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夫·多贝里著的《明智行动的艺术》是一本逻辑思考的入门读物,融合了经济、管理、心理等多学科的知识,以52个既严肃又有趣的精致篇章,每一篇章列出一个问题,并且配以诙谐生动的德式手绘彩插,总结人们行动时常犯的错误,指导读者将明智行动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少犯错误,提高效率,多出成绩。
| 书名 | 明智行动的艺术(精)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
| 作者 | (德)罗尔夫·多贝里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罗尔夫·多贝里著的《明智行动的艺术》是一本逻辑思考的入门读物,融合了经济、管理、心理等多学科的知识,以52个既严肃又有趣的精致篇章,每一篇章列出一个问题,并且配以诙谐生动的德式手绘彩插,总结人们行动时常犯的错误,指导读者将明智行动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少犯错误,提高效率,多出成绩。 内容推荐 光思考还不够,从思考到行动,你还会犯一堆错误! 罗尔夫·多贝里著的这本《明智行动的艺术》以机智风趣的语调,以及清晰恳切的陈述,融合了经济、管理、心理学等各学科的前沿智慧,并运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伯克利大学等的前沿研究成果,为我们剖析和纠正行为上的偏误。 全书包含52个既科学又轻松,既严肃又有趣的精致篇章,每章辅以诙谐生动的德式手绘彩插,以及生动简练的文字,总结了人们行动时常犯的错误,并指出如何去避开这些陷阱。 快节奏的年代,我们需要一本谋定而后动的书! 目录 前言 1 为什么很差的理由往往也能用 用理由辩护 2 为什么作的决定越少,效果会越好 选择疲劳症 3 为什么你不会穿希特勒穿过的羊毛衫 关联谬误 4 为什么没有战争的平均规模 平均数的问题 5 你如何被钱毁掉了动力 激励排挤效应 6 如果没有什么可说的,就什么都别说 废话倾向 7 作为经理你如何什么都不做就可以使数值看上去更好 威尔·罗杰斯效应 8 如果你有敌人,那就给他提供大量信息 信息偏倚 9 为什么在满月时会看到人脸 聚集性幻觉 10 我们为什么要爱经历痛苦才得到的事物 劳力辩证现象 11 为什么小型公司有自己的特殊情况 小数定律 12 请谨慎对待你的期望 期望的正负效应 13 不要相信你最先凭感觉想到的内容 简单逻辑 14 如何揭穿江湖骗子? 福勒效应 15 为什么志愿工作只对明星适用 志愿者的愚蠢 16 为什么你是情感的傀儡 情绪激发学 17 你为什么要和自己唱反调 内省错觉 18 为什么你要断了自己的后路 缺乏关门的能力 19 为什么我们要用好的换取新的 对新事物的狂热 20 为什么煽动宣传会有效果 睡眠者效应 21 为什么你对于哪个是最好的选择很盲目 选择盲目症 22 为什么我们会说后起之秀的坏话 竞争偏见 23 为什么第一印象有欺骗性 最初效应和近因效应 24 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未知的事物 放血效应 25 为什么自己做的菜吃起来更香 非我发明症候群 26 你如何利用不可想象的事情 黑天鹅效应 27 为什么我们的知识不能延伸 依赖域现象 28 为什么你会认为其他人和你想的一样 虚假同感偏差 29 为什么你总是有道理的 篡改历史现象 30 为什么你要和你的团队保持一致 群体内外偏见 31 为什么我们不喜欢天马行空 模糊不容性 32 为什么我们会认为现状最好 默认效应 33 你为什么会喜欢“最后的机会” 害怕后悔 34 为什么显眼的不等于是重要的 凸显效应 35 为什么实践高于研究 知识的另一面 36 为什么钱不是赤裸裸的 赌场盈利效应 37 为什么新年时下的决心很难实现 拖延症 38 为什么你需要自己的王国 妒忌 39 为什么你宁愿读小说也不想看统计数据 心智理论效应 