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月到中秋分外明
是一个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天是碧青的,月是光圆的,晶莹玉洁,像个少女的脸庞经过一度化妆之后,比往日似乎是格外白嫩和圆润了。它吐着一缕缕柔软的光芒,笼罩着院子里一池塘青青的莲蓬,越显出娇绿得可爱了。微风吹动着池水,荡漾起一圆圈一圆圈的波纹,水面上仿佛浮现了一片晶莹莹的水银。在池塘旁几枝飞舞着绿波的柳丝,它是没有像春天里那么娇嫩得鲜美了,它是苍老了。柳丝舞动时奏出的瑟瑟的声响,犹若在惋惜它青春的易逝。在柳树的下面,有着一张小小的大理石的圆桌子,桌上放着两杯热气腾腾的玫瑰茶,还有一盘西瓜子和一盘红红绿绿的奶油糖。桌旁坐着一对年老的夫妇,他们闲嗑着瓜子,欣赏着这一年一度难得见的月华。从夜风中飘过来桂子的幽香,使他们心头更感到了欢悦的意味。
从清辉的月光照映之下,可以瞧到那男子是穿着一件蓝缎圆花纹的夹袍子,外面还罩了一件元色缎的马褂,头顶是光秃秃的,青得好像在发亮,眉毛稀疏得很,已经掺和了几许灰白的颜色。从这一点子看来,这个老者是足足已有六十开外的年纪了。那个妇人虽然是穿了旗袍,可是却梳了一个头,一双脚是缠得小小的,瞧她年纪至少也在五十以上的光景。两人正在静静地欣赏着月华的当儿,忽然见那边树丛内奔出许多矮小的黑影子来,他们的小眼睛亮晶晶的,像天上的小星,瞥见了两人之后,一个喊祖父、一个喊祖母地大嚷起来。这仿佛是一群小狗儿围在两人身子的四周,只听那你一句我一句的声音,几乎把两人的耳朵都要震聋了。那个做祖母的梅老太只管把小脚往里面缩,当然,她是怕孩子们踏痛了她的小脚。做祖父的梅孟起,瞧了这一群的孙儿女,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欢,尤其在这月圆如镜的中秋之夜,他更感到得意一些,拉开了嘴,呵呵地笑得合不拢来。他叫大家排在一起,把桌上那盘糖果你一把他一把地挨次分了过去。他在月光下似乎瞧不清楚谁是哪一房里的孩子,一个一个地拉拢来细细地认,这才瞧清楚那是大房里的志光和玉英,这是二房里的志明和玉如,这是三房里的志新和玉珍。玉珍还只有四岁,在六个孙儿女中年纪最小,她两只滴溜乌圆的小眼睛望着盘子里的糖果出神。梅孟起在给她一把奶油糖之后,抱起她的小身子,在她颊上还亲亲热热地吻了一个香。
六个小东西在得到了祖父的糖果之后,他们奔奔跳跳地又一哄而散了。做祖母的连忙喊“慢些奔,不要绊了跌”,可是任她这么着急,却一个也没有理会她。大家只管笑闹着成一堆,小身子在黑魃魃的树蓬内又消失了。
夜静悄悄的,四周依然恢复到原有的沉寂。梅孟起夫妇俩望着那桌子上那只已空的铜盘子上,被月光是映得雪亮的,竟有些闪人眼目。这时,大房里的翠环、二房里的青鸾、三房里的红莺,都慌慌张张地从假山背后走过来,向两人急急地问道: “老太爷、老太太,小少爷和小小姐他们都走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你们也太不小心了,怎么管顾孩子管得人都找不到了?还来问我们,那可不叫人生气吗?”(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