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国情事(此情可待成追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溥杰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郁达夫:情尽空余恨,恨尽是相思

我常想,过于自负或自信的人,背后往往隐藏的是某方面的自卑。正是因为有些许自卑存在,才需要用放浪于形骸之外的幻象去迷惑众人的双眸。曾经豪情写下“曾因醉酒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的一代民国大诗人、大文豪郁达夫,正是如此。

同时代的文人郭沫若曾经说过:“鲁迅的韧,闻一多的刚,郁达夫的卑已自牧,是‘文坛的三绝’”。他在《论郁达夫》、《再谈郁达夫》中都一再谈到郁达夫的自卑问题,说他“往往过分自贱自卑”,“自谦的心理发展到自我作践的地步”,甚至把郁达夫与王映霞的最终离异也说成是“他的自卑心理在作祟吧”?

很多人会认为自卑者必定是生活中的失败者,但郁达夫却并非如此,反而是潇洒倜傥之人。

挥毫泼墨,安排笔下人物的颠沛流离、喜怒哀乐。激扬文字,挥洒胸中满腔的奔腾热血、青云之志。除了豪情与才情之外,郁达夫的风流韵事也为人们津津乐道。郁达夫一生中为大众所熟知的妻子或情人一共有四位,分别是孙荃、王映霞、何丽友以及李筱英。

古来圣贤皆寂寞,郁达夫还在风月场所结识许多烟花女子。然而有可能令诸君想不到的是,一代风流倜傥的诗人把他宝贵的人生“第一次”,竟然也奉献给了一个无名的日本妓女,这究竟为何?

当时只道是寻常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光绪二十二年,即1896年出生在浙江富阳县——元朝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描绘的就是他们那个地方。郁达夫在1900年,即四岁的时候就“被孤儿”了,父亲追随祖父的脚步,在38岁时就撒手人寰(他爷爷也是英年早逝)。家道的没落,使得郁达夫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他把自己的出生说成是“一出结构并不很好而尚未完的悲剧”,是“大约母体总也亏损到了不堪再育了”的最后一个孩子。

由于食不果腹,郁达夫的母亲奶水不是很足,养出来的小孩自然是营养不良。不久,年幼的郁达夫患上了肠胃病,就这样病了一年,由衰弱而发热,由发热而痉挛,全家上下都被他折腾的鸡犬不宁。郁达夫的父亲还没能看到他步入学堂,就撒手人寰。

父亲在家庭中的缺位,导致郁达夫更加的依赖女性,也愈发的不自信。看看郁达夫的父亲留下的亲人吧,寡母戴氏,30岁丧夫,62岁丧子;遗孀陆氏,中年丧夫,也只有34岁;孤哀子郁曼陀,少年丧父,16岁;孤哀子郁养吾,少年丧父,9岁;孤哀女郁凤珍,幼年丧父,6岁;孤哀子郁达夫,幼年丧父,4岁。

就这样,4岁的郁达夫和母亲以及两个哥哥一个姐姐(所谓姐姐,名叫翠花,是他父亲的养女,准确来说应是他们家的婢女,郁达夫的亲姐姐已经做了别人的童养媳)相依为命。而他的两个哥哥常年不在家,实际上就是郁达夫和家里的女性在一块儿生活。

这样一来,对郁达夫的性格产生的影响是使他对女性有一种天然的依赖感。

这样的家庭,受邻居亲戚们的一点欺凌,是免不了的,弱者总是把拳头伸向更弱者。每每心中有无限的委屈时,郁达夫的母亲只能在父亲像前痛哭一场。看见母亲流泪,年少的郁达夫也是跟着哭。而将郁达夫抱入怀里,时用柔和的话来慰抚他的,是同样泪流满面的翠花。

正是此种原因,再加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腰包的鼓瘪影响着腰板是否挺拔,郁达夫的心里有着一股自卑的情绪。

上学的时候,时常因“身体年龄,都属最小的一点”而生“形秽之感”,因自己是个乡下少年,突然闯入省府的中心上学感到“周围万事看起来都觉得新异怕人”,“所以在宿舍里,在课堂上”,“只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同蜗牛似地蜷伏着,连头都不敢伸一伸出壳来”。

