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郁达夫精品小说集(上下)(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郁达夫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他的故乡,是富春江上的一个小市,去杭州水程不过八九十里。这一条江水,发源安徽,贯流全浙,江形曲折,风景常新,唐朝有一个诗人赞这条江水说“一川如画”。他十四岁的时候,请了一位先生写了这四个字,贴在他的书斋里,因为他的书斋的小窗,是朝着江面的。虽则这书斋结构不大,然而风雨晦明,春秋朝夕的风景,也还抵得过滕王高阁。在这小小的书斋里过了十几个春秋,他才跟了他的哥哥到日本来留学。

他三岁的时候就丧了父亲,那时候他家里困苦得不堪。好容易他长兄在日本W大学卒了业,回到北京,考了一个进士,分发在法部当差,不上两年,武昌的革命起来了。那时候他已在县立小学堂卒了业,正在那里换来换去的换中学堂。他家里的人都怪他无恒性,说他的心思太活;然而依他自己讲来,他以为他一个人同别的学生不同,不能按部就班的同他们同在一处求学的。所以他进了K府中学之后,不上半年又忽然转到了H府中学来;在H府中学住了三个月,革命就起来了。H府中学停学之后,他依旧只能回到那小小的书斋里来。第二年的春天,正是他十七岁的时候,他就进了大学的预科。这大学是在杭州城外,本来是美国长老会捐钱创办的,所以学校里浸润了一种专制的弊风,学生的自由,几乎被压缩得同针眼儿一般的小。礼拜三的晚上有什么祈祷会,礼拜El非但不准出去游玩,并且在家里看别的书也不准的,除了唱赞美诗祈祷之外,只许看新旧约书。每天早晨从九点钟到几点二十分,定要去做礼拜,不去做礼拜,就要扣分数记过。他虽然非常爱那学校近旁的山水景物,然而他的心里,总有些反抗的意思,因为他是一个爱自由的人,对那些迷信的管束,怎么也不甘心服从。住不上半年,那大学里的厨子,托了校长的势,竞打起学生来。学生中间有几个不服的,便去告诉校长,校长反说学生不是。他看看这些情形,实在是太无道理了,就立刻去告了退,仍复回家,到那小小的书斋里去,那时候已经是六月初了。

在家里住了三个多月,秋风吹到富春江上,两岸的绿树,就快凋落的时候,他又坐了帆船,下富春江,上杭州去。恰好那时候石牌楼的w中学正在那里招插班生,他进去见了校长M氏,把他的经历说给了M氏夫妻听,M氏就许他插入最高的班里去。这W中学原来也是一个教会学校,校长M氏,也是一个糊涂的美国宣教师;他看看这学校的内容倒比H大学不如了。与一位很卑鄙的教务长——原来这一位先生就是H大学的卒业生——闹了一场,第二年的春天,他就出来了。出了W中学,他看看杭州的学校.都不能如他的意,所以他就打算不再进别的学校去。

正是这个时候,他的长兄也在北京被人排斥了。原来他的长兄为人正直得很,在部里办事,铁面无私,并且比一般部内的人物又多了一些学识,所以部内上下,都忌惮他。有一天某次长的私人,来问他要一个位置,他执意不肯,因此次长就同他闹起意见来,过了几天他就辞了部里的职,改到司法界去做司法官去了。他的二兄那时候正在绍兴军队里作军官,这一位二兄军人习气颇深,挥金如土,专喜结交侠少。他们弟兄三人,到这时候都不能如意之所为,所以那一小市镇里的闲人都说他们的风水破了。

他回家之后,便镇日镇夜的蛰居在他那小小的书斋里。他父祖及他长兄所藏的书籍,就作了他的良师益友。他的日记上面,一天一天的记起诗来。有时候他也用了华丽的文章做起小说来,小说里就把他自己当作了一个多情的勇士,把他邻近的一家寡妇的两个女儿,当作了贵族的苗裔,把他故乡的风物,全编作了田园的情景;有兴的时候,他还把他自家的小说,用单纯的外国文翻译起来;他的幻想,愈演愈大了,他的忧郁病的根苗,大约也就在这时候培养成功的。

在家里住了半年,到了七月中旬,他接到他长兄的来信说:

“院内近有派予赴日本考察司法事务之意,予已许院长以东行,大约此事不日可见命令。渡日之先,拟返里小住。三弟居家,断非上策,此次当偕伊赴日本也。”(P19-21)

目录

《上》

 导论

 沉沦

 南迁

 茫茫夜

 秋柳

 春风沉醉的晚上

 薄奠

 过去

《下》

 迟桂花

 迷羊

 她是一个弱女子

 郁达夫年表(1896-1945)

