘新球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