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祖先的生活(书法一撇一捺一世界)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作者 王刚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王刚编写的《祖先的生活(书法一撇一捺一世界)》重拾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继往开来的新青年。传统文化中,书法是中国最为特殊的一种文化,承载着中国几千年文明史。本书以中国历史发展为线索,将不同时期对书法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进行了生动有趣的介绍,让青少年在轻松的阅读当中,不仅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而且会对中国书法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全景的了解。

内容推荐

传统文化是中国独特的标签,是中国通行世界的个性化名片。了解我们的文化,才能了解中国,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王刚编写的《祖先的生活(书法一撇一捺一世界)》带青少年读者踏入这一片被遗忘许久的历史天空,再现中华民族的先祖们走过的道路,重温他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苦难与辉煌。对于中华民族先祖披荆斩棘的伟大历程,我们现代人可以选择遗忘,也可以选择牢记。但请记住:如果爱,请深爱!

目录

第一章 诡异浪漫的先秦

 鬼都哭了

 盆里的人纹、鱼纹

 骨头上的字

 蜕变的字

 莫测的鸟虫书

 石鼓上的痕迹

 野放的奇葩

 浪漫的素书

 云梦的竹简

第二章 众美摇曳的秦汉

 从无到有的贡献

 狱中的奇想

 倾倒众生的笔

 沉沦在草莽

 柳叶一样婀娜

 用鱼卵造纸

 稳重的字,稳重的人

 动态的书

 悬崖上的字

 时光不老,楷书不老

 什么字最风流

 那一片飞白

 藕断丝连的一笔

 全国走火入魔

第三章  幽艳的魏晋南北朝

 盗墓的书法家

 写得像韭菜一样

 扫烟的人

 书上有蝎尾

 砚的美色

 奇异的镇国之宝

 一个“之”一个模样

 哀伤一生的王献之

 字死了

 为一个字倾家荡产

 哀悼一只鹤

 大字不呆傻

第四章 肥瘦俱美的隋唐五代

 字在运动

 死里逃生的书法大家

 洗脸是浪费时间

 字也空灵,命也空灵

 朝露般短暂,河流般绵长

 “学我者死”

 狂叫的“张癫”

 芭蕉叶就是纸

 千古一人,千古一心

 一头头“墨猪”

 深红色的纸

 心正,则笔正

 书里的“雨夹雪”

 “金错刀”不是刀

第五章 幽香阵阵的宋辽金元

 丛帖的故事

 房里的四个“人”

 自恋的大师

 他“唯欠一死”

 没有酒怎么写草书

 拜“石”为兄

 暴风骤雨般的美

 “神速如风雨”

 胆!胆!胆!

 元朝的“一封家书”

第六章 亦奇亦平的明清

 “奴书”

 搁笔,端坐,然后死去

 无一丝尘俗之气

 字里的侠客

 偶然的缘分

 被日本尊称为“水星”

 “天地知我”

 “来禽馆”里的人生

试读章节

这是一个春天,野外繁花盛开,一群远古人类正在忙碌。

他们所在的山林,位于现在的陕西半坡村,他们因此被我们称为半坡人。

半坡人建了小村落,在此定居。在村落四周,他们还挖了一个壕沟,以免野兽来袭。

这道壕沟,宽7~8米,深5~6米,长300多米,是一个庞大的防御工事。若往壕沟中注水,还能形成“护城河”;夏天落雨时,还能疏导积水,堪称城壕的先驱。

整个壕沟的掘土量,若用大卡车运输(每次运3立方米),要往返3 600多趟,而半坡人并没有运输工具!至于他们是怎么完成这项工程的,迄今仍是一个谜。

半坡人的部落,有五六百人。在这个早春之日,暖阳中略带一丝寒意,有人还穿着粗麻片。

用石斧砍伐草木的人,身上则冒了汗,都光着膀子,蓬乱的头发用骨笄拢着。

在苍茂的山上,还有人在焚烧荒野,然后,用石铲翻土,种植谷粟。

另有一些人,带着驯养的狼狗打猎。一群女人围着树采野果。还有人在河边捞鱼,采螺蛳。

几个女孩蹲在河边,抱着陶瓶、陶罐汲水。身旁跟着几个儿童,恣意玩耍。

有个儿童前日遭到了豹子的袭击,腿上受伤,还未痊愈。她玩着玩着,不觉浸到了水里,伤口感染了。当她回家时,身体发烫,像火炭一样。

夜里,她迷糊起来,不停地呻吟呓语,早晨也没醒i寸来。

部落里没有药物,她就这样死了。

她那瘦小的僵硬的身体,给部落带来了巨大的忧伤。树林里吹来的风,仿佛也变得凄凉了。

半坡人最爱惜儿童,尤其是女童更受重视(母系氏族的特点)。但由于生活条件差,儿童的死亡率非常高,这让他们痛苦不堪。

小女孩死后,部落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壕沟的东边,是制陶区;壕沟的北边,是公共墓地。但女童没有被送到公共墓地,而是停放在壕沟内的居住区。

