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树洞先生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孜
出版社 延边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藏红花

我有一个朋友,很多年前在栈桥旁边开了家贝壳饰品店,通过多年压榨南方来的工人和欺骗更北方来的游客,赚了很多钱。他又把这些钱拿来开了家烧烤店,通过多年收购和加工过期海鲜并化妆成烧烤海鲜,他又赚了更多的钱。据酒后统计,他的资产已供两个孩子定居了新西兰并且买到了土地。有一天他告诉我他这两家店已经形成了生态产业链,我问什么叫生态产业链,他说很简单:扇贝壳子是作为微型盘子使用的,盘子上装的也许是三年前的扇贝肉,收购于渔村周边破产私人小冷库。这些扇贝壳盘子使用到快挺不住的时候,会被倒进一个池子里,池子里有化学药剂,然后钻上孔扯上线,就是饰品。

我说你这么干真是不怕哪天喝大了被老天爷一指头拨楞到海里去,他说我也害怕,所以我得做点善事。我说你先关门整顿为宜,于是他本人停止了经营,将生态产业链转让给了他的小舅子。他的烧烤店我也不再去了,因为我确实都拉瘦了。

从那以后好多年过去了,我俩时不时还坐在一起喝点小酒,他会时不时拿出一些儿童字迹的信件让我看,说是他远方的孩子写给他的,我说新西兰人民还使用纸质信件进行沟通真是少见,再仔细看了信封,上面写着寄自西藏。

有一天深夜三点多接到他的电话,声音凄惨得像狼的哀鸣一般。我说你先哭完再说,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你一个大老爷们肚脐眼上还有纹身怎么能这么个哭法,真不成体统。

你在哪儿呢?

布达拉宫背后有个小陡坡,我想跳下去就完了。

至于么?

多吉不见了。

多吉去哪儿了?

没这个人啊!我跑遍了拉萨打听这个孩子,找了局里的朋友联网查,没这个人啊。

他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嘟囔的内容大概是这个意思,我去掉了大概占一半的脏话:

从拉萨出发的时候我愉悦得像初恋一般,拿着多吉的地址一路开车前往目标地,西藏的公路是如此的耀眼夺目,以至于我被打劫的时候还陶醉在这片无暇的金黄色反光之中,劫匪给我留了必要的钱和衣服,这是十分专业的打劫。

一个月后我站在阿坝自治州菜农二村的街边,村民有的赶着牛,有的在扔石头玩,没人注意到我。高原暴晒已让我这个脑满肠肥白白胖胖的大老板成为了一个面部紫黑泛黄、头发糟乱布满乱絮的荒原野人,我价值不菲的皮衣已在寒风中碎成了皮片。而眼前的多吉是个矮壮的中年人,他牙齿的颜色就像我年轻时候废弃的调色盘一样暗淡。多吉手中拿着分辨不出形状的类似囊的食物,他大嚼着说你找谁,我说我找一个叫可桑布托叶达萨多吉的男孩,我资助了他很多年,中年人喷出一口碎白粉末说,这确实是我的名字,可是四十年来我没有得到过一分别人的资助。我抓住这个中年人壮实的小臂喊着那你的儿子叫什么是不是跟你同名,他迅捷地给了我一脚,十分准确的正踹在我饥肠辘辘的胃部,我趴在地上呕吐不止,呕吐物吸引了远处的野狗,它们成群地飞奔过来,好像捕猎目标其实是我一样。

几天后,一对北京来的帅哥靓女骑着自行车把我救出了菜农二村,我后来因为坚持坐在女孩后座而被男孩又一次攻击了腹部,当我匍匐前行在拉萨街头的时候,目光与一位行大拜的老者相遇,他冲我点了点头,随手扬起一把沙,手掌上的血迹被漂浮下落的沙尘覆盖。让我想起有一次我回到小时候居住的房子,房子正中央有一把近三十年没有打扫过的皮沙发。我的皮片外衣与它的快磨成球状的氆氇很快被游客淹没,布达拉宫是那么无情地望着我。

P2-4

目录

第一部分:无迹可寻,却深重

 〇〇一、藏红花

 〇〇二、凉席

 〇〇三、羊肉汤

 〇〇四、挖掘机

 〇〇五、货柜

 〇〇六、兔子

 〇〇七、火车

 〇〇八、雨天

 〇〇九、照相

 〇一〇、回家

 〇一一、烧伤科

 〇一二、铁艺

 〇一三、蜜蜂

 〇一四、红狐

第二部分:有些事,无法搁置

 〇一五、海峡

 〇一六、爬山

 〇一七、图纸

 〇一八、幼儿园

 〇一九、游泳

 〇二〇、退休

 〇二一、模特

 〇二二、舞会

 〇二三、耳朵

 〇二四、木头

 〇二五、壮丁

 〇二六、野孩子

 〇二七、黑狗

第三部分:愿岁月将过往,秋收冬藏

 〇二八、船员

 〇二九、沙漠

 〇三〇、水母

 〇三一、吃鱼

 〇三二、西风口

 〇三三、爆炸

 〇三四、黑衣人(一)