序言

导论

张艳梅

郁达夫(1896.12.7-1945.9.17),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小说《迟桂花》,散文《故都的秋》等。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的小说创作多取材于自身经历,以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际遇为底蕴,写出了个人的性情及时代家国之情。作为“创造社”的代表作家,他的“自叙传”小说和“零余者”形象在新文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他的小说介于小说和散文之间,诗意的语言,浪漫主义的幻想,真挚而奔放的情感展露,艺术地再现了五四人文主义思潮注重自我价值和自我解放的时代要求,在当时的青年读者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银灰色的死》、《迟桂花》等。郁达夫小说抒情性风格的形成与他自身的人生经历,精神世界的漂泊挣扎,以及对文学的独特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创作中,他既书写了那个时代个体的情欲纠葛,也写出了知识分子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人道主义情怀,同时还表达了一个异国游子对家国的深厚感情。这种抒情性风格饱含着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以及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自叙传风格,大大拓展了现代小说的样式和表现力。

飘零辗转的孤旅

其一,郁达夫所处的生存环境、个人经历、时代的变迁等现实生存状态诸多因素相互交织从而造就了其主观性、情绪化倾向。

首先,从郁达夫所处的时代环境来看,他出生的1896年,“是中国正和日本战败后的第三年”,他曾在《悲剧的出生——自传之一》中非常沮丧地描述当时的国情:“朝廷日日下罪己诏,办官书局,修铁路,讲时务,和各国谛订条约。”郡达夫成长的岁月,正是国家极为衰弱的时期,在日本留学期间,他深切感受到民族孱弱的痛苦与弱国子民的屈辱。个人的身世和遭遇使郁达夫深感人生的悲苦,弱国子民的屈辱又使郁达夫感到一种民族的自卑。由于常受日本人的侮辱,加上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气息浓厚等各方面原因,使得郁达夫的心理时常处于“倾斜”状态,异国飘零,岁月坎坷,他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西方浪漫派作家和日本私小说作为学习对象,走上可以一吐积郁的抒情小说的发展道路。

其次,回国后,面对国内军阀的专制统治,积弱不振的社会面貌,党同伐异的陈规陋习,压抑人才的社会风气,郁达夫非常苦闷,更需要感情的“喷火口”,将心中的悲愤一吐为快。所以在现实中也常通过“醇酒妇人”式的放浪形骸来消解,这使他蒙受了荣誉上的玷污、经济上的损失和舆论的打击,给他带来的是更大的痛苦和自责,反而使压抑更强烈。对于天资很高,饱览西洋小说的郁达夫来说,流于笔端的宣泄更得心应手,可以说,正是飘零孤旅奠定了郁达夫小说创作的主观性、情绪化倾向的感情基础。

其二,郁达夫所特有的中西文化冲突中的精神履历,注定了他将在传统文人与现代知识分子之间徘徊游荡,在新旧文化的矛盾挣扎中,他始终找不到最后的皈依,精神上萦绕着一种难以挥去的伤感和痛楚。

……

从文学观、美学观及艺术情趣等方面来看,郁达夫是一个有“悲哀之词易工”美学见解的作家。他在写作中有意识地侧重描写人的悲苦和不幸,试图通过病态的人物来揭露丑恶的现实,在畸形的心理中反观情感的价值,于性格塑造中探索人性的尊严。郁达夫在美学表现上对感伤情调和病态美的艺术处理上,有着独特的成绩和贡献。用他评价卢梭的话来说就是:“他是一个热爱人类的人,然而处处被人类的阴险毒诈所刺伤以后,就不得不厌弃人生,厌弃社会了。”他想牺牲一己的安乐荣利,来大声疾呼中华民族的腐劣遗传,用手中的笔来挽回那堕落的人心。作为一代著名的小说家,优秀的散文家、诗人,郁达夫的文学成就堪载史册,他的“自我写真”的抒情艺术对中国现代小说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书选取郁达夫中短篇小说代表作,力求全面展示郁达夫三个创作时期不同的思想追求和艺术风格。赏析和评介相结合,既有文本细读。也有理论阐释,努力做到雅俗共赏。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方家和广大读者指正。

内容推荐

《郁达夫精品小说集(上下)(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选收郁达夫短篇小说8篇,中篇小说2篇。

郁达夫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一位重要代表作家,也是一个介于新旧文化之间的文化典型。他的小说以大胆率真、独树一帜的文风征服了无数青年读者的心。

编辑推荐

郁达夫著的《郁达夫精品小说集(上下)(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重温现代名家的心路历程和思想智慧!汲取现代名家的思想精华。

编选者对原著中生僻的字和词做了必要的注释,并在每篇文章后附有精炼的解读与评点。

读者朋友翻开本书的同时,一定会体验到高效通畅的阅读快感。更加准确地理解现代文学经典名著。

优质纸张印刷,精美装帧,适合广大读者收藏,也是馈赠礼品的绝佳选择。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6: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