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懂孩子(周鼎文家庭教育智慧)/周鼎文生命教育丛书
分类
作者 周鼎文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个人需求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将个人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这也就是说,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是活着,有了基本的存活条件之后,他才会进一步生出精神需求,如希望生活在关爱当中,希望拥有归属感,希望得到尊重,进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同样地,当我们的孩子不愁吃穿,生活安全的需求被满足之后,他自然会想要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而“爱与归属感”正是人在孩童阶段最大的需求。归属感就像是孩子心灵的食物,孩子为得到这些食物会采取一些行动,会让一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只是这些事情并不一定对他自己有利,例如行为触法、情绪困扰、身体疾病、人际问题、学习障碍等。甚至有一些孩子,会无意识地重复家族成员的命运、会生病或者出现意外。

怎样获得归属感?答案就是:做相同的事,与家人发生相同的状况。这样我们会感觉到自己归属于这个家。从哪里最容易看出来?从一个家庭的饮食。比如说,有些家庭喜欢吃辣,一吃辣,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归属于这个家,不吃就会对这个家产生疏离感。因此,做相同的事情,会让人有份归属感,这份归属感的需求会影响人生的种种结果。

又比如,父母如果婚姻生活不幸福,孩子要跟他们产生归属感,就会跟他们发生相同的事情,不知不觉中,他自己的情感也会不顺利。最特别的是,这种归属感的要求已经超越了头脑中想要幸福婚姻的需求,它是无意识的,它会推动我们不知不觉地复制家人的命运。我见过很多孩子为了归属感,为了让爸爸妈妈复合,他们会生病,或做一些违背健康快乐生活的举动,甚至情绪、学习乃至人际关系都会出问题。因为孩子在潜意识里感受到的都是,如果我做相同的事情或有家人一样的命运,我的心就会得到归属的满足,否则我就会有罪恶感和孤独感。由此我们会发现,孩子对归属感的要求非常强烈,已经超过理智上的判断。

但不论出发点怎样,这些都是一种低层次的归属感,是一种盲目的爱。如此,我们就没有办法实现更高层次的归属感与人生理想。而事实是,当我们用更成熟的爱的方式来爱家人时,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仍旧是归属于这个家的。明白这个事实才是真正的自尊产生的契机。我们内心感知到的罪恶感是无法避免的,但当我们可以用“让自己过得更好”的方式来爱这个家,我们的爱就变得不一样了。

从跟随的、盲目的、重复的爱中解脱出来,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这就是成长。它需要一份觉知与勇气,大人小孩都一样。尤其是为人父母,除了让孩子温饱,最重要的是教孩子学会如何爱,让孩子从“盲目的爱”成长为“成熟的爱”。这样他才能健康快乐地长大,有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那么,到底该如何爱?归属感的层次要如何提升呢?要做到这些,我们就要领悟“爱的法则”,也就是“生命五大法则”——整体法则、序位法则、平衡法则、事实法则、流动法则。这五大法则,后文我们会具体介绍。

系统需求

我们可能对系统知识并不熟悉,但是它却对我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在系统里。系统是一个集体的组成,小到家庭系统、国家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大到地球、太阳系的系统。其中,家族系统对人的影响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广泛。孩子许多行为、情绪、人际、身心等状况无一不受其影响。

家族系统就像一个巨人,如同个人有需求一样,家族系统本身也有其需求。家族系统的需求包括:家族系统完整性的需求,遵守先后次序的需求,平衡的需求,为了让家族存活而共同形成的核心事实与共同理念的需求,还有生命传承的流动需求。P3-5

目录

序:看见孩子的爱

第一章 孩子如伺爱自己的家

 人的本能是什么

 良知报警器何时响起来

 看到如实生命,活出真正自己

 爱就要实践生命的五大法则

第二章 孩子是家窿最好的镜子

 静观镜照,挖掘孩子行为背后的家庭真相

 为爱承担,问题孩子只是家庭的“替罪羊”

