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楚主编的《图解国学经典(全彩图解典藏版)》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国学经典的工具书,分为经篇、史篇、子篇、集篇四个部分,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医学、科技、文学等方面,设置了作者介绍、经典概述、精华内容、相关链接等栏目,这些内容生动全面地展示了国学中的经典。
| 书名 | 图解国学经典(全彩图解典藏版) |
| 分类 |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桑楚主编的《图解国学经典(全彩图解典藏版)》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国学经典的工具书,分为经篇、史篇、子篇、集篇四个部分,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医学、科技、文学等方面,设置了作者介绍、经典概述、精华内容、相关链接等栏目,这些内容生动全面地展示了国学中的经典。 内容推荐 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和智慧精髓,它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客观环境,维系着中华文化之根。学习国学,阅读经典,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能从中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走向世界的今天,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良好的国学素养。 桑楚主编的《图解国学经典(全彩图解典藏版)》这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国学经典的工具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医学、科技、文学等方面,设置了“作者介绍”“经典概述”“精华内容”“相关链接”等栏目,或纵向深入,或横向延伸,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剖析作品,浓缩原著精华,提炼作品主旨,让读者在较短时间内跨越鸿篇巨制的障碍,领略国学的风采,同时也为以后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些经典奠定基础。 目录 经篇 大学/初学入德之门 中庸/孔子传授心法 论语/五经之管辖,六艺之吼吟 孟子/儒学“内圣”走向的开启者 诗经/响彻千年的木铎金声 尚书/纪言述事之祖 礼记/定亲疏,别同异,明是非 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之书 左传/中国史学叙事传统的开山之作 孝经/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 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字典 史篇 国语/中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文辞之最、行人辞命之极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 三国志/叙事可信、文笔优雅的断代史 水经注/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名著 洛阳伽蓝记/北朝奇书 大唐西域记/中西交流最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 贞观政要/初唐政治的重要文献 资治通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徐霞客游记/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子篇 黄帝内经/医学之宗 道德经/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源头之一 孙子兵法/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墨子/中国逻辑学的代表作 庄子/游逍遥、达齐物的智慧结晶 苟子/先秦诸子百家集大成者 考工记/世界第一部关于手工艺的科技专著 吕氏春秋/诸子百家思想的总结 山海经/古今语陉之祖 素书/一部古老的传世奇书 韩非子/法家学说集大成者 鬼谷子/中国谋略学第一奇书 淮南子/西汉前期道家思想的系统总结 论衡/中国哲学划时代的著作 伤寒杂病论/中医“众方之祖” 太平经/道教基础理论经典之一 抱朴子/道教丹学之宗 千字文/中国最早的蒙学读物 齐民要术/世界上最早最系统的农业科学名著 千金方/巍巍堂堂,百代之师 坛经/中国禅宗精神的精髓 茶经/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颜氏家训/古今家训之祖 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三字经/使用最广的蒙学读物 农桑衣食撮要/元代农书的代表作 传习录/王阳明心学梗概 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典 农政全书/17世纪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日知录/中国思想启蒙的先驱 天工开物/17世纪早期的重要工程技术著作 菜根谭/为人处世之典,企业经营之书 三十六计/汇集兵家奇谋方略之兵书 闲情偶寄/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 集篇 楚辞/神奇而瑰丽的骚体之祖 搜神记/六朝小说之白眉 世说新语/清言之渊薮 文心雕龙/文学批评系统理论之鼻祖 文选/中国最早的诗文选集 虬髯客传/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 太平广记/中国最大的小说集 乐府诗集/总括古代乐府歌辞的诗歌总集 容斋随笔/南宋说部之首 窦娥冤/惊心动魄的人间惨剧 西厢记/才子佳人的第一声号角 赵氏孤儿/最早流传到国外的古典戏曲 琵琶记/南戏绝唱 水浒传/绿林豪杰的忠义悲歌 三国演义/历史与叙事的失落和迷惘 西游记/神魔之域中的世态万象 牡丹亭/人类自我发现的庄严仪式 三言/中国白话小说的高峰 二拍/中国白话小说的高峰 封神演义/家喻户晓的神魔小说 聊斋志异/花妖狐魅的笑影与诗情 长生殿/帝王家的爱情誓盟 古文观止/历代优秀散文辑录 儒林外史/科举制度的悲惨史 红楼梦/一枕幽梦向谁诉,千古情人独我痴 东周列国志/春秋战国的宏伟画卷 随园诗话/“诗写性情,唯吾所适” 唐诗三百首/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镜花缘/以小说炫耀学问的最突出的作品 曾国藩家书/末世圣贤的肺腑之言 宋词三百首/一代文学 老残游记/小说艺术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变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离奇光怪的社会诸相写真 官场现形记/封建社会崩溃前夕的官场群丑图 孽海花/一幅晚清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 人间词话/盛传百年的文学评论著作 试读章节 大学——初学入德之门 作者介绍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约为秦汉之际儒家的作品。一说是曾子所作。 曾子(前505~前435),春秋鲁南武城人,名参,字子舆,孔子弟子。其事迹散见于《论语》各篇及《史记·仲尼弟子传》中,《汉书·艺文志》有《曾子》八十篇,已佚。 