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是南宋历史上具有多方面才智的英雄豪杰人物。《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精)》是作者邓广铭对有关辛弃疾生平资料精心广泛的搜讨,详加考订后编排而成。
本书作者以细大不捐为原则,集枝节为轮廓,积破碎为整体,详考稼轩生平行实。全书分年隶事,亦兼用纪事本末之体,以综贯叙述,使读者得见事件原委。
| 书名 | 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精)/邓广铭宋史人物书系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邓广铭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辛弃疾是南宋历史上具有多方面才智的英雄豪杰人物。《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精)》是作者邓广铭对有关辛弃疾生平资料精心广泛的搜讨,详加考订后编排而成。 本书作者以细大不捐为原则,集枝节为轮廓,积破碎为整体,详考稼轩生平行实。全书分年隶事,亦兼用纪事本末之体,以综贯叙述,使读者得见事件原委。 内容推荐 辛弃疾(稼轩)不仅是学识博洽、才气磅礴的南来词坛巨擘,也是具备多方面才智的英雄豪杰人物。一千年来,他的果毅之资、刚大之气,他英伟磊落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操,他以词作篇什传达的慷慨沉挚理念与盘旋激荡之意境,曾经激励过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这样一位在宋代政治和文学历史上均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历来不乏论述。然能采征多方面史料,辨析考证,撰成系统全面之研究性传记者,则首推这部《辛弃疾传》。 《辛弃疾传》分年隶事,兼用纪事本末之体综贯叙述,使原本因文集失传,行状碑铭等完整传记资料缺乏而湮没不彰的辛氏生平事迹,得到完整呈现。尤其对于辛氏南渡后的出处大节、用舍行藏诸端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说。 邓广铭著的《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精)》收录了《辛弃疾传》和《辛弃疾传》两部分。 目录 辛弃疾传 一 12世纪20年代的大事变 1.金的兴起和辽的灭亡 2.宋金的交涉。金兵的南侵 3.大地主们往南逃,广大人民在斗争 4.女真侵略者扑灭河北、山东的忠义民兵 二 12世纪中叶宋金两国问的斗争 1.从伪齐傀儡政权的出现到它的被取消 2.岳飞的抗佥斗争。赵构、秦桧的对金投降 3.屯田罩进驻中原。完颜亮迁都燕京 4.女真侵略者掠夺华北农田和欺压华北人民的罪行 5.完颜亮的南侵。华北人民群起反抗金的统治 三 起义以前的辛弃疾 1.少年英俊 2.两次燕京之行 四 起义军中的“掌书记” 1.追擒叛徒义端和尚 2.“决策南向” 3.缚取叛徒张安国 五 南归后的最初十年 1.宋兵在符离的溃败 2.“御戎十论”(即“美芹十论”) 3.歌词创作活动的开始 4.作“九议”上宰相虞允文 5.上疏论严守淮南的必要和可能 六 在滁州知州任上 1.当肘的滁州 2.多方面的兴建工作 七 扑灭了赖文政领导的茶商军 1.贩卖私茶的行帮是怎样产生的 2.以赖文政为首的茶商军的起事 3.辛弃疾把茶商军扑灭了 八 一个认真负责、奋发有为的封疆大吏 1.“二年历遍楚山川” 2.一道申诉民间疾苦的奏章 3.整顿湖南乡社。建置湖南飞虎军 4.在隆兴府举办荒政 九 信州十年的闲退生涯 1.“带湖买得新风月” 2.心情上的矛盾 3.借歌词为“陶写之具” 4.陈亮的来访 5.异军特起的稼轩词 一〇 从“起废为监司”到再被废黜 1.任福建提点刑狱一年 2.论奏长江上游的军事防御布置 3.任福建安抚使一年 一一 又是整整八年的闲退生涯 1.“使世相忘却自难” 2.移居铅山县的期思市 3.“庆元党禁”和朱熹之死 一二 晚年的用舍行藏 1.起帅浙东 2.金国的情况 3.辛弃疾对金国军事情况进行侦察 4.陆放翁的送行诗 5.论奏金国必乱必亡.愿属元老大臣预为应变计 6.在镇江知府任上 7.赍志以殁 后记 辛稼轩年谱 增订辛稼轩年谱题记 编例 世系 辛稼轩年谱 稼轩后裔 附录 编后 试读章节 但既然担任了一路的帅守之职,也就必须努力把这一路的事情办好。 1179年湖南的秋收不好,次年春季可能发生饥荒。辛弃疾在1180年初便请得朝廷的同意,动用本路各卅『官仓的米谷,募工浚筑陂塘,因以赈济。这样。既可使官米真正为贫苦的劳动人民所食用,而陂塘修成之后也有利于农作。 在辛弃疾担任湖南路安抚使以前,发生于湖南地区的好几次武装暴动,虽然先后都被镇压下去了,但如何能使这类事件不致再起,如何使湖南境内各族人民都能相安无事,如何把湖南境内的封建社会秩序安定下来,却还是摆在身当湖南一路最高事任的安抚使面前的重要课题。新近接受了安抚使任务的辛弃疾,觉得必须从这类课题上考虑他应该致力的工作。 湖南地区之内,从潭州以至郴州、连州、道州、桂阳军等地,旧来全都有一种名为“乡社”的武装组织,有的叫做“弹压社”,有的叫做“缉捕社”。组织在社内的民户数目,少的有二三百家,多的达五六百家,其统领人物则都是一乡的豪酋。存在于深山穷谷之中的这样的一些乡社,事实上就是各地土豪劣绅用以欺压乡民的一种机构。湖南各州县政府当推行政令时,也时常因为遭受到这类乡社的抗拒而致不能贯彻,这些乡社有时甚至起而武装反抗,公然与南宋政府为敌。从70年代以来,到湖南做地方长吏的曾有好几个人提出了整编甚至解散乡社的意见,他们的着眼点,只是因为乡社是贯彻政令的一种阻力之故。