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7年的50条预言
文/谭山山
2017年仍然是艰难的一年,存在着种种无法预测的变革。
1.综合中国社科院、高盛、中金公司等机构的预测,2017年GDP增速仍然不会过7。中国社科院《经济蓝皮书》给出的预测是6.5%。
2.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表示,从总需求来看,2017年消费对整体GDP的贡献或将明显增大,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略有下降,而外需有望温和复苏。
3.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认为,一线城市房价会继续保持刚性上涨态势;二三线的明星城市会继续保持相对好的态势;而那些适于做文化旅游地产的地区,以及未来一部分农村地区,房价也会逐步抬升。
4.特朗普堪称2017年全球局势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履职后,他之前的竞选主张会不会变成政策、什么时候变成政策、会产生多大影响,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根据咨询服务公司Frost & Sullivan的预估,特朗普上台后美国与亚洲、欧洲的关系会有显著变化,因此美国的能源增长率以及与亚洲国家的贸易额可能会大幅回落。
5.在高盛看来,2017年全球经济的走向取决于黑天鹅“特朗普”。区别于之前对特朗普上台的恐慌,高盛修正了对特朗普的看法,认为他可能使美国经济走向稳健成长的道路:美元继续走强,美国失业率下降,股市抬升,制造业出现新的复苏。
6.高盛认为,2017年全球股市的主要发动机会在亚洲市场(除日本外),亚洲股市可能出现12.5%的回报率。而与股市相对应,债市将持续低迷。
7.英国将在2017年3月启动退欧进程,但仍有坚定的留欧派认为,脱欧一事说不定可能发生逆转。英国政府所希望的“对所有行业都有效的、顺利而有序的退出”可能无法实现,而且还要面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和GDP下降的风险:
8.特朗普的贸易保护政策、英国的脱欧、亚洲的政治定位、难民问题等诸多因素,促使全球转向孤立主义。这会对世界各国的贸易和移民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9.美国资深创业者塞莱克·罗丁来中国考察创业环境后,认为未来几年北京将是美国硅谷唯一的真正对手。“北京的企业家精神看上去就像新生的、有时甚至更纯粹的硅谷。”
10.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所销售的工业机器人占全球份额的1/4以上。而2016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将使自主机器人尤其高端市场迎来新一轮爆发。
11.2016年年底的一项新政可能对2017年的创新、创业带来重大利好:教师科研入股10%的限制被打破。面对中国产业升级的关口,更多教师、科研人员的加入,将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迎来新智创新时代。
12.胡润说,随着2017年蚂蚁金服上市,马云成为首富的概率高于王健林。不过,不管马云还是王健林成为首富,我们都只是吃瓜群众。
13.2017年,杭州将是最受瞩目的智能城市——杭州城市数据大脑将开始运行,它可以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修正城市运行中的hug,最终进化为能够治理城市的超级人工智能。
14.因为杭州的迅猛发展,2017年的四大一线城市,很有可能由“北上广深”改为“北上杭深”。有趣的是,调侃广州被挤出一线之外的,多数是广州人。
15.美国奥本海默基金公司高级副总裁李山泉对2017年的预期不乐观,认为它将是一个以超出常规的市场波动为主要特征的年份,可能是投资最困难的一年。把握大趋势、以波动为策略的交易模式比板块投资策略更为奏效。
16.“消费升级”将是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热词。这一波消费热潮的主力是80后、90后,他们的喜好和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品质消费和个性化消费的占比不断增强。
17.针对“直播风口”,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2017年依然是直播的风口期,但资本和竞争将更多地集中在垂直细分领域;一种认为2017年直播的风口期已经过去,业态和商业模式趋于稳定的过渡时期,进入须更冷静、审慎。
18.内容!内容!还是内容!原创内容是传统媒体人和自媒体人一致推崇的发展趋势:不管传播环境如何变化,核心内容仍是根本,体现专业度、优质内容会一直有需求,并找到价值和变现的方式。
19.腾讯网总编辑王永治在2016年年初表示,传统媒体必然被新媒体取代,并预言2018年很可能有三分之二以上纸媒“关停并转”。2017年进入停刊名单的第一家纸媒是《东方早报》,1月1日起停刊。
20.正如埃隆·马斯克所说,如果我们不能打败它们(人工智能),就加入它们。这才是对待AI的正确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