经典概述 《大学》就是大学问的意思,就其实质来说,它是儒家的政治哲学。《大学》对儒家理想人格的修为之道进行了从内到外的总结,《大学》全篇所阐释的是一种修己治人之道,亦即儒家思想一以贯之的内圣外王之道。《大学》一开始便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把“修身”作为其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并且成为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出发点。具体说就是,《大学》明确提出了两条最基本的儒家道德修养原则,即“三纲领”说和“八条目”说,而“修身”正是《大学》“三纲八目”说的核心。《大学》开宗明义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修明天赋的光明德性;“亲民”就是管理好臣民百姓,“止于至善”就是要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这三个基本原则被认为是封建统治者一生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所以这也叫作“三纲领”。要达到这三个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必须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通过对《大学》中“三纲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之间存在的一种递进的逻辑关系。这一关系表明了道德主体从“在明明德”出发,经过“亲民”的发展,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这种对主体修为实践活动的规定直接引发出“内”“外”两种相联系的具体修为方式,儒家同样以逻辑发展的合理结果提出了“八条目”的具体实践之道。 《大学》在提出了“大学之道”即“三纲领”说之后接着又提出了“八条目”之说。一般来说,我们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道德的内在修为,而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道德的外在修为。《大学》提出的“修身”途径主要是指“八条目”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实际上可以概括为两个步骤:正心诚意和格物致知。《大学》认为,修身的起点是格物致知,《大学》对格物致知没有做过多的解释,通过历代一些学者的注疏,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格物”就是指“对自然外界进行研究”的意思,“格物”“致知”是联系紧密、层层递进的两个步骤,“格物”的逻辑结果是获得了对万事万物运行发展规律的理f生认识,而这正是“致知”的内在含义。而“致知”的来源首先是个体对客观外界事物的认知,所以《大学》说:“格物而后致知。”《大学》教人如何防止个人感情欲望的发展。《大学》把修身看作根本,而修身是建立在取消或以之愤恨、恐惧、好乐、忧患各种感情欲望的基础之上。只有对这些感情欲望彻底消除或抑制,才能达到“致知”的境界,否则“修身为本”只能是一句抽象的空话。《大学》认为最根本的修身方法应该是“慎独”,也即“内心反省”。也就是说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是不要欺骗自己,就像厌恶臭味、喜欢美色一样。所以,君子即便是独自一人时,也务必要谨慎地进行内心反省。小人在别人看不见时做不好的事,看见了君子就躲躲闪闪,把不好的德行掩盖起来,以证明自己有好的德行。人们还是有一定的判断力的,一旦把他们的本质看透,那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讲,人的内心必然要表现于外表的,所以,君子一个人时也要进行自我修养。在政治观上,《大学》直接秉承了孔子、孟子的思想,主张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要爱民,其目的在于巩固封建等级制度;它强调统治阶级要修己,目的在于取得被统治阶级的理解,达到所谓上行下效的结果。P4-5 序言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之林,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国学就具备这种独一无二的特质。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华五千年全部文明和智慧的精髓,它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客观环境,维系着中华文化之根。 读国学经典,能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增长我们的智慧,还能提高我们处理问题的能力。有的典籍里面包含了计谋、军事的运用、成功的秘诀、社会的规律,这些在任何年代都适用;有的典籍文采斐然,可以提高我们的文笔和阅读水平;有些典籍有励志作用,看后使我们倍感振奋;有些典籍是弘扬人类传统美德与文化的不朽之作,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读国学经典还可以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增长见识与眼光;任何对经典的了解,都会让我们的人文价值提高、人文精神不断升华。 在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面对繁重的工作和学习任务,我们无法做到对每部经典都细致阅读,因此高效阅读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领略国学经典的神韵,汲取经典典籍的丰厚精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精心打造了这本《图解国学经典》。 这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国学经典的工具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医学、科技、文学等方面,设置了“作者介绍”“经典概述”“精华内容”“相关链接”等栏目,这些内容由点及面,或纵向深入,或横向延伸,全方位阐释原著的内涵。“作者介绍”概述了作者的生平经历、代表作品、主要成就和地位等;“经典概述”讲述国学经典的创作时代、社会背景或者著作中的逸事等,并对作品的主要内容、情节、人物等进行提纲挈领的勾画;“精华内容”摘录经典中历经时间考验沉淀下来的不朽篇章,引起读者心灵深处的共鸣;“相关链接”介绍与国学经典相关的内容,当作引申阅读。这些栏目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剖析作品,浓缩原著精华,提炼作品主旨,讲述经典背后的故事,捕捉作品中的点睛之笔,给读者营造出一种轻松的阅读环境,让读者在较短时间内跨越鸿篇巨制的障碍,领略国学的风采,同时也为读者以后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些经典奠定了基础。 另外,我们还精心选配数百幅契合文意的精美图片,立体、具象地展示这些经典的风采:其中有经久流传的名著书影,有记录作家音容笑貌的画像和照片,有艺术大师诠释经典内容的雕塑和绘画……版式设计上将每部经典所依托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融合,使读者不仅直观地领略国学的精髓,而且还能深入感受这些国学典籍同社会文化、艺术的内在联系,在全方位接近大师、深层次品读经典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愉快体验。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