 〇三五、黑衣人(二)

 〇三六、碎石

 〇三七、拳击手

 〇三八、盲

 〇三九、孤儿(一)

 〇四〇、孤儿(二)

序言

十年前,我的状态和现在完全不同。那时候在中央美院读书,上完自己本专业的课后就到处蹭课听,参加各种沙龙各种研讨会,偶尔接几个设计的活赚些钱,好像毕业遥遥无期。

周末过得特别有意思,除了看展览、看电影、看演出就是看话剧。后来工作了,一个人住着,租的房子基本成了睡觉的地方,人整天在外面跑,忙得不亦乐乎。也没想过以后怎么办,脸上挂着的应该是双模糊却又很积极的眼睛。

六年以前,出于家庭原因我回到了青岛。刚回来的时候还是一个人,特别无聊,就去问哪里有沙龙哪里有画展,人家就说这边少,展览演出和话剧都不多,想看电影就去电影院吧。于是我只好在家里待着、看书,经常一本书一晚上就看完了。这种无聊可能是由于精神上的需求太多,既不是工作和生活变化,也不是经济原因。

后来,我逐渐找到一种方法去排解这种无聊,那就是特别留意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故事。我常常把这些故事很潦草地记录在手边的一个破本子里,积累起来也有百余个故事。这些故事干奇百怪、五花八门,关于爱情的、亲情的、友情的,等等等等;有的发生在青岛,有的发生在很远的地方;有的是我的亲身经历,有的是从旁人那里听来的。

再后来,这些故事被我认真地、用带有文字追求的细度编写成一篇篇短篇小说,也就是本书的雏形。每篇之所以短,是为了尽量精简。我曾经尝试把其中一个故事所有的细节扩展出来到几万字,但好像只是份量变大,实质故事内容并无大的变化,最后还是放弃了这种打算。所以这就需要读到的人脑补未表达尽的内容,这个过程在现在信息和阅读碎片化的时代或许挺合时宜,要耐心品味,乐趣自在其中。

由于这些故事的讲述者也干奇百怪、五花八门,而我又对人的名字极不敏感,所以干脆每篇故事都没有人名。基本都是第一人称叙述,甚至一篇故事内出现两个第一人称,这种情况写、读起来都比较有意思。像是角色和场景切换,代入感和体验感更强,如果对号入座的话,位置也好找一些。书中我用了两种字体,代表与主叙事不同时空的相关联的故事,可能是某人的叙述,也可能是一段回忆或事件补充。

之前我画钢笔画的机会比现在多,风格还比较适合我记录的这些故事,所以精心选了一些,给每篇故事赋予了简练的形象,图文并茂,会更有看头。

从这些年的积累中精心挑选了几十个故事,各配了一幅画,读完不费劲,也有的琢磨。

感谢父母、妻子给我写这本书的支持,感谢美丽的城市让我经历和听到了很多精彩的故事,感谢本书的编辑、出版社辛苦细致的审订。

内容推荐

有人说,作者王孜是“中国版的年轻的福克纳”。在他的书里,小城即宇宙。在这座小城里,在这个小城的故事与故事之间,似乎并无相通之处。但那种气息,却让人能够隐隐察觉作者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树洞先生》是一种引入入胜的情怀和醉人的趣味。芸芸袅袅的故事集结在这里,每一个故事都能自成流派,就像那座海边小城里的千门万路,最后都能通向大海。静默的,纷乱的,荒凉的,繁盛的,这才是秘密的人间。

编辑推荐

王孜是画家中最会讲故事的,他讲的故事带都有极强的画面感。在他叙述的世界里,小城即是宇宙,故事即是人间。

树洞先生的私密故事,就从《树洞先生》里开始……每个人心底都有隐秘的东西,在你的午夜里翻腾。而我的故事,你听到了就和你有关。

他的小城,他的故事,他的草蛇灰线,他的伏脉千里……人间纯净的感情、神秘酝酿成诗的世事……尘世间所有,都藏在这本书里,只等待读者轻启扉页,找到与自己契合的那一篇。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6: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