 家族系统排列,用一种新视角看见孩子

 练习

第三章 孩子的行为在说什么

 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家长需要一份觉知

 孩子心中需要爸爸的位置

 离婚的夫妻如何陪伴孩子成长

 内在排列:面对父母冲突或离异

 系统观读懂孩子:常见行为问题

 家有儿女之Q&A

 特别话题:隔代教养

 练习

第四章 孩子的情绪在说什么

 孩子情绪问题里有多少承担

 帮孩子与自己走出亲人过世的悲伤

 堕胎,痛的绝非只有母亲

 内在排列:为堕胎的孩子祈祷

 系统观读懂孩子:常见的情绪问题

 家有儿女之Q&A

 练习

第五章 孩子的人际关系在说什么

 中断的连接如何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

 重新连接母亲,帮助孩子建立人际亲密关系

 归属感对孩子而言等同爱和幸福

 我们要用更好的方式来面对家族秘密

 内在引导:连接生命的源头

 系统观读懂孩子:常见人际问题

 家有儿女之Q&A

 练习

第六章 孩子的疾病在说什么

 看见孩子,而不仅仅是看见疾病

 “多动”孩子的背后是充满争吵与冲突的家

 爱阻塞,所以心也阻塞

 战争创伤对后代影响有多大

 内在排列:对世间万物的祈祷

 系统观读懂孩子:常见疾病

 家有儿女之Q&A

第七章 我之教育观

 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永远不能忘记品德教育

 表达自己、关怀不他人就是成功的情绪教育

 爱的能力只能在关系中学习

 孩子,我们这一生为何而来

 练习

附录一:给家长的家族关系检视表

附录二:读懂孩子——生命教育/家庭教育推动开展在校项目实施计划

附录三:道石教育集团简介

序言

序:看见孩子的爱

这些年,我帮助了许多孩子和家庭。我看到每对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也看到每个孩子都爱自己的父母与家庭。但既然都有爱,为什么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行为偏差、情绪不稳定、学习问题、人际关系出状况,甚至生出许多疾病呢?

这些问题都是不好的吗?它们是否有什么意义?它们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想了解孩子,首先我们要了解自己,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孩子。你要觉察自己,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有怎样的身心、情绪、行为与人际模式?你是如何过你的人生的?你是如何在爱的?

在辅导了数千个家庭之后我发现在这所有的信息里,关键点就在“爱与归属感”。它几乎是每个人心中的渴望,也是我们在温饱后要达到人生理想的那座桥梁。尤其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而言,它更显重要。在帮许多家庭做辅导时,我发现

许多孩子的问题就出在找不到“爱与归属感”。

因此,如果你不了解“爱与归属感”,就没有办法真正了解自己,也没有办法读懂你的孩子。

本书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告诉你,爱与归属感是什么,爱与归属感如何影响孩子。通过实例与解说,从孩子们的行为、情绪、人际关系和疾病四个方面来了解孩子。更重要的是,我们找到了转化的方式,让这份爱与归属感不再是负面的负担,相反地,可以成为支持孩子们成长的助力;通过转化的方式,让背后所在的系统动力不再是孩子成长的牵绊,而是化作孩子们坚强的靠山。如此,危机就能变成转机,烦恼就能变成智慧,疾病就变成了祝福。

要如何办到呢?父母要以身作则。

觉察自己如何在爱,觉察自己的爱是“盲目的爱”还是“成熟的爱”。什么是“盲目的爱”?就是害怕失去归属感而让自己用牺牲、承担、跟随或受苦的方式,重复家族不幸命运的爱。什么是“成熟的爱”?就是能回到自己的序位,尊重家族系统中所有成员的爱,遵循“生命五大法则”的爱。我们能否将“盲目的爱”转变为“成熟的爱”,不仅为孩子做了一个示范,也直接影响着我们能否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我在辅导的过程中看到许多家长和孩子,因为明白了什么是成熟的爱,明白了生命的法则,他们的人生发生了令人欣喜的改变。怀着这一种感动,我写了这本书。这本书凝聚我多年观察与工作的经验,有新兴的理论支持与真实的案例解说,再加上内在引导与具体实用的练习。各位读者,不管是家长孩子、教育学者或专业助人

