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城乡创业家--我的成功你可以复制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贷帮网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黄建伟很早就有做生意的念头。

13岁写作文,题目是《理想》,黄建伟写要当企业家。他那时买的第一本书,就是《企业管理概论》,但当时看都看不懂。后来去读了邮校更是一发而不可收,买了一箱子书,都是经商管理、优秀企业家传记之类的书。

看了这么多书,黄建伟也做过不少生意,搞过餐饮,开过干洗店,但对于以前所做的生意,他最为得意的一笔,是开孑L明灯手工作坊。“我是沅江第一个做孔明灯的,沅江原来没有这个,是我带过来的。”

很有营销头脑的黄建伟,2002年到衡阳,以两块多的价格批发了一千个孔明灯,十块钱一个卖出去,一个晚上就被抢购一空。后来汶川地震周年祭,他策划了一场放孔明灯的纪念活动,一小时卖出去几千盏灯。

批发倒卖一年多,他就办了营业执照,开起了手工作坊,跑义乌进原材料,然后组织几个人加工,卖给株洲、益阳等地,自己做起了批发生意。 “成本就一块二,零售的话是十块钱,批发的卖两三块,也能赚一块钱。最主要的投入就是原材料的购买,不需要什么机器,也不复杂。”

但是小本生意最常遇到的就是追随模仿者,很快市场上到处是卖孔明灯的人,一看这个势头,黄建伟及时抽身,不再参与恶性竞争。

弃做孔明灯业务之后,黄建伟被小龙虾所迷,开始投身到小龙虾养殖中,从2004年一直做到了2007年,这期间,黄建伟开始尝到了失败的味道。“书本上的东西了解得再多,但光是纸上谈兵还是不行的。”

初试龙虾败走麦城

刚开始迷上小龙虾生意的时候,黄建伟跟三四个朋友一起来做。大家都没有经验,所以黄建伟自己先摸索了小半年,再来做小外围的操作,第一年成效还不错。于是大家都有想法要做大,做大需要投钱,而几个股东都不是资金充裕的人。于是黄建伟想到了自己在深圳做生意的大哥,让他回来投钱,买下了其他人的股份,两兄弟一起做。“他在外面做过很多生意,也赚了不少钱,事业也在不断做大。”

但大哥也是头一回接触龙虾,没有经验。第一年他投人了几十万元,扩大了原有的养殖规模,而经营管理却没有跟上规模。而且与湖区自然养殖不同的是,人工养殖受制于环境与位置的限制,养殖难度大,对技术经验的要求更高。同时人工养的时候需要虾苗,而他的场地远离进货渠道,把虾苗运来距离远,导致虾苗的死亡率极高。

诸多的问题让原本热情的兄弟俩被浇了一瓢冷水。大哥坐不住了,提出要拿剩余的钱分道扬镳,去养鹅。黄建伟坚决不同意再租场地养鹅,并表示可以缩小现有场地规模,自己只要很小的一块地继续养龙虾,腾出来的大片空地可以交给大哥养鹅,不必浪费钱再租场地。

“这里有170亩地,我只要三五十亩,剩下的你都可以拿去养鹅,兄弟俩还能在一块兼营管理,但是这个提议被他否定了。”怄气的大哥坚持要分开,所以做了三年的生意就这样黄了。

初试的失败,让兄弟俩不仅亏了钱,还伤了感情。 “我们曾经有一年没说过话,后来等事情逐渐冷淡了,才慢慢恢复联系。今年父亲去世,大哥回来后看我经营得不错,才告诉我如果需要什么支持,可以跟他说一下。他讲了这番话,算是对我的一个肯定和认可了。”

再试龙虾胸有成竹

因为父亲生病需要照顾,所以黄建伟停了手头的生意,在家照顾父亲。中间也去过深圳上班,后又休息了一阵。不管怎样,初试的失败都给了他很多经验,让他的思维慢慢成熟,时机一到,他又开始了小龙虾的养殖。

这一次,黄建伟告别了人工养殖,直接瞄上了洞庭湖区。这离他第一次做亏隔了四年。“我是走弯路过来的,一旦发现了中间的商机,我就一定要做,不管中间亏了多少。只要把所想的那些都一步步到位,就是稳赚。”

现在黄建伟的养殖场,圈内修建堤坝围了400亩,整体捕捞面积1200多亩,围着场地走一圈,得用一个小时。而且整体都是湖区,纯自然养殖,“原来养殖出来的品质不怎么好,现在湖里的都是纯天然的,肉质好。现在吃客都是要爆头小龙虾,人工养殖的技术没达到,养不出这样的品质。”

要做到这一步,黄建伟投入了40万元取得了这片湖的八年使用权,又投了近20万元做工程建设,添置了工具,还购买了能住人的大型驳船、捕捞小船及走人的行船。“小船设备投人需要五六万元,捕捞工具也要好几万元。总体来说,设备越多效益就越大,像我现在的面积大,要添很多捕捞工具,组织更多人手。目前我还属于中等规模,不算大。”