40 为什么危机很少会是机会 “没有杀死我”谬误 41 为什么你偶尔应关注焦点之外的内容 注意力错觉 42 为什么大话也有说服力 策略性虚报 43 为什么有时候你应该跟着感觉走 想得太多 44 为什么你打算做的事情过多 计划谬误 45 为什么拿锤子的人会把一切看成钉子 专业偏见 46 为什么计划使人感到安心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47 你坐哪条船比你划桨的艺术更重要 能力错觉 48 为什么检验清单使人盲目 正面效应 49 为什么会绕着箭画箭靶子 “挑葡萄干现象” 50 石器时代对替罪羊的猎捕 单一因果谬误 51 为什么开快车的人会开得更安全 意向性治疗谬误 52 为什么你不应该读新闻 新闻错觉 致谢 试读章节 2 为什么做的决定越少,效果会越好 选择疲劳症 你用了一周的时间制订项目计划,累得精疲力竭。你已经润色加工了演示文稿,核对了Excel(微软公司开发的一款试算表办公软件)表格的每一行内容。介绍讲述的内容也有着十分清晰的逻辑,引人入胜。对你来说,一切成败都取决于这个项目。因为公司总裁给了你承诺,如果项目成功,你可以升入集团的领导层;如果项目被驳回,你就只能另谋高就。关于演讲的时间,助理给了你如下的建议:8点、11点或18点。你会选择哪个时间? 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a曾经在一张桌子上摆满了价值不高的小物件,从网球、蜡烛、T恤衫、口香糖到可乐。他把他的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他称为“须做决定者”,第二组为“无须做决定者”。他对第一组的人说:“每一次我会随意展示两件物品,你们要决定更喜欢其中哪一件。我会根据你们的选择在实验结束时送给你们其中一件物品。”他对第二组的人说:“写下看到每件物品时你们想到了什么,我会在实验结束时送给你们一件物品。”这件事情做完之后,两组学生都必须立即将手伸入冰凉的水中并要尽可能地坚持。这在心理学上是测评意志力和自律的经典方法,因为这需要用意志力来抵制想把手从冷水中抽出的自然冲动。实验的结果是,第一组“须作决定者”比第二组“无须作决定者”坚持的时间要短。集中做出决定耗费了第一组学生的意志力—这一结果在其他很多实验中也被证实。 做决定是会令人疲惫的。每个为笔记本电脑进行上网配置的人,或组织过类似团体旅行等集体活动的人都会了解这种感觉:在所有的比较、权衡和决定之后人会感到精疲力竭,科学上称之为“选择疲劳症”。“选择疲劳症”是有害的。选择疲劳之后,作为消费者,你会对广告推销和冲动消费更没有抵抗力;作为决策者你会对色情引诱更没有抵抗力。在后面讨论“拖延症”一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意志力就像电池,在一段时间之后它需要充电。怎么充电呢?人们需要休息,需要放松,需要吃些东西。如果血液循环中的血糖含量过少,那么意志力就会变弱。宜家家居就深谙此道:在其拥有一万件商品的环形购物通道中,消费者肯定会出现“选择疲劳症”,所以宜家的餐厅正好在环形通道的中间,而且宜家不会吝啬于提供价格优惠的瑞士蛋糕,让你吃完之后又感到精力充沛,可以决定购买哪一种台灯。 关押在以色列监狱的4名犯人向法庭递交了假释的申请。第一个人(法庭在8点50分审讯)是阿拉伯人,因欺诈罪被判刑30个月监禁;第二个人(法庭在13点27分审讯)是犹太人,因人身伤害罪被判16个月监禁;第三个人(法庭在15点10分审讯)是犹太人,因人身伤害罪被判16个月监禁;第四个人(法庭在16点35分审讯)是阿拉伯人,因欺诈罪被判30个月监禁。法官是怎样判决的呢?比宗教背景和犯罪轻重程度更重要的是法官的“选择疲劳症”。第一个犯人和第二个犯人的申请被批准,因为那时法官血液循环中的糖分还很充足(来自早饭或午饭)。第三个犯人和第四个犯人的申请被拒绝,因为法官没有足够的意志力来思考提早释放的风险,他只能维持犯人的现状(继续留在狱中)。一个对上百起法庭判决的研究表明:在一段法庭审判中,“有决断性”的判决比率会从一开始的65%逐渐下降到零,在法官休息之后,比率又会突然升至65%。