者,如果能用心跟着本书的内容走,领悟与实践其中的道理,熟练这些引导与练习,我确信会让你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里,学会爱、收获爱、成就爱,从而将自己与孩子带往一种光明、理性、成熟的爱当中。  如何读这本书?一个核心就是要敞开心胸,反观自己,然后亲身去探索与实践。有爱人的,最好跟爱人一起读,这样你们可以共同成长,一起讨论如何教导孩子。你也可以读给孩子听,循序渐进,一次读一个段落,并和孩子一起做练习,大一点的孩子也可以自己读,相信孩子们会在潜移默化中自行吸收领悟。老师们可以带学生读并做练习,安排进度让学生分组运用创意,例如表演、朗读与讨论等方式,把书中的知识用相对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学生自己会领悟得更多。

本书最后一章是未来教育所关注的新焦点,也就是品德教育、情绪教育、家庭系统教育及生命教育的结合。我在本章做了扼要的重点说明,这几项教育项目在过去十多年中已有许多进展,已经为许多家庭与孩子带来甚多益处,我极欲推广让更多人受益。

本书能够付梓要感谢海灵格老师及我所有老师们的教导,道石教育的支持,还有我的太太游玉凤女士、易兰珍校长、东联教育侯钰蛇先生的大力支持,更感谢教育界的前辈们孙学策老师、魏书生老师、龚正行校长及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陈纪英老师联合推荐,出版人贝为任先生、柯琳娟老师、吴慧玲老师、赵妍芳老师及所有参与者的付出。最要感谢的是书中提到的所有的孩子们及他们的父母,你们用生命来增长我的智慧,你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渴望成长的决

心更令人钦佩。

是的,孩子是我们的现在和未来,而我们每个人也都曾经是孩子。这本书不但可以启发孩子,也可以启发你自己,读完本书你会发现,孩子问题的背后都是爱,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美好的,你也会发现自己的心灵也是美好的,通过这份启发,你将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关于本书练习——

本书各章的练习有的是我设计的,有的是几位国际知名亲子专家设计的,我运用过觉得很受益所以也介绍给大家。当孩子有一些状况时,除了系统动力影响外,学习一些沟通与静心技巧是很有帮助的。然而,最关键的是,通过本书我们既然知道了孩子的成长阶段受“爱与归属感”影响最大,那么与其被动受影响,不如有觉知地善用它。本书中各章的练习,就是“爱与归属感”在正面方向的运用。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我们希望孩子养成什么习惯,我们自己要先养成;我们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我们自己要先做到。清楚明白“爱与归属感”的力量,并且能活用它,你就掌握了引导孩子成长的诀窍。

内容推荐

孩子是家庭忠心的守护者。很多时候,我们眼里看到的孩子的问题,其实只是孩子爱家庭爱父母的方式。本书着力探讨问题孩子的深层心理,从而让我们看到孩子爱的方式,激发孩子持续的内驱力,也让这个家源源不断地产生前进的力量。

通过这本周鼎文著的这本《读懂孩子(周鼎文家庭教育智慧)》:

家长们将看到孩子对家庭的爱与承担,陪孩子一起面对成长的烦恼。

教育工作者将得以新的视角应对孩子的日常行为偏差、情绪变化等状况,为不同的孩子提供更包容、有爱、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助人者们将从更深的角度探索孩子问题背后的心理动能,从而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编辑推荐

孩子是家庭最忠心的守护者。他们会想尽办法挽救父母的关系,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承担这个家的问题。通常,孩子会通过行为、情绪、身体上的疾病、人际关系,甚至危害生命等方式来承担。很多时候,我们眼里看到的问题孩子,其实只是家庭的“替罪羔羊”。

周鼎文著的这本《读懂孩子(周鼎文家庭教育智慧)》就是用“家庭系统排列”为视角,来探讨问题孩子背后的家庭问题,从而让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变得更好,让这个家也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前进的力量。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1: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