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0卷)》是第10卷。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0卷)》共收10篇传记。包括吴玉章、黄静源、邹韬奋、黄敬、赵尚志、冯仲云、魏拯民、王德泰、曹亚范、苏炳文。传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真实地反映了人物一生的本质特点;写作方法符合历史人物传记体例要求;语言朴实、通顺、感人。充实和补充了党史,成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一部党史教科书。
吴玉章的幼年时代,正是清朝的末期。当时中国外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真是外患内忧,每况愈下。他带着忧国忧民的心情进入了社会。
1894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这次战争,由于清朝政府的腐朽,招致了失败,清朝政府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一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震动了全国人民,也使少年时代的吴玉章痛心疾首。他和他的二哥曾经为祖国的危亡痛哭不止,他决心为祖国寻找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中国人民开始逐步觉醒,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也逐步发展起来。
甲午战争之前,吴玉章的头脑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传统的忠孝节义思想。甲午战争之后,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这时,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原来最尊崇汉学的尊经书院,也开始大讲“新学”,原来专卖古书的“志古堂”。也大卖新书了。他这时虽在乡下,但能常常收到他二哥寄来的新书。他从新书报中读到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维新。的言论后,极为兴奋,特别是看到光绪皇帝的诏书中“将不知兵,士不用命,师徒挠败,陵寝震惊”等文句,对于外侵内腐的政治局面,极为悲愤。他决心做一个变法维新的志士。
1898年,康有为上书提出了他的变法主张,要求在中国实行地主资产阶级联合统治的君主立宪制度。不久,光绪皇帝下诏变法。这时,吴玉章正在旭川书院读书,当变法维新运动传到乡下时,他欣喜若狂,以为中国可以由此得救了。他联合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到处宣传新政。这一行动受到人们的欢迎,但却遭到守旧分子的非议,并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时务大家”。
不久,变法维新运动在顽固派的残酷镇压下失败了。吴玉章领悟到:要救中国,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寻找新的革命道路。
1900年,中国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接着,帝国主义列强组织“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清朝政府向帝国主义屈膝求和,签订了卖国的《辛丑条约》。消息传来,吴玉章和一切具有爱国心的人,都感到非常耻辱和痛心。
为了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吴玉章对“新学”的兴趣更浓厚了。他除了继续搜阅新的书报外,也开始读《天演论》等著作。
这时,吴玉章的二哥已约好几个人要自费到日本留学。吴玉章听说可以自费留学,兴奋极了,决心一同前往。1903年春节前后,他们离开故乡,挂帆而东。当船过三峡时,大家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大发诗兴,便以“东游述志”为题,赋诗抒怀。吴玉章的一首是:“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
他们到上海,闻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气息;刚到日本,就卷入了“拒俄运动”的斗争。吴玉章参加了拒俄学生会,后来又参加了军国民教育会,准备为反对沙俄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领土而效命疆场。
P2-3
《中共党史人物传》是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由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主持编纂的大型历史丛书。从1979年至2015年,在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会的主持下,陆续编辑出版89卷包括1000余位党史人物的传记,总计2500余万字。该套丛书由陈云同志题写书名,收录的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
承担此项工作的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是1979年成立的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主要致力于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和传记的编纂与出版工作。现主管单位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会员由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教学研究机构和学者组成。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成为了解和研究各位传主生平和党的历史的重要参考。近年来,仍有许多读者不断来信要求购买;但由于该书是陆续出版的,且发行多年,早已脱销。为满足读者需要,我们决定再版《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再版时,我们对中共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邓小平的传记做了全面修订。同时请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学者,审看了比较重要的100位党史人物传记。由于《中共党史人物传》出版时间跨度很大,陆续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收入此套丛书的部分完成较早的传记已无法联系到原作者。本次再版时,党史人物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对稿件进行了细致的审定和编辑加工: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原版体例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尽可能做了规范化处理;校正了原版传记中的一些错漏之处;特别是在人名、地名、名词术语的核实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一些难以核查的问题仍维持原貌,留待以后考证。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编校质量方面,都较此前有所充实和提高。尽管如此,仍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将来的进一步修订,也有利于在今后的人物传记的续编工作中改进。
我们希望,本套大型传记丛书的再版对于推动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宣传和普及党史知识、弘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今年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献上一份厚礼!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2017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