一群人聚集到房屋旁,默不作声地挖坑,然后,从制陶区抬来一个大瓮,把女童的尸体放了进去。

母亲拿着一个陶盆,哭泣着把它盖在瓮上。

父亲在瓮f宫上凿了个洞,大概是供女童灵魂进出的通道。

在坟墓里,还随葬了许多陶器。

半坡人陶艺出色,制陶是他们的重要生活内容。他们不仅会模制法,还会泥条盘筑法,更有旖旎的精神追求。在陶器上,他们画上了各种线条、符号,有麻袋似的粗纹,也有朴拙的动物纹。

常年渔猎让他们对鹿纹、鱼纹等格外喜爱。他们因此制作了这样的彩陶盆:内壁画着梳三角形发髻的人,嘴上衔着鱼,既奇幻,又可爱。

塞就是著名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上面的人面纹、鱼纹,具有早期文字的性质,显现出了动态的物象之美,流荡出原始书法的影子。

春日,商朝君主武丁来到郊野,祭祀先祖。

忽然,一只山雉飞来,落到鼎上,发出刺耳的叫声。

商朝人大多迷信,武丁也不例外。他见祭祀被猝然打断,感觉不祥,心里有些害怕。

祖己是一个睿智的大臣,他赶忙劝慰武丁,毋须担心。

他说,人的命,是天赐的,但人的命的长短,却是自己决定的;一个人若是短命,不是天摆布的,而是自己犯了过错,才断送了自己;因此,只要君王一心为民,不违背道德,顺应了天意,就没有不吉利的。

武丁听了,放松下来,此后,更加修明政事,以德治国。对于有功的将领,武丁不仅热情地鼓励,还予以加封。

一时间,有50多个人被封侯,近40人被封伯。人人都心满意足,兴高采烈,一团和气。

当外敌入侵时,武丁寸土不让,亲自出征。

他作战勇敢,指挥灵活,先后几年,平定了好几个庞大的武装集团,俘获甚多。

他还组织了一支远征军,深入荆楚,击败了蛮人,声威大震。

经过他的努力,商朝势力增强,版图扩张,成了一个包含众多部族的泱泱大国。

为了确保和平,武丁每征服一个部族,都要建城邑,进行监管。

如此一来,各部族之间接触渐多,经济文化交流也多了,文明的种子也传播得更广了。

对于臣服的部族,武丁好生安抚,并不歧视,也不欺乐。P5-7

序言

仿佛一段隔着距离的美、仿佛一个隔着现实的梦——书法之于我们、之于生活,有什么用呢?

它好像是用来仰视的,用来怀古的,用来追忆的;好像一种浪漫的摆设,花哨有余,实用不足。

其实,这是对书法的不解和误解。

在计算机的时代,书法看似隔绝于现实,但它的根须,却深深地扎在现实深处。

书法,也叫书道、墨道,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细胞。它生于传统文化,又为传统文化释放氧分,使传统文化更为腴丽。

而传统文化,则与文人的智慧须臾不离。文人生于天地问,浮载于尘世,其思想、个性、胸襟、气质等,都是社会的浸淫使然。

无论社会风貌如何,都会无声无息地渗透到文人的灵魂中、血液中,然后,在他们落笔的刹那,从笔端,涓涓地流出。

书法,成了他们的倒影,成了他们对天地宇宙的反映。

所以,王羲之写出的字,是平和的;虞世南写出的字,是沉静的:张旭写出的字,是狂放的;陶弘景写出的字,是;中远的;米万钟写出的字,是机灵的:苏轼写出的字,是潇洒的;金农写出的字,是高古的……

所以,万般个性都旋转在小小的笔尖上,万般世相也都凝聚于此。

所以,在书法的演变中,唐人尚法度,宋人尚意,元明尚态,都是有来由的。

所以,从书法里,是能稀释出现实,稀释出历史的。

这便是书法的作用。

书法的实用性还表现在书写内容上,如写公文、写文章、写作业等。今天,虽然电脑有一统天下之势,但笔与纸,并未消亡。

手写字的风流倜傥,非电子编码所能替代;手写字的个人气息,非科技所能克隆。

书法还具有亘古的艺术性,也就是观赏性。

古人观察星辰、山河、鸟兽、植物等,创造了多种变幻莫测的字体,如“悬针书”“蚊脚书”“蝌蚪文”“鸟虫书”等。

大小不一的字,姿态迥然的字,字字融汇着美。它们参差交错,诡异绮丽,繁星漫天。

它们复活在纸上,宛如无言的诗,无图的画,无影的舞,无声的歌。

书法,是文字的图腾;文字,是书法的载体。从上古的结绳记事,到殷商的甲骨文,再到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每一次流变,大都是为了快捷省时。古人为了写得快一点儿,再快一点儿,使字变得越发连贯、快捷、简洁。

时至今日,当我们每写下一个字时——无论是电脑字,还是手写字,都应当向古人致敬,因为在那字心里,闪烁着千百年前的文明之光。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0: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