然而,郁达夫的成绩是很好的,在初入高等小学堂一年级年底考试的时候,超出了八十分以上。尽管他那班学堂里的同学,有几位是进过学的秀才,年龄都在三十岁左右。

P36-38

目录

 何事秋风悲画扇

 胡兰成:今生今世恋群芳

 千万人中遇见了她

 良辰美景奈何天

 尘埃里开出花来

 花明月暗笼轻雾

 何事秋风悲画扇

 郁达夫:情尽空余恨,恨尽是相思

 当时只道是寻常

 扶桑少女卡哇伊

 情不知何起

 恨不知所踪

 情尽空余恨,恨尽是相思

 李叔同:禅心已作沾泥絮

 少年一段风与月

 只许佳人独自知

 禅心已作沾泥絮

 恨君不似江楼月

 苏青:路归路来桥归桥

 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一脚跌入婚姻的坟墓

 路归路来桥归桥

 娜拉走后会怎样

 吕碧城:绛帷独拥人争羡

 身世浮沉雨打萍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相逢未娶时

 风华绝代一女子

 萧红:敢爱敢恨的蒲公英

 风一起,她就飞走了

 月光下的囚徒

 黄金时代

 一个人挣脱的,一个人去捡

 那年花好月正圆

 溥杰与嵯峨浩:眉眼如初,岁月如故

 那些荒唐的时光

 木偶人也会微笑流泪

 风吹落了悬崖上的月

 纵使相思入骨万劫不复

 只愿眉眼如初,岁月如故

 徐悲鸿与蒋碧薇:相爱容易相守难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却惊舟已风浪中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

 拒绝做待宰的羔羊

 胡适与江冬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少年成长于天蓝时代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诗和家乡的田野

 山风吹乱了窗纸

序言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李商隐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两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锦瑟》。整首诗洋溢着伤感的情绪: “精美的瑟为什么要有五十根弦呢”,为什么不是四十九根或者五十一根呢?而这“一弦一柱都让我勾忆起无限的往事”。

“庄周他老人家曾经在梦里变成蝴蝶”,醒来后蝴蝶又重新变成了自己,那么究竟是庄周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周呢?我曾经梦到过你,你是不是也在梦里见到了我呢?只能说,但愿如此吧。

“望帝把自己的一片苦心托身于杜鹃”,而我又能把无限的遗憾悔恨向谁诉说呢?如果有心,你会发现在“夜半月明之时,那南海外的鲛人也会流下眼泪”。一如恋人相思。 “蓝田的璞玉,只有阳光足够温暖之时,才会散发出可望不可即的烟气。”一如遥远的女神,只有在遇到可心的人儿时,才会露出世人不常见的莞尔。

“感情岂能是回忆时用来悔恨的?只能说当时有太多无奈吧。”对于这首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正如同每个人对于美女的评判标准不一样,这只是我自己的一些浅薄的解读。

之所以拿“此情可待成追忆”用作书名,是因为恰恰符合了本书的主旨。关于这本书,曾经想过太多的名字,其中一个是“此恨无关风与月”,但与编辑老师讨论的结果是这句话力道稍显不足,总感觉少了一口气。看到“此情可待成追忆”这句诗,自然会联想到下句“只是当时已惘然”,把人在情感中遗憾无奈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民国的情事,其实早就有人去书写。或是长篇大论,或是蜻蜓点水。不过我总觉得,长篇大论太过冗杂,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之嫌。蜻蜓点水却又只注重猎奇涉艳,不能把故事讲得透彻。

溥杰不才,试图采众家之长,走一次中庸之道。既没长篇大论,也没蜻蜓点水。选取了颇具代表性的三男三女以及三对有情人终成眷侣的夫妻作为本书的主角。力求把故事讲得精彩透彻,而又删繁就简。

