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的蹒跚足迹——读父亲陈白尘在“四清运动”中的日记》、《三十四封书信背后的故事》、《松柏岁寒心——写在父亲陈白尘一百诞辰之际》、《母亲的故事》……《我家的故事(陈白尘女儿的讲述)》是一本由著名作家陈白尘先生的女儿陈虹精心撰写的有关回忆文字的结集,坦诚、系统地叙写了家族内部鲜为人知的那些事儿。全面反映了这个知识分子家庭数十年间所经历的坎坷、磨难、悲欢离合……
| 书名 | 我家的故事(陈白尘女儿的讲述)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陈虹 |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作家的蹒跚足迹——读父亲陈白尘在“四清运动”中的日记》、《三十四封书信背后的故事》、《松柏岁寒心——写在父亲陈白尘一百诞辰之际》、《母亲的故事》……《我家的故事(陈白尘女儿的讲述)》是一本由著名作家陈白尘先生的女儿陈虹精心撰写的有关回忆文字的结集,坦诚、系统地叙写了家族内部鲜为人知的那些事儿。全面反映了这个知识分子家庭数十年间所经历的坎坷、磨难、悲欢离合…… 内容推荐 《我家的故事(陈白尘女儿的讲述)》是一本由著名作家陈白尘先生的女儿陈虹精心撰写的有关回忆文字的结集,坦诚、系统地叙写了家族内部鲜为人知的那些事儿。全书共分为:“父亲的故事”、“母亲的故事”、“哥哥的故事”、“我的故事”、“儿子的故事”五大部分。全面反映了这个知识分子家庭数十年间所经历的坎坷、磨难、悲欢离合。尤其是对陈白尘与夫人爱情故事的描写,感天动地,催人泪下。而家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与打击,更是令人感叹不已…… 目录 父亲的故事 笑傲坎坷人生路 “最佳群众演员”陈白尘 热血青年陈征鸿——父亲早年在家乡的生活片断 监狱中诞生的作家 陈白尘与《石达开的末路》 话剧·重庆·陈白尘 没有硝烟的战斗——陈白尘与国民党“图审会”的一场较量 陈白尘在较场口事件中 陈白尘与电影 陈白尘与《人民文学》——读父亲于“文革”中的“认罪书” 中国作家的蹒跚足迹——读父亲陈白尘在“四清运动”中的日记 三十四封书信背后的故事 写在《听梯楼日记》出版之际 写在《陈白尘文集》出版之日 松柏岁寒心——写在父亲陈白尘一百诞辰之际 母亲的故事 母亲的故事 一段历史的“补白” 父亲与母亲的千封家书 妈妈的信 哥哥的故事 一本残缺的日记 血浓于水 我的故事 童年啊,童年 寻人启事 “妈妈级”的大学生 这里曾经是文化部五七干校 儿子的故事 梦弛儿 编后记 试读章节 母亲的故事 也许是爸头上的光环过于耀眼了吧,妈被我长时间的忽略了;也许是妈本人的经历过于平凡了吧,我始终不曾探问过有关她自己的一生。 那是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爸去世不久,担心妈太孤单太寂寞,我住回娘家与她相伴。客厅的墙上挂着爸的遗像,书房的橱里摆着爸的骨灰盒。我们母女二人静静地靠在床上,她说她睡不着,想跟我说说话,于是我第一次亲耳听到妈讲述她自己的故事。 “我一生信奉的是‘爱情至上’。”她这样开的口,声音很低,却没有丝毫的犹豫,“我知道,你们这代人是不能理解的,甚至会看不起我……” 那一夜我没有说一句话,始终低着头不敢看她的眼睛,但我一直在听,听她从心底发出的声音。台灯的光线很黯淡,屋外的夜雨很凄厉,妈没有流泪,她似乎又回到了与爸相爱的日子里,她甚至没有漏掉每一个微小的细节…… 1 的确,到了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无法理解“爱情至上”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与追求了,但妈对爸的“至上”却深深地打动了我。后 妈妈和爸爸相爱了 来我在《自有岁寒心——陈白尘纪传》一书中,记下了他俩从相识到相恋的过程:那是1939年,父亲因养伤的需要,经朋友介绍来到重庆歌乐山中一处名叫高店子的小镇上——……主人杨英梧年纪不大,却已有了一儿一女。他的妻子叫金淑华这是妈以前的名字,跟爸结婚后改名为金玲,是爸给他起的。,不多言不多语,吃饭时总爱用那双深邃的大眼睛时不时地对着新来的客人瞅上一眼,里面蕴藏着的是好奇,是崇敬,当然还有对外面世界的渴望与遐想。 “这个女子真单纯,真年轻,如果不知道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还真以为是一名刚刚迈出校门的女学生呢!”——这是这家女主人给我爸留下的第一眼印象。 “你今年多大了?”一次杨英梧不在家,我爸忍不住向她开了口,尽管他明白随便打听女士的年龄是不礼貌的。 “二十一岁,属马,1918年生。” “这么年轻!那你……?”我爸似乎不知足,还想再知道点什么。 “是父母之命!就连高中都没有让我读完……”“女学生”的那双大眼睛黯淡了下去,她默默地低下了头。 我爸一下子慌了:“真对不起,不该问你这些。”他赶快掉转话题,希望能让对方快活起来:“……是啊,我看杨英梧还是很爱你的。” “不,他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爱情!”“女学生”脱口而出,竟令我爸大吃一惊。“我向他提出过好几次离婚的要求,他都不同意!”这时“女学生”的眼圈已经红了,她毫不掩饰地掏出了手帕。 后来,我爸终于一点一点地了解了她的身世——她是江西九江人,父亲为当地一位资产颇为雄厚的商人。但金淑华不是他的亲生女儿,同两个兄弟、一个姐姐一样,都是从别处抱养来的。 “女学生”告诉我爸,由于她的姐姐欠了镇江姓杨的人家一笔人情债,便动念要把自己的妹妹许给他家做媳妇。父母没有反对——在重男轻女的年代里,女儿的婚姻并不需要他们去操太多的心。 于是反抗、哭泣,甚至于绝食,都没有丝毫的结果,终于一顶花轿将金家的二小姐抬进了杨家的大门。那天她正发着高烧,但父亲竟连一丁点的恻隐之心都没有。 “我对杨英梧讲,我什么要求都没有,只请你把我出嫁时父亲送我的二百块钱还给我,我拿它去读大学。” “哦,你爱读书?”我爸的兴趣来了。 “陈先生,不瞒你说,你写的剧本《虞姬》,我在初中时就读过了。”“女学生”的眼里闪出一星光亮,但很快又黯了下去:“杨英梧就是不答应我,他不让我去考大学,他心里只有钱,而我也只是他的生儿育女的工具……” 这样的谈话一直在断断续续地进行着,但我爸那只木箱子里的书却被“女学生”一本又一本地读完了……这部传记出版之后,我得意地拿回家去给妈看。不料妈读完后很生气,只给我打了个70分——还是在反复恳请她“高抬贵手”的情况之下。我明白了:我的笔只能描述出当年的那个过程,却无法阐释出妈心中的那个“至上”的内涵。 ……再后来呢,则是杨英梧终于发现了他们两人的秘密,不得不下“逐客令”了。由于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妈当时所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用手帕包了几块铜板,悄悄地塞进了爸的口袋里,她知道这时的他身无分文;而爸当时所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则是暗暗地递给了妈一张纸条,上面只有两个字:“坚忍”。 ……再后来,便是妈不顾一切地从杨家跑了出来,她只拿了几件换洗衣裳,没有要姓杨的一分钱。她告诉我说,她在重庆千方百计地找到了一份工作,“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至于那一双小儿女,“大的送进了儿童保育院,小的则送到重庆南岸的一家托儿所……” ……再后来,便是她同杨英梧终于办妥了离婚手续,当然付出的代价也够惨痛的——爸被杨英梧迎面狠击了一拳,当场流了很多的血。不过二人最终还是友好地谈了一次话,毕竟他俩曾先后在一个剧社里演过戏。我在我的书里这样写道:“他俩谈了些什么,我不知道;但这一过程,不知怎的让我想起了瞿秋白与杨之华的故事……” 可能就是因为有了这句话吧,妈不再继续指责我了。——难道正是这几个字道出了她们那一代人的赤诚追求?还是这几个字表述出了母亲心中的“至上”?我至今不敢轻易地做出回答。 凡是见到过妈的人,无不为她的美貌而惊叹——“靡颜腻理”也好,“楚楚动人”也罢,但似乎又都难以概括出她的气质:那是一种柔弱的美,柔得让你心生爱怜,弱得让你陡生愍惜。当年在重庆,夏衍先生第一次看见妈时亦曾凝眸了片刻,他没有称“夫人”,也没有称“女士”,而是缓缓喊出了“金玲娘子”。众人皆愕,继而鼓掌——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然而,正是这位“娘子”,这位柔心弱骨的“娘子”,做出了足以让今天的我们也不敢相信的举动!为了心中的真爱,她放弃了富裕的生活,离开了亲生的骨肉,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何等的坚忍啊……那个夜晚,那个伴着凄风与苦雨的夜晚,虽说我一直没敢抬头看妈的眼睛,但我不能不由衷地佩服她。P189-193 后记 这本书集结了我二十年间写下的二十六篇文章。 