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一人爱你灵魂至诚》是三盅继《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奇遇》后,推出了“无龄感”书系的第二册。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与初恋晨儿从懵懂情愫,一直到阴阳相隔,仍不离不弃的爱情;与两小无猜的黛西幼小别离,到二十几年后重逢仍旧像五龄童般相待的关系;与青梅竹马小敏之间的亲人般的关系;以及身边许多朋友遭遇爱情危机后,他运用无龄感的理念,化解他们爱情困局的故事。
三盅用最动人的故事告诉你,世界上总有这么几个人值得你全身心去爱,总有一段爱情能让你遇见与拥有,但需要一双孩童的眼睛和一颗不麻木的心。而这颗不麻木的心,就是无龄感,它不是用于解决生命长度问题的,而是用以丈量生命的宽度与深度的。
《唯有一人爱你灵魂至诚》作者三盅用六个亲历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他人生三个阶段的无龄感爱情。
童年:
像孩子一样相爱,苦难让他们变得更坚强;
青年:
无龄感爱情,向死而生,抚历史阵痛,慰人生转型困顿:
中年:
夫妻相处之道,婚姻是一种无龄感的成长。
生命的每一天都是成长,成长至死,没有衰老。爱如此,婚姻亦然。
01.阿克约尔大叔的秘境
去玩新奇的玩意,去远行,告别千篇一律的生活;还可以更open一点:这与年龄无关,别人怎么说很重要吗?抓牢梦想,甚至可以幻想,就生活在云端又怎样?和更多有趣的人交朋友,去品尝五花八门的美食,让元素周期表和卡路里魔咒去见鬼。。不要放弃对美的发现与追求;不要年纪轻轻就加入养生大军;做一个老儿童其实很欢乐;除了物质,去追求点什么;托付自己,试着去信仰点什么;让无龄感生活为你的爱情保鲜;寻找方向,始终在路上;保持优雅的姿态,不要输给年龄;把你的休假方案勇敢地摊在老板的桌上,或者把你的公司更多地交给年轻人去打理。不要试图把孩子克隆成小一号的你;不要没心没肺,也别把无龄感当成遁世的武器;保持适度的好胜心去赢得更美好的东西;不要试图研究生活理论,训练自己成为乐观派;摒弃攀比和盲从,学会正确享受你的生活;四十四岁你还可以穿吊脚裤,八十八岁你依然可以说“我爱你”;爱心与爱美之心,让你变得美丽的同时给你无龄感……
可是,你真的有勇气去尝试这些吗?
尽管我说,快乐地活要比健康地活更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健康就不值得关注,就可以肆意挥霍。关键看你能不能把握恰当的度,找到那样一个平衡点。你并不老,可你再也不敢穿花哨的衣服,因为你怕人笑话。你不敢与年轻的异性朋友走得太近,你怕人嘲你为老不尊。你甚至都不好意思参加年轻人的聚会。你在孩子面前从来表现不出顽劣、滑稽的一面,甚而无法与他们交朋友。大多数时候这个心理障碍不会被你轻易察觉,因为日渐懂得拿捏分寸的你,自认为在孩子眼中显得无趣、老态、扫兴反倒是恰如其分的,你本就该表现得连自己都不喜欢。这反而长久地令你坦然,至少你认为这是中规中矩、足够安稳的言传身教。顺理成章,你也正无意识地把你的孩子引导成为你不喜欢的那类人。
我很欣赏电影《可爱的你》中吕慧红说的一句话:“教育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它是身教,用生命去影响生命。”那是一种感染力,作为父母与老师,你们的气质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孩子,你们非但不宜把自己可爱、有趣的一面深藏于威严的面孔之下,反而要力图把孩子培养得和你一样可爱、有趣。不要压制他们的主见和意愿,就让它们在孩子的内心自由生长,这又何妨?又有什么好紧张的?世间只有一种成功,那便是遵从自我意愿,自由地度过一生。你应该如此,也该把这个自由还给你的孩子。
无龄感生活,无龄感爱情,我早就选定,因为我有这个勇气。直到今天,一位名叫阿克约尔的安纳托利亚土著大叔的一句“It’s worthit(这一切是值得的)”仍时常回响在我的耳边……
2008年冬,我去佩鲁贾看望林珊,后来我又去了土耳其。 本来想先去安卡拉,那里距格雷梅更近,然后再去伊斯坦布尔,这样回国路线也会更顺当一些。但在圣埃吉迪奥机场选择意航去两地,同样要两度中转,那我索性就按照路程远近先去伊斯坦布尔了,安卡拉最终去不去,就再说吧。
到了伊斯坦布尔,人住价格适中的Tomtom Suites,我没有马上奔赴朝思暮想的特洛伊,而是被酒店大堂的一个格雷梅国家公园热气球的广告展架吸引了,我迫不及待地报了个当地的旅行团。
也巧,这个团是公路团,去格雷梅全程要十几个钟头,几乎横跨了半个国家,但会途经安卡拉,并停留。这样一来正好与我的原计划撞了个满怀,安卡拉总算也可以去到了。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沿途美景将被我一网扫尽。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