这就是需要深思熟虑才能做出判决的正义之神!他们也会有“选择疲劳症”。同样这也对开篇的问题做了回答:你到底要选择哪个时间向总裁介绍你的项目。 P5-7 序言 教皇问米开朗基罗:“请告诉我你才华横溢的秘密,你是如何创造出《大卫》这一经典雕像的?”米开朗基罗答道:“很简单,我把所有不是大卫的大理石都去除,大卫就诞生了。” 让我们都诚实一点。我们并不是很明确地知道什么使我们成功,也并不是很明确地知道什么使我们幸福,但我们很清楚地知道什么会破坏成功和幸福。负面认识(不该做什么)比正面认识(应该做什么)的影响更大—这个道理很简单,也很基本。 我们就要像米开朗基罗那样,更清醒地去思考,更明智地去行动。这意味着不是专注于大卫,而是专注于其他一切不属于大卫的内容并去除它们。用我们的话说就是要清除所有思维和行动的干扰因素,这样就会更好地思考和行动。 古希腊人、古罗马人和中世纪的思想家称这一方式为“否定方式”(ViaNegativa)。字面上的意思是:负面的途径,放弃的、舍弃的、削减的途径。神学第一个对否定方式做了诠释:“人们并不能说出上帝是什么样,只能说出上帝不是什么样。”套用我们今天的情况来说就是,我们不能说出什么使我们成功,只能说出什么会阻碍或破坏成功,其他的我们其实不必知道。 作为公司创始人和企业家,我自己也常常会陷入很多思考的困境,幸运的是我总能将自己从中解放出来。今天在给很多医生、董事、监事、经理、银行家、政治家或政客做讲座时,我感觉自己和他们很相似,感觉自己和他们是坐在同一条船上—因为我们都在划着桨,努力在生活这条长河中前行且不被它的漩涡吞噬。理论家往往不能明白这种否定方式,相反实践者却很理解它。传奇的投资家沃伦·巴菲特这样描述自己和他的合作伙伴查理·芒格:“我们没有在经商中学会解决难题,我们只学会了去避开难题。”这就是所谓的否定方式。 继《清醒思考的艺术》之后是这本《明智行动的艺术》。你可能会问:思维的错误和行动的错误有何区别?很坦白地说,其实没有区别。我需要给上一本书后续的52个章节定一个书名,并且觉得这个名字很合适。本书的文章仍来自我为《时间报》、《法兰克福汇报》和《瑞士星期天报》所写的专栏。把两本书放在一起,就是对大约100个最严重的思维错误的解析。 我的愿望很简单:如果我们能成功地避开这些最严重的思维错误—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职业决策或政治决策上—我们的幸福将会有一个量的提升。 总而言之:我们不需要额外的智慧、新的想法或更多的行动,我们只要更少的愚蠢。这条提升之路是通过否定方式实现的。米开朗基罗知道这个道理,在他之前的亚里士多德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智者的目标不是获得幸福,而是避开不幸。”如今你也有机会加入智者的行列。 书评(媒体评论) 怎样当一个明白人?我推荐两本书,第一本《清醒思考的艺术》,第二本《明智行动的艺术》。这两本书的作者是同一个人,叫罗尔夫。多贝里,德国人。我之所以推荐这两本书,除了他的笔法相对来说比较轻松诙谐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作者用一种坦白的方式面对别人,也面对自己,谁都甭想骗谁。 ——罗振宇,《罗辑思维》创始人 罗尔夫·多贝里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创造才能,这是自文艺复兴结束以来少有的组合。 ——《黑天鹅》作者纳西姆·塔勒布 请认清你的能力范围,并待在里面。这个范围有多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这个范围的界线在哪里。 ——沃伦·巴菲特 你必须找出自己的才能在哪里。我几乎可以向你保证,如果你必须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外碰运气,你的职业生涯将会非常糟糕。 ——查理·芒格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