这本书聚集了我二十年间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世上最亲的人莫过于生我的人和我生的人——父亲走了,母亲走了,儿子也走了,年近七旬的我如今只能在回忆中度日,在思念中熬煎…… 感谢上苍给我留下了一支笔,它陪伴着我,帮我倾诉,帮我追想;感谢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和于奎潮先生,承蒙错爱与支持,这部书得以面世了。为此我终于了却了自己的心愿,为此我的亲人们也终于听到了我的心声。 为了排除悲伤与寂寞,我和老伴抱来了一只小狗,它是我们的孩子,是我们的骨肉。于是新的生活又开始了,我家的故事也因此而继续了下去—— 它叫妞妞。 妞妞被送来时才满四个月。朋友告知这是德国名犬,学名雪纳瑞”,一把方方正正的大胡子,确实很“另类”。朋友唤它“life”,但一到我嘴边总是读成“来福”,颇显俗气,于是易名为“妞妞”——多亲切,而且还带出了性别,以此提醒众多的男狗们:“咱是小女生,不得无理。” 哪知才过两个月——秦淮河边的桃花还在争奇斗艳时,咱们的小女生竟然也%隋窦初开”了。不知是“物稀为贵”,还是本身太酷——脊背上被特意修剪出了一条两寸来宽的长发,从身后看去宛如大辫子姑娘,真叫一个“丰姿绰约”。为此妞妞岂止是人见人爱,更是狗见狗爱,一时间引得无数帅哥竞折腰。 妞妞究竟相中了谁?观察再三真不知答案。——“芋头”对它是情有独钟,那条雪白的小尾巴摇个不停,哪知高傲的“小公主”竟然头都不回,害得对方如失恋一般。“凯撒”的求婚是洋派的,直接将尖尖的小嘴伸进了妞妞的口中,但是这位“女神”同样不来“电”,只有“偶一”,没有“偶二”。“二球”会耍流氓,遵照“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真理,时时准备“不轨”,但咱家小女生充分摆出矜持的姿态,小屁股往地上一坐,硬是不让你得逞。“小豆子”的爱情是那样专一,每天下午五点准时在草场门大桥下面等候它的“梦中情人”,无奈妞妞仅仅视它为“哥们”,最多玩个“相扑”或是来个“摔跤”。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秦淮河边的桂花开始飘香了。每天下午,河堤上的追逐照常进行,争风吃醋的战争也照常发生。但-是妞妞的“白马王子”还是没有找到,似T是不屑,也似-T是不苟,-总之,它在它的那个与其个头相近的小型犬的圈子里,它的那双4黑的大眼睛始终没有亮过。 那是一天的深夜,一向睡觉很沉的妞妞突然狂叫了起来,接着便是纵身,径直从沙发椅上扑向了大门口,对着那扇沉重的防-盗门又抓又咬,有似发疯一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门外黑乎T的,一个人影也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难不成犬类也会“梦魇”?我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表:两点四十分。 晨起,照常带着妞妞外出解决“内急”。院子里一群遛狗的老人正在议论着什么。“‘大头’死了,昨天夜里。”说话的是“丑丑,,的爷爷,他跟“大头”家住在同一栋楼里。“几点钟?’’我心中一惊,连忙问道。“两点四十分。” 我下意识地蹲下身子,轻轻地抚摸着脚边的妞妞,它低声呜咽着,一无往日的欢快。——难道狗狗之间也有感应?难道“大头,,才是妞妞心目中真正的“男子汉”? “大头”是只金毛犬,体型硕大,足有A-I-多斤。迷你型的妞妞不仅体重不及它的八分之一,就连个头也不及它的肚皮。然而,那是多么温馨的一幕幕画面啊——七岁的“大头’’甩着它那金黄色的大尾巴,带着一群小不点们在草地上玩耍,它的眼神那么温柔,它的举止那么温和,一会儿舔舔妞妞的小耳朵,一会儿闻闻妞妞的小鼻子,好似慈父在怜爱自己的娇宝宝。妞妞则在“撒娇”,不停地跟着自己的“老爸”尽情嬉闹——忽而引着它四处奔跑,逗得彬彬绅士气喘吁吁,自己则骄傲得像个奥运冠军;忽而一头钻进石凳底下,引得庞然大物抓耳挠腮,自己则得意得晃动着小脑瓜。 “‘大头’是被另外一条狗咬伤的,伤口感染了……一丑丑,,爷爷还在继续讲述着。我想起来了,就是前天的事,“大头’’为了保护身边的小狗们,同那只凶恶的猎狗厮打起来,这其中就有妞妞…… 清晨的石凳上冰凉冰凉的,妞妞和我并排坐着。对面的那栋高楼就是“大头”的家,我不知道是哪扇窗户。但妞妞知道,它肯定知道——这时它伸长着脖子,正一动不动地在遥望,如同一尊石雕。“呜,呜……”它的声音断断续续,我听出了它的悲伤,也听出了它的思念。 2014年立冬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