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夜游的女神/沈芬科学童话集萃/红海棠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沈芬
出版社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金涛作序,蒋风题词。

著名科普、科幻小说作家金涛作序,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第一届世界儿童文学理论贡献奖获得者蒋风题词。

童话体裁,科学内涵。

“红海棠丛书”以文学语言介绍天文地理、动物植物、气象物候等自然科学知识,图文并茂、轻松活泼。

沈芬著的《夜游的女神》是其中一册,主要展现植物王国多姿多彩的迷人场景。

内容推荐

《红海棠丛书》系原创科学童话,共六册,全套书突出保护生态环境这一主题,内容广泛,包括天文地理、动物植物、气象物候等众多自然科学知识,并浸润倡导传统文化等人文常识。沈芬著的《夜游的女神》主要展现植物王国多姿多彩的迷人场景。

目录

花孩子和喜鹊

夜晚奇闻

马家有女初长成

楚木公园的秘密

小蜜蜂和花姐姐

小白杨和爬山虎

石榴仙子

花蝴蝶和木蝴蝶

树魂

杏花的奇遇

桃花仙子

花海探秘

桃树王救英雄

牧童和金蝴蝶

竹园里的悄悄话

不穿衣服的孩子们

天然吸尘器

菩提树和松树

含羞仙子

纺锤树和树葫芦

热岛

茶仙子欢乐园

园子姐姐和筷子树

叶子迷宫旅行记

爬山虎和百脚蜈蚣

大林和小沙棘

杨树姐姐和柳树妹妹

小草的呼唤

牡丹童子

皂角娃

热带植物园奇闻

夜游的女神

别看我们小

可怜的小红豆杉

小芦苇

海棠花盛开的时候

试读章节

伏天的一个夜晚,天气特别热。劳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蒙咙中,她听见窗外好像有人在悄悄地说话。

这么晚了,会是谁呢?

劳拉爬起来,扒着窗子往外瞧了瞧。没有人啊,只有妈妈栽种的夹竹桃和夜来香在夜色中散发着清香。

这时,她恍恍惚惚地听到:“自从那年一只羊在路旁啃食了我的叶子中毒之后,好长时间都没人敢再栽种夹竹桃了。只有劳拉和她妈妈跟别人不一样……”

劳拉一听外边有人在提她和妈妈,立刻警醒起来。她竖起耳朵细听,原来是两朵花在柔声细语地聊天。于是她好奇地趴在窗台上,偷听起来。《劳拉的传奇》里不是说了吗,她能听懂花草树木、山水石头说话。

“看,劳拉的妈妈在我的脖子上挂了小牌,跟项链儿似的。”夹竹桃跟夜来香说。

“是啊,你要不提,我还真没注意。”夜来香好奇地说。

“夜来香,你看,这小牌上还有字呢,多像早先娃娃们戴的‘长命百岁锁,啊!”夹竹桃指着自己茎枝上的小牌自豪地说。

“上面写的什么字啊?”夜来香挺认真地问。

“我也不认识字,是那天劳拉在这儿念,我才知道的。写的是‘夹竹桃是绿色吸尘器,但其身含夹竹桃苷,夹竹桃苷有毒,请勿折枝、摘花、采叶,以防中毒’。”夹竹桃说。

“劳拉的妈妈真有学问。”夜来香敬佩地说。

“那是!听劳拉说,她妈妈当过生物老师,现在是园艺师。”夹竹桃好像是对什么都了解似的说。

“可是,你的花和叶都这么漂亮,为什么会有毒呢?”夜来香十分不解。

“这——,听说我们植物界有毒的植物有的是,像什么罂粟、闹羊花、毒红菇……敢吃夹竹桃的只有一种虫子,那就是‘夹竹桃蚜’,其他动物都不敢吃。吃了准中毒,重的还会死亡。不过我们也能抗毒,像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我们就不怕。所以有人把我们栽在化工厂周围。我们还能提炼药品,为人们治病。”夹竹桃侃侃而谈。

“怪不得有一次劳拉跟她的一个同学说,她在一家化工厂附近看到那么多夹竹桃花,还有黄色的呢。你们粉红与红色夹竹桃跟黄色夹竹桃是亲姐妹吗?”夜来香好奇地问。

“我们虽然不是亲姐妹,却都属于夹竹桃科大家族,能美化环境,就是长不高。我们老家在热带。”夹竹桃说。

“夹竹桃确实不简单,能在各地安家落户。哎,你知道你们为什么能吸尘、还能抗毒吗?”一直在窗口静听的劳拉,见它们总提自己的名字,就突然插言了。

“谁?”夹竹桃和夜来香异口同声警觉地问。

“你们不必惊慌,我是劳拉。”劳拉亲切地说。

“嗨——,我当是谁呢,真的吓了我一跳。你问的问题我当然知道。你看我们夹竹桃的叶子像牛皮一样厚,既能吸尘,又能解毒。”夹竹桃长嘘了一口气说。

“夜来香,你的花除了散发香味儿以外,还有什么优点呢?”劳拉像老师似的问道。

“我们绿色植物的共同特点,首先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这些都不算,单就夜来香的花来说,除供观赏外,还可以炒茶、做点心;花和根还能入药,能平肝明目。不过遇到像夹竹桃一样的毒花草,你们小朋友真得小心。”夜来香如数家珍似的说着自己的用途,并提醒了一句。P4-5

