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6卷)》共收14篇传记。包括蔡和森、蔡母葛健豪、向警予、林伟民、李鸣珂、穆青、赵醒农、陈毅安、毛简青、李明瑞、周维炯、赵博生、董振堂、童长荣。传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真实地反映了人物一生的本质特点;写作方法符合历史人物传记体例要求;语言朴实、通顺、感人。充实和补充了党史,成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一部党史教科书。
| 书名 |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6卷)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6卷)》共收14篇传记。包括蔡和森、蔡母葛健豪、向警予、林伟民、李鸣珂、穆青、赵醒农、陈毅安、毛简青、李明瑞、周维炯、赵博生、董振堂、童长荣。传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真实地反映了人物一生的本质特点;写作方法符合历史人物传记体例要求;语言朴实、通顺、感人。充实和补充了党史,成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一部党史教科书。 内容推荐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6卷)》收录的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每个传主都是按人物一生经历的时间顺序,抓住重点写。秉笔直书,功过分明,实事求是,不溢美,不掩盖重大历史过失。作者在忠于事实的基础上,对传主进行了艺术创造,使得传记生动感人。它对研究中国革命史、党史、军史,教育后代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目录 蔡和森 蔡母葛健豪 向警予 林伟民 李鸣珂 穆 青 赵醒侬 陈毅安 毛简青 李明瑞 周维炯 赵博生 董振堂 童长荣 试读章节 其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他在给毛泽东的信中指出:实现社会主义唯一制胜的方法,就是“阶级战争——无产阶级专政”。“我现认清社会主义为资本主义的反映,其重要使命在打破资本经济制度;其方法在无产阶级专政,以政权来改造社会经济制度。”他还针对无政府主义者否定阶级专政的谬论,尖锐地指出:“阶级战争的结果,必为阶级专政,不专政则不能改造社会,保护革命”。“无产阶级不获得政权,万不能得到经济解放。”因为“无政权不能集产,不能使产业社会有”;“不能防止反革命,打倒的阶级倒而复起,革命将等于零”。因此,他说:“和森为极端马克思派,极端主张:唯物史观,阶级战争,无产阶级专政。所以对于初期的社会主义,乌托邦的共产主义,不识时务穿着理想的绣花衣裳的无政府主义,专主经济行动的T团主义,调和劳资以延长资本政治的吉特尔社会主义,以及修正派的社会主义,一律排斥批评,不留余地。以为这些东西都是阻碍世界革命的障碍物。”而“无产阶级专政又是阶级战争的必然的结果”,“其实这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的,任你如何反抗,历史的过程定要如此经过的”。 其三,必须首先建立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事业的领导核心。他在给毛泽东的信中强调指出:要发展中国革命,“我认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他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及建党的步骤等,都作了比较系统、深刻的论述。他认为:首先,这个党必须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作战部”。他第一次旗帜鲜明地称这个无产阶级政党为“中国共产党”,并且认为只有首先组织了中国共产党,“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其次,这个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他说:“马克思主义的学理由三点出发:在历史上发明他的唯物史观;在经济上发明他的资本论;在政治上发明他的阶级战争学说。三者一以贯之,遂成为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才能坚持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第三,这个党必须采取彻底的革命手段,反对改良主义。他说:彻底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发动工农群众夺取政权,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第四,这个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党员应分布于工厂、农村、学校,成为一切群众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第五,这个党必须是高度集中的组织,“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党的最高机关为中央委员会”。他还明确指出:“党的方略为多方面的,无论报纸、议院、团体,以及各种运动,绝对受中央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绝不能单独自由行动。” 蔡和森关于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理论,得到了国内毛泽东等人的“深切赞同”。他9月16日写的信,毛泽东于年底才收到。1921年1月11日,毛泽东回信说:“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同时,毛泽东还与何叔衡等召集在国内的新民学会会员开“新年大会”,对蔡和森提出的诸问题,进行了三天的热烈讨论,从而直接推动了湖南及全国建党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工作。 蔡和森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不仅是革命真理的刻苦探索者,而且是勇于斗争的无畏战士。1921年,他积极参加和领导了留法勤工俭学生三次重大的斗争:一次是2月28日的“争生存权和求学权”的斗争,即反对北洋政府拒绝资助勤工俭学生并指使驻法使馆企图把找不到工作、读不上书的学生“遣送回国”的斗争;第二次是7、8月间的“拒款”斗争,即反对北洋政府卖国借款的斗争;第三次是9月抗议里昂中法大学吴稚晖等拒绝招收勤工俭学生的斗争。在这些斗争中,蔡和森都发挥了卓越的领导作用。在第一、第二次斗争中,他与工学世界社的成员和周恩来、赵世炎等一起商讨,提出了正确的斗争口号和策略,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组织活动,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P14-15 序言 《中共党史人物传》是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由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主持编纂的大型历史丛书。从1979年至2015年,在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会的主持下,陆续编辑出版89卷包括1000余位党史人物的传记,总计2500余万字。该套丛书由陈云同志题写书名,收录的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 承担此项工作的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是1979年成立的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主要致力于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和传记的编纂与出版工作。现主管单位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会员由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教学研究机构和学者组成。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成为了解和研究各位传主生平和党的历史的重要参考。近年来,仍有许多读者不断来信要求购买;但由于该书是陆续出版的,且发行多年,早已脱销。为满足读者需要,我们决定再版《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再版时,我们对中共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邓小平的传记做了全面修订。同时请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学者,审看了比较重要的100位党史人物传记。由于《中共党史人物传》出版时间跨度很大,陆续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收入此套丛书的部分完成较早的传记已无法联系到原作者。本次再版时,党史人物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对稿件进行了细致的审定和编辑加工: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原版体例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尽可能做了规范化处理;校正了原版传记中的一些错漏之处;特别是在人名、地名、名词术语的核实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一些难以核查的问题仍维持原貌,留待以后考证。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编校质量方面,都较此前有所充实和提高。尽管如此,仍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将来的进一步修订,也有利于在今后的人物传记的续编工作中改进。 我们希望,本套大型传记丛书的再版对于推动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宣传和普及党史知识、弘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今年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献上一份厚礼!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2017年5月30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