辛弃疾现在是湖南一路的最高长官,当然也和他们具有同样的感觉。而在此以外,从辛弃疾《论盗贼疏》中的论点看来,他还很清楚地认识到这般豪酋对各地农民欺凌压榨的罪恶。因而,要把这些乡社完全解散,在辛弃疾更应是完全赞同的吧,然而事实竟不尽然。当时,辛弃疾大概还存在着一种顾虑:生怕解散之令行不通,反而会激使这般豪酋群起反抗。所以他向南宋政府提出的,是一项折衷的意见:按照各乡社和豪酋平素表现的好环,分别作不同的处理,坏的乡社即予取消,好的仍旧存留。存留的乡社也一律化大为小,使大者不过五十家,小者减半。并把这些乡社一律隶属于各县的巡尉,放在各县令的直接统领支配之下,所有兵器也都由县政府检查管理。在南宋政府同意了辛弃疾这一建议之后,湖南地区的乡社便都依照这一原则进行了一番整顿。 南宋的军队,不论是朝廷上直辖的部队或是地方上的部队,其风习和纪律全已败坏不堪,这在辛弃疾更是知道得很清楚的。湖南地区的地方部队,和其他地方的完全一样:节制和统帅等事权不统一,大部分的士兵被统兵将校私自占用,搬运土木,营建第舍,更甚的则统兵将校出资使为商贾,或负贩于各地,或坐列于市区。士兵们也只有被某一将校占为私有,然后才能奔走公门,饱食暖衣,生活上有个着落。然而因此也就无所谓教骑习战,操练技勇;也就谈不到部队中应有的规矩和纪律。于是逃亡者不追,冒名者不举,干脆不成其为武装部队了。 既然要防范武装暴动事件之再起,要使湖南一路内各族人民都能相安无事,在地方政府之下没有一支可以起镇压作用的军队是不行的。为此,辛弃疾便在1180年向南宋朝廷建议,要依照广东路摧锋军、福建路左翼军的先例,创立一军,以湖南飞虎军为名,遥隶于南宋政府的枢密院和侍卫步军司,就近则专听湖南安抚使的节制和调度。南宋政府批准了他的建议,而且下诏给他,“委以规画”。 P49-50 后记 四传二谱(即《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岳飞传》、《陈龙川传》、《辛弃疾(稼轩)传》与《韩世忠年谱》、《辛稼轩年谱》)六部著述,是先父邓广铭宋代人物传记系列的代表作。这几位杰出人物,依其在历史上活动的时间顺序来讲,是王安石(1021~1086)、韩世忠(1089~1151)、岳飞(1103~1142)、辛弃疾(1140~1207)和陈亮(1143~1194);而就先父个人的研究而言,则是自陈亮(龙川)开始而延展至辛弃疾(稼轩),又至韩世忠、岳飞和王安石的。 自青年时代起,先父即对历史上一些建立了大功业、具有高亮奇伟志节的英雄人物有着无限憧憬之情;受罗曼罗兰《悲多芬传》等传记题材的文学作品影响,他发愿要把文史融合在一起,希望像司马迁写《史记》那样,以自己的文笔去书写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以宋代历史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以撰著宋代杰出人物谱传作为治学生涯的重要内容,这一学术道路的选择,与先父求学期间所居处的人文环境、时代思潮、国家民族的现实境遇以及他从之受业的硕学大师密不可分。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先父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正值民族危亡迫在眉睫,南宋的爱国志士例如“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的陈亮,“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的“一世之豪”辛弃疾,“尽忠报国”而战功卓著、襟怀雄伟的岳飞,相继引起了他的注意,震撼着他的心灵。在胡适先生的指导下,从《陈龙川传》出发,他终于走上了谱传史学的路子。而到90年代后期,已届九十高龄的先父,最终修订成就了《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一书,完成了他笔下最后的一部人物传记。 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是先父至高无上的学术理想。在他一生中,许多著作都经过反复的修订、增补乃至彻底改写,仅就四传二谱而言,《辛稼轩年谱》改写过一次,《岳飞传》改写过两次,《王安石》修订和改写了三次。按照他的计划,原准备在有生之年把四部宋人传记全部改写一遍,惜因疾病而未竟其志。 先父辞世前,曾经吟诵辛弃疾祭奠朱熹的文字:“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这段沉郁而又慷慨的话语,正是先父倾尽毕生之力抒写刻画的宋代历史人物共同形象的概括,也体现着他心之所思、情之所系的不懈追求。 由衷感谢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当年对于先父修订宋代人物传记工作的宝贵支持,感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在先父百年诞辰之际的鼎力襄助,使四传二谱今天得以整体呈现在读者面前。 邓小南 丙戌岁杪于北京大学朗润园 书评(媒体评论) 与一般史学家不同的一点,他不但研究历史,而且写历史。他的几本传记,像《王安石》《岳飞传》《辛弃疾传》等等,都是一流的史书,表现出他的史才也是非凡的。 ——周一良 家父辞世前,曾经吟诵辛弃疾祭奠朱熹的文字:“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这段沉郁而又慷慨的话语,正是家父倾尽毕生之力抒写刻画的宋代历史人物共同形象的概括,也体现着他心之所思、情之所系的不懈追求。 ——邓小南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