原本打算用“痴男怨女”一词来分作每部分的标题,但这几人中,既无“痴男”,也少“怨女”,索性改用“红男绿女”。古代男子做官,礼服的裤子为大红色,彰显身份地位;而女子则要青衣黛眉,才显得漂亮。后又觉得不太妥, 遂取了“何事秋风悲画扇”“恨君不似江楼月”“那年花好月正圆”来概括每部分的主旨。

第一部分的三个男主角分别是胡兰成、郁达夫、李叔同。对于这三人,想必大都不陌生。但说起这三人,你能想到什么,恐怕想到的只是胡兰成跟张爱玲好过,郁达夫跟王映霞好过,李叔同最后成为和尚一个。

而第二部分的三名女子,萧红大多听说过,但对其知之甚少。至于另外两人,苏青和吕碧城,知道她们的人想必要比知道萧红的少得多。实话讲,苏青、吕碧城任何一人,在当时都是风靡大江南北的人物,每一个人的故事都足以让人拍案惊奇。

第三部分,选取了三对夫妻,分别是溥杰与嵯峨浩,徐悲鸿与蒋碧薇,胡适与江冬秀。这里的溥杰并非我本人,而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胞弟,当时他被卷入了一场政治阴谋,却阴差阳错地收获了自己的跨国情缘。而徐悲鸿与蒋碧薇,则是自由恋爱当之无愧的代言人,但是就这样一对恋人,却没能如意地走到最后。

胡适与江冬秀,很多人都不陌生,属于传统婚姻的典范。但我为什么还要把胡适与江冬秀放进来呢,并非是拾人牙慧,而是深度剖析了这对彼此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异的鸳鸯,为何能够白头偕老。其中波折辛酸以及智慧,是值得很多人去借鉴的。

由于之前写过不少历史随笔之类的文章,多了之后就辑成了一个集子赶在了21岁之前出版,名叫《民国轶事:风云人物的别样人生》。那时候写作很快,也有大把的时间,基本上两三天就能出来一篇稿子。但当我着手写这本书时,却常常苦于无从下笔,很是煎熬。

从我自身的感受而言,应该是学会了负责任,为读者,为我自己。故此,不敢贸然下笔。除了一些情景是合理的文学想象以外,力求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有根有据。当然,溥杰毕竟是似初出茅庐的小子,不足、讹误在所难免。还望诸君见谅,并批评指正。

这本书历时近一年半才算完成。对于我这种时间还算宽裕,才思尚且敏捷,又经常泡在书堆里的黄毛小子来说,无疑是耗费了巨大心血。当然,前面也说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如果溥杰的这些文字能够让诸君像是尝到了美味佳肴一样,那么我这个做厨师的,也就能有些许的傲娇了。

张溥杰

2016年12月12日夜

干郑州

内容推荐

张溥杰著的《民国情事(此情可待成追忆)》分“何事秋风悲画扇”“恨君不似江楼月”“那年花好月正圆”三个篇章讲述了民国时期的九段名人爱情故事。既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甜蜜美满,也有“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的悲伤喟叹;既有“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的痴狂爱恋,也有“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的清静寂定。作者用轻快的口吻、轻盈的笔触,将胡兰成、郁达夫、李叔同三位才子,苏青、吕碧城、萧红三位才女,溥杰与嵯峨浩、徐悲鸿与蒋碧薇、胡适与江冬秀三对夫妻的爱情故事描绘纸上,文字精练又不乏对细节的捕捉。通过对这些民国爱情往事的了解,相信你一定能体会到爱情更多的韵味。

编辑推荐

张溥杰著的《民国情事(此情可待成追忆)》选取了民国时期九个颇具代表性的名人爱情故事,以三男三女以及三对夫妻作为本书的主角,力求把故事讲得精彩透彻,而又删繁就简。“何事秋风悲画扇”部分的三个男主角分别是胡兰成、郁达夫、李叔同;“恨君不似江楼月”的三名女子为萧红、苏青和吕碧城,“那年花好月正圆”部分,选取了三对夫妻,分别是溥杰与嵯峨浩,徐悲鸿与蒋碧微,胡适与江冬秀。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23: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