序言

沈芬女士以充沛的精力,充满爱心的激情及广阔的视野,推出了原创科学童话《红海棠丛书》。这套融科学知识与童话幻想于一炉的大书,恰如它的名字一样,是那在春风中绽放的红海棠,鲜艳夺目,令人耳目一新。这是科学童话园地创作的新收获,也是作者用自己的心血献给孩子们的一份沉甸甸的厚礼。我向沈芬老师表示衷心的祝贺。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孟玉梅女士是我的老朋友,几次三番要我写篇序言,我自知难当此重任,盛情难却,我就写一点儿文字,权当读后感吧。

《红海棠丛书》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天文地理、动物植物、气象物候等自然科学知识,也涉及传统文化等人文科学常识。孩子们都喜欢听大人讲故事,童话故事更加迷人。但是,科学童话要赢得孩子们的青睐,使他们受到感染,就需要科学与文学、知识与艺术的高度融合,这是很高明的一种技巧,需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以便找到孩子们感兴趣的、易于被他们接受的表达方式。长期以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她通过自己的艺术构思,借助幻想的彩翼来展现科学知识。我们读《石榴仙子》《特殊的宾客》也好,读《蓝天大侠掀翻黑锅盖》《花蝴蝶和木蝴蝶》也好,读《夜游的女神》《肚子里的蛙呜》也好,作者笔下一个个童话形象都有似真却幻、似幻却真的特点。她的创作素材均源于生活,不论长幼,读后都像是置身其中,甚至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感觉十分亲切。这是《红海棠丛书》的一大特色。

文学要植根本土,必须不断创新,才会有其生命力,科学童话也不例外。作者把中华民族特有的二十四节气和十二生肖融入了童话故事中,挖掘出了它们的科学内涵,塑造了一个个奇特的童话形象,如《春分和时间老人》《八哥、秋分和老博士》等。《猪太太开舞厅》《猴子王国选秀记》等,不仅告诉了小读者许多鲜为人知的天文气象、物候学、动物学知识,而且渗透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诸如尊老爱幼、仁爱诚信、温良恭俭让等。

另外如《神秘的摩天宫》《白骆驼的谜中谜》《花海探秘》等,好像是穿越时空,孩子们在和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哲人贤达会面交谈;再如《奇妙的“神毯”》《会说话的老风衣》《自行车和汽车的对话》《姑婆婆和宝葫芦》等,让孩子们从中体会到如何做人、做事。这是《红海棠丛书》的一大新特色。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已成为当代人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突出保护生态环境这一主题,是《红海棠丛书》的显著特色。作者怀着强烈的责任感,拿起手中的笔,构筑了一个个迷人的童话世界。借助童话的艺术魅力,让年轻的下一代从故事中看到这一严峻现实,借以唤起他们环境保护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在作者的童话里,既显示了大自然威力的不可抗拒,又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科学力量的伟大。在强调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也正面肯定了人类的智慧及科学技术的力量,能使大自然变得更加秀美,从而给读者以信心,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作者曾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和教育报刊的编辑工作。她热爱孩子,也了解孩子。她以《爱的教育》一书的理念,用博大的爱心,虔诚地为孩子们写科学童话,她想让孩子们通过阅读,勤学善用,提高素质,快乐成长。本书后记——《海棠花盛开的时候》披露了她那颗不被岁月侵蚀的童心的心迹,以及她从事写作的初衷,读来令人感动。

衷心期望科学童话《红海棠丛书》会被孩子们喜欢。“知而获智,智达高远”。让这些有趣的故事飞进孩子们的心灵,使孩子们从中得到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快乐。

2016年6月18日于北京

后记

每个人大概都有童年的记忆。童年记忆的一些情景,往往可能会影响到人的一生。

我的故乡在华北平原,祖籍太湖南岸的湖州。我出生在一个“耕读传家,惟其光大;孝悌存心,耕读为业”的传统家庭,到我这一辈已是名副其实的四代教育世家。

曾祖父沈鸣珂,字晓珊,晚清进士,一生忧国忧民,好善乐施,德沐乡里。在京城为官,清正廉洁,生活简朴,直言进谏,黜职为民。回乡后,栽树种花,开办学塾,不分贫富,广收学童。著有《澹心斋诗稿》《澹心斋文稿》各一卷。祖父沈价铭,字亚南,秉承父业,创办新学。顺应时代,开设自然、史地等科学常识。尤其提倡女孩儿读书,因此几位姑姑全都进了学堂,后学师范从事教学。父亲沈桂渊,字峨卿,进农业大学造林专业,后也从教。另外,小时候我常陪叔祖母而居,叔祖母善讲故事,讲完之后都要说:“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不算巧。”叔祖母的教诲始终不绝于耳。