千亩湖区不仅只有小龙虾这一个产出,黄建伟还谋划了好几项业务。P19-21

目录

第一章:乡镇里的先行者

 大山里的立体养殖模式先行者——张小明

 敢为天下先——刘代春

 一个人的养猪场——张荣兰

 小龙虾的大买卖——黄建伟

 豆腐煮酒论人生——何应贤

 与公鸡竞早的米粉大王——赖采锋

 碾米能手的碾米神器——李唱华

第二章:经济动脉上的毛细血管

 执“纸”之手——李丽琴

 下岗不哭,创业不止——张凤琴

 梦想水暖四方——汪贤想

 有风格的书店老板——胡晓平

 教师是句点,从商是起点卅、续东

 土豪的摩托车情结——邱海泉

 屡败屡战终淡然——陈家新

 以快消的玩法来卖酒——谢创

 家电行业的苦行僧——周长桥

 千元实现农村情怀——张寿刚

 开着“梦想号”赢在跑线上——魏兴祥

 老当益壮,生生不歇——何生

第三章:梦与商海的亲密接触

 砖厂里奋斗的那些事儿——祝中喜

 骑着大象“漆”出的七彩生活——周波

 我和扬子地板的七年——陈继先

 自带气场的女强人——钟丽萍

 从打工仔到水泥老板的转山之旅——魏泽友

 用木工手艺斧出的超市——汪贤红、徐爱军

 穷苦中翻身的钢材当家人——田春枝

 他乡的创业客——刘增辉

 谁是亮致灯饰的最终归宿——张胜源

 建材行业里的时尚女王——欧阳秋莲

 年轻小伙的创业梦——赵鹏

 木工小子转型的犀利人生——段志锋

 戴明的设计人生——戴明

 汤新辉和他的“益阳合伙人”——汤新辉

第四章:德惠邻里的致富行动派

 干自己知道的事情—李兴旺

 乡村幼儿园—李传方

 多年奉教未改初心——李丽红

 光着肩膀撑起一片蓝天——何永林

 为维修而生——陈望生

 天道酬勤——江春红

 从穷小子到富商的蜕变之谜——王大山

 “海鸥小姐”开餐馆——赵建新

 温柔的成功法则——杜养

 从厨房帮工到餐馆老板——冷双全

 老实人与小本生意——邱风仔

第五章:大浪淘沙始得金

 创业不是唯一的选择——钟秋莲

 沧海横流劲扬帆——冷菊香

 为什么我要好好做生意?——龙麒亥

 靠大家来赚钱——陈仕进

 废品堆的淘金人——陈尚明

 潮流服装界的潮牛——王斌

 折腾不息的创奇陶器——桂军

 生意虽小,信誉为大——曾卫国

 附录一:贷帮网的发展历程

 附录二:贷帮网联系方式

 孔明灯生意小试牛刀

序言

大学毕业后,我去过很多农村,有两个现状总让我唏嘘不已:中国大江南北的县城乡镇已差不多是一个样子。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早成了过去式;农村的青壮年都去了大城市,只剩下满村的老弱妇孺。我不确信前者是好是坏,但后者一定不是好现象。

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土地集中化,规模化经营已成为大势所趋,但离地农民该如何生活?农村富余劳动力普遍往沿海等大城市转移,老子提出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理想,我们还要等多久才能实现?

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乡镇企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对加快农村“三化”进程意义重大,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近就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

经营一家小餐馆,每年需要的流动资金为5万一10万元。如果经营得当,餐馆老板一家过上富足生活绝对没有问题。如果生意再好些,老板还能再雇上三五个服务员,这又能解决一部分的就业问题。

如果农民工都能在家乡附近找到工作,又有谁愿意背井离乡去大城市打工呢?

可惜的是,国内鲜有愿意给这些勤劳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原因无非有两点:一笔贷款无论是5万还是500万,成本差不多,资本的逐利性会驱使人们去做更大额的贷款;此外,农村借款人基本没可标准化的抵押物,更多是基于信用。国内的金融机构大部分属国有,与其做这类需要自己承担风险,却不能获得匹配收益的贷款,不如做把钱借给国企这样“无风险”的业务。

农村小微金融是件趴在地上挣钱的活,又苦又累利润还薄,我们为什么愿意去啃这根难啃的骨头?因为我们有梦想。我们不仅希望自己做的是拿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我们还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改变几千年来一直受苦群体的命运,打破兴亡皆苦的轮回。

让靠天吃饭的渔民进城做代理商,让被城管呼来喝去的小夫妻开家小餐馆,让帮别人开车的司机拥有自己的货车,让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乡开个小店……我们就这样一笔一笔、一户一户地做着,做到一万笔,十万笔,百万笔。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服务千万级小微客户只是时间问题。

农村城镇化需要20年乃至30年的时间,贷帮也将一直致力于为城乡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更专业化、个性化的微金融服务,在农村、三四线城镇提供贷款、投资、保险及股权众筹等多种形式的业务,伴随城镇化的进程我们要走的路还甚远。这一路上,我们会遇到孤独、寂寞、诱惑、嘲讽以及各种未知的磨难。这一路上,会不断有新鲜血夜加入我们,也会不断有行者因为各种原因暂时离开我们。但我们不畏惧,我们脚踏实地,坚韧前行。我们不只是一两个人,我们是一件精神,一种数千年来打破贫穷、追求富足的精神。我们永不怀疑未来的美好。

内容推荐

贷帮网创作的《城乡创业家--我的成功你可以复制》记录了几十位自农村及乡镇的创业者的真实案例。他们的事业起步于养殖种植业、零售批发、运输、建筑装饰等各种行业。而这些“小人物”的故事,无不充盈着创业者独有的思想、情怀与信念。读罢此书,你或能感觉到:这些创业家,原来就在身边;你离创业,只是一步之遥。

编辑推荐

贷帮网创作的《城乡创业家--我的成功你可以复制》真实记录了几十位“草根”创业者的成功故事。一个个鲜活而具体案例,如实再现了城乡“草根”在创业大道上的华丽蜕变。在国家拉开统筹城乡发展,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巨幕之时,且看这些先行者的现身演绎。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9: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