祖父常把孙儿们聚到一起嘱咐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要求必须牢记:弟子规,圣人训。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学文”是什么意思?长大以后才明白,就是有益的学问、科学知识、劳动技能等既自食其力又服务社会的真实本领。

我童年记事儿、识字、数数较早。 “遁思楼”门两侧“昼克儿读”“夜伴妻绩”的楹联,像是刻在了心底;曾祖父在楼前亲手栽种的那棵海棠树,已经长到了一搂多粗。每当熏风阵阵芳草萋萋的季节,粉红色的海棠花盛开的时候,远远望去仿佛一个偌大的花球在微微颤动,春风从花枝间吹过,大半个村子香雾缭绕,吸引着无数金色的蜜蜂。真是“娇娆全在欲开时”“朝醉暮吟看不足”。这时各房的孩子们从海棠树上把含苞欲放的花枝剪下,插进瓶子里灌上水摆在桌子上闻香味儿。母亲说,小孩子就跟海棠花的花瞢莫似的。父亲用毛笔为孩子们书写的识字课本,首页为“亚洲最大我中华,形象好比海棠叶(指当时的中国地图)”。这使我更加喜爱海棠花。识字课本上还有什么“亚细亚洲、欧罗巴洲……太平洋、大西洋……”世界好大啊!真是让我惊叹不已。

同时,各房的屋前多栽种着石榴、木槿、紫荆、丁香等花树;园子里四周种满了桃梨杏枣,槐榆椿杨,还有葡萄树,散养着草鸡……井台旁种着马莲、金针菜、薄荷、艾蒿;还有蜀葵花、牵牛花、能染红指甲的凤仙花……以及父亲最喜欢的菊花。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海棠花!

沈家大院西墙外是一片树林,喜鹊枝头叫,檐下雀筑巢。路东有一个水塘,夏天鸭鹅游泳,园里蝉鸣蛐蛐叫。南面则是广阔田野,满目葱绿。园子、树林成了孩提时追逐玩耍的乐园,兄弟姐妹们手足情深,如花萼相辉。大家像那棵海棠树一样,一方面扎根大地从泥土中汲取营养,一方面探出枝头,向外求索。

记得堂屋曾挂过“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条幅。祖上大北屋书房内,整个西房山墙的书架上,摆满了用骨签别着的一卷卷线装书。我曾经暗自发愿,等长大后非把这些书全都读了不可,而且也要学习写书。当然,这纯属儿时呓语。

这时的家中不仅有方字块,儿童读物也不少,使我从书上长了见识,也养成了看书的习惯。

童年的成长环境,形成了我的两项酷爱,一是热爱大自然,二是爱好读书。另外还有好浮想联翩,构筑自己的童话屋。

上学之后,一位位恩师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一直影响着我。

首先是启蒙老师徐景朝在黑板上写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有“责人责自己”,至今不能忘怀。虽然不甚明了其意,却为日后的阅读、写作以及经常自省播下了种子。中学时期,老师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严谨教学,为自己做人、做事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譬如数学公理公式的求证、推导,理化实验的操作规程,生物解剖、标本制作的步骤等等,至今记忆犹新。还有“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的教育格言;经典名文名句,诸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也都铭刻心底。每天的体育锻炼也使我受益至今。老师们的教诲跟童年的家教很是吻合。从学于蒋风教授以后,蒋教授以《爱的教育》的理念,身体力行守望着,至诚地叮嘱我,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创作方向。坚持科学知识、文学创作融为一体,使孩子们“知而获智,智达高远”。这些教诲,为我指明了道路。

还有许多未曾谋面的老师,如《寂静的春天》《昆虫记》《只有一个地球》等经典名著的著作者们。这些恩师帮助我选择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大主题的科学童话创作方向。

回想学生时代,时而朦胧,时而清醒。然而当了老师、做了母亲,特别是走上为孩子们而写作之路后,则必须永远保持清醒。因为我们是为孩子们创造精神食粮的人。

当我置身于科学童话创作之时,小时候的家人、老师、同学,多年来的朋友、同事,都浮现于心灵的镜子里。他们激发我的灵感,激励我向前,甚至引领我构思,并使我的作品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这时,冥冥之中好像有人在提醒,维持人类生命的最基本物质是空气、阳光、食物和水,要保证最基本物质的安全,关键在于人心灵的洁净。要使孩子们心灵洁净,靠的是作者的天地良心。让我们为孩子们守望这片心灵的净土。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与未来,同时也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需要保护。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创新。这一切都寄希望于孩子。从童年就开始接受科学启蒙、读书明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根深方能苗壮,苗壮才能叶茂。只有从小爱钻研、爱科学、爱劳动,相互帮助,有良好的习惯,长大才能攀登高峰。童年往往是一生决定去向的时期。我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情,来为孩子们写作的。

《红海棠丛书——沈芬科学童话集萃》就要跟读者见面了,自己童年的梦想也在逐步成真。在此由衷地感恩父母师长、亲朋好友乃至大自然。同时感谢河北教育报刊社和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领导与同仁们多年来的支持与帮助,尤其感谢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领导和编辑们辛勤的付出。祈盼读者批评指正。

沈芬

2016年6月8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7: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